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1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2-31
论文
实验技术与分析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492Q单点电喷汽油机燃油超声雾化换能器设计
1:荣吉利;2:纪常伟;3:王向东
2001,22(4): 433-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49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套自行研制的单点电喷汽油机燃油超声雾化装置,它由一个电子振荡器和一个超声雾化换能器组成,利用后者产生的超声振动,将燃油破碎成微小油滴,使其得到充分雾化。本文根据4920汽油机各工况的喷油量和汽油完全燃烧所要求的油滴直径,计算出超声振动的频率和功率;根据超声原理和单点电喷节气门阀体的结构确定了超声雾化换能器的材料、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避免换能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共振。
Select
火箭炮某千斤顶动作可靠性研究
李业农,施祖康
2001,22(4): 437-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46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火箭炮车千斤顶是一个影响战术技术性能的关键件,要求它在规定的时间内可靠地支撑起炮车。本文就某千斤顶支撑各阶段的动作特点,建立了机构动力学方程。对几种动作过程的可靠性作了深入的研究,推导出动作和时间可靠度的求解方法。
Select
基于局部损失的制退机液压阻カ模型
1:赵建新,王兴贵;2:张鸿浩
2001,22(4): 441-4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35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液压流体力学理论,考虑制退机内复杂结构所造成的局部损失,建立起液压阻力数学模型。通过具体算例说明了该模型与经典理论吻合较好。
Select
双头抢弹内弾道分析模型
吴志林
2001,22(4): 444-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49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双头枪弹的特点,描述了其完整的内弹道过程,提出了内弹道计算假设,建立了两弹头挤进阻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它的内弹道计算方程组。应用该模型对所提出的12.7mm双头枪弹进行了内弹道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Select
膛炸模式及其机理分析
金志明,翁春生,张国强
2001,22(4): 448-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55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国内外大量膛炸事故的破坏状况与膛炸原因的统计分析,本文将膛炸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1)装药设计不当引起火药破碎;(2)冲击载荷引起弹内炸药引爆;(3)引信失灵引起弹内炸药引爆;(4)外界激励引起弹内炸药半爆;(5)炮膛不净引起胀膛或炸膛。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膛炸模式的膛炸原因与机理作了详细分析。
Select
火箭助飞鱼雷的弹道分析
薛晓中,邵大燮,金友兵
2001,22(4): 452-4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45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火箭助飞鱼雷的空中运动、入水运动和水下运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自的运动方程,指出了各弹道段上主要的弹道特性,为火箭助飞鱼雷的设计和弹道计算提供依据。
Select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库存枪弹内弹道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1:王晓锋,姜兴渭;2:刘沃野,蒙占海
2001,22(4): 456-4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38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型单基发射药库存枪弹的理化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内弹道性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库存枪弹内弹道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用此模型计算出各因素变化对枪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
Select
独立冗余保险系统规范谱计算
陆静,程翔,胡玉祥,鞠敏
2001,22(4): 459-4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559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某引信冗余保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谱计算,就弹引系统以45°姿态向混凝;土、沥青、土壤、钢板介质倾斜坠落的冲击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典型化信号分析,为引信安全性;设计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Select
一种计算雷达引信启动延时和起爆方位角的方法
刁海南
2001,22(4): 464-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49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雷达近炸引信启动延时和起爆方位角的方法,描述了时变的弹目空间;交会、定向战斗部破片飞散的过程及其参数,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设计原则,推导了在空间坐标系下引;战配合的相关数学模型。该方法可用于解决战术导弹的定向引战配合问题,也可用于导弹矢量脱靶量;雷达测量中。
Select
关于圆内均匀分布的检验与估计
金文奇,崔德山,邓波
2001,22(4): 468-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51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某型火箭炮武器系统试验中,提出的子母弹抛撒均匀性战术技术指标评定方法问;题,假设子母弹子弹落点为圆内均匀分布,推导出了二维随机变量(R,θ)的密度函数g(r,θ)和分布函;数G(r,θ)并讨论了其性质。采用了ω2检验法对子弹分布均匀性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变量R的分布性质,推导出了等效半径Re的估计公式及讨论了估计性质。为了描述子母弹抛撒的均匀性,通过推导得出了定量描述均匀性指标J的解析式。
Select
滑翔段弹丸的飞行特性研究
1:丁松滨,王中原;2:马忠山
2001,22(4): 473-4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520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弹丸稳定飞行的假设条件下,根据弹丸滑翔飞行的特点,建立了滑翔段弹丸运动的数学模;型。在小扰动前提下推导出描述弹丸扰动运动的状态方程,据此分析了滑翔段弹丸飞行的一些固有特;性和操纵特性,推导出滑翔段弹丸的倾角随攻角的变化关系,所得结果对于滑翔弹丸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lect
子弹垂直侵彻陶瓷/铝合金靶板的理论分析模型
杜忠华,赵国志
2001,22(4): 477-4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46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子弹撞击陶瓷/铝合金复合靶板的实验现象,建立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薄板的动态;响应模型。在给定的靶板条件下,该模型可以仿真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靶板的弹道极限速度,并且把该模;型与其它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Select
液体燃料云团形成过程的数值仿真
丁珏, 刘家骢
2001,22(4): 481-4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45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液体燃料的爆炸抛撒问题,本文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来描述气液云雾形成的初期运动;和发展过程。对于初期运动(近场),建立一维气相运动模型,同时利用移动边界法处理气、液的接触边;界。对于后期的气、液多相混合流动过程(远场),建立二维多相流模型。对爆炸抛撒全过程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仿真给出了云雾区内重要参数的分布,计算得到的云雾外形变化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Select
膨化硝酸铵自敏化理论的微气泡研究
吕春绪,陆明,陈天云,叶志文
2001,22(4): 485-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5248 KB) (
)
可视化
收藏
膨化硝酸铵自敏化理论设计的依据与基础是热点学说,是把微气泡作为热点植入膨化硝酸 铵中,实践表明是成功的。本文重点讨论了微气泡在膨化硝酸铵中的形成、保护、表面结构特征及其在 膨化硝酸铵中的分布状态及规律。
Select
固体推进剂燃速动态测量的特性分析
1:王智;2:王松柏
2001,22(4): 489-4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33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固体推进剂在压力作用下的动态燃烧特性为人们所关注,用激光燃速仪研究其特性的测量;结果则需认真研究。在本文中,针对激光燃速仪测量的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去伪存真的修正;办法。
Select
一种基于圆阵测量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祝龙石
2001,22(4): 492-4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44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被动声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圆阵测量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时延测量值进行预处理,以预处理量直接作为卡尔曼滤波器测量方程的输入量,并利用台;劳级数对非线性测量方程进行线性化。数值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滤波、跟踪效果。
Select
ー种快速目标的图像跟踪综合算法
1:程相权,郭治,余海,戚国庆;2:李显峰,殷开宝
2001,22(4): 496-4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49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空中快速目标,提出了一种图像跟踪综合算法,解决了一系列由于跟踪环境、时间、对象的变化而给图像序列处理造成的困难,简单且有效地实现了在复杂空情下对运动目标的跟踪。
Select
幅度量化数字射频存贮器的量化误差性能分析
1:张俊,费元春;2:林碧影
2001,22(4): 500-5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47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数字射频存贮器(DRFM)的幅度量化误差性能及对系统的影响,本文从典型雷达信;号量化过程入手,通过分析对比有限精度量化和无限精度量化的带内信号能量和寄生信号能量,得到了;DRFM量化误差性能的一些规律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这将为DRFM设计、选择或性能分析提供了一些;依据以及计算和分析方法。
Select
一种改进的直升机声测被动定向算法
陈华伟,赵俊渭,蔡宗义,许学忠
2001,22(4): 504-5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19
摘要
(
)
PDF全文
(492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相位谱时延估计算法在直升机被动声定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时延估计;精度的新算法。并用实测直升机噪声数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高的时延估计精度和算法鲁棒性,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Select
激光驾束制导仪空间光场性能铡量系统
李松明,黄柯彦,徐荣甫
2001,22(4): 508-5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50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新型的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激光驾束制导仪的空间光场特性。首先分析了制导;仪的工作原理,然后论述了此测量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由导轨、扫描激光探头、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导轨可定位于0°,45°,90°三个方位,探头可沿导轨快速步进完成对整个光场的扫;描。计算机用于控制导轨的转动和探头的步进,并完成数据采集、保存、打印输出。系统既可用于静态;测试,又可用于实弹发射时的实时监测。系统已通过内外场验收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已交付用户使用,效果良好。
Select
基于模糊评判的装备故障预测模型研究
黄景德,王兴贵,王祖光
2001,22(4): 512-5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48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装备故障实现适时预测,本文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故障预;测模型,并探讨了动态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Select
Li2B4O7晶体生长与声表面波中应用
李建利,刘景和,李艳红,张亮,邢洪岩,徐斌
2001,22(4): 516-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49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z法生长出Φ30mm×30mm的单晶体,对其原料配置、晶体生长工艺,压电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从压电性能,晶体谐振器和压控振荡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晶体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新型压电晶体材料。
Select
齿间摩擦力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
徐辅仁,沈伟
2001,22(4): 520-5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57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增速齿轮传动中惰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的诸因素,并推导出包括齿;间摩擦在内的实际外载荷作用下惰轮齿根弯曲疲劳应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齿间摩擦力对增速齿轮;传动中惰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可忽视。
Select
不同型线凹模钨合金静液挤压过程数值仿真研究
王富耻,张朝晖,李树奎
2001,22(4): 525-5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491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ANSYS5.5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四种不同型线凹模钨合金静液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钨合金静液挤压时挤压压力、试样内部应力,应变场、模具表面压力随凹模型线的变;化规律,为钨合金静液挤压过程中凹模型线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Select
双流传动履带车辆转向期间换档策略研究
陈慧岩,方道,丁华荣
2001,22(4): 529-5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54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双流传动装置转向期间实现换档的必要性,介绍了实现转向期间自动;换档的控制策略。台架试验表明,双流传动装置在转向期间的换档操纵功能提高了车辆转向性能。
实验技术与分析
Select
用巴西实验评价炸药的力学性能
1:陈鵬万,黄风雷,张瑜;2:丁雁生
2001,22(4): 533-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687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巴西实验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炸药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设计了巴西;实验装置,用巴西实验对炸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巴西实验进行了粘弹性近似分析。巴西实;验能够比较准确、敏感地反映炸药的力学性能,具有试样制备简单、实验费用低等优点,是评价炸药力学;性能的可行方法。
Select
冷挤成形圆柱内壁矩形螺旋单元的实验研究
1:武金有,蔡志萍;2:КузнецовД П
2001,22(4): 538-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51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坐标网格法分析了冷挤压内斜齿轮时的力学特点,实验结果给出了变形区不同区;域的应变特征和毛坯表面变形区内应力应变值及其变化规律,指出了变形区的外部边界和可能破坏的;区域。给出的结果为计算变形力奠定了基础。
研究简报
Select
柴油机智能停油装置的研究
黄官升,张勤良,张又明
2001,22(4): 542-5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4306 KB) (
)
可视化
收藏
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车辆管理的可操纵性,是现代车辆综合性能评价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重型车辆及特种车辆尤为必要。本文设计的智能停油装置,既可以实现紧急状态下断油停车,又能实;现车辆的日常管理。
Select
SPETC炮等离子体发泰器自由喷射放电特性研究
戴荣,栗保明,宁广炯,董健年
2001,22(4): 545-5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54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多个方面对固体工质电热化学( SPETC)炮中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自、由喷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毛细管几何参数、不同消融毛细管材料、不同PFN放电参数、不同脉冲叠加方式等;条件下的百余次放电实验,结合数值分析,得出了在上述不同条件下,自由喷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主要;放电特征参数的基本变化规律。
Select
自行火炮车体的非线性动态响应
王长武,楚志远,闵建平,陈运生
2001,22(4): 549-5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55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非线性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的数值积分方法和三维;五节点接触单元的接触算法、刚度矩阵和载荷列阵,通过非线性弹簧阻尼单元、接触单元等建立自行火;炮发射过程的动力学菲线性有限元模型,集中解决自行火炮的悬挂部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非线性问题,;求解了车体的固有特性和非线性动态响应,为火炮发射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途径。
Select
迫击炮弹ー维射程修正引信技术研究
李杰,马宝华
2001,22(4): 553-5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4353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一维弹道修正引信技术的基本目的是在不给士兵增加后勤负担的情况下,提高迫击炮;间接射击的有效性。射程修正模块作为追击炮弹引信的一个灵巧武器,能减小射程误差,提高其打击毁;伤效率。现代微电子、传感器和电源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用迫击炮引信进行一维射程修正成为可能。本文主要针对迫弹弹道修正引信射程修正技术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Select
AHEAD弹对导弹目标的毁伤研究
李向东,张运法,魏惠之
2001,22(4): 556-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527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AHEAD弹对导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和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AHEAD弹的;工作原理和开舱后子弹空间分布规律及速度特征,然后利用数学方法将离散的子弹云团进行连续化处;理,并研究了云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目标和云团的交汇过程,推出了拦截条件,最后根据目标和子;弹云团的具体交汇情况,结合目标舱段毁伤准则,得到单发AHEAD弹对导弹目标的毁伤能力。
Select
一次引爆型燃料空气炸药装置结构的实验研究
张奇,白春华,刘庆明,刘长林
2001,22(4): 560-5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406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FAE)装置四种不同结构爆炸作用的实验结果。其结果表;明,燃料分散的均匀性是影响一次引爆燃料空气炸药爆炸效果的主要因素。非中心对称装药爆炸分散;造成云雾分布的非均匀性,爆炸效果较差 | 中心对称装药有利于形成环向均匀分布的云雾区,改善爆炸;作用效果。
Select
永磁场提高电解加工尺寸精度的试验研究
范植坚,王天诚,李福援,徐泽华,冀菊芳
2001,22(4): 563-5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477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在电解加工装置上叠加永磁体磁场的方案,分析了在叠加的磁场与阴极进给方向;垂直和平行的条件下加工钢质工件时磁力线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单独叠加永磁场和同时叠加电磁场的区别。试验表明,在NaN03复合电解液中叠加永磁场加工钢质工件,可以显著减小杂散腐蚀,叠加永磁场工装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Select
神经模糊技术在柔性加工エ序质量保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张建立,李钢,俞研,陶俐言,蒯晓俊
2001,22(4): 566-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2001.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54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分析了柔性加工中的误差源及误差映射关系,融合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的优点,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模型,在某关键件柔性加工的工序质量保证系统中取得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