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火炸药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火炸药学报》197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 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火炸药技术专业期刊。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2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6-06-25
全选
|
Select
聚能杆式弹丸侵彻水夹层复合靶相似律分析
李成兵, 裴明敬, 沈兆武
2006,29(6): 1-5.
摘要
(
)
PDF全文
(3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聚能杆式战斗部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对聚能杆式弹丸的成型以及侵彻水夹层复合靶板的相似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模型和原型战斗部结构、炸高及起爆点位置满足几何相似条件,且模型所用材料和原型相同,装药的起爆方式也相同,那么聚能杆式弹丸的形成过程便相似。最终形成的弹丸的速度相等,弹体相似。侵彻复合靶板的过程表明,模型和原型实验中的聚能杆式弹丸在相应厚度的水层中的速度损失相等;速度衰减率之比等于模拟比的倒数;弹丸对复合靶板的侵彻深度遵循相似律准则。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Select
高能乳化炸药的制备及性质
叶志文, 吕春绪
2006,29(6): 6-8.
摘要
(
)
PDF全文
(3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乳化技术,将硝酸铵、乙二胺二硝酸盐等爆炸性组分通过高分子乳化剂的作用,制备成W/O型高能乳化炸药,其基质粒子的粒径小于3μm,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优良的爆炸性能,爆速可达5800m/s,猛度为17.2mm,作功能力为360mL,爆炸临界直径为12mm;贮存稳定性可耐至32个高低温循环;具有优越的抗水性,在浸水24h前后,爆炸性能基本无变化,可在战时替代部分军用炸药。探讨了高能乳化炸药的形成机理及乳胶基质的微观结构。
Select
3-硝基-1,2,4-三唑-5-酮及其盐的研究概述
马海霞, 宋纪蓉, 胡荣祖
2006,29(6): 9-15.
摘要
(
)
PDF全文
(3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介绍了新型含能材料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状况,包括合成方法、晶体结构、量子化学、热分解行为、毒性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包括NTO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等21种NTO金属盐的单晶结构和热行为,重点总结了NTO碱金属盐的热分解产物,其中NTO的锂、钠、钾配合物的最终分解产物为碳酸盐,而铷和铯配合物的最终分解产物为碳酸盐、氧化物和高聚物,得出NTO碱金属盐的活化焓(Δ
H
≠
)和放热分解峰温(
T
pdo
)之间的关系。附参考文献73篇
Select
RDX的TNT包覆钝感研究
陆明, 周新利
2006,29(6):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36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RDX的机械感度,维持其爆炸性能,研究了用少量TNT包覆RDX的钝感方法。以RDX为主体炸药成分,以质量分数3%~10%的TNT为含能钝感剂,再加入质量分数2%~3%的含能增塑剂和微量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利用TNT和含能增塑剂在水中不同温度的熔化和凝固结晶,通过水悬浮分散包覆工艺,将TNT和含能增塑剂包覆在RDX颗粒的表面,制得内层为RDX、外层为TNT的双层混合炸药。分析了包覆钝感的工艺条件及炸药包覆后的粒径和SEM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该RDX-TNT双层混合炸药的撞击感度可降至20%以下,摩擦感度降至28%以下,压制成药柱的密度为1.73g/m
3
,爆速可达8400m/s。
Select
炸药水中爆炸规律的研究进展
肖川, 宋浦, 梁安定
2006,29(6):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3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炸药空中爆炸的特性,阐述了水中爆炸的显著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炸药水中爆炸规律的研究现状,包括水中爆炸冲击波理论研究、气泡脉动和目标对炸药水中爆炸的动态响应等,并根据已有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炸药水中爆炸机理的两大类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即应重点进行炸药水中爆炸毁伤作用及水中爆炸载荷的能量输出结构研究,深入研究目标对于炸药水中爆炸近场能量输出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附参考文献31篇。
Select
2,4-DNI铅盐的合成及性能
郑晓东, 崔荣, 李洪丽, 王民涛, 王江宁, 钟雷, 姜俊, 张志忠
2006,29(6):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28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惰性催化剂加入到固体推进剂中引起能量降低的问题,以咪唑为原料经两步硝化、热重排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能燃烧催化剂2,4-DNI铅盐(PDNI).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相容性等性能,并与PNTO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NTO和PDNI与NC/NG体系均具有较好的化学相容性,比PNTO具有更低的机械感度和更好的热稳定性.将其作为含能燃烧催化剂应用于固体推进剂中,考察其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NI在螺压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中的燃烧催化作用与2,4-二羟基苯甲酸铅相当.
Select
不同粒度AP的机械感度
王彩玲, 赵省向
2006,29(6):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3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JB77A-97标准中601.1及602.1试验方法,研究了粒度(2.7~100μm)对AP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粒度的减小,AP的冲、摩感度升高,认为大颗粒AP破碎时消耗热量、颗粒间的摩擦作用力小、热分解反应发生猝灭使大粒度撞击感度减小,而小颗粒AP晶体上发生的局部摩擦、塑性变形及黏滞流动使其摩擦感度增大。从不同粒度AP在机械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机械感度机理的因素。
Select
硝基甲苯的VNS氨化反应
李加荣, 赵建民, 魏筱洁, 赵晓帆, 董海山
2006,29(6):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1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DMSO为溶剂,研究了在甲醇钠作用下,用4-氨基-1,2,4-三唑等对硝基甲苯的VNS氨化反应。结果表明,DNT氨化可以得到3-氨基-2,4-二硝基甲苯;而TNT氨化得到的是3,5-二氨基-2,4,6-三硝基甲苯(DATNT),两者的产率分别为10.5%和27.6%。当反应用微波加热时,氨化产物的转化率降低;而以盐酸羟胺作氨化试剂时,由TNT经过VNS氨化反应生成DATNT的产率不高。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签定了氨化产物的结构。
Select
高氯酸碳酰肼合铅的快速热分解动力学
胡晓春, 张同来, 张建国, 乔小晶, 杨利, 孙远华
2006,29(6):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3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jump/FTIR对高氯酸碳酰肼合铅(PbCP)的高温快速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在300~340℃温度范围、0.1MPa的氩气气氛下,由反应过程中铂丝的控制电压变化曲线得出剧烈放热峰的诱导出现时间t
x
,进而利用t
x
值计算出目标化合物的快速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E
a
=70.68kJ·mol
-1
,lnA=16.30。研究发现所求得的活化能大大低于采用Kissinger和Ozawa-Doyle法所得的结果,这一现象与其他含能材料的热分解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还通过4种主要气体产物在特定吸收剂中的吸收求出了其动力学参数。
Select
超细六硝基氐的热分解性能
周建华, 池钰, 王新锋, 李金山, 沈永兴
2006,29(6):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25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超细六硝基氐 (HNS)的热分解性能,通过DSC-TG实验研究HNS-Ⅳ的热分解过程,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HNS-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HNS-Ⅳ的热稳定性与HNS-Ⅱ相当。Kissinger法和Ozawa法得到的HNS-Ⅳ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21.4kJ/mol和20.3kJ/mol,比静态气氛下HNS-Ⅱ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减小27kJ/mol。
Select
超重力-臭氧法处理TNT红水的试验研究
刘有智, 刁金祥, 王贺, 李鹏, 康荣灿, 焦纬洲
2006,29(6):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2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O
3
氧化处理TNT红水的功效和利用率,节约水处理成本,将具有高效传质特性的旋转填料床用于研究O
3
氧化处理TNT红水的特性规律。考察了超重力因子
β
、红水初始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红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对COD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
β
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增大,
β
大于100后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COD去除率随气液比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OD去除率随pH值的增大而升高,当pH值超过11时,COD去除率有所下降。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Select
装药排气羽烟激光透过率研究
杨立波, 孙美, 李东林
2006,29(6):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1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体发动机装药排气羽烟激光测试系统,测试了某激光制导导弹装药排气羽烟的激光透过率。分析了点火药、包覆层、推进剂对装药激光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黑火药作点火药时,少量的黑火药对排气激光透过率有明显的影响;采用醋酸纤维素包覆层的装药排气激光透过率较低。指出了在包覆层配方设计时,应选择氮、氧含量较高的聚氨酯高聚物基体,加入N、O含量高的有机填料,以减少包覆层在推进剂燃烧时的烟雾,从而提高装药的激光透过率。当推进剂配方中不含铝、镁等金属添加剂时,添加少量、高效的催化剂以及低分子量、高含氧量的增塑剂,可以提高装药的激光透过率。
Select
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
苗勤书, 沈晓军, 孙韬
2006,29(6):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2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系统分析炮射杀爆弹装药安全失效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出炸药装药的安全失效主要是由装药缺陷和使用不当引起的。详细论述了常用炸药的装药缺陷,分析了装药缺陷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杀爆弹安全失效的影响;杀爆弹装药过程中装药底隙、装药密度和杂质及使用过程中温度、勤务、贮存对安全失效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杀爆弹炸药装药安全性的措施。
Select
NGEC基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
王飞俊, 杨斐霏, 王江宁, 邵自强
2006,29(6):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3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善双基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将纤维素通过碱化、醚化转变成纤维素甘油醚,再经硝化得到不同醚化度、酯化度的NGEC。测定和分析了NGEC基和NC基双基推进剂的力学和能量特性,电镜扫描观察了拉伸膜断截面喷金后的端面形貌。结果表明,NGEC双基推进剂的力学性能、爆热和比容均高于NC双基推进剂,制品内部结构均匀,抗压强度(+50℃)σ
m
≥11.0MPa,延伸率(25℃)ε
m
≥40%,比冲达到2218.1N·s·kg
-1
。
Select
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
王利军, 孙翔宇, 李学军, 储强, 杨威, 吴岳兴
2006,29(6):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2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含硼推进剂的能量,在确定基础配方的情况下,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理论能量,讨论了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计算结果表明,当推进剂中其他组分含量一定时,增加硼含量、减少AP含量或以HTPB代替BAMO/THF黏合剂,可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比冲。发动机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中添加质量分数5%~8%的镁粉,推进剂的一次喷射效率大于98%,细粒度硼粉和F类化合物可以提高该推进剂的比冲,而添加F3化合物可将比冲提高到9502N·s·kg
-1
。
Select
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的合成及表征
莫洪昌, 甘孝贤
2006,29(6):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1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发展硝酸酯聚醚黏结剂,以3-羟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HMMO)为底物,N
2
O
5
为硝化剂,制备了一种含能单体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NIMMO)。讨论了N
2
O
5
与HMMO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选择性硝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
2
O
5
与HMMO的摩尔比为(1.0~1.1):1.0,温度为-15~-10℃,滴加完毕后待温度下降时立即中和终止反应。通过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表明是目标化合物,差热分析表明NIMMO的热稳定性较好。
Select
炮射导弹发射药燃气中CO浓度的影响因素
王琼林, 蒋树君, 余斌 刘少武, 王锋, 陈智群
2006,29(6):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3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密闭爆发器-红外光谱法静态测试和便携红外现场动态测试两种检测方法,对影响某口径炮射导弹发射药燃气成分CO浓度的因素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压强对发射药燃气中CO浓度没有明显影响,而不同发射药CO生成量有明显区别;降低导弹保温温度、使用内添加剂或同时使用一定用量的外添加剂均可降低坦克车内CO的峰值浓度;开启坦克发动机,将显著提高坦克车内CO浓度的下降速度,而不影响炮尾CO测试的峰值;改善发射药点传火性能,可有效减少炮尾火焰现象。这些试验现象可用水煤气反应机理、氧平衡及内弹道原理来解释。
Select
双层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气生成规律
张丽华, 贺增第, 萧忠良
2006,29(6):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2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气体生成猛度
Γ
与已燃发射药质量分数
Ψ
的理论表达式,对双层管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气生成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服从几何燃烧定律的条件下,以双层管状药的初始药形尺寸及内外层药的燃速比、密度比为基本变量,推导出变燃速发射药的
Γ-Ψ
表达式,得出发挥双层变燃速管状药渐增性燃烧特点所需的临界长径比。通过
Γ-Ψ
计算曲线,说明这种发射药的内径、长径比及燃速比影响其燃气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当双层管状发射药的初始药形尺寸及内外层药的燃速比取值适当时,会出现前期为渐增性燃烧、中后期有一个
Γ
值的阶跃情况。
Select
水冲压发动机用金属燃料的研究进展
李是良, 张炜, 朱慧, 王春华, 周星
2006,29(6):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31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用于超高速鱼雷的巡航动力推进系统--水冲压发动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水反应金属燃料的组成及特点,以金属镁与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反应机理为例对水反应金属燃料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燃料的组织形式、点火技术和燃烧性能调节技术等是水反应金属燃料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国内外水冲压发动机及水反应金属燃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附参考文献22篇。
Select
甲基紫试验在长贮火药安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张力, 杜仕国, 许路铁, 徐同军
2006,29(6):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1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甲基紫在长贮火药安定性检测中的可靠性,对选定的经过85℃老化试验的单基药、双基药、三基药试样,分别进行134.5℃和120℃甲基紫试验。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安定剂的含量,用方差检验法分析了甲基紫试验中的试纸变色时间和发射药中安定剂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单基发射药、双基发射药、双基改性推进剂的甲基紫试纸变色时间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显著,双基推进剂和三基发射药甲基紫变色时间随贮存时间的变化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