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1:裘熙定;2:胡立生;3:初亮、洪涛
    摘要 ( ) PDF全文 (64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分析车辆纵向运动时动力传动系统各单元动态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键合图理论构造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较完整的动态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和仿真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
  • 1:黄守龙;2:吴晓松、谭兴良
    摘要 ( ) PDF全文 (82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数值模拟了无膛口装置和含内插管扩张型抑制装置的膛口非定常流场,给出了与实验照片相符的膛口流场的宏观结构及其发展过程。定量分析了射流结构和膛口冲击波的时空特性,结果表明:内插管扩张型抑制装置大幅度地降低了射流结构中高温区的空间尺度、持续时间和温度,显著地减弱了冲击波在侧后向的强度和传播,减小了燃气的后坐动量,从而获得多种抑制效果。
  • 朱广圣、林钧毅、张月林
    摘要 ( ) PDF全文 (55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建立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两维多相流数值模型,以37mm液体发射药火炮为对象,对其内弹道参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解析,并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首次给出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中液注扩展、气相速度、气相压力和气相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深入揭示了内弹道过程的发展特征。
  • 汤瑞峰、易文俊、李迎九
    摘要 ( ) PDF全文 (516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应用现代最优化理论对弹炮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选用了约束变尺度法对高膛压滑膛炮配备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装药结构和弹形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本文的工作为新型弹炮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般方法和步骤。
  • 张瑞萍
    摘要 ( ) PDF全文 (61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空腔膨胀理论研究和分析了弹丸及火箭侵彻器对岩石和土壤的侵彻作用机理,从而建立了相应的弹道计算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 丁庆海、祝龙石、庄志洪等
    摘要 ( ) PDF全文 (533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噪声毫米波脉冲多普勒引信,即随机脉冲位置调制与脉冲之间随机相位调制榴结合的脉冲多普勒引信。推导了该随机序列的平均模糊函数,给出了该引信原理实现框图,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它的抗干扰特性和可实现性。分析表明,该引信可以避免距离速度模糊,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特性,是一神较佳的毫米波脉冲多普勒引信。
  • 刘世平、韩子鹏
    摘要 ( ) PDF全文 (664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末敏弹伞一弹系统4自由度质点弹道模型,深入分析了该系统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条件下运动规律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针对末敏弹旋转扫描伞一弹系统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般条件下计算旋转扫描伞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实例计算表明,用该阻力模型进行弹道计算得出的结果与系统稳态和非稳态运动条件下试验结果完全一致,该阻力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周彦煌、余永刚、陆欣、张兆钩等
    摘要 ( ) PDF全文 (53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在随行装药技术上的一个新思路,即采用多孔介质整装式液体随行装药方案。利用密闭爆发器模拟火炮膛内工况,系统研究了随行装药的三项关键技术,即点火延迟,随行药燃连可控和携带可靠、附加重量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原理可行,能够用于火炮试验。
  • 芮筱亭、黄葆华等
    摘要 ( ) PDF全文 (49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首次指出了弹丸膛内摆动对炸药装药的应力分布和发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为提高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提供了新途径。
  • 薛晓中、刘秀娟
    摘要 ( ) PDF全文 (60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可用于现代火控计算机的火控弹道权函数法模型。介绍了该方法的解算全过程,指出了其优缺点。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在火控中的采用,该方法将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 1:沈坚平、薛晓中;2:刘彤
    摘要 ( ) PDF全文 (608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格林函数法对机翼下气流对航弹初始弹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弹干扰的机理,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干扰气流改变了航弹初始运动阶段的压力分布,从而弓j起气动系数的变化,形成其特有的弹道特性。
  • 王红、高晓光、张滋烈
    摘要 ( ) PDF全文 (52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中亟待鼹决的如何确定攻击顺序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初值十量化值”的线性加权决策方法,并在全面分析参数对目标及其权函数影响的基础上,以目标权函数值作为确定攻击逻辑的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简洁实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目标攻击逻辑与决策问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李士才、周叮
    摘要 ( ) PDF全文 (522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逐点驱动的尺寸驱动参数化方法。该法根据各个图形元素间的几何约束和拓扑约束进行分类求解,采用逐点深入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参数化处理,每实现一个尺寸的交化,整个图形都作相应的修改。
  • 杜先智、丁秀芬、丁明桐
    摘要 ( ) PDF全文 (57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报导了以直流迭加脉冲方波的电源对铝合金作表面处理的技术,并对膜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微观结构作了研究。认为该表面处理方式由于化学键结合的形成和机械嵌合作用的加强,将有利于提高其胶接性能和耐久性。
  • 综述

  • 萧元星、毛和瑞
    摘要 ( ) PDF全文 (55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概括地介绍了国内目前几种常见的武器系统效能建模方法,并提出了为促进武器系统效能分析工作的深入而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黎荣晖、郑守柱、赵英杰、田津
    摘要 ( ) PDF全文 (63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自动检验仪是光、机、电、算相结合的非接触式高速自动测量弹壳长度和底部直径的仪器。在子弹壳生产线上测量精度为0. 02mm,测量速度为250件/分。本文介绍了光学系统的设计,包括光路的选择 ; 光源和有关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更重要的是导出了在远心光路中,物体沿轴向移动△时,在原象平面位置上光斑直径的表达式 ; 讨论了△,投影物镜的放大倍数β,光束孔径角u与CCD节距的关系。
  • 研究简报

  • 1:宋胜宪;2:刘树勇
    摘要 ( ) PDF全文 (62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风方法。利用热元件散热一温度函数关系,研制了坦克射击固态风速传感器。传感器内采用恒压加热和温敏为一体的专用检测元件,补偿的数据查表技术,提高了传感器测风精度,消除了环境温度的影响,达到了固态测风仪的设想,满足了坦克射击的苛刻要求。分析表明:选择恒压加热器为热源,温敏元件为测风元件,EPROM作为补偿表格的方式,可满足设计要求。传感器精度优于0. 5%,比转轮式测风传感器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 王林平
    摘要 ( ) PDF全文 (4378 KB) ( ) 可视化 收藏
    P31是研制军用电子系统时处理电子技术更新快,威胁种类多变,经费不足等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在介绍美国军用电子系统研制中应用P31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P31的有效应用问题,分析了在我国的应用前景。P31可以用于其它复杂系统的研制。
  • 高鹏、李晋平、郑链、施聚生
    摘要 ( ) PDF全文 (71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具有平移、比例和旋转不变性(TSRI)的模式识别是经常遇到的一个三阶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把模式的不变性构建于三阶高阶神经网络(HONN)中是实现TSRI模式识别的有效途径。但对于一幅N×N的图象,三阶HONN为存贮连接权所需的存贮容量正比于N6,这一要求限制了HONN在大尺寸图象中的应用。为解决这问题,我们先用边缘探测和对数螺线映射处理图象,把三阶问题转化成二阶问题,使HONN的存贮需求降至0(N4),再改进二阶HONN的结构,使这一需求进一步降至0(N2)。我们用128 X 128的图象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尺寸目标图象的TSRI识别切实可行。
  • 康连福等
    摘要 ( ) PDF全文 (42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连发弹道摄影经纬仪特有的可移动片盒装置的宽调速方案设计。
  • 1:魏化震、张蕾、孙维钩;2:康振庸
    摘要 ( ) PDF全文 (52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出了高炭化率的新型烧蚀树脂S-157酚醛和s-158有机硅改性酚醛,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高工作压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烧蚀冲刷喷管,满足了使用要求。
  • 张以河、孙维钩等
    摘要 ( ) PDF全文 (54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互贯网络和共混相结合的技术研制出有机硅互贯网络包覆材料,并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包覆。通过浇注压溢包覆工艺,实现了对双基和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可靠粘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表明,发动机工作正常,阻燃包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