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6-30
论文
短文
实验技术与分析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基于随机方向法语车辆原地起步加速过程模拟的变速箱比优化模型
王普凱,毕小平,李海军
2005,26(3): 289-2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45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随机方向法与车辆原地起步加速过程模拟的变速箱挡比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变速箱各挡传动比为优化对象,以车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累积燃油消耗量为目标函数。车辆原地起步加速过程模拟以发动机瞬态工作过程计算为基础。对以涡轮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采用闭锁式液力传动的某型装甲履带车辆的变速箱挡比进行了试优化,证明该方法能够为设计及改进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系统矩阵法的轴系扭振图形化建模技术研究
向建华,廖日东,张卫正
2005,26(3): 294-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51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矩阵法是一种用于扭振分析的解析法。文中通过对不同振动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矩阵法求解轴系扭振的图形化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只需用户提供原始的扭振力学模型,且不受轴系分支结构和模型规模的限制。在具体实现时,该方法将扭振模块规划为两类模块单元,用这些模块单元可搭建成各种扭振力学模型,通过扭振模型中模块的遍历和当量系统的转换生成模型拓扑结构关系,并最终组集成求解所需的系统矩阵。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图形化建模方法通用且易于编程实现,它可以推广到数学模型为振动微分方程的其它模型系统。
Select
基于导热反问题的身管传热计算
吴斌,夏伟
2005,26(3): 299-3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371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发射时输入内膛壁的热流密度对研究烧蚀磨损以及身管的热力学特性等问题至关重要。传统计算方法仅考虑了火药燃气以强迫对流方式与内膛壁面的对流换热。本文分析了输入内膛壁 的各项热流密度,运用导热反问题的研究方法计算了内膛输入热流密度,在此基础上,以其作为边界条 件,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温度分布,与巳知测试结果比较基本一致。文中还对持续射击条件下身管 径向温度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身管主动冷却技术是控制持续射击过程中初始温度和峰值温 度的重要途径。
Select
冲压增程弹丸进气道复杂湍流流畅数值仿真
陈雄,郑亚,周长省,鞠玉涛
2005,26(3): 303-3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43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二阶隐式TVD格式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增程弹丸超音速进气道内部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交叉楔面超音速湍流流场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该算法和编制的程序是可靠的,能够准确仿真具有激波一激波、激波一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复杂湍流流场。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出口反压条件下超音速进气道湍流流场复杂的波系结构,并分析了流场的发展过程和出口反压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Select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弹道识别及其在雷达弹道外推中的应用
陶卿,刘欣,唐升平,丁永清
2005,26(3): 308-3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43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支持向量机( SVM)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分类技术,也是一种具有很好泛化性能的回归分析方法。本文用SVM分类方法对弹道类型进行识别,用SVM回归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弹道数据分别建模,进而对弹道起点进行有效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精度高,在SVM弹道识别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提高弹道外推精度。
Select
射击频率对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赫雷,黄磊,周克栋
2005,26(3): 312-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34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金属风暴武器的特点,描述了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物理过程,以发射某枪弹为例,讨论了射击频率的变化对金属风暴武器系统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射击频率越高,前发弹与次发弹之间的内弹道耦合现象越强烈,并会影响到弹丸出膛口参数和射击精度。
Select
引信可生产性评价系统分析与实现
秦洁,张德智
2005,26(3): 316-3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36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所建立的引信可生产性评价体系基础上讨论如何建立评价系统分析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满足度概念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考虑指标(值)量化和量化指标值类型的一致性,根据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建立的可公度性处理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引信可生产性评价的自动分析系统和特征识别的接口模式。
Select
B/KNO3燃烧性能参数计算
祝明水,龙新平,蒋小华,何碧,蒋明
2005,26(3): 320-3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2974 KB) (
)
可视化
收藏
B/KN03点火药具有燃烧热值高、点火能力强以及安全钝感等特点,在直列式点火系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对B/KN0燃烧性能参数进行理论计算,有助于指导这类点火系统的设计。本文利用VLW状态方程和最小自由能原理对B/KN03的燃烧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前,采用最小二乘法对JNNAF热力学函数表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硼系氧化产物的标准焓和标准熵的温度函数系数。计算得到装填密度为0.31 g/cm3的B/KN03火药力、余容以及最大燃烧压力为2.145×lo5 J/kg、4.47×10 -4 m3/kg和78.23 MPa,分别与密闭爆发器实验值2.116×105 J/kg、4.418×10 -4 m3/kg和76 MPa接近。
Select
存在阵列误差条件下的信号波达方向和多普勒频率估计
陶建武,石要武,常文秀
2005,26(3): 323-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37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均匀线阵存在阵列误差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信号波达方向和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阵列误差模型,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估计出多个信号的波达方向和多普勒频率,并分析了相位模糊性及给出了解模糊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是有效的,并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Select
大气湍流对激光校准轴系的影响
曹国华,徐洪吉,苏成志
2005,26(3): 327-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24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应用位置敏感探测器技术与激光技术实现大型轴系对中检测的过程中,分析了大气湍流对激光校准检测的影响,提出了采用监测光靶实时检测激光准线漂移,用直线修正实现误差补偿的校正方法。
Select
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模拟器宽带频率跟踪方法设计
陆锦辉
2005,26(3): 330-3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47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的弹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目标模拟器主要是在外场静态联试时为雷达提供模拟动态目标回波信号,以检查其截获跟踪性能。该弹载雷达模拟器采用二次变频、锁相环载波提取和单边带调制等技术实现了系统设计要求,能快速自动锁定较大范围内离散的雷达工作频率,并将通过多普勒调制和距离延时的模拟目标回波发送回雷达接收机。本文从系统原理、程序设计等方面讨论了宽带频率跟踪方法的设计和实现,试验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上可行。
Select
基于数字射线成像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缺陷尺寸的自动测定
孔凡琴,路宏年
2005,26(3): 335-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274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检测线上,缺陷尺寸的自动测定是实现在线检测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叶片数字射线成像(DR)的纹理特点,通过区域分割点将图像分成不同纹理区,提取各个区域的灰度分布函数以减少纹理对缺陷的干扰。消隐纹理后的图像灰度服从正态分布,遵循背景和信号(缺陷)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取值特点,设置灰度阈值,将灰度值并入集合和数组,最后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进行了正确的尺寸和形状测定。
Select
目标属性信息相关时融合识别的实现方法
王永成,王宏飞,杨成梧
2005,26(3): 338-3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461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多源信息融合的一个主要应用方向是目标识别,但是各传感器测量到的目标属性值常常是相关的、不独立的,因此对各属性信息的融合比较困难。基于多属性决策模型( MADM)和D-S证据理论提出了加权融合的方法,并给出了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权重灵敏性分析方法,介绍了利用条件概率加权进行目标识别的方法。
Select
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测量方法研究
李升オ
1,2
,金伟其
1
,许正光
1
,张建勇
1
2005,26(3): 343-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47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ICCD)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像质评价及测试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离散成像系统局域等晕条件的扩展定义,本文采用狭缝离散采样+数字Fourier变换方法实现了微光ICCD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测量,并结合反射式电视测试图做了一组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都是可靠的。
Select
烟幕对红外成像探测干扰作用研究
周遵宁,潘功配,关华,朱晨光
2005,26(3): 348-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48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红外热成像探测、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原理及烟幕对红外热像探测的干扰机理研究,探讨了冷烟幕和热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原理。烟幕箱实验表明,红外热像的探测能力随红外烟幕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冷烟幕主要是通过烟幕粒子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干扰热像仪;而热烟幕除了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外,还通过烟幕自身发射比目标强得多的红外辐射来屏蔽热像仪,从而起到干扰作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Select
跳跃式弹道方案设计及优化
谷良贤,龚春林,吴武华
2005,26(3): 353-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31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弹道导弹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突防技术落后于反导技术,因此,突防技术的迅速突破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重要手段。从延缓导弹防御系统的早期预警时间着手,将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中段设计成有多个波峰的跳跃式弹道,使得探测系统在导弹再入大气层之前,很难准确探测和计算导弹的落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以某导弹为原型,增加可两次点火的末级发动机,改装成具有跳跃能力的地地弹道导弹,并通过弹道优化,寻找平均跳跃幅度最大时导弹的飞行方案。
Select
爆炸载荷作用下钢管拼装结构大变形模态解
顾紅军,赵国志,殷克功
2005,26(3): 357-3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38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钢管拼装吸能元件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对于抗爆结构的吸能装置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单个钢管动力压扁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分析了拼装钢管在径向受爆炸载荷作用的塑性行为,并且基于虚速度原理建立了八塑性铰机构模态解方程,描述了拼装钢管受爆炸载荷作用的位移速度场,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
Select
电磁式振动给料机的混合隔振研究
张春良,梅德庆,陈子辰
2005,26(3): 362-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38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电磁式振动给料机进行了被动隔振和混合隔振的研究。采取被动隔振后,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它工作机械的影响,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给料机的工作效率。采用混合隔振技术,通过选取合适的主动控制反馈变量和反馈增益,可使电磁式振动给料机的工作效率和振动传递率得到明显改善。当主动控制的反馈变量采用主振质量的振动加速度,并选取与主振质量相等的加速度反馈增益时,系统处于理想隔振状态,此时电磁式振动给料机的振动传递率为零,且系统处于最佳工作效率状态。
Select
线性奇异摄动系统的矩阵不等式方法H∞控制
蔡晨晓,邹云
2005,26(3): 367-3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364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LMI)方法应用于奇异摄动系统的H∞控制,结合奇异系统的有界实引理,将含有小参数的Riccati不等式转化为与小参数无关的等价的两个不等式问题,得到奇异摄动系统H。。控制的充要条件。由于不需要对奇异摄动系统进行快慢分解,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非标准奇异摄动系统均适用。在此证明了矩阵不等式与摄动参数无关,有效地避免了奇异摄动系统的病态数值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是简单和有效的。
Select
直接计算2KP改进GF(2m)域的随机点点乘运算
张茹,刘明业
2005,26(3): 372-3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26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机点点乘是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中最耗时的运算。根据4P,8P,16P和32P的计算公式推导出GF (2m)域上直接计算2kP的公式,将该公式与现有的ω一带符号窗口算法相结合,设计出直接计算2kP带符号窗口算法。该算法保持了带符号窗口算法特点,并减少了倍运算次数,从而提高了点乘运算速度。在200MHz的DSP上做测试,结果表明,与Yasuyuki Sakai等人提出的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将点乘计算速度提高了约20%.
Select
高强度钢磨削时的金属磁记忆现象初探
张卫民,A A Doubov,孙海涛,刘红光
2005,26(3): 375-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35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炮钢、弹钢等高强度钢在磨削过程中的金属磁记忆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的实验数据表明,在磨削前后,试件表面磁场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非线性的,其中的规律尚有待于深入探讨。将磁记忆检测结果和X射线衍射法所测应力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金属材料学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从磁弹性理论角度初步建立了圆筒状零件的被测磁场强度和应力梯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Select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火炮裂纹形状重构
王长龙,徐章遂,傅君眉,陈鹏
2005,26(3): 379-3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37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漏磁无损检测的原理和漏磁场数学模型,提出了用小波神经网络对裂纹形状重构。在仿真试验中,用训练样本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逼近裂纹形状,训练采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训练样本来自漏磁场数学模型数据和测量的火炮漏磁信号,用测量数据重构裂纹形状。小波神经网络是多分辨率逼近,通过改变网络的分辨率控制输出精度。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能够精确地重构裂纹。
Select
坦克履带板疲劳裂纹分形维数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
徐莲云,田欣利,侯振德
2005,26(3): 383-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36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ZGMn13是主战坦克履带板材料,研究其断裂性能对提高坦克的战技水平意义重大。本文用扫描电镜( SEM)对有疲劳裂纹试件按确定位置进行拍照,经编程处理后得到裂纹轮廓线,采用垂直剖面法测量其分形维数,通过研究分形维数随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在每个试件疲劳裂纹的中间位置其分形维数最大。
Select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机电系统机内测试虚警抑制
柳新民,温熙森,邱静,刘冠军
2005,26(3): 387-3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47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系统间歇故障的诊断问题,利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对系统状态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针对有间歇故障训练样本和无间歇故障训练样本两种情况,分别用不同的三个状态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诊断间歇故障,达到降低BIT虚警的目的。
Select
三坐标测量机中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研究
纪小刚,龚光容
2005,26(3): 392-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49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遗传算法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复杂零件中的应用,提出了建立关系矩阵及搜索有效路径的新方法,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中群体初始化、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的实现过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测量路径优化的有效性。
Select
正交车铣高强度钢刀具磨损的研究
金成哲,贯春德,庞思勤
2005,26(3): 397-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39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某种高强度钢材料,在改造的CE7132A仿形正交车铣机床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正交车铣刀具磨损试验,分析并研究了正交车铣高强度钢时刀具的磨损过程、磨损形态和磨损机理。发现车铣刀具的磨损形态为前刀面的月牙洼磨损与刀具表层材料的剥落磨损,后刀面的磨损以及副后刀面的磨损。车铣刀具的磨损机理与切削速度和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相关,在较低的切削速度下以疲劳一剥落磨损、粘结磨损为主,在此基础上伴随有磨料磨损和扩散磨损等;而在较高的切削速度下以扩散磨损为主,并伴随有疲劳一剥落磨损、粘结磨损和磨料磨损等。切削速度对车铣刀具的磨损过程、磨损形态及磨损机理等影响最大。
短文
Select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动力学研究
陆文广,芮筱亭,陆毓麒,顾金良
2005,26(3): 401-4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7
摘要
(
)
PDF全文
(35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克服传统模型的缺陷,建立了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自由一接触”动力学模型和在自由和接触两个阶段具有相同形式的动力学方程,结合Crossley公式对传冲过程进行了较精细的描述,并以M739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再现了“二次碰撞”现象,为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动态设计、故障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值仿真方法。
Select
火箭药温模拟测量法
陈桂东,周彦煌
2005,26(3): 405-4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8
摘要
(
)
PDF全文
(56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单介绍火箭药温精确测量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针对火箭热传导的特点,其发动机传热现象可用17个参量来表征,其中包括12个无量纲参量和5个基本量纲,并对无量纲参量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在缩小尺寸模型和火箭发动机原型之间特征温度以及经历时间完全对应(相似比例为1)的前提下,设计了1/5缩小尺寸模型。将初始温度相同(20℃)的原型与缩小尺寸模型置入温度为48℃的恒温环境下1280 min,试验周期内,模型与实物特征温度之间最大偏差不大于1℃.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满足工程需要。
实验技术与分析
Select
引信解除保险距离的虚拟试验技术
谭惠民,牛兰杰,刘明杰,房伟
2005,26(3): 409-4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29
摘要
(
)
PDF全文
(45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实现空空导弹引信解除保险距离的计算机虚拟试验,以减少或部分替代高价值弹药的靶场射击试验。所介绍的数学方法,如运动环境条件的加噪模型、引信零部件尺寸及机构动力学参数散布模型,对于引信其它机构的虚拟试验同样适用;所提出的能形成随机几何模型的嵌入式软件,是结合机电工程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用工程软件进行设计的。100次虚拟试验结果的分布特征与同类机构射击试验吻合。
研究简报
Select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综合评价
骆清国,张永锋,袁伟
2005,26(3): 413-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30
摘要
(
)
PDF全文
(52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面考虑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各个性能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广泛应用的方法。从所举实例看,该方法对评价和比较各种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直观的可比性,得出的结论正确、可信。
Select
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原理论证与作战仿真研究
高东华,田万顷,徐庆丰
2005,26(3): 418-4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31
摘要
(
)
PDF全文
(57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运用箔条云对导弹末制导雷达的遮蔽效应和质心效应干扰机理,提出了使用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新方法,通过作战需求分析,论证了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可行性和获得干扰成功的战术技术条件,并对箔条幕干扰的布放决策及舰艇规避机动决策方案进行了动态仿真寻优,给出了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战术使用原则和方法。
Select
简易红外成像引信光学系统
罗来邦,常本康,董新庆
2005,26(3): 423-4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32
摘要
(
)
PDF全文
(28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某灵巧弹引信用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叙述了结构参数的选择,给出了设计结果,并对光学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针对弹载光学系统的特点,采取一些措施满足系统的要求。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轴外像差小,象面照度均匀的特点。在空气炮上系统进行了18 000 g过载试验,满足了系统总体的要求,已用在试验样机上。
Select
两轴陀螺稳定系统中陀螺安装的几种方法
罗护,范大鹏,张智勇,吴正洪
2005,26(3): 426-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33
摘要
(
)
PDF全文
(43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两轴陀螺稳定是移动作战平台保持瞄准具、火炮、雷达或通信天线等稳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陀螺安装的方式不同,则载体姿态的角速度补偿量也不同。从稳定和测姿原理上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归纳出陀螺安装三种不同方法。通过移动载体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实例说明了安装方法的应用。
Select
用匹配傅里叶变换估计星载SAR多普勒参数
朱立,王盛利,倪晋麟,刘国岁
2005,26(3): 429-4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5.03.034
摘要
(
)
PDF全文
(36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SAR)的基本信号模型,针对这一模型提出了应用匹配傅里叶变换估计SAR多普勒参数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并用星载SAR回波实际数据进行了多普勒参数估计,根据估计的多普勒参数给出了成像结果,表明了用该方法对SAR数据进行处理可估计出多普勒参数,且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