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2012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25
      
  • 全选
    |
  • 李玉川, 庞思平
    2012,35(1): 1-8.
    摘要 ( ) PDF全文 (15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炸药科学在高能量密度化合物、金属化炸药、复合炸药、新型高分子粘结剂应用、反应性材料和纳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总结了目前炸药研究和应用中采用的一些新思路,并对我国炸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梁彦会, 张建国, 冯晓军, 张同来, 王世英, 汤崭, 刘芮
    2012,35(1): 9-14.
    摘要 ( ) PDF全文 (13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欧美克LS-800型激光粒度测定仪测试了HNS细化的两种产品,结果表明,工艺中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在粒度分布范围方面及颗粒度方面都优于未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另外对表面活性剂在细化工艺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对表面活性剂在亚微米级炸药技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韦兴文, 周筱雨, 涂小珍, 王培
    2012,35(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13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含有偕二硝基的四元环硝胺炸药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在合成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TNAZ的物理化学性能参数,证实了这种高能量密度材料易损性低于其他硝胺炸药,适于用作熔铸炸药和增塑剂.
  • 甘志勇, 柴春鹏, 罗运军, 李娜
    2012,35(1):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12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包装贮存的三胍药与贫铀合金样品、包装贮存的贫铀合金结构件和装药结构按期取样,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和靶场试验,研究样品的性能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贫铀合金辐照对三胍药的燃烧性能无显著影响.
  • 李俊龙, 王晶禹, 安崇伟, 李小东
    2012,35(1):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23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含有两种不同黏结剂的低易损性发射药(即LOVA发射药),并应用点火燃烧模拟装置与密闭爆发器对其点火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OVA发射药难点火,但在点火药中添加高氯酸铵后可有效改善LOVA发射药的点火性能. LOVA发射药燃烧具有燃速系数低、燃速压力指数高等特点.
  • 田轩, 王晓峰, 南海, 郭昕, 倪冰, 许西宁
    2012,35(1):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22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微热电偶测温和火焰单幅照相技术测试了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波温度分布及燃烧火焰结构;用扫描电镜对熄火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通过能谱仪进行局部元素分析;对DSC曲线进行积分,得到推进剂的凝相放热量;测量推进剂燃烧的爆热和低压燃速,获得了其低压燃烧特性和一次燃烧放热情况.结果表明,含AP包覆硼的推进剂燃烧更剧烈,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更高,AP包覆硼提高了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凝相放热、爆热和低压燃速.初步确定了该类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为建立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烧物理模型提供了依据.
  • 梅震华, 钱华, 刘大斌, 叶志文, 吕春绪
    2012,35(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11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DSC和TG研究了Al2O3、Fe2O3、TiO2、SnO2 4种纳米燃速催化剂对7-氨基-6-硝基-4,5-二氧化呋咱(CL-18)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它们均使CL-18的起始反应温度降低、终止反应温度升高; Fe2O3、TiO2、SnO2不仅提高了反应放热量而且使整个反应变得相对平稳,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CL-18的固态残留物量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却一直减少;SnO2和Al2O3对CL-18的两个活化能影响较大,使CL-18的第一活化能分别降低了13.18 kJ/mol和16.25 kJ/mol,第二活化能分别降低了40.49 kJ/mol和43.96 kJ/mol;然而Fe2O3仅仅对第二活化能有较大影响,降低了40.41 kJ/mol
  • 黄菊, 王伯良, 仲倩, 惠君明
    2012,35(1):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1816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耦合点隐式方法的MacCormak两步差分格式求解N-S方程,对喷管中的可压、黏性、湍流流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实验不能得到的参数分布,研究结果对发动机的设计、性能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最后用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 张伟, 沈瑞琪, 吴立志, 秦钊, 叶迎华, 胡艳, 朱朋
    2012,35(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7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外含磷系、卤素系阻燃聚氨酯材料研究状况,当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磷酸酯添加型阻燃剂,反应型阻燃剂以及具有阻燃特性的聚氨酯黏结剂,建议今后应将提高阻燃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和阻燃机理作为研究的重点.
  • 朱勇, 李普瑞, 葛忠学, 兰英, 刘建利
    2012,35(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13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PDSC和TG-DTG研究了RDX和HMX的热分解,探讨了各种试验条件,包括试样量、升温速率和动静态高压等的影响.在分解过程中相态变化引起反应的加速是HMX的分解较RDX剧烈的主要原因,HMX的自加热和自催化也因此变得较RDX更显著.
  • 马巧丽, 于艺, 张雪娇, 庞思平
    2012,35(1):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11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DSC研究了硝化棉(NC,11.92%N)的一级自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50%转化率前的DSC曲线可用一级自催化方程描述:(dy)/(dt)=-1016.4exp-(210380)/(RT)y-1016.7exp-(171500)/(RT)y(1-y)50%转化率后的DSC曲线可用如下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dy)/(dt)=-1016.3exp-(174280)/(RT)y (n=1)和 (dy)/(dt)=-1016.8exp-(171300)/(RT)y2.71(n≠1)
  • 宋振伟, 李笑江, 严启龙, 刘芳莉, 刘萌, 刘鹏
    2012,35(1):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126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模拟硝酸铵(AN)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加入防爆添加剂制成防爆AN,按照工业********制成铵油炸药,并用8#雷管起爆,实验表明该防爆AN失去了爆炸性.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AN和防爆AN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绝热分解温度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自加热速率与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了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据此分析了防爆AN的安全性,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也表明防爆AN热稳定性的提高是爆炸特性得以消除的原因.
  • 毛科铸, 夏敏, 罗运军, 张在娟
    2012,35(1):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10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在TATB(三氨基三硝基苯)炸药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察了温度、溶剂种类、吸附剂TATB的比表面积及其浓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S在TATB炸药颗粒上达到吸附平衡约需35 h,其吸附等温线呈"S"形.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和吸附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溶剂本性和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因素,AS在不良溶剂中的吸附量大于好的溶剂;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量越大.
  • 刘现玉, 周志清, 周伟, 杨月诚
    2012,35(1):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26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航天飞行器的典型防护结构,介绍和总结了国内外开展超高速碰撞研究的历史和成果。提出急需开展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阐述了爆炸驱动加载、物理爆炸、自燃性金属材料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同时说明这些研究在这个领域的重要性。
  • 赵宏立, 刘来东, 靳建伟, 张衡, 赵宝明, 赵瑛, 张邹邹
    2012,35(1):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19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复合射孔器装填的AP丁羟(HTPB/AP)复合推进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模拟试验,对装药试样进行模拟损伤1采用药柱密度测量技术和密闭爆发器试验,分析了试样的损伤程度,并对损伤装药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推进剂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内部结构发生了微观变化及损伤.其损伤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速冲击.低速撞击.准静态压缩和高温冲击.试样的损伤程度越大"其燃烧性能的变化越大"其中经高速冲击和低速撞击的HTPB/AP复合推进剂的燃烧特性已转变为对流燃烧或压缩燃烧,在一定的外界约束条件下,很有可能产生燃烧转爆轰现象。
  • 郭长平, 李文祥, 蔺向阳, 潘仁明
    2012,35(1):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196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把双基、改性双基、交联改性双基和NEPE推进剂等32个配方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特征量△Sd与燃速u用经验方程u=ku[p△Sd1/2进行了关联,其中:p为压强,△Sd =△Hd /(Te- To),△Hd 为分解热,To为放热起始温度,Te为放热结束温度。在迄今PDSC试验能达到的压力范围内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获得的燃速与PDSC特征量相关因子 ku能用以考核燃速催化剂的作用和推进剂组分的响。
  • 李强, 闫光虎, 张玉成, 严文荣, 张江波, 赵晓梅, 刘强, 杜江媛
    2012,35(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16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估算NTO负一价离子标准水合Gibbs自由能Δhm(NTO-,g)的简易公式。用所建立的估算式和热力学关系式,算得Δhm(NTO-,g)=-267.24kJ·mol-1,Δhm(NTO-,g)=380.71 J·(K·mol)-1。用热化学循环,算得体系[Mn+(g)+ nNTO-(g)+mH2O(g)](M=La, Ce, Pr, Eu, Sm, Gd, n=3, m=7; M=Y, Yb, n=3, m=6; M=Dy, Tb, n=3, m=5; M=Nd, n=3, m=8)水合过程的焓变。
  • 严文荣, 张玉成, 赵晓梅, 张江波, 李强, 闫光虎, 刘强, 杜江媛
    2012,35(1):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12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烟雾透射计、红外热像仪、FTIR光谱仪和高速摄像仪 等测试仪器研究了Al粉含量对CMDB推进剂可见光、红外和激光透过率、红外辐射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等特征信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Al粉含量增大,CMDB推进剂燃气尾焰的可见光、红外和激光透过率显著降低,红外辐射温度、强度、火焰长度和宽度明显增大。Al粉含 量对推进剂燃烧产物的种类影响不大。
  • 刘志涛, 徐滨, 南风强, 廖昕, 王泽山
    2012,35(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10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凝胶色谱(GPC)、DSC、密度计等方法研究了端羟基聚3 -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丁环(PNMMO)的分子结构、理化和安全等性能,其密度(ρ)、生成 焓(ΔHf)、玻璃化温度(Tg)和摩擦/撞击感度(H50)分别为1.26g/cm3、-1933.74kJ/kg、-30℃、0%和109.6cm, PNMMO弹性体的最大抗拉强度(σm)和最大延伸率(εm)分别为3 .54~7.72MPa和253%~279%。用推进剂能量计算程序计算了PNMMO推进剂与NEPE和 GAP推进剂的理论比冲。结果表明:PNMMO推进剂的理论比冲(6.86MPa)比NEPE 推进剂的值68~140N·s·kg-1,比GAP推进剂的理论比冲低3~7N·s·kg-1
  • 贾昊楠, 路桂娥, 江路明
    2012,35(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12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均匀设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纳米含能有机铅盐n-ONPP、纳米有机铜盐n-PAC和碳黑复配对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数学分析模型。结果表明,n-ONPP和n-PAC复配或n-ONP和碳黑的复配,对提高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2~6MPa的燃速效果显著,而对提高该推进剂在6~22MPa的燃速效果不明显。但一定量且比例适当的n-ONPP、n-PAC和碳黑复配,能显著提高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中低压下的燃速,且在中高压段使推进剂出现平台燃烧,但平台燃烧的压强范围随着催化剂比例的不同而不同。理论分析表明,在2~4MPa,对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燃速起决定作用的是n-PAC和碳黑;n-ONPP、n-PAC和碳黑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燃速也有一定的作用。在6 MPa以上,n-ONPP和n-PAC对燃速起决定用,碳黑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