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席军强,陈意岩,丁华荣
    摘要 ( ) PDF全文 (53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自动机械传动(AMT)及自动变速操纵系统(ASCS)中的关键技术(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不同于当前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它根据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和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差,得到理想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并通过控制离合器驱动机构的行程增量,使得实际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和理想的相一致。该策略可实现起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满足驾驶员平稳、快捷的要求,同时具有所需输入信号少的特点,试验证明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 赵文清
    摘要 ( ) PDF全文 (366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来说,车辆的制动噪声与其摩擦材料特性及其结构体的结构形式有关,而湿式多盘制动器产生制动噪声的机理与其摩擦介质的粘滑振动特性有关。为了减弱和消除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制动噪声,本文针对其工作特性,建立了制动时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态分析方法推导出影响制动噪声产生的理论计算公式,由此研究了制动噪声的产生机理、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降低制动噪声的具体措施、理论依据及设计准则。
  • 李宇明,郑坚,白鸿柏,彭威
    摘要 ( ) PDF全文 (25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金属橡胶优良的缓冲减振性能,结合用金属橡胶构件取代某自行火炮闩体挡杆橡胶缓冲件的实例,推导出金属橡胶构件耗能减振的机理,最后通过对两种缓冲件的对比试验,验证了金属橡胶缓冲件的优越性。
  • 王春艳,王志坚
    摘要 ( ) PDF全文 (29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激光光电经纬仪来测量火炮炮管静态定向精度的方法。应用组建的测试系统对炮管的高低角、水平角静态定向精度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与计算,最后绘出了精度曲线图,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测量精度满足0. 1mil的精度要求。此外本文利用旋转矩阵的通用表达式推导出了火炮竖轴倾斜误差△rl、炮耳轴与竖轴不垂直度误差△r2和炮膛轴线与炮耳轴不垂直度误差△r3三种误差对炮管定向精度影响的关系式,以此作为火炮生产时建模的依据,可以用来指导火炮的生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王明洋,宋春明,王德荣,潘越峰
    摘要 ( ) PDF全文 (6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钢筋混凝土板在低速冲击下的局部与整体变形和破坏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冲击的初速和接触区直径与结构厚度的比值,在计算中必须既考虑冲击的局部作用,也须考虑其整体作用。本文既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板在低速冲击下局部变形评估方法,又给出了整体变形的弹塑性工程近似分析方法,整体变形分析中忽略板在裂缝形成前的工作阶段,主要考虑了裂缝形成之后到纵向受力钢筋达屈服和钢筋屈服后到结构破坏的两阶段。
  • 芮筱亭,刘军,陈涛,贠来峰
    摘要 ( ) PDF全文 (56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发射药床在运动过程中的挤压破碎机理是发射安全性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识别发射药粒的破碎机理。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药粒在静载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承载模式下发射药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挤压有体积破碎与接触破碎两种基本模式。对药粒在不同承载方式下的破碎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破碎块度的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不同承载方式下破碎块度与载荷幅度间的关系式,为火炮发射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黄光明,赵惠昌
    摘要 ( ) PDF全文 (49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介绍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的工作原理,然后从抗误码和抗同周期m序列调制的干扰信号两个方面讨论它的抗干扰性能,得出了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的门限与m序列的周期、误码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伪随机码调相引信具有良好的抗误码和抗同周期m序列调制的干扰信号的性能。接着讨论了对伪随机码调相引信的模拟回波干扰,并着重讨论了干扰信号在存在码元宽度误差的情况下的干扰效果,指出了干扰信号在存在码元宽度误差的情况下要成功干扰引信所允许的码元宽度误差界限。
  • 1:王宏波,庄志洪,张清泰,贺歆;2:郑华利
    摘要 ( ) PDF全文 (60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弹道终端目标图像充满视场时的跟踪点选择和继续跟踪能力是第四代先进空空导弹必须具备的性能。文中分析了弹道终端导引头图像跟踪过程,建立了图像探测器投影成像模型,研究了红外成像制导型空空导弹弹道终端目标图像的变化规律、弹目距离和相对速度对目标图像变化情况的影响及中段形心跟踪模式与末端局部图像跟踪模式的转换时机,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减小成像导引头跟踪盲区、提高起爆控制精度的局部图像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机头部位的识别来确定局部图像跟踪点,并估算目标易损部位,从而为实现最优起爆控制奠定了基础。最后,对文中提出的算法用实际红外图像进行了仿真,其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 高卫
    摘要 ( ) PDF全文 (32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镜面反射目标激光雷达截面的工程计算问题,本文从激光雷达截面的定义出发,在具体分析镜面反射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的适用于镜面反射目标的激光雷达截面的工程估算方法,该方法仅利用目标有效照射面积、散射光束发散角和目标后向反射比就可以估算得到镜面反射目标的激光雷达截面。本文还将该方法应用于两类典型的镜面反射目标,即激光角反射器目标和“猫眼”目标,得到了相应的激光雷达截面估算公式。该法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可用于镜面反射目标激光雷达截面的工程计算。
  • 1:王建国,韩月秋,何佩琨;2:刘先省
    摘要 ( ) PDF全文 (47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一类坐标非耦合的目标运动模型分析转换测量Kalman滤波的渐近特性。基于转换测量误差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给出了转换位置测量的时间渐近特性。作为分析的附带结果,给出了一种新的序贯滤波算法。提出了准一致完全可观测性的概念并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滤波器估计误差的协方差界限和偏差特性。分析表明,滤波器的发散是潜在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目标快速远离传感器时。这正是由于该系统并不是一致完全可观测的而是准一致完全可观测的。最后,不同的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
  • 郭强,陶然,王越,周思永,单涛
    摘要 ( ) PDF全文 (68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电视信号的无源双(多)基地探测系统是外辐射源探测的一种主要形式。而由于电视图像信号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使得难于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本文则是在充分分析、综合了电视图像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幅度、宽度、频率和相位的方波信号相叠加,生成模拟黑白全电视图像信号;并将生成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处理,从而最终得到了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电视图像脉冲性、频率、幅度和带宽特点的较为逼真的信号波形。该信号的形成既保证了图像信号的多样性,同时又保证了相邻行周期信号的相关性;经对其进行的模糊函数及分辨力和与实际采得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分析来看,基本符合其信号特点的理论分析结果,从而为基于电视信号的外辐射源探测研究向实用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1:李航,王光兴;2:潘成胜
    摘要 ( ) PDF全文 (45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正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为了适应扁平化的互联结构和对接入信息栅格各种装备的有效管理,将网络管理技术和分布式技术引入军事系统监控之中,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基于代理群的监控思想;在给出代理群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组群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群首选举算法,解决了在易损军用系统中群首选举的容错性问题;同时介绍了代理群中相关代理实体的构造。
  • 1:曹鹏;2:费元春
    摘要 ( ) PDF全文 (41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直接正交上变频无线发射机中的边带和本振泄漏问题,导出了调制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度与发射机的边带和本振泄漏抑制能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仿真。基于最新的直接正交上变频器芯片,给出了直接正交上变频器优化设计的几项具体措施及其实验结果。
  • 1:杨军;2:夏群力,祁载康
    摘要 ( ) PDF全文 (36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毫米波频率步进目标辨识功能下获取弹目线相对于导引头轴的俯仰及偏航角误差的实现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获取角误差信号的方法——投影法,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了仿真结果,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投影法可以在完成毫米波步进频率目标辨识的同时很好地获取目标角误差信号。
  • 1:杨班权,薛孟君,陈威,张玉春;2:刘又文
    摘要 ( ) PDF全文 (46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硬夹杂与软基体的复合材料,考虑夹杂间的相互影响,采用坐标变换和复变函数的依次保角映射方法,构造任意分布且相互影响的多个椭圆形刚性夹杂模型的复应力函数,同时满足各个夹杂的边界条件,利用围线积分将求解方程组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推导出了在无穷远作用均匀拉应力,椭圆形刚性夹杂任意分布的界面应力表达式。算例分析给出了单夹杂模型与多夹杂模型的夹杂形状对界面应力最大值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对比,描绘出了曲线。
  • 1:郭建华;2:白桦,蒋宜勋;3:韦江毅
    摘要 ( ) PDF全文 (40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武器开发研制费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诸多不可量化的客观因素和主观人为因素以及工程研制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单纯靠技术指标难以充分反映武器装备研制费用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武器装备研制特点,建立一种研制费用估算的模糊综合估算模型。鉴于武器装备研制费用估算工作的复杂性,在对研制费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模型将影响研制费用的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并由下往上逐层进行估算。实例表明,该模型为研制费用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
  • 1:张凤国,秦承森,李勇;2:崔亚平
    摘要 ( ) PDF全文 (34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材料中微孔洞增长和成核的研究是从细观上分析金属层裂现象的重要手段。与以往分析只考虑塑性变形不同的是本文采用JC经验本构模型,分析了在动载荷作用下孔洞变形(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以及塑性变形)情况下的孔洞增长,给出了其数值计算的方程,同时分析了缓慢加载时外载荷与孔洞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失效时外载荷与孔洞初始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材料中的成核现象。
  • 1:聂建英;2:李兴国,娄国伟
    摘要 ( ) PDF全文 (36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涂层隐身问题,本文提出利用被动毫米波辐射计技术来研究装甲目标隐身涂层的辐射特征,并给出对毫米波隐身材料主要参数发射率与反射率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误差分析。该方法拓展了辐射计技术的应用,对隐身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汤玉东,郝君;2:吴军基,徐诚,邹云
    摘要 ( ) PDF全文 (32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武器采购中常常涉及到汇率风险,避免汇率风险的方法是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期货合约以进行套期保值。本文对套期保值策略进行了研究。文中基于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考虑期货交易费用的复合套期保值的最小方差风险策略,建立了该套期保值策略的数学模型,并求得相应的套期保值比。一个简单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套期保值效果。
  • 韩成顺,董申,唐余勇
    摘要 ( ) PDF全文 (48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光学非球面元件的特殊优越性使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是不可替代的,实现高效率、更经济的生产以满足对其数量与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光学元件的制造面临的一大难题。二轴联动的超精密数控机床是用来加工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的,若在工件主轴上安装可以精确给出旋转角度的码盘,并使用金刚石砂轮就可以用来进行非轴对称非球面的超精密磨削加工。在对轴对称与非轴对称两种不同非球面的曲率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曲面加工相应的几何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加工方法的简便与可靠性。对二轴联动的超精密数控机床的技术改造可以实现三维加工,为提高效率、降低设备投入提供了依据。
  • 1:张健;2:张德智,吴玉斌,舒启林,郝永平
    摘要 ( ) PDF全文 (59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型观测值评价指标值归一量化处理的隶属函数的建立准则、技术途径及方法;以引信公差等级指标为例构建了隶属函数。从四类评价指标的特性出发,分析考查了各指标值类型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的机理,建立了各类指标值可公度性处理通用公式,讨论了通式特征值及其通式的物理意义,给出了典型算例。
  • 1:马春翔;2:社本英ニ;3:森肋俊道
    摘要 ( ) PDF全文 (44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切削加工系统稳定性是切削加工中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还影响刀具和机床寿命,特别是对刚度弱的零件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切削加工系统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本文根据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原理,分析了其动态背向切削力的特征,提出了具有正负脉冲的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动态背向切削力模型。从切削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椭圆振动切削对加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切削实验验证了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提高切削加工系统稳定性这一切削效果。
  • 短文

  • 1:陈放;2:马晓青,王鹏
    摘要 ( ) PDF全文 (323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刚塑性最小加速度原理,建立了在非对称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自由圆柱壳体的分析模型,在不同辅助装药分位角和变形初速条件下,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相应的壳体最终变形。模拟实验表明,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 1:张小凤,越俊渭;2:王荣庆,庆韩静
    摘要 ( ) PDF全文 (46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将双基地声呐中发射和接收站的测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出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估计(WLS)的双基地声呐定位优化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原理和误差分布。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系统参数对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定位误差的几何分布。并将该算法与单纯基于声波到达时间算法的定位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双基地WLS算法充分利用了双基地系统的冗余信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该研究为多基地声呐水下目标的探测、定位和跟踪提供了理论依据。
  • 实验技术与分析

  • 顾建农,张志宏,高永琪,郑学龄
    摘要 ( ) PDF全文 (40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充气空泡对不同头型的空泡特征及对轴对称体阻力特性的影响,在高速水洞中试验研究了三种典型头体在不同空泡数下,轴对称体上充气空泡的几何特征以及相对应的阻力特性,分析了充气数对轴对称体空泡特征与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充气模型的空泡长度、厚度、空泡角随充气量增加而增大,从模型头部充气,能够产生稳定形状的空泡覆盖模型,针对某种特定形状模型,充气产生的空泡能够形成减阻的效果。
  • 王迎春,王富耻,李树奎
    摘要 ( ) PDF全文 (34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烧结态93W、98W钨合金复合模拟弹,在爆炸洞中静爆,分别进行破片回收和穿靶试验,分析破片分布特征和穿靶效应。结果表明,93W的破片质量在0.1~3.Og之间,破片大小不均,回收率较高。而98W破片集中分布在0.1~0.5g之间,98%破片形状都近似等轴状,回收率较低。93W、98W合金复合模拟弹穿靶结果相近,对于2mm普通钢板靶,最小穿靶破片质量在O.lg左右。93W破片断口以沿晶断裂为主;98W破片断口则是沿晶和穿晶的混合断裂。
  • 研究简报

  • 柳錦春,方秦,张亚栋,赵晓兵
    摘要 ( ) PDF全文 (43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内衬钢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的加固改造,以增强结构的防震塌局部破坏能力。但由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内衬钢板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局部破坏机理尚未完全搞清,因此本文利用以前建立的层状波动计算模型分析对比了有无钢板加固时混凝土中的应力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了内衬钢板后组合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防震塌破坏机理,并分析了混凝土钢板组合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行为和破坏形态,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蒋志刚,曾首义,周建平
    摘要 ( ) PDF全文 (43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刚性尖头弹侵彻贯穿金属薄靶板的过程和耗能机理,由能量守恒建立了刚性尖头弹垂直入射金属薄靶板花瓣型穿孔最小穿透能量的无量纲表达式。基于铝合金及纯铝靶板弹道极限试验数据,得到一个计算金属靶板花瓣型穿孔弹道极限速度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并与低碳钢靶板弹道极限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分析讨论了弹体初始速度对剩余速度和靶板耗能的影响。
  • 1:刘爱芳;2:朱晓华,陆锦辉,刘中
    摘要 ( ) PDF全文 (42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高速运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回波信号模型,讨论了目标高速运动特征对ISAR信号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运动特征会导致目标一维距离像的畸变和二维像的模糊。因此,必须对高速运动目标的距离像进行有效的补偿以消除距离像的畸变。针对高速运动目标的ISAR回波信号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 DMFT)的高速运动目标距离像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DMFT谱包络最小Shannon熵准则进行参数估计,可解决幅度最大准则下参数估计性能恶化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距离像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 1:王国平,芮筱亭,陆毓琪;2:陈卫东;3:贠来峰
    摘要 ( ) PDF全文 (422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管火箭武器发射与飞行动力学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整数规划方法,形成了减少多管火箭武器试验用弹量的数值仿真技术。针对某40管火箭炮武器系统,获得了7发连射的密集度试验方案,使试验用弹量比常规试验方法减少了82.5%.40发齐射与7发连射密集度的仿真结果以及专项对比试验结果对比表明,7发连射可用于代替40发齐射进行密集度试验。减少多管火箭武器密集度试验用弹量仿真技术的正确性得到了实弹射击试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