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8-12-31
论文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射流侵彻混凝土靶的靶体阻カ计算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
王静,王成,宁建国
2008,29(12): 1409-14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1
摘要
(
)
PDF全文
(73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混凝土材料特性,应用球形空腔膨胀理论,得到了靶体阻力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靶体阻力模型的可靠性。应用AUTODYN-2D程序对不同药型罩锥角条件下的射流形成以及射流侵彻混凝土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闪光X射线高速摄影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聚能射流形成数值仿真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值仿真得到射流速度分布,从而得到虚拟原点位置。将数值仿真得到的侵彻空腔孔型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得很好。结果表明,应用本文空腔膨胀模型计算混凝土靶体阻力是可行的、可靠的。
Select
不同状态膨化硝酸铵的自敏化结构研究
曾贵玉,吕春绪,黄辉
2008,29(12): 1417-14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2
摘要
(
)
PDF全文
(56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真空析晶法制备不同状态膨化硝酸铵(EAN)样品,利用密度测试法、N2吸附法、扫描电镜法、板痕试验法测试普通硝酸铵(AN)和不同状态EAN的孔隙率、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粒子表面形貌及雷管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结果表明:普通AN颗粒表面比较规则光滑、密实、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低;EAN样品颗粒表面不规则,存在大量棱角、突起、晶形严重歧化,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具有典型的自敏化结构特征;用不同状态EAN样品制得的铵油炸药(ANFO)的雷管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与AN结构密切相关,膨化ANFO样品的雷管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较普通ANFO样品高。实验所采用的表征技术可用于揭示不同状态EAN的自敏化结构。
Select
一种新的雷达引信多门限频域恒虚警率检测算法
韩孟飞,崔嵬,吴嗣亮
2008,29(12): 1422-14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3
摘要
(
)
PDF全文
(53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引信多门限频域恒虚警率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雷达引信目标的运动特征,在传统的时域双门限检测基础上,增加了时域和频域门限判别条件,即采用多门限检测技术抑制引信工作的虚警率。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检测算法的引信实现了低信噪比条件下对目标的可靠检测,虚警率低。算法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检测的实时性,且具有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Select
基于随机共振的穿墙探测信号检测研究
郭山红,孙锦涛,谢仁宏
2008,29(12): 1427-14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4
摘要
(
)
PDF全文
(53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推导了连续波体制的穿墙探测器回波信号表达式,对探测器实验数据的验证表明,回波信号与简谐振动模型吻合良好;应用随机共振的方法对穿墙探测器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具体采用了非线性双稳系统和二次采样随机共振方法,结果表明信号回波增强,与噪声差别增大;在谱域应用单元平均恒虚警率处理门限法,对经过或未经过非线性双稳系统的信号检测率和虚警率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回波经过非线性双稳系统后信号检测率提高,在一定噪声功率范围内虚警率降低。
Select
集成声光芯片技术研究
刘支华,石邦任,孔梅
2008,29(12): 1432-1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5
摘要
(
)
PDF全文
(44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包括两只作为准直、聚焦元件的波导短程透镜和两级布拉格声光移频结构的单片集成声光芯片。数值计算了优化理想波导短程透镜的母线函数数值和声光器件的几何参数。在z、儿z方向尺寸分别为46 mm、2.5 mm、30 mm的Ti扩散LiNb03光波导基片上制作了光纤耦合结构的声光移频芯片。测试短程透镜传输损耗为1.2 dB,衍射光斑半功率点宽度为4.5μm;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插入损耗小于20 dB;芯片驱动的中心频率为110 MHz;可实现3 dB调制带宽为±10 MHz.
Select
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与气泡脉动的实验及数值模拟
李健,荣吉利,杨荣杰,张涛
2008,29(12): 1437-14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6
摘要
(
)
PDF全文
(65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实验方法研究球形TNT炸药及柱形含铝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及气泡脉动规律。应用国际上通用的有限元程序MSC.DYTRAN模拟在重力影响下水中爆炸冲击波及气泡脉动的全物理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有效,结果准确。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总结了网格密度、圆柱形炸药长径比、爆炸距离、爆炸角度对冲击波峰值的影响。有限元模型、方法及计算结果对相关的工程研究和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Select
圆盘空化器超空化绕流流场结构及动カ特性的数值分析
余志毅,王国玉,顾玲燕,张敏弟
2008,29(12): 1444-1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7
摘要
(
)
PDF全文
(63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均质平衡流模型对圆盘空化器超空化非定常绕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为了更准确地捕捉流场的非定常特性,通过对ANSYS_ CFX10.0软件的二次开发引入了基于滤波器的湍流模型,空化模拟则采用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的质量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绕圆盘空化器超空化形态及升力和阻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计算结果显示:绕圆盘空化器的超空化流场可分为上游的高含汽率区和下游的汽液交混区,前者形成稳定的驻涡而具有稳定的空泡形态,后者则随着尾部涡团的交替发展而逐渐向下游扩展,最后稳定为拟圆锥状空化带;在超空化形戍过程中,圆盘空化器可迅速获得稳定的升阻力。
Select
低温分子束外延InGaAs非晶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
么艳平,刘春玲,乔忠良,李梅,高欣,薄报学
2008,29(12): 1450-14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8
摘要
(
)
PDF全文
(397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单层InGaAs非晶薄膜,V/Ⅲ束流比分别为40:1和60:1.测试了样品各元素的摩尔百分比及X射线衍射特征,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样品的表面形貌。由X射线衍射数据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和双体相关函数,并分析了样品中距中心原子最近邻原子的平均距离、最近邻原子的配位数和短程有序畴。同时,由透射谱计算了材料的近红外吸收系数,计算出两片InGaAs非晶薄膜样品的光学带隙分别为0.886 eV和0.822 eV.
Select
拓扑互锁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研究
魏凤春,杨志宏,张娜,张恒
2008,29(12): 1454-1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09
摘要
(
)
PDF全文
(42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出一种新型易碎复合材料结构。它由若干子构件按拓扑互锁原理组合成一种可承载的整体结构,结构中各子构件接触面无粘结,当约束被解除时整个结构即可散落,完成触发碎裂的工作机制。采用高精度模压成型制备出了直角三角板形的拓扑互锁复合材料结构,通过试验研究了该结构在不同横向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其承载能力,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拓扑互锁易碎复合材料结构在垂直于结构平面的集中载荷作用下,力与位移呈非线性变化。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Select
纳米α-Al2O3粉体的制备研究
翟庆洲,赖曦
2008,29(12): 1458-14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0
摘要
(
)
PDF全文
(41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硫酸铝铵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作分散剂,用固相法制备纳米a -A1203粉体。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粉末XRD结果表明,产品为a-Al203,粉体粒径为50 nm; FTIR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样品在波数574 cm-1有一较强的吸收带,对应Al-0键的振动吸收,这是纳米Al203的特征吸收带;由热分析曲线判断出反应物热分解过程。
Select
电视侦察弹与舰炮武器系统的优化匹配分析
李卉,邱志明,王航宇,孙世岩
2008,29(12): 1462-14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1
摘要
(
)
PDF全文
(509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电视侦察弹作为一种新型侦察探测手段,能否满足舰炮武器系统对岸远程打击的要求,是论证舰炮武器系统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幂指数法结合模糊权重评价法计算系统总体效能,并以此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对关键指标的匹配约束进行分析,建立了系统匹配的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恰当的变形为模糊几何规划,从而可充分发挥模糊几何规划的求解优势,使复杂的匹配问题简单化。针对电视侦察弹与某型大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优化匹配的具体实例,给予了计算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复杂大系统的指标优化匹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Select
舰船提联航姿系统自主粗对准仿真与实验研究
徐博,孙枫,高伟
2008,29(12): 1467-14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2
摘要
(
)
PDF全文
(62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舰船光纤捷联航姿系统的粗对准技术进行研究,列出3种粗对准方法:传统的解析式粗对准、二阶调平方位估算和凝固解析式粗对准,给出了其推导过程,第3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基于重力加速度信息在惯性坐标系内积分得到姿态矩阵。完成了大量的仿真工作,进行了静基座、摇摆基座的仿真与分析,并将后两种方法嵌入到实际的光纤捷联系统中,进行了系泊实船试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凝固解析式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舰船在摇摆晃动基座下的粗对准,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精对准。
Select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贝叶斯技术的气体源定位研究
匡兴红,邵惠鹤
2008,29(12): 1474-1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3
摘要
(
)
PDF全文
(50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引入气体源预估定位。基于贝叶斯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WSN的气体污染源定位算法——改进粒子滤波(IPF)算法。该算法采用权重质心法确定预估定位初始点、退避定时排序法确定参与定位节点信息发送顺序及采用残差重抽样算法减少抽样方差以提高滤波性能。对比研究了改进粒子滤波( IPF)、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及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I-NLS)算法定位性能,仿真表明构建的WSN对气体源定位有效,应用IPF算法定位性能优于EKF及I-NLS算法。
Select
编队飞行器的雷达角闪烁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王长青,王新民,史晓丽
2008,29(12): 1479-1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4
摘要
(
)
PDF全文
(52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作战过程中飞行器的规避拦截问题,从对抗制导雷达探测的角度,研究了飞行器编队作为扩展雷达目标的角闪烁特性及其应用问题。建立了编队飞行器N点散射源的角闪烁数学模型,利用相位梯度法计算了其角闪烁噪声的线偏差值及其分布特性。依此建立了4架飞行器通过不同编队模式与某典型地空导弹对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飞行器通过合理的编队模式实现规避拦截是有效的。
Select
一种基于磁偶极子磁场分布理论的磁场干扰补偿方法
杨云涛,石志勇,关贞珍,李豫泽
2008,29(12): 1485-14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5
摘要
(
)
PDF全文
(68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载体磁场对地磁场的干扰,一直是影响导航罗差、地磁测量的技术难题。为了提高适于地磁匹配定位需要的地磁测量精度,对如何消除载体固有磁场和感应磁场对地磁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应用磁偶极子磁场分布理论,推导了安装在载体上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磁场组成,建立了利用理想传感器测量值计算地磁场的地磁测量模型;在分析磁场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载体磁场干扰和传感器误差影响的地磁测量模型。该模型所含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在任意姿态下实现对载体磁场和磁传感器误差进行综合补偿。实验证明,所建立的地磁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Select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磨削钻孔的表面微观研究
郑雷,袁军堂,汪振华
2008,29(12): 1492-14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6
摘要
(
)
PDF全文
(65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扫描电镜对烧结金刚石钻头加工纤维复合材料的孔壁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纤维复合材料磨削钻孔过程中的纤维破坏机理和磨削表面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磨削断口形貌可分为6种情况;芳纶纤维的破坏机理不同于玻璃纤维,其磨削断口形貌可分为7种情况;纤维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表面由纤维断口表面和树脂涂附表面两部分组成,并存在3种特征鲜明的纤维断裂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纤维复合材料的磨削钻孔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lect
利用电化学刻蚀ェ艺制备P型硅基大孔深通道阵列
高延军,端木庆铎,王国政,李野,田景全
2008,29(12): 1497-15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7
摘要
(
)
PDF全文
(46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自制的三极电解槽中,采用浓度不同的氢氟酸(HF)电解液在一定掺杂浓度的p型硅基上,研究了大孔深通道阵列的形成过程。通过一系列实验、电化学测试与分析,从理论上论述了D型大孔深通道阵列的形成微观机制,同时解释了电化学刻蚀反应与HF浓度的关系,指出了HF浓度决定电化学反应刻蚀的进行与否与样品质量的关键。提供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刻蚀工艺制备p型大孔深通道阵列经济实用的方法,实验结果对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Select
战役装备雄修保障网络设计问题研究
王文峰,刘亚杰,郭波
2008,29(12): 1501-15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8
摘要
(
)
PDF全文
(88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由基地和维修站两级设施构成的战役装备维修保障网络设计问题,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设施选址、设施与被保障单位的服务关系确立以及维修资源配置的综合优化决策模型,模型的目标是在保证各维修设施处的服务质量,即战损装备在各维修设施处的无等待修复率高于既定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系统的总期望成本。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研究了模型的启发式求解方法,并对模型的一种扩展情形——事先指定设施与作战单位间的保障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Select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研究
马志军,贾希胜,陈丽
2008,29(12): 1509-15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19
摘要
(
)
PDF全文
(50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战场环境的复杂化,目标毁伤效果评估(BDA)对战场指挥员的作战决策影响越来越大。而现代战场的复杂性及目标毁伤信息的不确定性,给目标BDA带来了巨大挑战。贝叶斯网络是最近几十年刚流行起来的一种不确定性推理工具,它可以根据不确定或不完整信息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相对准确的推理,贝叶斯网络的这种特点正好适合在战场上根据各种不确定或不完整的目标毁伤信息对目标毁伤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目标BDA方法的探讨,叙述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与更新过程,并以机场跑道为研究对象,演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目标BDA的过程,说明了贝叶斯网络在目标BDA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研究简报
Select
某型多管火炮的振动模态分析
张海航,狄长安
2008,29(12): 1514-15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20
摘要
(
)
PDF全文
(33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某型多管火炮的振动特性,在其几何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该型火炮模态分析方法,确定了试验点。基于SC310W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组建了该型火炮的模态分析系统,利用锤击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态试验,获得了冲击激励力与振动加速度响应信号与频谱及其频率响应函数。利用稳态图法,获得了前7阶系统的振型及各阶振动频率,并给出了模态分析的置信因子。
Select
红外图像弱小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于劲松,万九卿,高秀林
2008,29(12): 1518-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21
摘要
(
)
PDF全文
(4068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低信噪比、背景和噪声干扰严重的红外图像中运动点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背景预测和目标轨迹搜索相结合的高效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序列图像进行高通滤波,然后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背景预测,将原图像与背景预测图像相减获得残差图像,依据图像阀值分离出少量的候选目标点,再将含有候选目标的序列残差图像经过最大合并算法形成组合帧图像,最后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组合帧图像中搜索目标运动轨迹。
Select
大型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Smith模糊专家PID控制算法实现
邢永忠,徐志良,张少杰,从培新,程琦,吴晓蓓
2008,29(12): 1522-1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22
摘要
(
)
PDF全文
(53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低温(空气制冷)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的模型复杂、干扰因素多、安全性差,亟待寻求先进的控制方法支持。为此,结合工程实例,以系统动态性能参数实测数据为基础,引入了Smith预估超前控制与模糊专家PID控制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系统控制规律的自适应性、控制过程的安全性,显著改善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能和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且易于工程实现。
Select
ー种新型拖体收放电液比例系统及其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王海波,王庆丰
2008,29(12): 1527-15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23
摘要
(
)
PDF全文
(44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水下拖曳系统快速安全地释放回收拖体,设计了一种采用开式容积式调速回路的拖体收放电液比例系统,满足了水下拖曳系统独立收放拖体和同步收放拖体这两种工况的要求。建立了同步收放拖体即拖缆卷筒和收放架同步工作时电液比例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同步控制策略,补偿拖缆卷筒液压马达因速度变化引起的拖缆张力波动,保证了拖体同步收放的顺利进行。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拖体收放电液比例系统性能优异,同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Select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潜艇水动力系数优化研究
胡坤,王树宗,徐亦凡
2008,29(12): 1532-15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8.12.024
摘要
(
)
PDF全文
(48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潜艇空间运动方程中的水动力系数优化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适应性权重免疫遗传算法解决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选择若干对潜艇操纵控制具有高敏感度的水动力系数作为优化变量,运用适应性权重方法确定权重和目标函数,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处理。针对某型潜艇,选取水平面Z型操舵机动、垂直面梯形操舵机动和水平面定常回转运动3种典型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就水动力系数优化前后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本文采用的优化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