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李军求,姚利民,孙逢春,张承宁,谷中丽
    摘要 ( ) PDF全文 (41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电传动履带车辆静音行驶时功率平衡和动カ电池放电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了理想电池在能量与功率(Eb-P)平面内效率Map图,分析了不同负载和放电深度对电池放电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车辆经济エ况指标和续驶里程预测方法。采用直流脉冲放电方法对电池放电效率进行实验验证,完成了续驶里程预测,为动力电池与负载匹配提供实验依据。
  • 任明琪,范知友,赵晨,魏跃强
    摘要 ( ) PDF全文 (32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喷水推进系统主参数的方法。根据两栖车辆设计点的车速、喷水推进系统输入功率、进口损失系数、喷口损失系数以及水流提升高度,求出喷水推进系统在设计点的最佳喷速比、最大系统效率、最佳扬程、最佳流量。
  • 李银伢,盛安冬,王远钢
    摘要 ( ) PDF全文 (32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火炮伺服系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优 化设计方法。定义了 ー个综合考虑火炮调转时间、上升时间、超调量、系统静态误差、等速跟踪误差 和正弦跟踪误差等动静态性能的指标函数,在给定的控制器参数空间进行组合优化搜索,可迅速求 得使性能指标优化函数极小化的ー组PID控制器参数。仿真結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 张领科,王中原,王枫
    摘要 ( ) PDF全文 (36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目前外弹道中界定通用射表的弹道一致性判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依据 射击理论和概率统计思想,从试验数舞直接计算命中概率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命中概率的通用 射表检验判据。采用该判据作为两弹是否满足通用射表的检验判据,更能反映要求两弹能够通用 射表的实际意义,对今后界定通用射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史金光,王中原,易文俊,王枫
    摘要 ( ) PDF全文 (43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ー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 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 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別;在滚控 段采用“小步走”的控制策略,在滑控段采用开环控制。仿真计算表明:控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与 设计思想一致,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ー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 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 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別;在滚控 段采用“小步走”的控制策略,在滑控段采用开环控制。仿真计算表明:控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与 设计思想一致,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金乾坤
    摘要 ( ) PDF全文 (38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态显式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破片和冲击波对圆柱靶的毁伤试验进行了数值仿 真。将破片和冲击波作用分离开来进行研究,既简化了模型又保证了仿真精度。通过圆柱靶冲击 波毁伤试验,检验了圆柱靶材料模型及其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和网格收敛性。将仿真结果和试验结 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弹一靶作用距离下, 釆用破片和冲击波联合作用加载,可以有效地形成圆柱靶的解体毁伤。
  • 鞠玉涛,周长省,朱福亚
    摘要 ( ) PDF全文 (3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为雷诺平均的可压缩纳维尔ー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模型釆用k-t两方程模型,数值格式为ニ阶迎风格式。得到了冲压发动机增程炮弹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冲压发动机增程炮弹在高超音速下阻力系数无明显变化,而在亚音速和低超音速下,阻力系数提高。
  • 黄春光,孙躺,刘娟
    摘要 ( ) PDF全文 (32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适用于通用弹药釆购的几种模型,包括以经济订购批量为基础的采购模型、以作战效能为比例系数的釆购模型和综合分类采购模型,提供的模型或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指导作用。
  • 熊刚,赵惠昌,杨小牛
    摘要 ( ) PDF全文 (52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实测的引信海洋回波数据,将引信海洋回波假定为双通道调制模型,分析了其混沌 特性.。数据计算表明两个通道的调制信号均存在分数维和正的Lyapunov指数。在假定模型下对 调制信号的混i电特性分析比直接对海洋回波信号分析更加稳定,通过MontCarlo法仿真计算,对比 分析了两者所计算的混沌参数分布情况,证明了该假定模型的合理性。
  • 宋顺成,李国斌,才鸿年,王富耻
    摘要 ( ) PDF全文 (43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编光滑粒子动力学( SPH)程序给出战斗部对混凝土先侵彻后爆炸的数值模拟。在侵彻阶段弹体划分成Lagrangian标准有限元网格,而混凝土则划分成光滑粒子。在启动炸药爆轰计算前将弹体材料的有限元网格也转换成光滑粒子。通过对混凝土先侵彻后爆轰的二维计算给出弹坑的最终体积,同时还给出战斗部壳体膨胀平均速度的历史曲线以及爆轰产物的平均压力过程曲线。
  • 周霖,徐少辉,徐更光
    摘要 ( ) PDF全文 (39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典型炸药爆炸的性能参数,分析、计算了不同类型水中兵器用混合炸药水下爆炸的 冲击波能、气泡能、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的系数k和a以及水中爆炸冲击波超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 能较好地吻合。首次提出了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系数a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冰下兵器用炸荀配方设 计、性能评估以及战斗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翟进贤,杨荣杰,李建民
    摘要 ( ) PDF全文 (440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将ADN、ADN/N-100、ADN/TDI、ADN/IPDI分别在室温和45℃下处理后进行FTIR谱图分析,研究了二硝酰胺铵(ADN)与三种异氰酸酯化合物(TDI、N-100、IPDI)的相容性。研究表明,在室温和45℃下,ADN与N-100、TDI不相容而与IPDI相容。
  • 施彦,黄聪明
    摘要 ( ) PDF全文 (41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建立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神经网络校正模型时,存在变量数过多以及容易出现过拟合等问题,采用小波变换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用以消除噪声,减少变量个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校正模型一基于改进贪心法的选择性神经网络二次集成,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建立火药近红外分析的校正模型中,该模型不仅建立过程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 金良安,王孝通,付建国,尹兴波
    摘要 ( ) PDF全文 (43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多波段干扰技术普遍存在作用时间太短、于扰波段不够宽等问题,为此研究了新型 的泡沫型干扰幕技术。介绍了它的多波段干扰原理、原料配方和特定的反应过程,研制了专用的施 装置并给出了它的设计要領。对红外成像系统、毫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可见光的干扰实验结 果表明:当它的气泡平均直径约为0.5 mm时,其高效干扰层厚度只是厘米量级,高效千扰时间则 在0.5h以上,并且它使用后留下的残留物对环境无污染。
  • 宋红,石峰
    摘要 ( ) PDF全文 (73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脸检测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和人脸结构知识的多人脸快速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综合了图像中的运动和肢色信息,并利用相关的先 验知识得到人脸候选区域。提出了一种筒单、快速的区域分割算法:中点导引生长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将候选人脸区域用矩形分割表示;最后对每ー个候选区域根据人脸形状信息和特征进行 验证。实验证明该算法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是ー种建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用方法,可以作为人脸跟踪研究的基础。
  • 赵惠昌,熊刚,杨小牛
    摘要 ( ) PDF全文 (64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推导了正弦调频和脉间伪码调相复合体制信号的谱相关函数(SCF),基于谱相关特征给出了对该复合体制侦察信号的自动识别算法。分析了宽带调频和窄带调频两种情况下谱相关函数的特征,对载频、调制频率、调制系数以及伪码的子脉冲宽度、子脉冲重复周期、编码个数进行了盲估计,分析了信噪比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在SNR为-5dB时,对载频和调制频率估计的归ー化均方根误差(NRMSE)小于2.5%,在SNR>0dB时,对伪码参数估计的NRMSE小于7.5%.
  • 赵建印,刘芳,孙权,周经伦
    摘要 ( ) PDF全文 (41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自愈式高储能密度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是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的关键元器件,由于个体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在同一批次电容器中,个体间的可靠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使用过程中如果对其统一处理,将导致整体系统可用性降低,维护费用增高。针对该问题,利用在线性能数据,采用退化分析方法,对个体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进行了在线可靠性评估与性能预计,给出了该型电容器的退化失效模型,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
  • 危胜军,胡昌振,高秀峰
    摘要 ( ) PDF全文 (34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存在学习速度慢,不易收敛,分类能力不足等缺点。采用 学习Petri网(LPN)建立了对网络入侵的检测分类方法,该方法在非线性和不连续函数的实现上优 于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PN的入侵分类相对于相同结构的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精 度以及更快的学习速率。
  • 张涛,郭波,谭跃进,武小悦
    摘要 ( ) PDF全文 (45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增强型扩展的面向对象Petri网(GOOPN++)模型,给出了该模型形式化描述,引入了抽象库所、抽象变迁、消息颜色以及对象间的消息传递函数等新的概念,更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模块性、继承性、重用性和可维护性,能够反映复杂系统的动态柔性特点,最后给出实例。
  • 樊卫华,谢蓉华,陈庆伟,胡维礼
    摘要 ( ) PDF全文 (48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感器、执行器为时间驱动,控制器为事件驱动的长时延网络控制系统,考虑存在数据包丢失和乱序,将包含网络的广义被控对象建模为具有时变控制对延的线性离散系统。针对该模型,利用Lyapunov方法,给出了与时滞相关的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给出了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时延上界的求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 徐建华,刘星挢,陈家斌
    摘要 ( ) PDF全文 (33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动力调谐陀螺寻北仪在有姿态时,由于坐标不一致性和纬度的计算误差引入的寻北误差,为全方位补偿和姿态补偿提供了理论探索。仿真和实际系统结果表明,由方位角引起的方位角误差与纬度及姿态有关。
  • 汪小娜,王树宗,朱华兵
    摘要 ( ) PDF全文 (412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采用加速度计来解算载体相对惯性系的角速度,从而代替角速度陀螺仪。考虑重力影响,对两种不同配置方式的6加速度计捷联惯导系统建立了载体运动参数解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12加速度计配置方式,从而利用多传感器的冗余信息对算法进行优化,消除了角速度解算过程中求解微分方程带来的累积误差,提高了角速度解算精度。
  • 赵占祥,李兴国,杨国
    摘要 ( ) PDF全文 (370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烟雾干扰毫米波的效能,定量计算其降低毫米波制导( MMW)反坦克导弹杀伤概率的衰减量。通过处理试验数据可以得出该型烟雾对MMW反坦克导弹杀伤概率的衰减有明显的效果,创新点在于间接评估法,即通过计算烟雾作战对象指标的下降来评估该型烟雾的干扰效能。采用先确定某一参变量的几个典型值的方法,即虚警概率的几个典型值,使得双参函数变为单参函数来解决当双参函数自变量变化时求解因变量的问题。最后还对烟雾的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杨宇航,李志忠,傅焜,董巍,郑力
    摘要 ( ) PDF全文 (41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维修训练具有成本低和安全等优点。应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开发了一个导弹维修训练系统(MTS),可以在新导弹装备定型、生产的同时就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对部队的维修人员进行训练。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实现。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维修对象和任务建立相应的维修训练系统。以某型导弹控制系统的维修训练为例,说明维修训练系统的建立过程和MTS的功能。
  • 芮筱亭,王国平,陆毓琪 ,贠来峰
    摘要 ( ) PDF全文 (53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多管火箭射击顺序和射击时间间隔对其振动特性和密集度等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射击顺序提高射击密集度提供直接的方法。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发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多管火箭射击顺序和射击时间间隔与多管火箭系统( MLRS)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某多管火箭,通过优化射击顺序和射击时间间隔,形成了提高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某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本文方法为优化射击顺序提高射击密集度提供了直接的方法。
  • 侯振德,汤灵霞,富东慧,张增福,田欣利
    摘要 ( ) PDF全文 (38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探索评价涂层抗拉结合强度方法的目的,考虑到激光冲击法测量涂层的抗拉伸结合强度时应力难于测量的情况,依据一维应力波的线性理论:在杆的一端撞击产生一压应力脉冲,此脉冲传到自由端后将反射为拉应力脉冲,当在杆的自由端有涂层薄膜时这一应力对涂层界面产生拉伸作用,如果这一应力幅值足够大就会将其拉开,以此实现抗拉结合强度测量。文中分析了应力波在涂层界面处产生拉应力的规律,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产生和测量应力脉冲。以此测量了铁基涂层的结合强度,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王汉功,袁晓静,侯根良,姚春江
    摘要 ( ) PDF全文 (40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音速火焰流场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离散惰性粒子模型和粒子追踪法,建立了三维分析模型,对超音速火焰(SO/AF)喷涂粒子速度特性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参数状态下粒子的动态行为以及直径对火焰流速度和温度的影响,揭示了超音速火焰喷涂粒子的速度和温度变化规律。数值结果表明:在SOF、SO-AF、SAF3种工作状态下,粒子的出枪速度和温度依次下降,粒子加速出枪以后,还将在一定距离内加速加温;随着粒子直径的增加,粒子速度、温度梯度均减小。该项研究对制备优质涂层具有重要意义。
  • 马捷,张好东,毕安园,王从曾,周美玲
    摘要 ( ) PDF全文 (48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以WF6和H2为原料,通过气相反应成功地沉积出多种异型致密钨制品。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层显微组织呈柱晶沿(200)晶面择向生长,具有高纯度(>99.8%),高致密度( >19.2 g/cm3),沉积速度可达2~3 mm/h.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钨制品,设备简单,工艺稳定可靠,且制品质量较高,特别适合于异型制品的制备,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钨制品制备方法。
  • 杨多和,安伟光,王滨生,苗晗
    摘要 ( ) PDF全文 (46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具有多随机参数的压电桁架结构,考虑电荷载和机械荷载联合作用的机电耦合效应,以材料的断裂强度、损伤电场强度、杆元的截面积和外荷载为随机变量,给出了该压电桁架结构单元构件的安全余量的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有限元法,对该桁架系统进行结构可靠性初探研究。最后由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 赵国峰,宋杨,郭健,胡维礼
    摘要 ( ) PDF全文 (46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ー种针对齿隙非线性的切换控制方法。在正常情况下采取线性控制,而在齿隙期间则采用基于时变滑模平面的时间次优控制;给出了ー种监督控制机制,使系统能够选择合适时机由线性控制切换至时间次优滑模控制,保证整个系统为有界输入有界输出(BIBO)稳定。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消除由齿隙引起的冲击干扰,同时提高了控制器的鲁棒性。
  • 综述

  • 陈永才,宋遒志,王建中
    摘要 ( ) PDF全文 (551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一直是降低火炮寿命、制约火炮发展的一个难题。从提高身管抗烧蚀性能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火炮身管延寿的各种技术:身管内膛激光热处理技术、复合身管制造技术及身管内膛涂层制备技术。并在分析火炮身管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种比较理想的身管延寿技术。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张宏梅,陆渝生, 储伟俊,连志颖
    摘要 ( ) PDF全文 (41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动态光弹性法,对球壳形遮弹板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应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指出了等厚球壳形遮弹板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分析了反射应力波和应力集中对遮弹板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与改进措施。
  • 吴耀国,惠林,赵大为,冯文璐,王秋华
    摘要 ( ) PDF全文 (37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火炸药废水中常见的三硝基甲苯( TNT)为代表性污染物,利用该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废水化学耗氧量( COD)的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对比研究了臭氧(03)单独作用及Mn(Ⅱ)催化臭氧化TNT的降解功效。结果表明:与03单独作用相比,Mn(Ⅱ)催化臭氧化作用不仅提高TNT去除率,也促进了COD的减少。通过考察Mn(Ⅱ)催化臭氧化降解TNT的影响因素发现,Mn(Ⅱ)催化作用的发生与废水初始pH无关,但作用大小不仅与pH有关,而且还受催化剂的投量与投加方式、TNT初始浓度及03投加量等的影响。
  • 赵岩,翟百臣,武克用,陈涛
    摘要 ( ) PDF全文 (39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加速度计及基于哥氏效应的加速度计动态寻北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加速度计在该系统中特殊的应用方法:测量地球自转的北向分量、转台机械安装的倾斜角和电机的旋转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巧妙地将加速度计应用于寻北系统中,充分发挥惯性元件的自身特点,可提高寻北系统的定位精度,对传统伺服系统的改造,也有借鉴意义。
  • 黄伟,赵宝荣,史洪刚,尚福军,李亚峰
    摘要 ( ) PDF全文 (36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钨合金微观特性与宏观性能的差别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为了弄清钨合金微、宏观的关系,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测出材料的微观硬度与模量,再根据宏观实验的结果推算出材料的微观本构关系,以此代入计算模拟纳米压痕实验,以验证本构关系的正确性。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微观本构关系的正确性。
  • 短文

  • 杨定新,胡茑庆,温熙森
    摘要 ( ) PDF全文 (36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数值方法求解Duffmg振子随机共振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釆用电路模拟Duffing振子的方法,以满足实时性需求,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提取。引入了ー种变量替换,通过这种变换可以处理频率超出随机共振理论要求范围的信号,以满足工程实际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适合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特別是能够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出微弱周期脉冲信号,并且可以保持信号的相位基本不变,其效果优于常规线性滤波方法。
  • 刘成立,吕震宙
    摘要 ( ) PDF全文 (376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射击目标——体目标,并对导弹射击体目标时的毁伤效率进行了随机仿真研究。以相对毁伤体积为基础定义了体目标损伤,给出体目标为球、长方体和圆柱体时计算毁伤效率的方法,同时指出其随机仿真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王玮,王军波,黄景德
    摘要 ( ) PDF全文 (30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制导弹药的验收试验中,对可靠性指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弹药的高价值以及试验的破坏性,使得只能进行小样本试验。分析一个现行的可靠性二次抽样方案,指出在该方案中使用方风险过大,进而提出了2种改进方案:利用子系统数据折合为系统试验数据,成为三次抽样;或利用前若干批数据,使用基于Bayes方法的抽样方案。使用改进的验收方案,可以在较小的样本量下,使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处于合理的水平。
  • 研究简报

  • 冯勇,马大为,宋晓峰,李林
    摘要 ( ) PDF全文 (38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现有软件及其相互接口对某箱式火箭炮的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完成了对该伺服系统的机、电、液系统的互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交互式仿真来确定并验证液压回路、电控回路以及各种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最终确定下来的液压回路、电控回路的参数对实际物理样机的研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李远哲,荆敏,车登山,刘慧丰,龙泽
    摘要 ( ) PDF全文 (40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车载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通用串行总线( USB)接口的应用方法。通过USB100模块实现采集系统中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USB数据传输,并给出了实质性的编程方法,该方法对于解决数据采集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吴钦,郭治
    摘要 ( ) PDF全文 (28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方差约束,研究一类不确定线性定常随机离散系统的H∞滤波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滤波的新算法,该算法克服构造对角矩阵约束性较强,缺乏一般性的缺点,给出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同时满足方差和H∞约束的鲁棒滤波器,且在自由参数允许的前提下,与同类算法相比,其滤波增益较小,滤波误差协方差也较小。文中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 王宇新,顾元宪,孙明
    摘要 ( ) PDF全文 (452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多孔材料具有减震和吸收冲击能量的特点,但是单一的多孔材料强度较低,为降低爆炸冲击载荷对结构的破坏,在混凝土墙壁或者两层装甲钢板中间添加一层或者几层多孔吸能材料(多孔聚氨酯、泡沫铝、铁等)构成多层复合抗爆结构,实现防爆和衰减冲击波的功能。当炸药爆炸驱动飞片高速冲击多层复合结构时,多孔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被压实。由于多孔材料冲击波阻抗很低,能够大大地削减应力波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飞片的冲击能量被减小,和单层结构相比,防爆能力被提高。为研究多层复合结构的防爆机理,应用冲击载荷下的材料动态本构关系,对冲击波在“钢板一多孔材料一钢板”3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各层介质中的冲击载荷进行甘算,并对应力波在多孔材料复合结构中的衰减变化过程进行一维理论分析。
  • 曾锐,昂海松
    摘要 ( ) PDF全文 (54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介于船舶和飞机之间的ー种新型水上交通工具,地效翼(WIG)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天使鸟”号AB-606六座地效翼挺是我国新一代的掠海地效翼艇,使用了独特的组合翼布局,并且在国内率先采用了三维编织FRP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更适用于掠海航行。在数次试航过程中,“天使鸟”号表现出了良好的地效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此外,“天使鸟”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