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火炸药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火炸药学报》197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 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火炸药技术专业期刊。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5-25
全选
|
Select
铝粉含量对梯铝炸药爆压和冲击波参数的影响
冯晓军, 王晓峰, 黄亚峰, 封雪松
2009,32(5): 1-4.
摘要
(
)
PDF全文
(120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AP对炸药空中爆炸性能的影响,在RDX和HMX基混合炸药和含铝炸药中添加AP,并进行了空中爆炸性能试验。从冲击波超压、爆炸火球的最大半径及火球持续时间、爆炸场温度等方面分析了AP对炸药空中爆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P对空中爆炸冲击波超压的影响与主炸药的种类有关,加入AP后,混合炸药的冲击波超压降低,含铝炸药的冲击波超压增大;随着AP含量的增加,最大火球半径和火球持续时间及爆炸场温度都减小。
Select
2-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的氧化胺化反应
成健, 刘祖亮, 姚其正, 周新利, 王爱玲
2009,32(5): 5-7.
摘要
(
)
PDF全文
(13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相关作用原理,用实验验证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原理的可行性。针对选定的炸药装药,设计了二次爆炸杀伤战斗部的实验弹结构,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实验弹的爆炸过程,确定二级装药在一级装药爆炸作用下是否发生XDT或DDT、测量起爆延迟时间和二级装药发生爆轰时其距初始位置的距离。结果表明,当有机玻璃隔板厚度值为50~80mm时,二级装药发生稳定的XDT或DDT,起爆延迟时间为2125~11000μs,二级装药产生的位移为252~645mm;采用钝感炸药装药,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起爆时间更长的爆轰。XDT或DDT原理可应用于杀伤战斗部技术,提高杀伤破片的分布密度和速度。
Select
低拉伸应力下PBX的老化实验研究
周红萍, 何强, 李明, 温茂萍, 李敬明
2009,32(5): 8-10.
摘要
(
)
PDF全文
(9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防御大口径穿甲弹的攻击,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爆炸反应装甲对穿甲弹的干扰。通过对穿甲弹以不同的法线角侵彻靶板装甲进行试验,得出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穿深,并对防护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爆炸反应装甲能够有效地干扰穿甲弹,更易造成穿甲弹弹体的质量损失和飞行姿态的改变,破坏其继续穿入主装甲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穿甲弹的防护效果。
Select
用小药量至爆时间试验研究炸药爆发分解反应动力学
胡荣祖, 赵凤起, 高红旭, 赵宏安, 冯国富, 马海霞, 宋纪蓉
2009,32(5):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10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AUTODYN软件对FAE装置燃料近区的抛撒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爆炸载荷下燃料抛撒的速度曲线,得到燃料抛撒的初始速度和最大速度,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外壳体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厚度越小,越有利于提高燃料的抛撒速度;内壳体材料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屈服强度,还要考虑材料的密度等因素。
Select
LLM-105/EPDM造型粉的制备及性能
董军, 王晶禹, 梁磊, 李丹, 安崇伟
2009,32(5):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14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四氯化钛、六水硝酸锌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ZnTiO
3
的粉体,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用差热分析考察了纳米ZnTiO
3
对高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550℃可制得结晶良好的立方相纳米ZnTiO
3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粒径约100nm。在AP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纳米ZnTiO
3
,AP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峰分别提前约18.3℃和25.1℃;提高纳米ZnTiO
3
的含量可以增强对AP高温热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阻碍AP的低温热分解。
Select
PBX压缩疲劳过程中的红外热像试验研究
郑雪, 李敬明, 蓝林刚, 周红萍, 朱凤云
2009,32(5):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13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六氯环三磷腈进行溶液开环聚合,得到线形聚二氯磷腈,再由芳氧基团取代其长链上的活性氯原子,合成出芳氧基聚磷腈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GPC、DMA、TGA及导热系数等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出的聚合物为芳氧基聚磷腈,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343~44625,分散度为3.0305~4.8857。初始热分解峰温为374.23℃,主要分解峰温为397.78℃,在461.14℃和529.95℃有较明显的热失重现象,在565.37℃时仍有质量分数45.40%的残余并保持恒定,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4.09℃,导热系数为0.21W·m
-1
·K
-1
。
Select
含硼金属炸药水下能量的实验研究
封雪松, 赵省向, 刁小强, 戴致鑫
2009,32(5):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12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作用机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强度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揭示的3种制式发射药及新型ETPE发射药在等离子体作用后的燃烧表面变化规律,得到等离子体点火后发生燃烧反应的质量。结果表明,电弧等离子体输入电能对发射药的点火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输入电能的增加,参加反应的发射药质量逐渐增加。ETPE发射药燃烧表面与常规制式发射药燃烧表面有较大差别。发射药对电弧等离子体的相对敏感程度不同,双基发射药最强,ETPE发射药最弱
Select
压装高能炸药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王建, 文尚刚, 何智, 王珺
2009,32(5):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15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得到RDX及其与高氯酸铵(AP)裂解产物NH
3
、ClO
3
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构型,计算了RDX及各复合物的N-NO
2
键解离能。结果表明,复合物中RDX构型变化不是很大,但其C
S
对称性遭到破坏。RDX与NH
3
、ClO
3
结合后其N-NO
2
键解离能与RDX相比变化不大, NH
3
、ClO
3
的存在不影响RDX硝基裂解A位优先于E位的顺序。但一旦复合物裂解,生成的NO
2
极易与NH
3
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从而可引发RDX的后续裂解反应。
Select
膜状RDX/SiO
2
传爆药的制备及表征
王金英, 姜夏冰, 张景林, 陈建申
2009,32(5):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17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内能法计算了GAP含能热塑性弹性体(ETPE)为基的多个发射药配方的能量特性参数。结果表明,RDX/ETPE/A
3
发射药的火药力约为1170kJ/kg,用CL-20、TNAZ等替代配方中的RDX,火药力呈线性规律变化,并且能够得到1300kJ/kg以上的火药力。不同的含能增塑剂对配方的能量有很大的影响,含BTTN、BuNENA发射药配方具有很高的能量,RDX/ETPE/NC/BTTN(ETPE与NC的质量比为70∶30)发射药配方的火药力在较宽的范围内都可以达到1200kJ/kg。
Select
TNT在钢筋混凝土靶中爆炸的试验研究
顾晓辉, 宋浦, 王晓鸣
2009,32(5):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145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夹层装药爆轰产物驱动飞板运动的物理过程,建立了飞板运动的简化计算模型。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3D)对飞板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上飞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炸药爆速、下飞板厚度对上飞板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爆速较高的高能混合炸药,或适当提高下飞板厚度,可以明显提高上飞板的飞散速度。
Select
TNT装药水中爆炸的数值模拟
庞军
2009,32(5):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11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最小自由能法计算不同硝酸铵含量发射药燃烧产物中的CO浓度,采用密闭爆发器-气相色谱法静态测试和便携式红外线CO分析仪现场动态测试两种检测方法,研究和测试了硝酸铵对某口径炮射导弹发射药燃气成分中CO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硝酸铵后,可以提高发射装药的氧平衡,降低燃气中CO的浓度和炮尾CO浓度的峰值。在一定条件下,在发射装药中加入硝酸铵可有效降低炮尾CO有毒排气现象。
Select
温压药在有限空间内爆炸冲击波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陈昊, 陶钢, 蒲元
2009,32(5):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22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6种铜盐(DBC、CNI、NT Cu、B Cu、S Cu、A Cu)以及铜盐/炭黑复配体系对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测试了推进剂的熄火表面。结果表明,铜盐可降低RDX-CMDB推进剂在16~22MPa的压强指数;在10~22MPa,铜盐和铜/炭黑混合物对RDX-CMDB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影响不显著。铜盐催化剂以及铜盐和炭黑复配催化剂对推进剂的燃烧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Select
紧凑型聚能装药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孙建, 袁宝慧, 王利侠, 谷鸿平
2009,32(5):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20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硝基甲苯(TNT)与4-氨基-1,2,4-三唑(ATA)的胺化反应为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用高效液相色谱可研究VNS胺化反应动力学,在25℃和35℃的VNS胺化反应中,速率常数分别为0.36L·mol
-1
·min
-1
和0.63L·mol
-1
·min
-1
,且反应较易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加,反应活化能为42.74kJ/mol。
Select
环形EFP成型及侵彻过程的数值模拟
黄群涛, 李铁鹏, 钱建平, 申屠德忠
2009,32(5):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18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真空干燥法制备了Fe
2
O
3
/Al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BET比表面分析仪对原料和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宏观粒子平均粒径为2um, 纳米铝粉均匀分布在Fe
2
O
3
凝胶体系中,平均粒径为40nm。空白Fe
2
O
3
干凝胶比表面积达64.6m
2
/g,填充铝粉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为1.1m
2
/g 。撞击感度试验表明,Fe
2
O
3
凝胶与纳米铝粉复合后,特性落高由30.5cm提高到100.3cm,表明Fe
2
O
3
凝胶可降低纳米铝粉的冲击感度。
Select
含RDX低燃速丁羟推进剂的配方研究
曹文忠, 王中伟, 焦绍球, 张为华
2009,32(5):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12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折光匹配显微技术(OMS)、表观密度浮沉法(SFM)、微聚 焦CT扫描表征了HMX晶体内部缺陷尺寸、数量。结果表明,D-HMX较普通HMX含有较大尺寸内 部缺陷的数量较少,普通HMX含有大量10
-5
mm
3
以上缺陷,普通HMX和D-HM X晶体均含有大量10
-6
mm
3
量级以下缺陷。利用基于细观结构的冲击波效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晶体内部缺陷尺寸对其冲击波温升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等效半径为20~40um的内部缺陷在冲击波加载下温升较高,等效半径为10~15靘的内部缺陷温升相对较低。当冲击波压力增高至5.8GPa, 等效半径为10um内部孔洞在冲击波作用下温升可达到850K以上,两者 的冲击波感度接近
Select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NEPE推进剂寿命预估
莫文宾, 李进贤
2009,32(5):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1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临界气体抗溶剂(GAS)技术的半连续静态工艺制备出平均粒径721.9nm的亚微米级ε型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探讨了 工艺条件对CL-20粒径和晶型的影响,测试了CL-20细化前后的冲击波感度和撞击感度。得到制备亚微米级ε型L-2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平均升高速率4.0MPa/ min,溶液初始浓度8g/100mL,系统压力10.5MPa,系统温度5 0℃。亚微米级ε型CL-20冲击波感度的隔板值降低58.6%,撞击感度的特性落高值提高 84.1%。
Select
APP/层状硅酸盐填充UPR包覆层的耐烧蚀机理
皮文丰, 杨士山, 曹继平, 王吉贵
2009,32(5):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18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二酸二甲酯和甲酰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制备出4, 6-二羟基嘧啶(DHP),然后经硝化 水解反应制备出硝仿(NF),利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红外光谱以及质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DHP硝化 水解的反应机理,确定了制备硝 仿最佳工艺条件为:n(硝酸)∶n(DHP)=5∶1、n(硫酸)∶n(硝酸)=3.5∶1.0、反应 温度45℃、反应时间2h, 收率为80.1%;通过改进硝仿的分离条件,可显著提高工 艺的安全性;以自制的硝仿为原料,合成出纯度为98.9%的硝仿肼。有机化学;硝仿;NF;高安全性;制备工艺"
Select
AP/HTPB复合推进剂用纳米Co粉的制备
邓国栋, 刘宏英, 段红珍
2009,32(5):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20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炸药在不同速度破片撞击环境下的安全性能,设计了小弹丸撞击方式模拟破片作用,对PBX-2炸药进行了撞击试验。采用锰铜压力计测试 样 品中的压力变化,通过高速录像照片分析了点火反应过程,用冲击波超压传感器测量了炸药的反应超压,获得不同速度模拟破片撞击下炸药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模拟破片试验中PBX-2炸药反应程度明显高于枪击试验;建立的模拟破片撞击试验方法为评估炸药在异常环境下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3c/p>─3c/p>
Select
程序控制燃烧发射药的概念和原理
王琼林, 刘少武, 张远波, 于慧芳, 姚月娟, 王锋, 朱阳春, 郭峰, 魏伦
2009,32(5):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16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对6,6′-二氨基氧化偶氮-1,2,4,5-四嗪-1,1′,5, 5′-四氧化物(DAATO5)进行理论计算,求得DAATO5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和IR光谱,并通过设 计合理的等键反应,求得DAATO5的理论生成热为713kJ/mol。按照Kamlet-Jacobs 方程计算了DAATO5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DAATO5符合HEDM能量要求,密度为1.904g/cm3,爆速为9.33km/s,爆压为40.0GPa。N 氧化反应能够有效改善DAAT的氧平衡,并能提高密度、爆速、爆压等各项性能。─3c/p>─3c/p>"
Select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
赵晓梅, 余斌, 张玉成, 严文荣
2009,32(5):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13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DNT生产废水的COD值,改善其可生化性,用湿式 空气氧化法(WAO)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DNT生产废水的处理,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湿式空气氧化可以降低DNT生产废水的COD值并提高其反应出水的BOD值,反应温 度、反应压强和反应时间是影响DNT生产废水COD与BOD变化的主要因素。当反应温度280℃、反应实际压强11.8MPa、反应时间75min、pH值3的条件下,反 应出水BOD值与COD值的比可达0.309,流出物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反应温度340℃,反应压强18.8MPa,反应时间60min,pH值为3条件下反应流出物的COD值可降至88mg/L。用铜盐和铁盐作催化剂可使反应流出物的COD值降低。W AO处理DNT生产废水包括:脱硝基、脱甲基、开环等反应。─3c/p>"
Select
基于性能老化量分布的单基发射药使用可靠性模型
苟勇强, 罗兴柏, 张文明, 张玉令, 周志强
2009,32(5):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12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火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的试验手段,建立了一套新的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设计了试验方法,对不同 成型炸药药柱和不同尺寸的推进剂进行了撞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气体检测判定法明显好于传统的方法,药粉与药柱由于结构的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即使相同种类的 药由于尺寸不同也可能带来结果的差异。─3c/p>"
Select
活性炭改性及在发黄偏二甲肼脱色中的应用
陈丽萍, 苟小莉, 李霞
2009,32(5):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16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阻止RDX/SiO
2
膜的开裂,基于溶胶-凝胶法制膜 原理,通过调节SiO
2
溶胶的摩尔配比和陈化时间,在其凝胶点处加入一定量RDX的N,N-二 甲基酰胺(DMF)溶液,同时添加适量黏结剂,手工旋涂并冷冻干燥成膜。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水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摩尔比(r),缩短溶胶恒温陈化时间,缓慢干燥的同时保证环境湿度,加入质量分数3%~5%的氟橡胶(FPM2602)或聚乙烯醇(PVA),均可以增强凝 胶骨架的连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RDX/SiO
2
膜的开裂。
Select
SCB等离子体能量作用形式的分析及验证
冯红艳, 张琳, 朱顺官, 万晓霞, 李燕, 沈瑞琪
2009,32(5):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11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混合炸药中HMX含量的新 方法。以不同谱图预处理方法与扫描谱区各波段的组合建立了HMX的定量校正模型,并通过模型内部交互验证和外部检验确定最优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为0.9709,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551%,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294%,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 的可靠性和稳健性。─3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