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孙庚辰,吴锦云,赵国志,史骏
    摘要 ( ) PDF全文 (97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长杆弹垂直侵彻半无限厚靶板的主要现象和过程作了分析。考虑了弹杆在侵彻过程中的破碎以及弹、板的材料性质对侵彻过程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垂直侵彻的简化计算模型,定量地描述了在侵彻半无限厚板的过程中弹杆的速度、长度和穿深的变化规律。研究的速度范围是900~1600米/秒。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 赵伯华
    摘要 ( ) PDF全文 (150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多根管状药在燃烧室中的四种排列方式及其装药根数n和装药相对外径的理论计算公式;纠正了六方密实排列n值计算的几个公式。通过对电子计算机计算结果的优选,最后给出一组满足不同肉厚系数1要求的设计曲线,对某些导弹、火箭发射器及助推器的装药设计有实用价值。

  • 施聚生
    摘要 ( ) PDF全文 (107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LC振荡器的角度,阐明了多普勒无线电引信自差收发机的基本原理。并以振荡器的平衡条件为基础,导出了适用于电子管和晶体管自差收发机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在公式中不仅考虑了器件的转移特性的非线性问题,而且还考虑了器件的输出特性和输入特性的非线性问题。此外还研究了器件工作状态的划分及共对灵敏度的影响。

  • 崔德山
    摘要 ( ) PDF全文 (125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在样本大小已知、且不很大的条件下,如何确定检验产品是否满足某项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评定标准。按风险极小化原则,计算可容许的评定标准,并对其灵敏度给以计算分析。文中,对其他一些评定方法加以评论、分析和比较,并举例计算。
  • 综述

  • 王正国
    摘要 ( ) PDF全文 (111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创伤弹道学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其要点如下:1.强调刨伤弹道学不仅要研究投射物对人体的撞击效应,而且要研究其飞行特性。2.介绍丧失战斗力的致伤标准公式P(K)=P(IHP(H),即致死机率=杀伤公算×被击中的机率。3.鉴于组织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组织实际吸收的能量,即传给组织的能量,同时,对于任何武器来说,高速或低速都是相对的,因此建议用“高能传递或低能传递”来代替“高速或低速”。4.速度对能量传递的影响不如投射物翻滚或破碎的作用大。5.介绍了几种有助于外科医生判定失活组织的新方法,如光对比法、经膜电位记录法、组织化学等。6.介绍了伤后局部和全身(循环、呼吸、免疫、代谢等)的变化。7.清创愈晓,需清除的失活组织愈多,故清创术宜尽早进行。

  • 试验技术与分析

  • 孙立志,钱福星
    摘要 ( ) PDF全文 (124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杆形头部、圆筒尾部的弹丸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超音速(M=2.0,M=2.5)风洞试验;给出了试验曲线和典型流态的纹影照片;分析了杆形头部的气流分离过程、影响分离的因素以及两重分离和推后分离的产生,并提出了克服两重分离和推后分离的措施;初步探讨了杆形头部的稳定机理和一些设计问题。

  • 研究简报

  • 廖传慎
    摘要 ( ) PDF全文 (5122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对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在规定转向半径工况下研究较多,而在转向摩擦元件摩滑过程中的转向运动学研究得较少。本文引入一个考虑摩滑过程的运动学参数“λ”来研究转向的全过程,导出转向半径R与运动学参数λ的函数关系R=f(λ),对不同转向机构形式都可画出这种转向运动特性曲线。本文着重讨论二级行星转向机构的这种特性,所述方法亦可对其它转向机构进行分析,从而可从理论上研究转向运动学的全过程,评价其合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