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才鸿年
    摘要 ( ) PDF全文 (148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开端液压自紧圆筒(Ni-Cr钢)。用考虑材料应变硬化的最简单解法[3]计算加压过程中圆筒的应力分布及内压一外表面应变关系。将材料单向拉伸一压缩曲线中的鲍兴格效应线性化;以圆筒塑性区中的切向应变代替相当应变,求卸压过程应力变化及内压一外表面应变关系的解。进而可由加压与卸压两个过程应力分布的代数和求残余应力。由于上述近似计算,所以这种解是最简单的。文中用试验和理论分析验证了这种近似的合理性,并用自紧过程内压一外表面应变的实际测定和自紧圆筒残余应力的测定证明这种理论解有相当满意的准确性。在上述残余应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了液压自紧炮身强度设计和自紧工艺参数设计的有关问题。

  • 王湘卿,方之昌,章建华
    摘要 ( ) PDF全文 (119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分轴式坦克燃气轮机的简单循环和回热循环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用严格的气动热力计算方法,考虑到实际循环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精确的热力循环计算,可获得一整套关于压比、涡轮进口温度、回热度对比功和热效率的关系曲线。因此,将有助于坦克燃气轮机设计人员选择最佳化方案;同时也对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改造为坦克用燃气轮机提供了方向。计算中,因比热是随温度和燃气成分而变化的,本文采用的变比热是考虑了此两者的影响,因此计算精度较高。最后还分析了环境温度、涡轮进口温度、各部件效率、流动阻力、回热度等因素对简单循环和回热循环的比功和循环效率的影响。

  • 赖百坛,李定鉌
    摘要 ( ) PDF全文 (790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中小型电子计算机论证选择离心自炸机构自炸角速度ω*t0及设计确定钢珠离心自炸机构基本结构参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首先计算外弹道和弹丸沿弹道的旋转焦速度ω,然后输出旋转危速度对于时间的曲线ω - t,通过对不同射角下ω - t曲线族的分析,选择战术要求的ω*t0。 对不同的钢珠数目i,不同的钢珠直径d,可以计算出自炸角速度ωt0与倾角α (参见图2)的关系曲线,输出这个曲线族,根据战术要求选定的ω*t0。即可分析确定合适的结构参量i,d及α。这种方法便于看清各种不同射角θ0时自炸炸点分布的情况及自炸炸点位置与最小射角θ0min的关系。从而可以解央这种计算量大、要求考虑金面而因素又不太多的优化设计问题。

  • 田德余
    摘要 ( ) PDF全文 (1144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绘制了NC-NG (TA、TEGN) -RDX (HMX)系无烟推进剂一系列等性能三角图,由图可清晰的看出主成分的配方与性能,燃气成分的关系。若知主成分的配方可从图上读出各种性能及燃气成分值,也可由性能指标从图中迅速的找出各种组份的含量,并结合工艺选择最佳配方。其特点是简便、直观,便于配方设计与选择。本文还对不同含氮量的硝化棉(NC)、不同增塑剂及压力变化给推进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讨论;提出了适当增加压力对充分利用推进剂能量是有利的。最后,论证了适当增加配方中的氮含量是提高低压下能量释放率的重要途径。
  • 魏惠之,朱鹤松,冯景艳,张述祖
    摘要 ( ) PDF全文 (75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弹丸发射强度的分析(尤其是弹塑性分析)是弹丸设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有限元素法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以某破甲弹为例讨论了模型,用轴对称弹塑性程序进行了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实弹射击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

  • 试验技术与分析

  • 蒋凡
    摘要 ( ) PDF全文 (945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采用电炉加热、氧乙炔焰喷吹、等离子体喷吹以及发动机试车等四种试验方法对热解石墨、石墨渗硅、石墨沉积钨、钼、钼渗硅、Si3N4-SiC陶瓷及TiC基金属陶瓷等七种高温材料进行的热震性对比鉴定。试验表明,氧乙炔焰喷吹比较接近发动机试车的结果,它可作为筛选喷管材料的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本文还提出了热震试验的技术规范以及热震等级的标准。讨论了影响材料热震性的各种因素以及改进喷管材料的主要技术途径。

  • 张政奇
    摘要 ( ) PDF全文 (62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定并计算了不同形状和重量的弹片杀伤动物狗和穿透25毫米厚干松木板时的能量,分析了杀伤效果与杀伤能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说明了以比动能评价致伤(穿透)能量和以贯穿狗胸腔之能量作为评定杀伤动物标准的合理性。此外,还探讨了两类目标之间杀伤能量的一致关系。这对改进弹药的威力设计和部队的实际应用都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