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弹道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协
主编:李鸿志
ISSN 1004-499X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弹道学报》 编辑部
CN 32-1343/TJ
《弹道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为中国弹道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交流弹道学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有关应用,介绍弹道测试新技术,拓宽信息交流渠道,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弹道学及兵工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而努力。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10-11
全选
|
Select
基于梯度粒子群算法的纵横向机动跳跃弹道设计及优化
鲜勇, 李少朋, 李振华, 刘炳琪, 常燕
2015,27(3): 1.
摘要
(
)
PDF全文
(10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增强导弹弹道的机动性能和突防效果,采用2级发动机多次点火及横向机动技术,建立了纵横向机动跳跃弹道模型。针对模型中弹道计算时间长、优化参数多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梯度粒子群算法,将梯度搜索的思想融入到粒子群算法中搜索全局最优解,相应改变微粒速度位置向量的更新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纵横向机动跳跃弹道模型的优化问题并具有快速收敛性。
Select
弹箭非线性角运动周期解稳定性分析
钟扬威, 王良明, 常思江, 傅健
2015,27(3): 7.
摘要
(
)
PDF全文
(94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和计算弹箭非线性角运动周期解的稳定性,推导了弹箭的非线性角运动方程组。以某型火箭弹高原试验为例,计算了立方马格努斯力矩系数取不同值时的角运动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 通过Poincare映射计算了线性马格努斯力矩系数作为分岔参数时的分岔图; 利用推广的打靶法计算了角运动周期解的幅值和周期,结合Floquet理论分析了周期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高空低密度的情况下,考虑非线性马格努斯力矩系数后,当马格努斯力矩系数达到一定范围时,火箭弹角运动由零平衡位置分岔出稳定的周期运动。
Select
旋转伞-子弹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马晓冬, 郭锐, 刘荣忠, 吕胜涛
2015,27(3): 12.
摘要
(
)
PDF全文
(17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精确地模拟旋转伞-子弹系统的运动,基于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5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将伞绳处理为阻尼弹簧,将伞、弹等处理为刚体,用质心坐标和欧拉角作为广义坐标表达各刚体的位置,给出了约束方程,求解广义力; 建立了伞-弹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模型对伞-弹系统的零初速下落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子弹的转速及扫描角变化曲线,并设计伞塔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对某末敏子弹系统的稳态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5刚体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末敏子弹稳态扫描段的弹道特性,可为智能弹药系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摄动理论的弹道修正榴弹落点偏差预测
王毅, 宋卫东, 宋谢恩, 张晓强
2015,27(3): 18.
摘要
(
)
PDF全文
(12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榴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要求选用精度高、计算量小的落点预测算法,弹道积分外推和多项式拟合均不满足该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摄动理论的落点偏差预测算法,通过射前装定基准弹道和偏导数实现榴弹落点偏差的准确预测。基于摄动落点偏差预测的数学原理,采用数值解法研究了计算步长、偏导数阶数、基准弹道和偏导数行数的选取原则,并用二阶渐消记忆滤波的方法减小了GPS测试误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仿真的手段对预测精度和在弹道修正榴弹上使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摄动落点偏差预测在基准弹道的邻域内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Select
弹目交会可视化命中点参数的精确计算
陈峰, 卢旭东, 丁勇
2015,27(3): 24.
摘要
(
)
PDF全文
(27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引战配合仿真系统中提高战斗部破片命中点参数(破片的打击动能、落角、命中数目、命中点坐标等)的精度,推导了一种精确计算破片命中点参数的算法。在计算命中点参数时考虑了破片速度衰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破片的包围球依次遍历目标模型各部件包围球的碰撞检测,再用3D射线局部遍历目标面元求解命中点参数的计算模型。该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和计算精度,直观地显示了引战配合效果和对目标的毁伤程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给定多种引战配合仿真实例,由该可视化仿真系统可精确得到不同仿真实例中每枚破片命中点参数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可为进一步提高引战配合效率提供参考。
Select
外弹道气象诸元时空特性
陈文广, 李伟, 王崇哲, 李佩军, 冯文占
2015,27(3): 31.
摘要
(
)
PDF全文
(8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获得外弹道气象诸元的时空特性,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根据已有外弹道气象诸元的研究以及技术规范要求,研究了气象诸元随时间、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影响因素变化的时空特性,建立了外弹道气象诸元时空特性求解公式模型。通过对青藏高原的气象探测资料计算分析,较为准确地获得了青藏高原外弹道气象诸元时空变化规律。
Select
基于喷管结构参数公差的纵向距离散布
封锋, 骆晓臣, 陈军
2015,27(3): 37.
摘要
(
)
PDF全文
(8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比冲是评价固体火箭发动机能量特性的综合因子,其与固体推进剂配方组成及发动机设计参数有关,对射程具有较大的影响。该文结合某远程TG-300发动机结构参数,针对喷管喉径、扩张半角和膨胀比的制造公差,研究了这些参数对比冲散布及纵向距离散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管喉径制造公差对比冲的影响相对较大,扩张半角次之,膨胀比的制造公差对比冲影响较小; 这些公差应当在加工过程中合理控制。该文所得结果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Select
带末端角度约束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设计
惠耀洛, 南英, 陈哨东, 马晓华
2015,27(3): 41.
摘要
(
)
PDF全文
(107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饱和攻击与饱和防御,提出了一种针对机动目标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建立了视线坐标系下的弹目相对运动数学模型,设计了三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目标机动加速度项和运动方程中的耦合项进行观测与跟踪。在导弹飞行前段,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攻击时间可控的多导弹时间协同制导律; 在导弹攻击末段,基于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了满足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律,给出了导引律切换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导引律能够使多枚导弹在满足攻击末端角度约束的条件下实现攻击时间协同; 该制导律采用完备的空空导弹轨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Select
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弹道成型制导律设计
侯博, 宋建梅, 张春妍, 黄岚
2015,27(3): 47.
摘要
(
)
PDF全文
(10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飞行速度快速时变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制导控制问题,应用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导弹速度快速变化的改进弹道成型制导律。采用超前滞后环节进行时变过载自动驾驶仪设计;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广义弹道成型制导律和扩展弹道成型制导律,针对便携式导弹速度快速时变的特性,设计了包含时变速度信息的弹道成型制导律,并结合工程实际讨论了参数选择方法; 最后进行了仿真对比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包含时变速度信息的弹道成型制导律能够满足武器系统的近距击顶作战需求,同时能够满足导弹系统的着角、攻角、框架角、过载等约束。
Select
破碎发射药等效形状特征量的确定方法
王燕, 芮筱亭, 冯宾宾, 黎超, 于海龙
2015,27(3): 54.
摘要
(
)
PDF全文
(11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破碎发射药无法通过几何方法直接计算形状特征量的难题,基于起始动态活度比理论,利用全局连续分段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建立了一种确定破碎发射药等效形状特征量的方法。通过发射装药动态挤压破碎试验得到了不同破碎程度的发射药,并进行了密闭爆发器试验。利用建立的方法计算了破碎发射药的等效形状特征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81%,说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研究发射药破碎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Select
密闭爆发器等离子体点火一致性实验研究
杨春霞, 金涌, 李海元, 李贞晓, 栗保明
2015,27(3): 58.
摘要
(
)
PDF全文
(11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描述密闭爆发器固体发射药点火燃烧一致性的通用方法,并验证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优越性,提出基于平均值和标准差的一致性因子来表征密闭爆发器固体发射药点火燃烧的一致性,进行了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和常规点火一致性对比实验。通过对比研究主要参数的一致性,分析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性能。研究表明,该一致性因子可以用于描述和分析密闭爆发器固体发射药点火燃烧一致性。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点火延迟和最大膛压的一致性都好于常规点火,验证了固体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优越性。
Select
DNTF在螺压高能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
刘所恩, 郑启龙, 邹伟伟, 潘葆, 陈锦芳, 赵美玲, 周伟良
2015,27(3): 62.
摘要
(
)
PDF全文
(8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对改性双基推进剂(RDX/Al/CMDB)的影响,以DNTF逐渐取代螺压高能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RDX进行验证试验。表征了引入DNTF后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工艺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能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NTF的引入对推进剂加工工艺性能及化学安定性无不良影响; DNTF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推进剂能量,对改善推进剂力学性能以及降低机械感度也是有益的。DNTF的引入可以适当提高推进剂燃速; 在引入的DNTF含量不超过10%时,燃速压力指数所受影响不明显。
Select
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掺混特性数值研究
徐雪阳, 武晓松, 卓长飞, 马虎
2015,27(3): 66.
摘要
(
)
PDF全文
(24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射流冷流掺混的情况,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迎风通量分裂格式(AUSMPW+),求解三维欧拉方程。以环缝/小孔喷注方式的发动机模型为基础,在保证当量比不变情况下,分析了燃料喷注位置、喷注角度、单侧孔或双侧孔喷注、入口总压及出口反压对冷流掺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
2
喷注位置的前移,掺混效果有明显提高; 喷注角度的改变对H
2
/Air的掺混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顺喷的掺混均匀度变化幅度较大,在燃烧室的头部,顺喷的掺混效果比垂直喷注和逆喷差,在燃烧室尾部的掺混效果优于其他2种; 对单侧孔或双侧孔喷注而言,双侧孔喷注方式的掺混效果明显高于单侧孔喷注方式; 掺混效果与入口总压成反比,与出口反压成正比。
Select
发动机建压速率对易碎盖开盖的影响
郭锦炎, 赵衡柱, 吴新跃, 李博
2015,27(3): 76.
摘要
(
)
PDF全文
(11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导弹箱式热发射中导弹发动机建压速率对发射箱易碎盖开盖的影响,通过对动力源进行假设,建立了发动机建压速率与易碎盖开盖能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发动机建压速率对易碎盖开盖的影响; 利用数值仿真得到不同速率下的箱内压力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建压速率越高前盖开盖风险越大。对比分析了不同导弹飞行试验中发射箱内压力数据,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该研究为前、后易碎盖开盖压力指标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Select
外置蓄能式鱼雷发射装置发射过程流场仿真
练永庆, 郭煜, 张孝芳
2015,27(3): 79.
摘要
(
)
PDF全文
(15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外置蓄能式鱼雷发射装置在发射过程中的内部流场特性,建立了该鱼雷发射装置的二维轴对称流场模型,基于一维数值仿真和流场仿真联合求解的方法数值研究了该鱼雷发射装置的内部瞬态流场,对发射装置内部流体的压力场和速度场、蓄能系统内部与发射管内部流体压力变化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过程中鱼雷表面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由发射过程流场仿真获得的鱼雷内弹道结果与内弹道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基本相同,所建立的发射过程流场模型基本正确。
Select
卵形弹丸垂直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工程解析模型
刘志林, 孙巍巍, 王晓鸣, 李文彬
2015,27(3): 84.
摘要
(
)
PDF全文
(18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对侵彻弹丸的阻力作用,通过对试验取出的钢筋混凝土试块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在球形空腔膨胀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弹丸直接与钢筋发生碰撞时钢筋对弹丸的阻力,建立了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的工程解析模型。分析弹丸在钢筋交汇节点、钢筋网格中心点、单根钢筋的中点以及其他任意位置点与钢筋接触情况下钢筋对侵彻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不仅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影响,在弹丸撞击到钢筋时还对弹丸的侵彻能力有减小的作用。在网眼尺寸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体积配筋率的增大,钢筋对弹丸的阻力作用越明显,但在相同体积配筋率下,钢筋直径的影响小于钢筋网层间距的影响。
Select
基于正交高速摄影的人枪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宫鹏涵, 周克栋, 赫雷, 黄雪鹰, 张俊斌
2015,27(3): 91.
摘要
(
)
PDF全文
(122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了解某无托型自动步枪射击时人枪系统的实际运动情况、研究其人枪系统运动规律,采用2台正交高速摄影机同步跟踪固定在人枪系统上的标记点,获得各特征点在各自视窗中的平面运动轨迹; 基于自适应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得到该自动步枪及射手在立姿射击过程中俯仰及侧偏的运动特征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交高速摄影获得的人枪运动参数能更细致、更全面地反映射击时人枪系统的实际运动情况; 射击过程中,枪膛合力的作用、自动机后坐到位的撞击和自动机复进到位的撞击对枪身运动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