×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3-31
论文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王克运, 史力晨, 张芳, 王战军
2010,31(3): 273-2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10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为越野平均速度这一综合指标论证提供量化分析建立军用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预测模型,为越野平均速度这一综合指标论证提供量化分析方法。模型采用动态预测法将行驶路线划分为若干典型路面,根据各路面对车辆速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牵引计算模型、冲击振动模型以及转向临界速度模型等动态计算速度变化过程,进而得到越野平均速度。应用该模型对某型履带车辆越野平均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全面反映影响越野平均速度的多种因素,可为履带装甲车辆机动性分析提供综合性的量化手段支持。
Select
基于平衡正交多小波变换的盲均衡算法
郭业才, 刘振兴
2
2010,31(3): 279-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10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常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平衡正交多小波变换的常模盲均为了克服常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平衡正交多小波变换的常模盲均衡算法(MWTCMA)。该算法引入了平衡正交多小波,弥补了多小波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进行预滤波的缺陷,并推导出了平衡正交多小波变换矩阵的通用表达式。水声信道盲均衡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常模盲均衡算法(WTCMA)和常规CMA相比,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均方误差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Select
正交小波分数间隔频率分集自优化盲均衡算法
郭业才, 丁雪洁, 郭福东
2010,31(3): 285-2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10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克服传统多输入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MI-DFE)稳态误差大、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在分析为克服传统多输入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MI-DFE)稳态误差大、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在分析正交小波、分数间隔均衡器、频率分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正交小波分数间隔频率分集自优化盲均衡算法(WT-FF-SOC). 该算法将正交小波、分数间隔均衡器与频率分集技术相结合,先得到正交小波分数间隔频率分集盲均衡算法(WT-FF);对WT-FF中每一路的输出合并后再进行判决反馈,用常数模算法(CMA)更新权向量,并作为WT-FF-SOC的跟踪模式;对WT-FF中的每一路信号进行判决反馈处理后,再对判决反馈滤波器的输出进行合并,在推导盲RLS算法后,用盲RLS算法更新权向量,并作为WT-FF-SOC的启动模式。两种模式利用代价函数的判决阈值进行切换。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的特点。水声信道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Select
双谱幂次水下检测空中高速运动声源方法
韩建辉
1
, 杨日杰
1
, 王伟
2
, 林丽静
3
2010,31(3): 291-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10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水下检测空中高速运动声源的方法。采用波数积分方法对空气中运动声源激发的水提出一种水下检测空中高速运动声源的方法。采用波数积分方法对空气中运动声源激发的水下声场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水下接收信号的时域波形。并利用信号的时频域临近连续性和高阶谱抑制高斯噪声的特点,以信号的双谱替换DFT得到双谱幂次检测器,利用该检测器在高斯背景下检测空中声源水下噪声。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
Select
宽带水声发射系统换能器分段匹配方法研究
陈友淦
1
, 许肖梅
1
, 雷开卓
2
, 黄建国
2
2010,31(3): 297-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9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换能器与功率放大器之间的匹配网络设计是宽带大功率水声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把水换能器与功率放大器之间的匹配网络设计是宽带大功率水声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把水声换能器、功率放大器及其联系两者的匹配网络视为一整体,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分频段匹配宽带水声换能器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水声换能器的导纳特性和发射电压响应的分析,合理地选择匹配网络参数。该方法能充分发挥换能器在不同频段中的特性,实现水声发射系统的宽频带工作。水池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在2~16 kHz带宽范围内,发射电压响应级起伏ΔTVR和发射声源级起伏ΔSL均得到改善,尤其在感兴趣的4~15 kHz的宽带范围内,功率因数得到显著改善,功放管耗明显降低,发射电压响应级起伏ΔTVR从21 dB降到14 dB,发射电压声源级起伏ΔSL从24 dB降到7 dB,但对功放的安全保护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elect
超空泡航行体的增益自适应变结构控制设计
吕瑞, 于开平, 魏英杰, 曹伟, 张嘉钟, 王京华
2010,31(3): 303-3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9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在实际巡航时具有其独特的运动特性,同时存在流体动力系数的摄动及尾部流体未知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增益自适应变结构的控制方法。首先改进了目前普遍采用的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模型,借鉴Backstepping思想设计了滑动模态面;采用增益自适应算法对干扰未知上界进行了估计,最后设计了基于变结构理论的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快速,具有很好的鲁棒稳定性能。
Select
含悬浮泥沙颗粒水介质的声吸收实验研究
刘永伟, 商德江, 李琪, 陈梦英
2010,31(3): 309-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12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对水声探测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很大。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声吸收实验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对水声探测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很大。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声吸收实验测量系统,利用混响法测量了频率为20~60 kHz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当混浊海水中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小于110 mg/L时,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与纯净海水的声吸收系数差别较小,混浊海水中引起吸收的主要成份是电解质硫酸镁;当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超过140 mg/L时,悬浮泥沙颗粒引起的声吸收已非常明显,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最大为纯净海水声吸收系数的2倍。实验结果表明,混浊海水的声吸收系数近似与悬浮泥沙颗粒的浓度成正比,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该研究成果可对混浊海水中声纳探测系统设计、声纳探测距离确定以及声纳性能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Select
水翼法推进机理及操纵技术研究
张铭钧, 刘晓白, 储定慧, 徐建安, 郭绍波
2010,31(3): 316-3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145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水翼法推进机理和操纵技术。通过海龟运动实时状态监测,分析了水翼法推进运动特研究了水翼法推进机理和操纵技术。通过海龟运动实时状态监测,分析了水翼法推进运动特性,从水动力、流场等角度探讨了水翼法推进机理和多元协调操纵方式,建立了水翼推进水动力表达式。为研究水翼运动时流场演变及作用机理,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水翼运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和水翼几何参数的变化对推进作用的影响,得出了水翼运动轨迹的形态特征。研制了模块化仿水翼推进载体,进行了载体运动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载体运动的操纵技术。试验结果验证了水翼法推进的可实现性和仿水翼操纵技术的可行性。
Select
虚拟迭代时间反转镜被动选择聚焦技术研究
生雪莉, 罗方方, 郭咏, 郭龙祥
2010,31(3): 32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97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克服水下多途干扰,在噪声背景中实现多目标被动定位是声纳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本克服水下多途干扰,在噪声背景中实现多目标被动定位是声纳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提出了利用矢量阵的迭代时间反转镜被动选择聚焦方法。利用虚拟迭代时间反转镜(DITRM)可综合多途信息,对信号进行时间、空间被动聚焦的同时,在信道输出总能量强的目标处实现选择性聚焦。声矢量水听器阵与DITRM结合可提高算法的处理增益。对矢量阵DITRM选择聚焦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工程适用性。
Select
高频噪声干扰器干扰主动声自导鱼雷仿真研究
周明
1
, 初磊
2
2010,31(3): 327-3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9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声自导鱼雷对抗高频噪声干扰器弹道的设计,通过对高频噪声干扰器干扰机理及有效为优化声自导鱼雷对抗高频噪声干扰器弹道的设计,通过对高频噪声干扰器干扰机理及有效方位开角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频噪声干扰器的干扰角度和干扰距离的计算方法及模型,并运用仿真实例,计算了某特定态势下的干扰区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声自导鱼雷的反水声对抗弹道,可以提高对抗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潜艇的水声对抗战术及鱼雷的反水声对抗弹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Select
基于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目标分配
叶文
1
, 朱爱红
2
, 欧阳中辉
1
, 范洪达
1
2010,31(3): 331-3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9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无人作战飞机(UCAV)协同目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多UC针对多无人作战飞机(UCAV)协同目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的多UCAV协同目标分配方法。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根据多UCAV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的特点,设计了新的粒子群位置和速度更新公式,并且充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利用禁忌搜索的局部搜索能力,使2种算法的优势得到互补,较为显著地提升了原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离散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多约束条件下多UCAV 协同目标分配问题,并且算法简单、灵活,易于实现和扩展。
Select
基于最小碰集的多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王子玲, 许爱强
2010,31(3): 337-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9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存在的测试性分析和故障诊断工具基本都是基于单故障假设,不适用于复杂系统。针对目前存在的测试性分析和故障诊断工具基本都是基于单故障假设,不适用于复杂系统。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多故障假设下的序贯测试算法。提出了利用分类HS-树(CHS-树)计算最小碰集(MHS)的算法;以多故障状态集的MHS作为故障状态,生成最优单故障测试策略;以决策树中各叶节点的MHS为判断依据来决定下一步要执行的测试,最终生成多故障诊断策略。最后给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计算MHS的算法能够提高诊断策略的生成效率;诊断策略能够有效隔离多故障问题。
Select
空中炸点三基阵声学定位技术研究
董明荣, 许学忠, 张彤, 李家武, 张敏, 梁旭斌
2010,31(3): 343-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14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多基阵联合定位有助于提高声学定距的精度。采用3个立体五元阵、数据处理器、GPS时多基阵联合定位有助于提高声学定距的精度。采用3个立体五元阵、数据处理器、GPS时间标记器和无线传输设备的声学子站建立了三基阵定位系统,对空中炸点进行定位。立体五元阵能去除声速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测量精度,将各个子站方向线在中心站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空中炸点的位置。三基阵孔径与最佳定位高度关系的仿真结果表明最佳定位高度约是三基阵孔径的1/3. 已开展的实验计算结果显示该系统定距相对误差小于3%,定距精度比单基阵有较大提高。
Select
基于磁性液体磁致伸缩的微位移驱动实验研究
陈善飞, 王遵义, 薛立新, 王正良
2010,31(3): 350-3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1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固体的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作用下有磁致伸缩效应。基于梯度磁场可改变有强磁化特性磁性液固体的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作用下有磁致伸缩效应。基于梯度磁场可改变有强磁化特性磁性液体的内压强,从而可改变磁性液体体积的设想,设计制造了一个梯度磁场作用于磁性液体的微位移驱动器,并利用光杠杆放大原理测量它的微位移量。结果表明:基于磁性液体磁致伸缩的微位移驱动器输入电流和输出微位移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为微位移驱动器研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Select
大直径大间隙磁性液体静密封的实验研究
李德才, 杨文明
2010,31(3): 355-3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9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尤其是军工领域中需要使用磁性液体来解决大直径大间隙条件下的静密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尤其是军工领域中需要使用磁性液体来解决大直径大间隙条件下的静密封问题。本文设计并组装了磁性液体“O”形圈的直径大于390 mm,间隙分别为1.1 mm,1.5 mm,2.0 mm和2.5 mm的磁性液体静密封结构以及对其进行耐压实验的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分别测量了不同间隙的密封结构在多种磁性液体注入量下的密封耐压值,使用不同的磁性液体时的耐压值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耐压值。结果表明:对应于4种密封间隙,本密封结构的最大耐压值分别为通常情况下耐压值的20%,13%,8%和4%,合适的磁性液体注入量分别为70 mL,70 mL,120 mL和120 mL;且在温度范围为20~120 ℃的条件下工作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研究简报
Select
水下高速运动不完整壳体屈曲可靠性分析
顾永维
1
, 宁庆坤
2
, 顾永亮
1
2010,31(3): 360-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8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有初始缺陷的水下高速运动圆锥壳体的屈曲问题,建立了简化的力学模型。通过推导得针对有初始缺陷的水下高速运动圆锥壳体的屈曲问题,建立了简化的力学模型。通过推导得出了理想情况下的水下高速运动圆锥壳体的屈曲载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初始缺陷情况下的屈曲载荷及其与初始缺陷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结构的安全余量方程,得到了结构的可靠性指标及失效概率。通过算例表明初始缺陷对结构的失效概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本文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Select
线阵双基地声纳波束零点形成MUSIC算法
邹吉武, 孙大军
2010,31(3): 364-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9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线阵为双基地声纳接收基地阵列流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号分类(MUSIC)技术的波束零以线阵为双基地声纳接收基地阵列流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号分类(MUSIC)技术的波束零点形成算法。算法可在屏蔽发射基地强直达波干扰基础上,有效地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讨论了干扰强度与干扰波达方向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MUSIC波束零点形成算法。在干扰波达方向小幅偏离时,接收基地亦可获得理想的干扰抑制效果。
Select
垂直矢量阵声图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梅继丹, 王珺琳, 惠俊英
2010,31(3): 369-3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17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场条件下,应用垂直矢量阵声图被动定位技术,能有效地抑制海洋多途在近场条件下,应用垂直矢量阵声图被动定位技术,能有效地抑制海洋多途影响,测定目标距离。由于垂直声压阵的自身指向性问题,无法测定目标方位,故讨论了垂直矢量阵的声图被动定位方法,利用矢量阵的指向性优势来获得声图测量的精确被动定位结果。仿真对比分析了水平阵与垂直矢量阵在多途条件的声图测量效果,此外,给出了单双目标2种情况下的垂直阵声图测量结果。研究发现:垂直阵声图测量由于物理优势比水平阵具有更好的抗多途性能,采用矢量阵可以克服声压阵的指向性缺陷测定目标方位,因而在多途海洋环境中利用垂直矢量阵进行近场目标被动定位具有可行性。
Select
常值海流作用下的AUV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
施淑伟, 严卫生, 高剑, 李闻白
2010,31(3): 375-3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9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欠驱动AUV在常值海流影响下的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常值海流作用下的AUV针对欠驱动AUV在常值海流影响下的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了常值海流作用下的AUV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采用以自由参考点为原点的Serret-Frenet坐标系描述路径跟踪误差及其动态模型;综合应用Lyapunov方法和Backstepping技术设计了AUV路径跟踪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律,保证了路径跟踪误差在常值海流影响下的全局渐近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与未考虑海流作用的路径跟踪控制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常值海流的干扰作用,路径跟踪误差全局渐近稳定。
Select
基于模糊多模型结构的飞行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诊断
郑志强, 袁海文
2010,31(3): 380-3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9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一类飞行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诊断问题,本文将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与多模为了解决一类飞行控制系统执行器故障诊断问题,本文将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与多模型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多模型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T-S模糊模型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描述、建模;根据特定的故障,利用多模型技术建立了局部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通过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当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发生故障时,故障参数能被在线逼近,使所设计的模糊自适应未知输入观测器模型与系统故障状态匹配,从而达到故障检测的目的。利用某飞机模型进行的仿真,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Select
基于XML模式的D-矩阵描述及诊断应用
林志文, 陈晓明
2
, 杨士元
1
2010,31(3): 385-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9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故障依赖性矩阵(D-矩阵)是大系统装备故障诊断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目前TEAMS软测试—故障依赖性矩阵(D-矩阵)是大系统装备故障诊断的基础和关键。针对目前TEAMS软件在舰船武器装备综合诊断应用中存在的D-矩阵数据不开放问题,本文借鉴EXPRESS诊断推理模型描述方法,设计了易在建模和算法间共享或交换的D-矩阵XML模式;并针对TEAMS软件,分析了基于多信号流模型的D-矩阵XML文档生成方法;最后以某超短波设备为例,对基于D-矩阵XML描述文档的诊断应用过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方法增强了TEAMS软件的适用性,可解决D-矩阵数据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共享和可交换难题。
Select
基于Bootstrap的可修系统贮存可用度近似置信下限评估方法
罗巍, 张春华, 谭源源, 陈循
2010,31(3): 391-3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9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整机贮存期内的区间型定检数据以及维修方案,提出了可修系统贮存可用度近似置信下针对整机贮存期内的区间型定检数据以及维修方案,提出了可修系统贮存可用度近似置信下限的Bootstrap评估方法。使用基于定时截尾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MLE)方法计算参数的伪MLE值,并利用修正的似然函数法对贮存阶段的无失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结合Bootstrap方法,引入修如旧和修如新模型计算系统贮存可用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置信下限真值覆盖率接近置信水平,其评估精度满足工程的应用需求。
Select
电视指令制导导弹目标攻击中载机航迹规划研究
黄长强, 赵辉, 丁达理
2010,31(3): 396-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10.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157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电视指令制导导弹的命中精度,突防载机在导弹发射后必须满足导弹使用的约束条件为提高电视指令制导导弹的命中精度,突防载机在导弹发射后必须满足导弹使用的约束条件选择航迹才能保证导弹命中目标。在分析防区外使用电视指令制导导弹进行对地精确打击时飞机航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飞机性能及导弹制导要求,建立了满足导弹制导约束条件下的飞机航迹规划模型;并且在传统A
*
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
*
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将约束条件和航迹寻优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加符合航迹规划的要求。仿真表明建立的导弹制导过程中战斗机航迹规划模型和改进算法能够找到满足导弹使用的突防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