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易军,王学林,胡于进,马威,李成刚
    摘要 ( ) PDF全文 (59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履带车辆自动变速系统适应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基于由车辆行驶状态参数、路面状况和驾驶员操纵信息形成的人一车一路闭环系统,提出了履带车辆模糊换档控制的主要原则,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由基本模糊换档策略和模糊修正模块组成的车辆模糊智能换档控制系统,以提高履带车辆的动力性和越野机动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模糊换档策略改善了履带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换档品质,有效地避免了循环换档的发生,从而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智能换档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方志强,王红岩,贺小军,王良曦
    摘要 ( ) PDF全文 (48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车辆行驶地面性质参数只能够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传统的实验方法操作复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一套专用的测量装置,通过直接测量履带车辆两侧主动轮输出转矩的方法,计算获得履带车辆行驶地面性质的参数值。采用此方法对某型履带车辆在一定地面条件下的地面性质参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 张承宁,朱正,张彩萍,张玉璞
    摘要 ( ) PDF全文 (51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动力电池组在电传动车辆上的使用要求,利用总线通讯技术,设计出电池组分布式管理系统,由一个电池组综合管理器和多个电池单体检测模块组成。系统采用基于循环工况的电池组剩余电量神经模糊预测方法,并为了实现对电池单体电压的精确采集,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压控恒流源电路。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可扩充性好,对电池组状态预测准确。
  • 刘冠军,姜云春,邱静
    摘要 ( ) PDF全文 (40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滤波理论中发展起来的鲁棒H2/H∞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在模型中带有不确定性的动态系统的鲁棒估计问题,能够使得稳态估计误差的方差和瞬时值均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对火炮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故障检测诊断的研究中,利用系统状态变量的鲁棒H2/H∞估计生成残差,以抑制模型误差与噪声对检测诊断的影响,同时,引入H范数指标对故障检测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优化,既增强了故障检测系统对于模型误差与噪声的鲁棒性,又确保了对故障的灵敏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故障检测精度。
  • 娄文忠,齐斌
    摘要 ( ) PDF全文 (44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飞行气动热对弹头引信可靠性影响极大。建立了弹头引信空气附面层计算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引信内部不同材料特性,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采用软件进行仿真。其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为弹头引信的热管理奠定了基础。
  • 徐劲祥
    摘要 ( ) PDF全文 (296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弹道修正弹武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脉冲作用力及力矩模型、分析了弹道修正使用的追踪制导律,提出了建立其六自由度弹道模型的方法,利用弹道修正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程序对末段修正典型弹道、探测器光轴运动轨迹以及脉冲作用点对脱靶量的影响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弹体质心附近使用直接脉冲控制力对末段弹道进行修正可以达到较好效果,采用速度追踪方式能够得到较小的脱靶量。
  • 吴开腾,宁建国
    摘要 ( ) PDF全文 (59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混凝土材料的累积损伤本构模型,用自编三维数值模拟程序( MMIC3D)对炸药(弹体)不同预埋深度、不同药量在混凝土中爆炸对其破坏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并考虑含自由面的情况,研究了混凝土中爆炸后爆炸场的形成、应力波的传播过程,给出了混凝土中空腔的形状与发展规律,对其数值结果用Vi。。2D和Visc3D动态显示了无限介质以及半无限介质中空腔的形成与发展、表面的运动规律和爆炸形成漏斗坑的过程,得到了与物理分析和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
  • 桑会平,邓甲旲,胡秀娟
    摘要 ( ) PDF全文 (46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回波检测是脉冲激光引信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基本的数字检测方法是对微弱脉)中信号多点采样并求和后利用信号的相关性和噪声的非相关性来提高输出信噪比。在分析了多脉冲积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单脉冲积累方法,提出了复合积累方法。探讨了诸积累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最后给出了复合积累方法的原理框图和软件流程图。
  • 熊刚,杨小牛,赵惠昌
    摘要 ( ) PDF全文 (61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脉间伪随机二相码和线性调频复合脉冲串雷达信号,分析信号复合形式、信号频谱、模糊函数以及距离自相关函数特性。详细阐述了复合探测系统的实现原理,推导了各个阶段的信号形式,分析了复合探测系统多普勒信号的特点及其对相关输出的影响。最后分析其距离/速度分辨率、模糊特性和距离截止特性。结果证明这种复合探测系统具有很好的脉冲压缩性能、距离截止特性及其它雷达信号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 刘兆磊,张光义,徐振来,郭燕昌
    摘要 ( ) PDF全文 (46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多假设的方法,把机载火控雷达高重复频率线性调频测距模式下的目标距离估计和模糊分辨问题转变为静态多模型估计和判决问题。同时给出了基于这种方法的目标跟踪脉冲重复频率的选择方法。通过仿真把本文方法和传统的跟踪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跟踪维持性能好、收敛快,跟踪精度高的特点。
  • 祝永坚,陈钱,王晓璇
    摘要 ( ) PDF全文 (38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微光图像的成像过程出发,运用光谱积分建立了微光成像系统的统一模型,分析了日光与夜天光的光谱分布,深入讨论了地面光谱反射特性对成像的影响,对白天与夜间地面反射特性造成的日光图像与微光图像的对比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达到了很好的一致,对微光图像分析和微光图像仿真有指导意义。
  • 梁震涛,陈建军,张建国
    摘要 ( ) PDF全文 (469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同时具有末确知性的天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未确知因子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利用未确知因子的数学表述和未确知有理数的运算规则,推导出结构特征值的计算表达式。算例给出了未确知性结构的特征值可能值及其可信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沙基昌,卜先锦,任义广
    摘要 ( ) PDF全文 (38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突防概率是反映作战效能的基本指标之一。采用解析比较的方法,对经典的导弹多发齐射作战机理及对敌方反导导弹的突防概率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在定义未被命中的来袭导弹概率和数学期望、反导导弹数量的数学期望、单发反导导弹命中来袭导弹数学期望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不同作战方式下的武器作战效能。结果表明:提高导弹武器的效能,最为可行的方式是采用2发为单位的齐射。
  • 唐乾刚,张青斌,张晓今,杨涛,寇保华
    摘要 ( ) PDF全文 (35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子弹一降落伞系统具有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特性,综合应用降落伞动力学、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了伞一弹系统稳定下降阶段的九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阵风作用下子弹姿态运动特性及扫描点运动规律。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一般伞一弹系统的设计分析、指导伞一弹空投试验。
  • 罗震,张海军,武庆平
    摘要 ( ) PDF全文 (44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线型铅管聚能切割索实现运载器铝头罩分瓣分离,能否满足为导弹及时让开飞行通道的指标要求,是运载器头罩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数值计算和性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头罩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数据基本相符,可以作为头罩分离性能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的依据。
  • 迟秀斌,黄涛,刘春明
    摘要 ( ) PDF全文 (50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钢厂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工艺研制炮弹系列用钢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研制结果表明:采用转炉工艺研制的炮弹系列用钢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与力学性能达到了弹体材料的要求;采用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可消除应力裂纹并降低白点倾向。转炉工艺流程能够实现炮弹系列用钢的工业化生产。
  • 吕舒眉,张拴勤,连长春,黄长庚
    摘要 ( ) PDF全文 (39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了相变材料用于红外特征模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建立一维热物理模型,优化设计出相变材料关键性能参数并进行性能预测;在此基础上,将相变材料应用在某坦克假目标关键特征部位,实验结果表明示假优良。
  • 朱建方,王伟力,曾亮
    摘要 ( ) PDF全文 (44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防护性能,已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轻型装甲车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弹头侵彻靶板的物理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和算法,直观地演示了整个穿甲过程中各参量的变化,较好地实现了某型铝合金抗弹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两者在侵彻过程中的宏观物理图像及力学特征上相当接近。这种铝合金材料能有效地抗枪弹等动能弹的打击。
  • 王希敏,蔡志明
    摘要 ( ) PDF全文 (67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水声信息系统仿真是研究声纳及其水下作战效能的重要工具。针对仿真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分析了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其软件构架模型的意义,并介绍了软件构架建模过程和表示方法。根据仿真系统功能需求和海洋声信息环境特点,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出了仿真软件系统的逻辑构架。由用例视图描述需求,逻辑视图描述逻辑构架。通过分层与包的分解,将仿真软件从逻辑上划分成松耦合的多个组成部分,以便于系统维护。设计模式的运用,使得仿真软件具有很好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基于构架模型,实现了由多目标与多声纳构成的水声信息仿真系统。实践表明,该构架模型满足开放性与复杂性系统的仿真要求。
  • 吕宏,白桦,武旲鹏
    摘要 ( ) PDF全文 (32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武器装备制造成本是军事部门对装备建设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在满足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的同时,合理有效地估算制造成本,是武器装备决策和研制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参数法是较为有用的新型武器系统制造成本估算方法。该文应用回归分析和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建立参数方程,解决武器系统制造成本估算问题。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刘芳,赵建印,郭波
    摘要 ( ) PDF全文 (62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师旅级作战单元是世界各国目前乃至将来应付一般的中小规模冲突的主要作战单位,建立其任务成功性评估模型,计算给定维修保障方案下师旅级作战单元任务成功概率,可以评价现有维修保障方案的保障效果,从而为师旅级作战单元执行任务前维修保障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在分析师旅级作战单元任务和构成特点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扩展的面向对象Petri网(EOOPN)模型的定义和建模步骤,并利用它建立了师旅级作战单元任务成功性评估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防空旅某次任务想定,从而说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综述

  • 李国超,简弃非,孙绍云
    摘要 ( ) PDF全文 (52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分析了在未来战争中,军队现有电源装备存在的不足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所具有的优势,详细概述了PEMFC在潜艇、通讯指挥系统、备用电源、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应急照明电源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状况。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具有隐蔽性强、移动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很好地满足高科技战争对军用电源装备提出的新要求,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短文

  • 徐悦,田爱梅,张振鹏,陈小庆
    摘要 ( ) PDF全文 (36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VPT)建立了导弹垂直发射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详细论述了垂直发射系统的组成、模型的简化和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发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取了导弹发射阶段的弹道和姿态参数,分析了各部件的配合协调性和干涉情况,验证了导弹垂直发射的安全性。
  • 杨多和,安伟光,李铁钓
    摘要 ( ) PDF全文 (35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拟合极限状态函数,借助神经网络的函数映射关系产生极限状态函数值。采用Mont。Carlo法随机抽样的思路,对大范围的数据进行概率分析,得到极限状态函数值的均值和标准差,求得结构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该方法为极限状态函数无法显式表达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方法。
  • 蔡政英,邹云屏
    摘要 ( ) PDF全文 (42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单相三电平整流器的统一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桥臂组合的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变换方法,推导了一种七开关三电平桥式整流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同时对三电平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进行了探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拓扑变换和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 王古常,郑幸,傅小迸,赵润山
    摘要 ( ) PDF全文 (39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发展的新动向之一,是攻击型无人机,如反辐射无人机。通过简要阐述反辐射无人机的基本作战原理和典型的武器系统,分析了它对现代作战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实战中对其防范的具体措施。
  • 研究简报

  • 童中翔,李寿安,叶广强,惠晓滨
    摘要 ( ) PDF全文 (49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从敏感性、易损性和战伤抢修性三个方面构建飞机生存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协商定权方法赋予各评价指标权重和对飞机生存力进行评价。协商定权方法以最小损失为约束,将各方分歧协调一致,能克服指标定权和评价的偏主观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实例很好地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基于协商定权的飞机生存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将对飞机生存力评价与设计产生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