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孙逢春,陈树勇,郭汾
    摘要 ( ) PDF全文 (49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原理上探讨了通过直接控制左右侧电机的输出转矩大小来控制某电传动履带车辆整车运动的可行性,提出了转矩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Track-HM的履带车辆整车行动部分三维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和基于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的综合控制器及电机控制系统模型,同时基于上述不同软件的接口技术建立了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协同仿真模型,对0~32 km/h的加速时间、不同车速下的100 m直驶偏移量、B/2转向及15°爬坡性能等驱动特性进行了协同仿真及实车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模型及转矩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它驱动特性奠定了基础。
  • 樊新海,邱绵浩,王自营,安钢
    摘要 ( ) PDF全文 (39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实车上模拟坦克变速箱工作档位齿轮故障,利用Hilbert变换幅值解调法提取箱体振动信号的包络,并对包络信号进行抽取和低频段频谱细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细化谱分析的坦克变速箱工作档位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 易当祥,刘春和,吕国志,李新俊
    摘要 ( ) PDF全文 (56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某型自行火炮虚拟样机模型,仿真并获得了各典型行驶工况下行动系统关重件的载荷时间历程。以扭力轴为研究对象,对各单一工况下的二维随机扭矩载荷进行计数统计和分布检验,采用权系数法、概率密度推断法和最速下降法对载荷进行多工况的合成和扩展,获得了其全寿命里程二维设计谱。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名义应力法,运用MM( modified miner)法则和EM( elemental miner)法则对扭力轴进行材料疲劳特性修正和安全寿命预测,结果表明:MM法则更为合理一些,并认为扭力轴不萌生宏观裂纹的疲劳寿命为12 814 km.
  • 王瑞林,李永建,张军挪
    摘要 ( ) PDF全文 (38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枪架是保证武器具有良好射击稳定性的基础。本文对机枪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设计了一种缓冲式驻锄。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驻锄可以有效地降低射击时枪口点在y,z方向上的振动,有利于提高机枪射击精度。对于解决降低现代机枪质量与提高射击精度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郭凯,徐诚
    摘要 ( ) PDF全文 (44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陆军小分队实际作战的特点,采用武器射击效率评定指标,针对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3种实战情况,并充分考虑敌对人员目标的7种不同状态(人头、人胸、半身、正面跑步、侧面跑步、全身以及机枪+人目标),分别建立了枪械命中概率模型和命中条件下的毁伤概率模型,给出了基于射击效率的枪械动态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选用3种不同的枪械,进行了实战模拟验算,对比分析了不同枪械在作战过程中的命中概率和命中条件下的毁伤概率。
  • 贠来峰1,2,芮筱亭1,王浩1,邱从礼3,陈涛1
    摘要 ( ) PDF全文 (582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发射药床破碎导致发射安全性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出用基于起始负压差和敏感度试验的压力波安全性标准评定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依据不充分,而且可操作性差。一般情况下,压力波强度与最大膛压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压力波大小既不能表征膛内发射药的破碎程度,也不能准确完全地反映发射药破碎所处力学环境。评定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判别准则应当建立在刻画发射药床破碎程度的基础上。
  • 高红旭,赵凤起,李上文
    摘要 ( ) PDF全文 (505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考察了3种催化剂(铅盐、铜盐和炭黑)对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和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分析研究燃烧催化剂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所选的范围内,铅盐和炭黑对推进剂燃速影响较大,铜盐起辅助作用,同时三者存在相互交互作用,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获得了使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较佳的催化剂铅盐、铜盐和炭黑组合。
  • 王世允,常本康,张俊举,钱芸生,孙恋君,喻春雨
    摘要 ( ) PDF全文 (400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红外观瞄系统图像增强技术的实时性问题,根据人们的视觉特性,提出非制冷热瞄具图像实时开窗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红外图像中取出适当大小的子图像,再用合适的增强算法来处理子图像,而子图像以外的区域不作任何处理。文中给出了硬件实现流程。最后证明开窗增强的方法减少了背景像素的处理时间,提高了图像处理的实时性,并且开窗增强不会对增强效果有不良影响,对小目标图像增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郝永芹,刘文莉,钟景昌,张永明,冯源,赵英杰
    摘要 ( ) PDF全文 (24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台面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型环形分布孔结构,并制作了这种新结构器件。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新结构器件不仅表现了良好的工作特性,而且输出功率也提高到环形沟槽结构的1. 34倍。
  • 张国玉,张亚婷,徐熙平,张连存
    摘要 ( ) PDF全文 (46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激光光三角位移检测技术和光栅位移检测技术,提出一种用于Φ30 mm火炮炮膛锥度光电非接触检测方法,并据此研制了小口径火炮炮膛锥度光电检测系统。论述了系统的组成和总体结构,对炮膛锥度的测量方法、系统检测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着重阐述了利用激光光三角原理非接触测量内径尺寸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测量系统的精度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精度优于±0.003 mm,重复性精度优于±0.002 mm,能够满足小口径火炮炮膛锥度的检测精度要求,该检测方法切实可行。
  • 那慧,颜景龙,张树江
    摘要 ( ) PDF全文 (31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适用于视频侦察的实时电子稳像方法。采用特征点匹配法估计帧间全局运动参数,在建立参数运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Kalman滤波确定各帧修正矢量。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去除高频抖动,保留摄像机的主动运动,实现实时稳像。
  • 张斌珍,李科杰,张文栋,薛晨阳
    摘要 ( ) PDF全文 (41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GaAs衬底(001)上生长了AIAs/GaAs双势垒超晶格薄膜结构,测试出超晶格薄膜在室温下随着外加压力变化下,其工一V特性曲线的漂移与外加压力成一定比例关系。为基于MEMS共振隧穿效应的力电耦合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 廖艳苹,杨莘元,马惠珠,侯艳丽
    摘要 ( ) PDF全文 (43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求解阵元为偶极天线的有限阵列的电磁散射的方法:利用RWG基函数和偶极模型的特殊性,将近似无穷小的偶极天线产生的电流代替由RWG基函数相邻边缘元素产生的电流,此方法有效地计算了散射场。讨论了RWG基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计算阵列散射场中的应用,以极坐标的形式给出了不同的阵元间距、入射频率、入射角度以及不同阵元数目的散射场仿真图形,为其他形式的阵列天线散射特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 陈韶华,相敬林,罗建,韩鹏
    摘要 ( ) PDF全文 (44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舰船在近距离上应视为体积目标,提出利用非典型声强向量阵对体积目标各部位定向的基阵共用技术。体积目标中部、中后部辐射的低频声源用声强度向量法定向,尾部的高频声源用自适应有限冲击响应(FIR)高精度时延估计法定向,共用同一小尺度基阵。为验证此方案,在半消声室进行了非典型声强向量阵的定向实验,用3个扬声器模拟体积目标3个不同部位的声源。实验结果表明:对这3个部位的定向可取得满意的精度,且这3个不同部位可分。本项研究为在小尺度平台上同时实现对舰船三辐射声亮点的定向开辟了途径。
  • 萘宗义,赵俊渭,李家武,郭艳,许学忠,唐玉志,董永峰
    摘要 ( ) PDF全文 (48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声测被动定向是声学监视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为实现对低空运动目标的声学监视,提出一种基于声矢量传感器原理的被动定向方法,推导出基于质点振速测量的定向算法,采用实测噪声信号对定向算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传感器尺寸为0.3 m、信号信噪比为0 dB时,定向精度在2°以内。通过外场实验,研究该传感器的质点振速指向性,得到了其质点振速指向性图,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空间指向性。外场实验证明:该定向算法具有较高的定向精度,能够用于低空目标的声测被动定向,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可直接周于空中运动目标,如飞机、导弹和无人机等目标的声测被动定向。
  • 于爱兵,王敏,田欣利
    摘要 ( ) PDF全文 (501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的评价方法,能够同时考虑影响陶瓷磨削加工性的多种因素。选择陶瓷材料为聚类对象,选取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的影响因素作为聚类指标,将陶瓷材料的磨削加工性分为不同的灰类等级。确定陶瓷磨削加工性影响因素的灰类白化函数,利用离差法计算磨削加工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定权系数,经过计算得到每种陶瓷材料的聚类向量,通过比较聚类系数确定陶瓷材料的磨削加工性等级。以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和氧化锆4种陶瓷材料为例,同时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加工过程/输出参数,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4种陶瓷材料被分为3个不同的磨削加工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定权聚类是一种可行的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综合评价方法。
  • 李长河,蔡光起,修世超,刘枫
    摘要 ( ) PDF全文 (417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砂轮约束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中砂轮与工件楔形接触区流体动压力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楔形接触区三维流体动压力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流体动压力随砂轮速度的提高,最小间隙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压力峰值发生在砂轮与工件最小间隙区域,且在该区域压力梯度变化明显。除了在砂轮宽度边缘产生侧泄外,在砂轮宽度方向流体动压力分布规律相同。随着砂轮与工件之间最小间隙的减小,动压力峰值区域曲线变窄;对砂轮与工件之间楔形区域形成的流体动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依据Navier- Stokes方程和流体沆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的动压力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理论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接触区流体压力场分布。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李慧鹏,唐文彦,张春富,孙和义,王军
    摘要 ( ) PDF全文 (31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可精确测量质量在100~1200 kg范围内导弹等飞行体转动惯量的大型测试系统。利用可展开式测量臂结构,实现了一次工装就可以测量出导弹对3个轴的转动惯量,从而有效降低了多次安装带来的定位误差。对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标准样件进行了实测,各轴的转动惯量测量误差均小于0.1%.
  • 综述

  • 王杨卫,王富耻,于晓东,马壮
    摘要 ( ) PDF全文 (715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综述了梯度陶瓷金属装甲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响应,材料设计,抗弹性能与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梯度陶瓷金属装甲复合材料在装甲应用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重点。
  • 短文

  • 杨冬梅,张爱平,赵有守
    摘要 ( ) PDF全文 (49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常用的聚能装药结构设计方法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或数值仿真,确定装药结构数,从几个待选方案中选择相对较好的方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化且设计周期较长。基于正试验法,提出了一种不需要构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函数和进行微分计算的聚能装药结构优化方。以影响聚能装药破甲深度的药型罩锥角、壁厚等主要因素为设计变量,以破甲深度最大为目标数值,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优化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正交表,把选定的设计变量的三水平配列于正交表中,在方差分析和F检验的基础上,求出设计变量的最优组合,反复迭代后得到全最优解。以125 mm聚能装药结构设计为例,进行了试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结构与原方案相,提高了破甲深度,表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 邹汝平,张延风
    摘要 ( ) PDF全文 (28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旋转导弹的自旋频率设计,给出了其影响因素,自旋频率选择原则,考虑了导弹动态稳定区等因素,以某导弹为例,计算了其动力系数、固有频率、动态稳定区,通过大量系统计算、系统频率分析,设计了某旋转弹自旋频率。文中提出的方法对同类导弹自旋频率设计有参考价值。
  • 解建喜,宋笔锋,刘东霞,许建,姚琴
    摘要 ( ) PDF全文 (52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国内外历史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飞行器研制生产费用驱动因子的确定方法;结合飞行器早期设计中已知信息较少的特点,引入等工程价值比概念,根据确定出的费用驱动因子修正已有的国外研制生产费用模型,来估算适合于国情的新型号飞行器研制生产费用,为国内飞行器顶层设计研制生产费用的研究和费用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王小艺,刘载文,侯朝桢,原菊梅
    摘要 ( ) PDF全文 (42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决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的多目标分配决策模型,实现了防空导弹的多目标优化分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以求解防空武器的最优分配,通过与遗传算法的实例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研究简报

  • 李丽洁,陈树森,陈华雄,金韶华,赵信岐
    摘要 ( ) PDF全文 (41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aussian 98软件包,在B3LYP/6-31G水平下,对三乙酰基三甲酰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TATFIW)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计算,通过理论上对TATFIW的分子结构(键长、键角、二面角、电荷)的分析,知TATFIW存在分子内氢键,在硝硫混酸中硝解乙酰基易于离去,与实验吻合。文中给出了TATFIW的IR振动频率、强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振动频率相对误差小于3.6%.
  • 胡秀娟,邓甲昊,桑会平
    摘要 ( ) PDF全文 (39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空一地导弹攻击坦克群为背景,建立了弹目交会时的基本几何关系及频率步进脉冲体制的无线电引信发射、接收及信息处理的基本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弹目交会情况下多普勒效应对无线电引信性能的影响及速度补偿问题。通过对脉冲波形的合理设计实现了导弹高炸高、精确打击。
  • 甘明刚,陈杰,蔡涛,潘峰
    摘要 ( ) PDF全文 (36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多层屏蔽体的设计是根据屏蔽效能等的要求来确定各屏蔽层的材料以及厚度,由于多层电磁屏蔽的屏蔽效能是入射波的角度、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介电常数以及各层的厚度等的强非线性函数,因此,采用数值方法对多层屏蔽体进行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多层屏蔽体设计问题,提出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屏蔽体的总质量,总价格以及总厚度作为优化目标,将多个频率的屏蔽效能作为约束条件。利用遗传算法对屏蔽体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最后对一个三层平板屏蔽体进行了实际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
  • 任勇峰,刘文怡,张文栋
    摘要 ( ) PDF全文 (310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火箭滚动控制发动机地面热试车测控系统,提出在PXI总线的输入输出模块外增加辅助控制逻辑,将实时控制过程分解为控制过程安排环节和安排的执行环节两部分:过程安排环节由PXI完成,执行环节由辅助控制逻辑完成。使用此方法的实时控制响应时间的理论精度可以达到5μs,控制系统实际的执行精度达到0.1 ms.因此,该方法可以弥补仪器总线用于控制时的不足,也可以解决常用多任务计算机操作系统实时性差的问题。
  • 宋保维,邵成,李家旺,杜晓旭
    摘要 ( ) PDF全文 (376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携带正浮力载荷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AUV)是由正浮力载荷和运载体组成的一个多体系统,在载荷释放时必须保证载荷不能与运载体发生碰撞。在研究AUV载荷分离运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载荷浮力解脱分离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在该浮力解脱分离方法下,载荷可以安全分离,且分离运动简单。该方法在工程上比较容易实现,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 侯朝霞,苏春辉,张华山,张洪波
    摘要 ( ) PDF全文 (41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配合料Li2O-ZnO-Al2O3-Si02于铂金坩埚中在1 600℃熔融2h,经2步热处理工艺控制成核及晶体生长,制备出透明玻璃陶瓷。采用差热分析( 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 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材料进行表征。热处理温度在970℃以下的玻璃陶瓷只有一种立方结构的锌尖晶石ZnAl204晶相存在。热处理温度为970℃时,开始析出四面体β一石英晶相;1100℃时,四面体β一石英成为主晶相,锌尖晶石变成次晶相。晶粒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标准偏差随热处理温度增加而增加。根据XRD结果计算出立方锌尖晶石晶体的晶格参数为a= 0.809 3 nm(±0.000 7),与标样十分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