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4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1-15
      
  • 全选
    |
  • 吴振森, 窦玉红
    2004,25(1): 1-4.
    摘要 ( ) PDF全文 (3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owtran7大气传输模型计算0.4~0.8μm可见光波段的太阳辐射、大气自身的热辐射以及天地背景辐射.依据粗糙面光散射理论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计算空中目标表面对太阳辐射和云层对阳光反射的散射.利用传热学和背景辐射理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空间目标表面温度的热平衡方程.以气球为例,计算不同表面涂层材料的气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其温度及辐射功率的变化.分析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 王凯歌, 王雷, 王鹏业, 牛憨笨
    2004,25(1): 5-8.
    摘要 ( ) PDF全文 (4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子束离子源(EBIS)或者电子束离子陷阱(EBIT)产生的慢速高电荷态重离子束轰击金属靶面,离子束与靶面作用并复合辐射特征X射线;并将高荷态离子束采用离子光学系统会聚为微细束后再与靶面作用,能够辐射出微米甚至亚微米级、纳米级的微束斑X射线.本文介绍这一新型微束斑X射线源的结构、机理及其特性等.
  • 戴兵
    2004,25(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8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圆环夫琅和费衍射已有精确解,更一般的类圆环夫琅和费衍射精确解未见报道.本文从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出发,利用曲线坐标关系和类圆傅里叶变换,求得类圆环夫琅和费衍射的精确解,作出几种典型的类圆环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 石玉珠, 彭奎, 沈群, 刘宏俊
    2004,25(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2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转移矩阵法研究柱面介质内表面处柱面波的反射,发现在小半径内表面上的反射为全反射,当半径较大时,它只是部分反射.这种特性对于设计光源和小半径接收器有用.同时研究了柱面波的柱面多层减反射涂层,发现这些涂层不能应用通常的四分之一膜层设计,在此基础上叙述了新的设计原理.
  • 张霞, 李国华
    2004,25(1):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11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几何作图计算双轴晶体光轴角的方法、步骤和原理.利用几何作图求得双轴晶体的光轴角,并通过理论推导来证明其正确性.
  • 梁来顺
    2004,25(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2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变焦距光学系统已经在各种光学仪器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新的设计思想也层出不穷.本文介绍的变焦距系统设计的快速求解方法可以贯穿到变焦距镜头设计的全过程,还可以应用到光学系统的初始求解、设计过程中的抽样计算、设计数据的校对和审核、结构设计中驱动凸轮曲线的求解、外观设计等.本文列举的计算实例说明,这种快速求解对完成一项设计具有很多方便.
  • 何宗平, 赵文才, 王鹏, 郝沛明
    2004,25(1):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256 KB) ( ) 可视化 收藏
    3透镜无光焦度校正板由3个单透镜组成,可以用来校正光学系统中其他光学元件引入的像差.本文运用三级像差理论分析了3透镜无光焦度校正板的像差特性,给出了一种求解3透镜无光焦度校正板参数的计算方法,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验证了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 王琦, 赵铭弟, 孙晓光
    2004,25(1):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善镜头自动设计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人工光学设计经验,并借助构造多种价值函数以及线性最小二乘法和离散变量的单纯型方法,利用一个智能专家系统控制求解不等式组.在求解中,对玻璃变量和厚度等做变量替换以消除不等式约束,并且引入协调因子平衡变量的改变量.
  • 韩彦中, 王斧
    2004,25(1):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2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测试热像仪性能参数MRTD的主观方法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用面阵CCD测量MRTD的客观方法.介绍客观测量系统的理论框架、设计方案和测试过程,并对其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
  • 李晓峰, 陈彦, 胡渝
    2004,25(1):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2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波长选择主要和通信传输所使用的大气随机信道、光束跟踪、捕获、瞄准(Acquisition,Pointing and Tracking-APT)子系统,通信子系统及接收、发射系统采用的主要光电器件等因素有关.本文对影响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波长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开展了对通信波长的研究,促进了空-地激光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
  • 杨选, 唐惠荣
    2004,25(1):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1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四能级系统非均匀加宽单模激光器最佳透射率的表达式和分布曲线,并与均匀加宽单模激光器最佳透射率进行了比较.叙述了非均匀加宽单模激光器的特点.
  • 荆玉兰, 石玉, 张怀武
    2004,25(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1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光纤无源开关器件是近期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应用于光纤开关的一种新型晶体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该材料可应用于0.5~1.5 μm频域内各种光纤开关器件,其驱动脉冲电流低于4 A,脉冲宽度在5 μs左右.
  • 蔡春平
    2004,25(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2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偏振保持光纤是单模光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模式双折射与温度、芯和皮折射率差及椭圆度、热膨胀系数、光纤直径、弹性模量、泊松比、频率、波长、拉丝张力等诸多因素有关,对与偏振保持光纤模式双折射相关的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光纤模式双折射越高,光纤的偏振态保持就越好,为更好地设计新型保偏光纤或合理选择保偏光纤类型奠定了基础.
  • 辛莉, 胡茂海, 周绍光
    2004,25(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6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描述了水稻花粉颗粒显微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的原理及结构.充分利用细胞显微图像彩色信息进行阈值分割,根据细胞形态特征,提出一种形态识别统计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快速、有效,并已初步应用于农业生物学研究.
  • 王懿喆
    2004,25(1):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4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代光通信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极窄带光学薄膜干涉滤光片的指标要求,提出采用基于四分之一波长的规整膜系是实现密集型波分复用功能的最佳选择.对给定的设计方案的各个膜层的误差灵敏度分布、特定膜层的误差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多个膜层进行了随机分布的误差模拟.通过对直接极值法监控中不同误差的补偿机理的研究,指出采用直接极值法监控是目前为止镀制这种滤光片的有效方法.最后讨论了可能存在的两种系统误差.
  • 王文军, 刘金凤
    2004,25(1):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3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LB膜的研究历史、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成膜质量的因素,指出了LB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 刘晨
    2004,25(1):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1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各种国产焦度计的原理,对国外自动焦度计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对目视式焦度计、投影式焦度计和自动焦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论述了各种焦度计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
  • 何俊华, 陈良益
    2004,25(1):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2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在靶场光学测量中,大气因素如何影响测量结果.通过建立大气折射率与测角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软件对大气折射造成的测角误差进行修正.
  • 陈文建, 郑宝忠, 杨建莉
    2004,25(1):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3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具有红外、电视和激光的光电仪器进行多光谱多光轴自动校准的方法.指出在武器系统的设计中,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光电仪器的后方设置一个校准棱镜箱(或折反式自准凹面镜组件),以便在控制电路中加入电十字线跟踪产生器等功能单元,使武器系统实现行进间或飞行中自动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