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高乃同、吴志林
    摘要 ( ) PDF全文 (51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自动武器中的抽壳计算模型。应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和配点载荷系数修正法,得到弹膛和药筒在火药燃气作用下的变形,求出了药筒与弹矬之间的接触压力和抽壳阻力。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良好。
  • 孙镇和
    摘要 ( ) PDF全文 (27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冲击运动下的Lagrange方程这一分析力学的方法,对弹性拉壳钩和刚性抛壳挺的自动武器抛壳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算出了弹壳的抛壳速度、方向和自转速度等有关参数。测试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接近。
  • 孙远孝、徐振翔
    摘要 ( ) PDF全文 (52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降低应力集中的理论和技术措施,在现有常用的炮尾闩室圆角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几群圆角形式。采用有限元、边界元和光弹性应力分析法,对圆角处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较好而实用的圆角可使圆角处的最大切向应力降低20%左右。
  • 潘宏侠、赵剡、陈国光、王福明
    摘要 ( ) PDF全文 (64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有限元法和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获取某火箭炮的固有振动特性,经过建模进行响应历程模拟和实弹射击测试分析,得到火炮连发射击时的振动规律,找到炮口振动与火箭弹落点散布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造了火箭炮最佳点火时机控制系统,与减振技术等相结合,使某炮连发射击的方向密集度提高20%。
  • 芮筱亭、张延教、刘正福、陆毓琪
    摘要 ( ) PDF全文 (51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统一形式的弹丸在膛内至后效期末的运动微分方程,讨论了运动微分方程与基本假设间的关系,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基本假设去建立弹丸运动微分方程。
  • 宋明、 杨新民
    摘要 ( ) PDF全文 (50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考虑膛内面积变化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拉格朗日问题解,获得了不同位置压力更为准确的换算关系式,使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集总参数模型进一步完善。本文结果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同时,证明了存在膛底边界运动和质量加入条件下的拉格朗日假设是比例膨胀假设的充分条件。
  • 周天胜、席占稳 、陈庆生
    摘要 ( ) PDF全文 (58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用质量缩聚法建立了弹引系统的初步振动模型,然后对弹引系统进行摸态分析实验,获得系统的一些精确模态参数。再利用这些精确的模态参数对理论上建立的离散系统模型进行修正,以提高系统振动模型的准确性。最后以弹底压力为弹引系统搬动模型的输入,求解引信内传爆管装置处的加速度响应。
  • 1:施坤林;2:谭惠民
    摘要 ( ) PDF全文 (65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状态转移法对引信安全系统的几种逻辑结构进行了定量的安全性分析。比较了安全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控制方法对安全性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时间窗控制是提高安全性的最有效途径。
  • 1:程受浩;2:刘新羽;3:施聚生
    摘要 ( ) PDF全文 (55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自然雨场特性出发,结合近炸引信在雨场中飞行的具体情况,推导出雨场空间含雨滴数的概率模型,引信在雨场中飞行时头部碰雨的概率模型,其中包括相邻碰雨时间间隔△Ti的分布,碰雨直径Di和碰雨位置Si的分布等。这些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实验室中计算机模拟奠定了基础。
  • 1:贾会平;2:白木兰
    摘要 ( ) PDF全文 (49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DSC-库仑池联用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对HMX及其催化体系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X的热分解具有自动催化的特点;其分解动力学方程可用R=一K1+K2P来描述,并可用K2/K1,值的大小表示自催化作用的强弱。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K2/K1值,即分解受压力的影响交小。同时,催化剂使HMX的分解速率增加,固相分解放热加大,分解温度降低,这些因素有利于HMX-CMDB推进剂燃速的提高和压力指数的降低。
  • 综述

  • 高树滋、郑建国
    摘要 ( ) PDF全文 (522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利用硅油(Dow Comning lOcs)作为驻退液,这种液体在35MPa压力下相对体积压缩量为(3~4)%。因此该液体既能流过流液孔产生液压阻力消耗后坐能量,又能利用自身的可压缩性存储部份后坐能量,供火炮复进使用。所以这种反后坐装置可以省去复进机,使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并使后坐阻力的峰值大大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后坐阻力。本文介绍了可压缩液体反后坐装置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和在一般后坐火炮和前冲火炮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伍鹰, :朱明武
    摘要 ( ) PDF全文 (64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测压圆柱体压力与变形的关系式,分析了测压静态特性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一套新的测压柱体系列。对膛压测量中广泛采用的预压铜柱进行了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获得了这种铜柱的动态本构关系,并依此建立了铜柱测压系统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了动态误差的修正曲线。
  • :孙庚辰, :董家祥, :张志深, :朱清敏、郭瑞萍
    摘要 ( ) PDF全文 (40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简报

  • 吴应湘、郑之初、林同骥
    摘要 ( ) PDF全文 (60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一元非定常特征线理论分析了单级轻气炮的发射性能,给出了储气室长度,储气室与发射管截面积比,弹丸质量,破膜压力和环境压力等参量变化对弹丸运动规律的影响,还得到了发射过程中弹丸底部压力的变化规律,为轻气炮的工程设计和性能计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 朱森元、李琳
    摘要 ( ) PDF全文 (44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x射线工业电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XNIP-2G系统,及其所使用的预处理程序和疵病识别程序。为榴弹装药疵病检测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 王乃兴、陈博仁、欧育湘
    摘要 ( ) PDF全文 (28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三聚氯氰和3,5-=氯苯胺的缩合,再经过硝化、叠氮化、脱氮反应,合成并鉴定了题称化合物,并对有关理论问题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