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5-30
论文
实验技术与分析
短文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人一枪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包建东,王昌明,何云峰
2009,30(5): 513-5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42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射击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射手的控枪能力是影响连发射击精度的主要原因。控枪能力体现在人一枪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必须先建立人一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人体肩部和手臂对枪身的作用。本文分别用替换到枪身上的等效质量、等效弹簧、粘滞阻尼器来模拟人一枪相互作用,分别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建立动力学微分方程。根据已知人体身高和体重的前提下,研究人体各环节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统计规律,完成方程中参数的估计。进行仿真计算,并得出与实验相似的结果。
Select
某火炮供弹系统的设计研究
王钢,王立权,孟祥伟,胡胜海
2009,30(5): 518-5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64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借鉴国内外供弹系统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型火炮供弹系统方案:多弹种弹鼓储弹、单线扬弹、双向摆弹臂分弹。对间歇式转动的弹鼓系统,扬弹系统,分弹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接口技术的设计和优化;对关键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对各系统的时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最佳时序方案;进行了原理样机的试验研究。为提高火炮供弹系统自动化程度和快速更换弹种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构想。
Select
膨胀波火炮后喷装置流场性能分析
王颖泽,张小兵,袁亚雄
2009,30(5): 525-5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52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膨胀波火炮的工作原理,采用“隔离体”方法分别对系统的后喷装置和发射装置进行单独建模。利用Fluent软件的自定义功能将内弹道程序嵌入到Fluent中进行耦合计算,准确地描述了计及后喷装置动态打开过程的内弹道过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后喷装置流场的计算分析和性能对比,为膨胀波火炮后喷装置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Select
极超音速成型装药射流头部激波作用下的真实气体效应分析
沈钦灿,陶钢
2009,30(5): 531-5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37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于气体配分函数的高温平衡气体理论参数计算模型,考虑了高温情况下分子的离解和粒子的重新组合等带来的不同于理想气体的因素,研究了高达20马赫极超音速的成型装药射流头部真实气体效应的气动及热力学问题。采用不包含人工粘性的Godunov格式以及高温平衡气体理论参数计算模型编制了求解高超音速问题的Fortran程序。计算结果发现,高马赫下真实气体模型已经完全偏离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真实气体效应导致了金属射流头部滞止区的厚度比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的结果小的多,温度也低得多。
Select
含CL-20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燃速数值模拟
徐司雨,赵凤起,仪建华,高红旭,宋洪昌,李上文
2009,30(5): 535-5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57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热分解特性,确定了CL-20的化学结构参数;通过分析含CL-20的改性双基(CL-20-CMDB)推进剂的燃烧特性,改进了一维气相反应流燃速模型,进而模拟了CL一20-CMDB推进剂的燃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的很好;随CL-20含量增加,可提高非催化CL-20一CMDB推进剂的燃速,但效果并不显著。
Select
有机玻璃法测试硝铵炸药的爆压
曾贵玉,高大元,黄辉,吕春绪
2009,30(5): 541-5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51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理解硝铵炸药状态对爆轰性能的影响,采用有机玻璃法测试硝铵炸药的爆速和爆压。简要介绍了有机玻璃法测炸药爆压的原理和实验装置,采用该法测试了普通硝铵炸药及3种膨化硝铵炸药的爆速、爆压。结果表明,硝铵炸药具有低爆速和低爆压的非理想爆轰特征,膨化硝铵炸药较普通硝铵炸药具有更高的爆速和爆压,颗粒粒度减小有利于提高膨化硝铵炸药的爆压性能。有机玻璃法是同时获得硝铵炸药爆速和爆压数据的简便方法。
Select
ー种双模杂波抑制的准自适应MTI系统
宋杰,何友,关键,唐小明
2009,30(5): 546-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49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雷达自适应杂波抑制的算法及其工程实现是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讨论了一种基于最大平均改善因子准则的动目标显示滤波器最佳权矢量的计算方法,然后从工程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具有双模杂波抑制能力的准自适应动目标显示系统,并将该自适应杂波抑制算法应用到实测雷达数据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真实雷达回波中的杂波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Select
电子产品寿命预测中BS模型法的应用
马彦恒,韩九强,李刚
2009,30(5): 551-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41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BS模型在电子产品寿命预测中的应用。电子产品的退化类型类似于材料的疲劳,依据电子产品寿命与电应力、环境应力的关系,采用加速寿命试验的方法,加速电子产品故障规律的显现,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加速应力下的BS模型参数,避免因电子产品寿命较长所造成的获取BS模型参数的困难。利用灰色预测理论,根据电子产品在加速应力下的BS模型参数推测正常应力下的BS模型参数,并据此进行寿命预测。最后以某型雷达电源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
Select
两层介质中运动水平时谐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
毛伟,林春生
2009,30(5): 555-5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51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舰船轴频电磁(EM)场能被真正应用于新型水雷武器引信,求解出了在两层介质中运动的水平时谐偶极子在固定场点产生的电磁场。求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求解静止时谐偶极子在介质中的固定场点产生的电磁场;然后通过狭义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得到匀速运动的时谐偶极子在固定场点产生的电磁场;最后以深海中低速运动的极低频水平时谐偶极子为例,对其产生的电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且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本文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Select
基于高斯尺度空间的末制导目标跟踪方法
陈冰,赵亦ェ,李欣
2009,30(5): 561-5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81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光电成像末制导阶段目标尺寸和姿态均迅速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尺度空间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模板信息获得其在待匹配图像中的搜索区域,由高斯尺度空间理论求得相应的空间图像;利用尺度参数估计出不同尺寸目标的待匹配图像,并将目标模板与这些待匹配图像进行相关匹配,由匹配程度最高的图像求得目标模板的当前位置和尺寸;当模板尺寸发生变化时,对目标模板进行刷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应末制导阶段目标尺寸的急剧变化,在强杂波地面背景下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Select
基于以太网的鱼雷声自导电信号半实物仿真系统
王刚,黄飞,乔纯捷,王跃科
2009,30(5): 567-5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52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鱼雷作战水声环境的复杂性,鱼雷声自导半实物( HWIL)仿真成为实验室环境下声自导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半实物仿真系统,采用电信号注入法模拟目标/背景信号,介绍了其构成方法及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窄带点目标、窄带体目标、混响和海洋噪声等主要目标/背景信号的水声仿真模型;给出了使用流水线阵列处理的仿真信号源硬件系统设计,并提出了延时滤波算法实现了多路仿真信号源的实时同步输出。相应的信号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电子注入法实现声自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Select
捷联成像导引头相关跟踪算法研究
林喆,姚郁,遆晓光,富小薇
2009,30(5): 572-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74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捷联式成像导引头的光学探测基准随弹体姿态运动而动态变化,其目标图像的运动形式呈现复杂的非线性时变特性,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难以有效地针对目标运动模型进行波门设置及视线估计。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以目标机动在惯性成像坐标系内的投影为输入,弹体姿态信息作为时变参数的目标帧间运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应用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 CDKF)理论有效解决了成像跟踪中的波门设置问题,提高了目标位置的估值精度,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尺寸模板更新策略,抑制了目标图像的形变和模板漂移对匹配精度的影响,进一岁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的精度,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良好跟踪性能。
Select
零现场子样下目标识别率的融合评估方法
孙蒙,王正明
2009,30(5): 580-5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59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零现场子样下,制导武器某战技指标的评估有迫切的军事需求,但相关研究很少。针对目标识别能力评估问题,建立了Logistic回归预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来获取验前信息;通过计算各模型的可信度做融合评估,所得评估方法与有现场子样下的Bayes融合评估方法相容。其中,可信度的计算采用分解策略,结合物理背景和实际需求选择参数,并分析了评估结果关于可信度计算中主观参数的敏感度。
Select
金属构件红并特征被动式模拟的数值计算
江利锋,叶宏
2009,30(5): 586-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61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设计了一种金属构件红外特征的被动式模拟系统。系统由管板、泵、储液罐及工质构成;工质在系统中循环,可控制板材的表面温度,用于模拟金属构件的红外特征。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管板上管道分布密度、单根管道内工质的流率以及工质的总质量对管板表面平均温度变化的影响。发现利用这种系统可模拟各种厚度钢板的表面热特征,管板表面温度的均匀度可控制在0.6℃以内,在一天中与钢板表面温度的最大差别可控制在4℃以内。
Select
电子战系统试验管理的灰色特性及应用研究
柯宏发,陈永光,刘思峰,方志耕
2009,30(5): 592-5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59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战系统试验管理决策中存在很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及数据少等不确定性问题,灰色系统理论是解决这种“贫信息”问题的有力工具。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试验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灰性、关系灰性、数据灰性、认知灰性等灰色特征;研究了管理数据的不确定性来源及其灰色表现形式,并给出了其不确定性度量数学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某电子战系统的试验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对试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势分析。研究结论可为扩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解决电子战系统试验管理决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Select
TiAlN/TiN减摩耐磨涂层试验研究
李晋珩,周兰英,庞思勤,胡纪滨
2009,30(5): 597-6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54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多弧离子镀法在旋转密封环表面沉积TiAIN/TiN复合涂层。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研究膜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iAIN/TiN复合涂层的主要相TiN,以(111)晶面生长;表面粗糙度为0.48 μm;膜基结合力为40 N;显微硬度为HV=2 035;TiAIN/TiN复合涂层密封环实际工况的摩擦因数为0.37,平均磨损率为7.96×10-10 m3/h.
Select
基于Bayes准则的支持向量机
于传强,郭晓松,张宝生,张安
2009,30(5): 602-6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59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支持向量机( SVM)在处理分类问题时,纯粹从样本的角度出发,其分类效果取决于训练样本的特性,不考虑待分类问题的当前信息。本文从导弹武器系统的数据交叉现象出发,通过对支持向量机的决策函数增加反映待分类问题当前信息的先验概率项,将Bayes准则融于支持向量机算法中,提高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效果;给出了算法的推导以及实现步骤。通过导弹武器系统中的两个实例对算法进行验证,新算法比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并且算法的鲁棒性和敏感性都得到提高。
Select
纳米膜共振隧穿效应微陀螺的设计与测试
刘俊,马宗敏,石云波,杜康,张文栋,张斌珍
2009,30(5): 607-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59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纳米薄膜共振隧穿结构(RTS)的微陀螺。对共振隧穿结构的介观压阻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RTS的结构和工艺方法;制备出了能反映共振隧穿效应的RTS结构。该结构降低了器件的寄生电容,改善了敏感薄膜的负阻特性,适用于共振隧穿效应陀螺。对共振隧穿效应陀螺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仿真;利用体工艺制造了微陀螺;对陀螺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
实验技术与分析
Select
正交模耦合器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王宏建,刘和光,范娬,刘广
2009,30(5): 613-6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36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提出了主波导双模片侧臂波导单模片正交模耦合器(OMT),并采用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FDTD)算法与遗传算法(GA)来优化设计,给出了设计实例及其具体尺寸和电性能数值结果,正交模耦合器和喇叭的交叉极化电平达到- 25 dB以下,带内驻波在1,1以下;采用双隔膜结构,主波导尺寸减小1/3.
Select
面源灯丝的热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和均匀性分析
邱亚峰,常本康,张俊举,田思,富容国
2009,30(5): 617-6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0
摘要
(
)
PDF全文
(48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测试像增强器荧光屏的均匀性参数,需要均匀的电子发射源。根据真空热辐射特点,设计了3种面源灯丝造型的理论模型。对电子发射源造型进行了理论模拟、热平衡分析;在此基础上,参照热电子发射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电子发射源的热电子发射电流密度,并分析电子发射源发射的热电子均匀性,得出最合理的灯丝造型,对电子发射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制作具有指导意义。
Select
采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置横隔板定容燃烧室的开发与试验
张红光,郑轶,郑国勇,王焱,宋大林
2009,30(5): 622-6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1
摘要
(
)
PDF全文
(67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了一种采用汽油作燃料的新型多功能定容燃烧室( CVCC),通过在燃烧室内布置带孔的横隔板,将其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以便于对汽油机的火花点燃、射流引燃、压燃(自燃)等燃烧过程进行模拟试验。详细地介绍了CVCC试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和特点,通过火焰高速摄影和气体压力测量等技术手段,获得了一些试验数据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试验发现,在燃烧室内安装带通孔的横隔板后,有利于加快火焰传播速度、提高燃烧峰值压力和燃烧的稳定性,且在某些试验条件T,在下燃烧室会出现混合气压燃(自燃)现象。
短文
Select
希尔伯特-黄变换与小波变换在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对比研究
杨露,沈怀荣
2009,30(5): 628-6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2
摘要
(
)
PDF全文
(522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希尔伯特一黄变换( HHT)和小波变换(WT)在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以电源系统三相短路故障为例,针对无畸变和有畸变两种故障电压信号,采用HHT和WT提取故障特征。对比了仿真结果并分析了WT存在的问题。得出对于故障造成信号包络变化但频率基本不变的信号,HHT比WT的故障特征提取更有效。
Select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系统加速度谐波辨识
姚建均,王立权,王贤成,贾鹏,张忠林
2009,30(5): 633-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3
摘要
(
)
PDF全文
(58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电液伺服系统,由于系统非线性因素的存在,当正弦信号输入时,系统加速度输出中出现高次谐波,使加速度信号严重谐波失真。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谐波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Adaline神经网络在线辨识信号中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用实际加速度输出与辨识得到的加速度信号间的误差,通过LMS算法来调整Adaline神经网络的权值,从而利用权值计算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通过大量仿真试验证实,这种方法能快速有效精确地在线辨识各次谐波信号。
研究简报
Select
强化柴油机整机散热量变化的对比分析
刘畅,原彦鹏,张卫正,赵维茂,王月
2009,30(5): 639-6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4
摘要
(
)
PDF全文
(52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型柴油机在大幅度强化后整机散热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整机性能仿真与燃烧室受热零件(活塞、缸盖、缸套、气门)温度场仿真之间的相互耦合计算,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强化前、后受热零件的温度场、热流分布以及整机散热量变化规律;探讨了在柴油机强化过程中受热零件温度场的变化趋势、各项散热比例的变化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可靠性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或缓解的措施。
Select
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对化学放热系统临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王鹏,杜志明
2009,30(5): 644-6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5
摘要
(
)
PDF全文
(36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将传热系数考虑为温度的函数,研究由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对化学放热系统的临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假设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为幂函数,并通过分析发现:在幂函数假设条件下,不考虑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所求出的临界环境温度是考虑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所求出的临界环境温度的最小值。研究了考虑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对系统的热安全性评价的作用。
Select
基于信号相位匹配原理的目标方位估计的近场修正方法
严光洪,陈志菲,孙进才
2009,30(5): 648-6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6
摘要
(
)
PDF全文
(36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信号相位匹配( SPM)原理近场目标方位(DOA)估计精度低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信号相位匹配原理的近场目标高精度方位估计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指向性尖锐、高分辨、定向精度高和计算简单等特点。水池和外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近场目标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精度。
Select
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延迟补偿时间处理方法研究
于剑桥,林凡,方正
2009,30(5): 652-6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9.05.027
摘要
(
)
PDF全文
(51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单通道控制炮射导弹所采用的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舵机延迟补偿时间处理方法。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的高频振荡特性使得对其延迟时间的测量和处理相当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弹体滤波去除舵机高频振荡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并由导弹法向加速度延迟确定舵机延迟补偿时间的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的延迟补偿时间。还从舵机延迟补偿难易的角度对比了调幅方波和调幅正弦波两种舵机指令形式的优劣,得到了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对正弦波指令的响应特性优于方波指令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