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31
论文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箱体结构动强度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项昌乐,焦开河,王文平,刘辉
2007,28(7): 769-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49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型车辆综合传动变速箱箱体,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并建立了箱体与箱体内油液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首先分析了油液高度对箱体模态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其所受的动载荷,并进行了有限元的数值仿真计算,应用第四强度理论对箱体的强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该箱体结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加筋强化并对强化后的箱体振动再进行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进行加筋处理后的箱体结构振动幅值和应力均能得到有效抑制。
Select
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刘建敏,刘艳斌,乔新勇
2007,28(7): 774-7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33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灰色模型、AR时序模型以及灰色时序模型分别进行发动机技术状况恶化趋势预测,并比较了预测精度。预测结果表明:灰色时序模型能够反映特征变化的趋势性和波动性,预测精度高,为发动机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有较好的实用意义。
Select
舰炮武器系统优化配置方法比较研究
孙世岩,邱志明
2007,28(7): 778-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37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舰炮武器系统优化配置中典型的排序方法有简单加性加权法(SAW)、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ELECTRE Ⅲ和PROMETHEE Ⅱ等,这些方法各具优势、各有局限,应用到实际问题霍要具体分析。将各种优选排序方法都划分为3个步骤:建立属性偏好模型、建立方案偏好模型和建立方案排序。就SAW、TOPSIS、ELECTRE Ⅲ和PROMETHEE Ⅲ4类方法在这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到了ー些有价值的结论。
Select
火箭炮和大炮晃动量光电测量系统研究
闫钰锋,李洋,白素平,郑平易
2007,28(7): 782-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272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以激光光束模拟定向管轴线,应用光电轴角编码器测量晃动量的方案,阐述了火箭炮和火炮晃动量光电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了包括自动施力装置、测角装置、光电探测幕靶在内的一套光电测量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精度,其测量精度≤17.3″(0.08 mil).
Select
基于动态稳定原理的机枪结构优化
李永建,王瑞林,张本军
2007,28(7): 785-7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34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机枪的射击精度是机枪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分析了影响机枪散布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动态稳定性的观点,建立了机枪结构优化模型,并对散布精度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某型机枪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对于自动武器的结构修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Select
某小口径变燃速密实装药火炮内弹道两相流模型仿真分析
王敬,袁亚雄、季新源
2007,28(7): 789-7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37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现代内弹道理论,建立了某小口径变燃速密实装药火炮内弹道两相流体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变燃速密实装药能在控制膛压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弹丸初速;火药颗粒钝感层厚度和底火药量对弹道性能影响较大;压力波状况的模拟可用于火炮发射安全性分析。
Select
末端修正迫弹激光探测器及目标方位模型
徐劲祥
2007,28(7): 793-7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31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末段修正迫弹激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对激光探测器修正区域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地面坐标系与激光探测器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公式,建立了激光探测器模型;研究了利用目标光斑位置求解目标方位角和跟踪误差角的方法,建立了目标方位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末段修正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弹体转速,转速太低会造成对目标的漏扫;通过对末段弹道进行多次修正能够显著提高迫弹的落点精度。本文所建立的激光探测器模型和目标方位模型为末段修正迫弹的弹道模型建立和外弹道仿真计算打下了基础。
Select
伞-弹动力学及运动学在末敏弹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唐乾刚,王煜,张青斌,张晓今,杨涛
2007,28(7): 796-7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34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带有降落伞的灵巧弹来说,末敏器的目标识别算法是影响攻击精度的关键因素。利用伞一弹系统稳定下降阶段的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阵风小扰动作用下子弹姿态的运动特性;然后在末敏器的目标识别算法中融入了子弹姿态角的运动规律,用以消除子弹晃动所造成的目标识别误差。空投试验表明:融合了子弹运动学的目标识别算法有效可靠,可以提高灵巧子弹的命中精度。
Select
制导弹药可靠性评定方法的研究
王玮,蔡瑞娇,焦清介
2007,28(7): 800-8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410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先验信息的融合问题。为避免少量的现场试验信息被大量的先验信息淹没,使用了以混合贝塔分布为先验分布的贝叶斯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将之推广到了多先验的情况。利用这一结果,给出了在制导弹药的鉴定试验中进行可靠性评定的一般方法。通过实例,比较了这一方法与经典方法和使用贝塔分布为先验分布的贝叶斯方法的差异,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Select
弹体动不平衡度的静态测试法
张心明,王黎明,杨建东,尚春民
2007,28(7): 804-8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35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的弹体动不平衡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静态法来测试弹体动不平衡度的新方法,推导了动不平衡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动不平衡量与惯性积的关系及惯性积I。和I。。的测试方法。从理论上充分证明了对弹体的不平衡度测试本质上就是对弹体惯性积的测试。实验表明:传统测试法与静态测试法的测量结果一致;静态测试法不仅可以减少设备投资,简化测试程序,节省人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可信度较高的测试精度。
Select
基于PWD变换的伪码调相-载波调频复合信号的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李明孜,赵惠昌
2007,28(7): 808-8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38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伪码谪相-载波调频复合信号的识别特征包括伪码特征和频率调制特征。首先根据pseudoWigner,distribution(PWD)变换的幅度输出和相关滤波技术获得伪码特征信息,然后根据巳提取的伪码特征信息即相位突变点的位置信息对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对反相后的信号再采用PWD变换来提取频率调制特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3dB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伪码特征信息和频率调制的特征信息。
Select
焦平面热像仪集成关系的优化方法及应用
麦绿波,金伟其
2007,28(7): 812-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56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热成像系统集成关系优化的离散性、非数值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应用大系统的理论及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的原理,研究建立了热成像系统的优化广义模型体系、优化实施流程、知识模型、关系模型、数学模型、粒度模型、目标模型等,应用优化模型体系进行焦平面热像仪集成关系的优化求解,获得了优化集成关系方案、探测器基型化方案、探测器组件通用化方案、红外光学系统组件系列化、制冷机系列化方案,这些方案将指导军用焦平面热像仪的优化发展,实现优化压缩品种,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综合后勤保障能力。
Select
速高比对TDICCD相机的影响分析
樊超,李英才,易红伟
2007,28(7): 817-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46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高分辨率星载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 TDICCD)相机在侧摆成像过程中,速高比变化会引起相机图像运动角速度的变化,恶化相机的像质。因此研究卫星相机成像时速高比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从成像地面景物的纬度变化和相机侧摆角度的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速高比变化对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时间延迟积分( TDI)行积分时间调整的时间间隔和相机成像时允许的侧摆角度范围。最后分析了视场变化对相机像质的影响。
Select
阳极氧化法制备超辐射发光管实验研究
高欣,薄报学,张晶,李辉,曲轶
2007,28(7): 822-8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42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阳极氧化方法和MBE生长技术进行了非均匀阱宽InGaAs/AIGaAs多量子阱超辐射发光管器件的设计和工艺制作,研究了三种条形结构器件的功率输出和光谱输出特性。在150mA的驱动电流条件下获得了10 mW以上的超辐射光输出,光谱宽度约为18 nm.
Select
基于Gabor原子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方法
杨国,李兴国
2007,28(7): 826-8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37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Gabor原子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Gabor原子变换在信号表示方面的有效性以及SVM在分类方面的优越性,首先将雷达回波信号进行Gabor原子变换,获得信号的特征量,然后利用SVM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Select
一种新的频域波束切换算法
苏蒍,黄建国,韦周芳,雷济声
2007,28(7): 830-8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38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时域波束切换算法( TDSB)在接收基阵阵元数少、单元接收信噪比低的情况下法正确检测指向信号入射方向的波束,获得阵增益。不适用于水下无人航行器(UUV)远程水声信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频域波束切换算法( FDSB).该算法通过在频域中比较各波输出信号频谱峰值的大小对波束进行选择、切换。利用设计的UUV声接收基阵对算法进行了能仿真和湖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FDSB算法在单元接收信噪比为10 dB的情况下仍可以定、正确的切换波束;湖试25 km距离上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在UUV与信号发射端有相对运动情况下,应用本文提出FDSB算法对波束进行选择、切换,通信误码率小于10-4.
Select
基于离散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线性调频回波检测算法的研究
陈鹏,侯朝焕,梁亦慧
2007,28(7): 834-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54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水下动目标径向速度造成的回波和样本之间失配导致匹配滤波器对于线性调频( LFM)信号的检测性能下降。利用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对LFM信号的聚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的水下动目标LFM回波检测算法。该算法与零速样本匹配滤波检测算法相比受目标径向速度影响较小,并且理论分析表明在目标回波存在的情况下,这两种算法输出的峰值位置之间存在数学关系。利用该数学关系本文算法同样可以估计目标距离。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文算法在强混响噪声背景下对于径向速度未知动目标LFM回波昀检测性能优于或相当于零速样本匹配滤波。
Select
双基地声纳探测范围分析
杨丽,蔡志明
2007,28(7): 839-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51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双基地声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单基地主动和被动声纳的优点,具有扩大探测范围的优势,但并不能够在全方位上都获得探测距离优势,在某些方位上甚至不如等效单基地声纳。在双基地声纳系统中,根据能量关系推导出双基地声纳系统最大可探测范围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基线长度、等效半径与探测范围和各个方位上的探测距离的关系,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双基地声纳的几种优化使用配置方案。
Select
导弹线性分式变换模型及其在Hoo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设计中的应用
于剑桥,刘莉,靳东亚,许承东
2007,28(7): 844-8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4598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釆用图形法建立了导弹线性分式变换(LFT)模型,将导弹动カ学明确描述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部分,构造了线性参数时变(LPV)/μ控制结构,运用D-K-D迭代算法设计了导弹H∞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LPV/μ控制技术明确考虑了导弹的时变特性,设计生成的控制器能够在导弹飞行过程中自动进行参数调节,适应导弹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从而稳定自动驾驶仪的动カ学特性。_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线性分式变换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导弹的动力学特性,同时所设计的H00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的动力学特性基本与导弹飞行条件的变化无关。
Select
低速滚转弹道导弹运动模型及变结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王志,周军,周凤岐
2007,28(7): 849-8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51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滚转是弹道导弹的一种新的突防手段,在主动段进行滚动飞行,可以减少强激光照射的驻留时间,有效对抗激光反导。导弹滚转会导致控制耦合、惯性耦合和气动耦合,特别由于采用力矢量合成的操纵方式,俯仰和偏航运动不能独立处理。介绍了滚转弹道导弹的推力矢量控制方式和运动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鲁棒性能的变结构姿态控制系统,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Select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滚转弹姿态估计
邹益民,汪渤
2007,28(7): 854-8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44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 STF)的滚转弹飞行姿态获取方法。为了得到试验弹的飞行姿态,使用一个双轴角速率陀螺构成滚转弹飞行姿态遥测系统,利用STF滤波器对遥测数据进行处理,以重构弹体飞行姿态,为进一步的弹体飞行动力学分析及制导系统的效能分析提供依据。利用低速滚转弹姿态运动模型,导出一组基于多重次优渐消因子扩展Kalman滤波器(SFEKF)的迭代滤波方程。由于SFEKF对模型参数失配的鲁棒性及对状态变化较强的跟踪能力,改善了算法的姿态估计精度。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Select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捷联惯性测量组合历次测试数据分布研究
徐军辉,汪立新,钱培贤
2007,28(7): 859-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318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小样本的问题,提出了通过Bayes方法研究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的统计特性。通过Bayes方法,利用先验信息、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得到捷联惯组历次测试数据的验前分布和验后分布,将统计推断建立在验后分布基础之上,减小了小样本情况下的统计分析误差。
Select
锥体空化器非定常超空泡形态分析
隗喜斌,王聪,荣吉利,张嘉钟,杨洪澜,张学伟
2007,28(7): 863-8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38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积分方程方法及有限差分解法,研究了锥体外部非定常超空泡问题,分析计算了超空泡的形状和长度。以锥体空化器为例,分别给出了锥角和空化数改变时,空泡长度和形状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到:空泡的变化具有延迟性和波动性。
Select
Fenton氧化和光助Fenton氧化处理黑索今回收过程废水
张东翔,徐航,黎汉生,徐文国
2007,28(7): 867-8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4
摘要
(
)
PDF全文
(47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Fenton氧化和光助Fenton氧化对黑索今回收过程废水处理进行研究,考察了FeS04浓度、H202浓度、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处理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S04浓度和废水的pH值都存在最佳值,分别为FeS04 700 mg/L和pH 2.5;COD去除率随着H202浓度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5 min反应基本完成;当H2 02浓度为100 mg/L反应温度为15℃时,COD去除率可达82.07%.在光助Fenton下,FeS04的适宜浓度降低为50 mg/L.
Select
基于小波分析的头盔截面曲线压缩
刘鸿,周宏,李志忠,郑力
2007,28(7): 872-8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5
摘要
(
)
PDF全文
(411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曲面修改中常常通过对三向截面曲线簇反复多次地修改达到目的。为简化这一繁琐的过程,提出一种截面曲线压缩算法,减少截面曲线数量。首先对初始截面曲线用普通蒙皮法生成曲面,再对曲面控制顶点进行小波分解,用低分辨部分的控制顶点生成新的截面曲线来代替初始截面曲线。可在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尽量减少截面曲线的数量,减少后续工作量,并可减少因.采用蒙皮法重构曲面时带来的数量巨大的控制顶点。头盔表面修改实例表明,该算法简单,易子实现,压缩效率高。
Select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的漏磁场分析
纪凤珠,王长龙,陈正阁,左宪章
2007,28(7): 876-8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6
摘要
(
)
PDF全文
(41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磁偶极子模型和二维有限元法在分析漏磁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漏磁场。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漏磁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三维磁通密度矢量图和它的径向分量曲面图,直观地显示了缺陷附近漏磁场的特点。同时研究讨论了缺陷长度、检测路径位置和提离值对漏磁信号峰峰值的影响。为进一步对漏磁场的研究打下基础。
Select
舰艇作战系统网络的一种分析方法
吴晓锋,李旭涌,陈晔
2007,28(7): 880-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7
摘要
(
)
PDF全文
(52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供一种优化分析和评估舰艇作战系统网络的新方法。通过对舰艇作战系统网络在作战过程中的运行特征分析,发现该网络属于一类进化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该网络的进化网络模型,进而引入了度量该网络复杂性的参数——平均路径长度和平均集束系数,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借助这些模型,仿真计算了网络复杂性参数随作战进程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它们对网络工作时效性和鲁棒性的影响。
Select
ε机在曲轴疲劳裂纹扩展预测中的应用
周迅,俞小莉
2007,28(7): 885-8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8
摘要
(
)
PDF全文
(42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机械构件的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往往表现出阶段性,疲劳失效作为一个系统耗散过程,在不同的扩展阶段内必然隐含着一些内部模式的演变,如果建立一种相对初始状态模式的异常测度对这些演变模式进行动态、实时的识别并进行预测,则可为预防破坏性疲劳失效事故的发生和科学合理地制定维修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曲轴疲劳试验过程中谐振台架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录,并采用基于复杂系统隐含模式发现的异常检测算法(e机)对这一监测信号进行分析,计算了其在各个时间段中的异常度曲线。与曲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了。机对裂纹扩展模式的预测能力。
Select
标定飞机舵面角位移的双圆靶单目视觉方法
何森,侯宏录,王尧
2007,28(7): 889-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29
摘要
(
)
PDF全文
(38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单目视觉的飞机副翼、襟翼、方向舵和升降舵等转动系统中的角位移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用一台位置固定的数码相机对平行于飞机方向舵转轴并固定在该舵面上的一个双圆靶拍照。经数字图像处理确定4个特征像点的像面坐标,根据透视投影原理推导出求靶面法线的方向余弦的解析表达式,无需在现场实时标定相机参数即可解算出靶面法线的相对方向。方向舵转动时,其角位移可用该靶面的角位移来表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正确可靠,可用于航天器上实现实时自主测量交会对接时的相对位姿参数。
研究简报
Select
钻石背弹翼气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
雷娟棉,吴甲生
2007,28(7): 893-8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7.07.030
摘要
(
)
PDF全文
(37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了ー组具有“钻石背”弹翼的风洞实验模型,进行了六分量测カ实验,实验马赫数范围为Ma=0.4~0.8,攻角范围为-2°?12°俯仰控制舵偏角为-5°.实验结果表明:“钻石背”弹翼能提供较大的升力,具有“钻石背”弹翼的飞行器升阻比可达5以上,有很强的滑翔增程能力,适用于无动カ制导炸弹的滑翔增程;攻角>6°时,升力随攻角变化曲线的当地斜率迅速降低,应按最大升阻比选择滑翔飞行的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