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兵工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许毅达
ISSN 1000-1093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兵工学报》 编辑部
CN 11-2176/TJ
《兵工学报》是我国国防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目前被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收录,其综合评价指标近年来一直名列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首位;《兵工学报》目前还被国际上著名的检索机构美国......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1991年, 第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1-06-29
论文
实验技术与分析
研究简报
全选
|
论文
Select
内爆炸的小口径杀伤爆破弹毁伤效率 评价模型及优化设计
高修柱、蒋浩征
1991,12(2):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77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小口径杀伤爆破弹直接命中飞机并在内部爆炸的条件,研究了毁伤效率的评价模型和弹药参数的最优选择问题。选择易损面积作为毁伤效率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计算易损面积的数学模型。并以37mm杀伤爆破弹对某型飞机射击的实例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弹的最佳装药量为l20g左右,与圆外最新装备的相近口径的杀伤爆破弹的装药量相近。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
Select
引信安全系统环境识别理论初歩
高敏、马宝华
1991,12(2): 8-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82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引信安全系统环境识别的基本概念,应用这些概念分析了传统的环境识别功能。提出了系统环境识别的信息论问题,并将系统环境识别分为环境检测和环境模式识别两类问题。在给出信息论问题最简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条件的信息价值概念。并将信息源、识别方法和环境识别器要实4的目的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基本理论模型,推导了信息价值的定量表达式。对环境检测建立了一个设计评价准则,并应用该准则分析了传统保险机构的设计思想;对环境模式识别给出了一般性论述,提出了研究该问题的三个准则。
Select
引信系统可靠性指标确定方法的研究
王翠珍
1991,12(2): 1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61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是可靠性工程的一项任务,正确地选择与确定这些指标,必将为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确定引信系统可靠性指标在可靠性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引信产品可靠性指标的特殊性;引信系统有哪些可靠性指标j确定引信系统可靠性指标钧原则和方法。
Select
电容近炸引信探测电极的研究
李建新、徐清泉、施聚生
1991,12(2): 20-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84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电容近炸引信探测电极的设计,对确定弓}信灵敏度至关重要。电容近炸引信是利用静电场工作的。本文将弹体,电极,目标看成是三导体系统,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电荷模拟法对导体系统的电容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电极和弹体进行实验测试;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的结果,提出了探测电极设计的原则;最后利用原则设计了152弹的探测电极。
Select
近炸引信空中目标建模
方再根、孙一兰、林孔建、黄晓梅、张鹏飞、陈方兴
1991,12(2): 28-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44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按实测试验数据建立了一种表示近炸引信空中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型将目标看作是由若干个散射点组成。散射点数目、相对位置和散射强度直接建立在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非线性系统辨识和埃特金插值方法建立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合成模型。利用该模型,在给定弹目交会条件下,可得出交会过程中目标散射信号。统计检验表明,该模型对实测数据的拟合精度良好,可用于有关产品设计和系统模拟仿真。
Select
一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在多卜勒无线电引信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洪保明、李在庭、何遵文
1991,12(2): 32-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94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数字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该滤波器能按给定的指标,自动完成设计任务,给出所需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输出响应,并能自动给出串、并联结构形式的滤波器参数。着重讨论了此滤波器在无线电引信仿真中的应用,通过对地目标输入的仿真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
Select
雷管SDT 二维研究
贾全生、陈福梅、王廷增
1991,12(2): 4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93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改进了一种二维锰铜一康铜环型拉氏量计,测量了雷管内部二维冲击起爆(SDT)流场;还应用二维程序2DLF和BKW程序对雷管SDT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作了对比,使二维拉氏量计和二维程序2DLE对研究雷管SDT可行性相互作了检验。为研究雷管和小直径炸药柱二维SDT过程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Select
平底雷管轴向起嫌能力的研究
蔡瑞娇、毛金生
1991,12(2): 49-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80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雷管的轴向起爆能力是雷管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通过雷管爆炸后转向输出冲击波和底壳飞行速度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研究了平底雷管的轴向起爆能力。结果表明,轴向起爆能力主要是冲击波和破片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冲击波速度随距离衰减.而破片则随距离先拓速再衰减,所以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轴向输出在离雷管底部较近处出现最小值,较远处出现最大值。本文提出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方法对今后设计新型雷管和预估雷管的轴向起爆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elect
工业雷管生产线计算机安全分析初探
梁君言、王佩兰、刘伟钦
1991,12(2): 56-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80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FTA)对工业雷管生产线的安全分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文中主要介绍了生产线事故树的编制、计算机安金分析程序的编制和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部分工序昀分析结果。
Select
热爆炸转变现象及转变点的计算
杜志明、曾庆轩、冯长根
1991,12(2): 63-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89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定态临界性及转变性的一般定义出发,给出了临界条件及转变条件;结合非线性数值积分的特殊方法及牛顿迭代法,构造了一种新的求解普适热传递条件下热爆炸系统(Thomas系统)转变点的方法;给出了平板、圆柱和球形热爆炸系统转变值的计算结果。本文的计算方法在Biot数Bi→O时(接近于Semenov系统),仍能给出精确的结果,弥补了其它方法的缺陷。
Select
TNT/RDX悬浮液的流变学性质
徐更光、徐军培
1991,12(2):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487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地测定了国产RDX的颗粒分布及液态TNT和TNT/RDX悬浮液的流变学性质,研究了20余种添加剂对TNT/RDX 40/60悬浮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并给出了主要研究结果和特性方程,为B炸药的改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Select
冲击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衰减特征
陈熙蓉、王可、刘德润、吴凤元
1991,12(2): 75-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6816 KB) (
)
可视化
收藏
50%爆炸的隔板厚变是表示炸药冲击波感度的一种简单比较方法。本文提出一个简便的测量装置,能准确地测量冲击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行进距离随时闽的变化关系,从而计算隔板中不同厚度处的冲击波速度每冲击波压力。实验研究给出了Ly-12铝、45号钢和有机玻璃隔板的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比较。
实验技术与分析
Select
一种测量中等压力的新方法——双压阻计法
黄正平、冯喜春
1991,12(2):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54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子测量中等压力的双锰铜压阻计测压方法。此法把H型或双π型等低阻值锰钢压阻计的量程扩展到O,2 Gpa,压力的最高分辨率达到20MPa。
Select
一种新的毫米波CT无损检测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赵川东
1991,12(2): 8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861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给出应用平面波CT成象原理研制的一种新的毫米波无损检测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用于对非金属制品的二维CT检测。毫米波测试装置采用由抛物面反射体。滴置馈源、零桥环路连成一体的结构,可产生窄波束的平面波照射场。文中给出了在30G Hz频率下的实验结果及重构出的被测件断层图象。
研究简报
Select
具有薄弱环节引信贯穿靶板时的动力分析
高世桥、王宝兴
1991,12(2): 93-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1093.1991.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411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具有截锥形薄弱环节引信贯穿薄金属靶板时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弱环节处的刚度越小,引信在同一时刻的受力也越小,即薄弱环节处越弱,引信所受靶板阻力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