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EN
投稿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高级检索
火炸药学报
首页
期刊介绍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火炸药学报》1978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 是我国创刊最早的火炸药技术专业期刊。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25
全选
|
Select
含能材料的高应变率响应实验
卢芳云, 林玉亮, 王晓燕, 吴会民
2006,29(1): 1-4.
摘要
(
)
PDF全文
(2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实验技术研究3种含能材料(PBX、B炸药和复合固体推进剂CSP)的高应变率响应,得到了它们的应力(σE)-应变(εE)曲线.结果表明,该曲线受含能材料试样与压杆间摩擦的影响,将足够的润滑剂涂覆于试样和压杆的侧端面可减小摩擦,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3种含能材料的应力、应变对应变率都比较敏感.用SEM分析材料的细观结构和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响应机制,表明3种含能材料在动态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破坏现象,两种材料发生碎裂,另外一种发生软化.
Select
破片撞击起爆屏蔽B炸药的数值模拟和实验
梁争峰, 袁宝慧
2006,29(1): 5-9.
摘要
(
)
PDF全文
(2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工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研究了小破片和杆破片撞击起爆屏蔽(屏蔽板为6mm厚钢板)B炸药的速度阈值。结果表明,对于小破片,3种方法计算出的屏蔽B炸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基本接近;而对于杆破片,计算出的撞 击起爆速度阈值偏小,数值模拟和实验得出的速度阈值基本接近。这说明所引用的屏蔽B炸药破片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工程理论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小质量规则破片,而由于计算公式中缺少体现打击面积的参数,因而并不适于计算杆破片的屏蔽B炸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由实 验方法得出,用4.65 g小破片撞击起爆6 mm钢板屏蔽B炸药的 速度阈值约为2522 m/s,用质量为8.78 g、直径为5 mm的杆破片撞击起爆6mm钢板屏蔽B炸药的速度阈值约为2161m/s。
Select
火炸药危险等级分级程序分析
俞统昌, 王晓峰, 王建灵
2006,29(1):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1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外关于爆炸品危险等级的分级方法,结合火炸药 特别是当前高能固体推进剂研究的特点和国外推进剂的分级方法,提出火炸药危险等级分级程序的建议,按照这一程序,对于炸药如不能定为1.5级或1.6级,就定为1.1级,而不应定 为1.2级~1.4级,火药则只能定成1.1级~1.4级。该程序具有针对性强、有严格的试验判断 准则、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供进行危险等级分级研究及制订相应军用标准时参考。
Select
低爆速震源药柱的配方研究
陆 明, 吕春绪
2006,29(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2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种以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为主装药的低爆速震源药 柱。用自敏化改性膨化硝酸铵为氧化剂的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的配方为(质量分数):膨化硝酸铵83%~87%、木粉3.0%~4.0%、复合油2.0%~3.0%、高能添加剂4.0%~5.0%和稀释剂 6%~8%。研究表明,低爆速膨化硝铵震源药柱具有稳定的爆炸性能和优良的安全性能,其爆速为2200~2500m/s, 装药 密度0.78~0.82g/cm-3,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起爆率均为100%。
Select
2,6-二氨基-3,5-二硝基-1-氧吡嗪合成工艺优化
郭峰波, 刘玉存, 刘登程, 于雁武
2006,29(1):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2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2,6-二氯吡嗪为原料,经过取代、硝化、氨化、氧化4步反应,合成出钝感含能材料LLM-105。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对合成产 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认为目标产物,总产率大于36%,纯度可达到98%以上。研究了合成 过程中甲醇钠用量、硝酸硫酸体积比、氨水用量、三氟乙酸与双氧水的体积比等因素对LLM-105总产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合成条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取代反应:在回流条件下反应2h,甲醇钠用量为120%;硝化反应:在温度60~70℃,反应4h条件下,硝酸硫酸体积比为0.83;氨化反应:在温度60℃,反应2h条件下,氨 水用量为200%;氧化反应:室温条件下氧化24h,三氟乙酸与双氧水的体积比为1∶10。
Select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法精制TNT工艺
魏田玉, 郭海英, 冉军鹏, 赵瑞先
2006,29(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2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TNT精制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量,改善TNT结晶质量,根据精制液的pH值控制在8以下可抑制副反应,从而降低TNT损失的原理,采用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混合溶液代替亚硫酸钠溶液进行TNT精制,由弱酸和弱酸盐形成的缓冲溶液,使体系的酸度得到控制,抑制了副产物HNBB和MPDM的生成,减少了α-TNT的损失.试验结果显示:亚硫酸氢钠法精制的TNT纯度较高,与亚硫酸钠法相比,TNT的熔点高0.04℃,平均得率提高2.5%,质量明显改善,有利于消除药柱缩孔和裂纹,可有效改善装药性能;洗涤次数的减少可降低废水量.
Select
DADE及其混合炸药的机械感度
南 海, 王晓峰
2006,29(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1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DADE以及含DADE的混合炸药的安全性能,用显微镜研究了DADE混合炸药降感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DADE与TATB、NTO的机 械感度相当,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能;DADE粒度的大小对其感度影响很大,感度随粒度的减小而升高;在B炸药配方中,用DADE部分代替RDX后感度没有明显改变,完全代替RDX后降感效果十分明显。研究表明,DADE颗粒的合理级配以及表面包覆是降低DADE机械感度的重要途径。
Select
无氯TATB的合成进展
周新利
2006,29(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2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钝感炸药TATB的合成方法,介绍了几种含氯TATB改进的合成方法,着重讨论采用不同原料和路线合成无氯TATB的进展,特别介绍了利用氢的VNS直接胺化法合成TATB的原理和有关工艺路线,包括反应原材料、物料配比、胺化剂及其加入方式、淬灭反应的方法对产物得率、粒度、纯度和表观形貌的影响。VNS法是合成多硝基多氨基硝基芳烃类含能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Select
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的合成与性能
刘 愆, 王伯周, 张志忠, 朱春华, 廉 鹏
2006,29(1):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1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盐酸脒基脲为原料,通过水解、复分解反应,合成了N-脒基脲二硝酰胺盐(GUDN),总收率可达79%。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 鉴定了其结构;测试了GUDN的密度、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并与ADN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GUDN不吸潮,热稳定性好,感度低,相容性较好,能与RDX,HMX等火炸药常用组分相容。应用试验表明,GUDN可用于改性双基推进剂。
Select
甲苯区域选择性硝化的研究进展
刘丽荣, 吕春绪, 李 霞
2006,29(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2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近20多年来国内外提高甲苯硝化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各种方法的新进展。通过对各种硝化剂和催化剂的讨论和分析,提出通过提高甲苯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甲苯硝化产物的区域选择性,避免大量邻硝基甲苯的产生,改善了硝化反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将各种分子筛用于甲苯的区域选择性硝化,具有节约能源及原材料、无废酸废水产生、无腐蚀等特点,硝化产物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硝化产物区域选择性好。
Select
甲基丙烯酸B酯改善以HTPB为基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
张 磊, 初立秋, 谭惠民
2006,29(1):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2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甲基丙烯酸B酯(BMA)为塑料相,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基的聚氨酯(PU)为橡胶相合成了多种配方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胶片。测定了预聚物的黏度,发现预聚物黏度可降低到0.500Pa·s以下,加入丙烯酸酯后,其工艺性能得到改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后胶片的拉伸强度 达1.432MPa,断裂伸长率达576.614%。丙烯酸酯对胶片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著显。
Select
用ACP提高固体推进剂的燃速
王 峰, 王国强, 滕学锋, 钟 雷, 廖林泉, 冉秀伦
2006,29(1):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3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快燃物ACP提高改性双基推进剂、AP/HTPB复合推进剂和N-15D推进剂的燃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在HMX和RDX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中加入不同粒度不同含量的ACP,推进剂的燃速均能提高,压强指数基本无变化。在AP基复合推进剂配方中加入ACP,其燃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在7~15MPa的压强范围内,压强 指数小于0.45。成功地进行 64mm发动机试验,并获得稳定的p-t曲线。N-15D推进 剂配方的燃速较低,加入ACP后,燃速也有提高,压强指数稍有增大。结果表明,加入ACP后 燃速提高效率分别是:HMX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为40.62%,RDX改性双基推进剂配方为38.00%,复合推进剂配方为37.35%,N-15D推进剂配方为9.90%。
Select
碳纳米管对高氯酸铵燃烧和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顾克壮, 李晓东, 杨荣杰
2006,29(1):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1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干混法、水混法和丙酮混法制备了高氯酸铵(AP)与碳 纳米管(CNTs)的复合物,研究了CNTs对AP燃烧和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NTs添 加量的增加,AP/CNTs复合物的燃速增大,压力指数降低;对于相同CNTs添加量的AP/CNTs复合物,CNTs对AP的催化作用依赖于不同的混合方法,按干混法、水混法和丙酮混法的次序, 催化作用依次增强,AP/CNTs复合物的燃速依次增大,压力指数依次降低。
Select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热安全性研究
李高春, 袁书生, 袁 嵩
2006,29(1):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2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带源项的热传导方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外界热源作用下的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固体发动机内推进剂在外界热源作用下的燃烧特点,并确定了发动机产生热危险性的临界温度和起始燃烧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热传导方程中加入化学反应源项,可以有效地模拟发动机在外界热源作用下的加热过程;推进剂 产生热危险性的临界温度为520~525K;在外界火焰作用下,发动机内的推进剂将点火燃烧,随着外界火焰温度的上升,推进剂起始燃烧的延迟时间减少。
Select
双螺杆技术在发射药制造中的应用
席海军, 牟敬海, 李荫清, 于奎胜, 韩 华
2006,29(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1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塑化成型试验,找出双螺杆机塑化成型的工艺规律,用正交试验确定工艺参数。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溶剂比、模具形式、螺杆组合方式、模具水温、螺杆水温对产品密度、机头压力和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形式对 产品密度影响最大,溶剂比对机头压力影响最大,螺杆组合方式对主机扭矩影响最为显著 。分析了螺杆转速对机头压力和加料频率对扭矩的作用关系,为双螺杆技术在连续化、自动 化发射药生产线中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Select
HTPB/AP复合推进剂装药直径对冲击波点火的影响
武全道, 雷卫国, 任智勇, 韦国平
2006,29(1):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HTPB/AP复合推进剂装药直径对冲击波点火的影响作用,用隔板实验测试了不同装药直径对冲击波点火临界燃烧厚度及峰值压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药柱直径,并对其点火可靠性及药柱受冲击波点火后密度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药柱直径与临界燃烧隔板厚度及冲击波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度为1.563g/cm3时,HTPB/AP复合推进剂的最佳冲击波点火推进剂装药直径为40mm,且冲击波点火可靠性良好,药柱受冲击波作用后,密度发生一定变化。
Select
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研究
宁保江, 宁荣昌
2006,29(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红外光谱确认了TA-70固化剂的主要成分,通过凝胶化实验得出TA-70是环氧树脂的室温固化剂,20℃时E-51环氧/TA-70固化体系的凝胶时间为98min;测试了浇注体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80.64MPa,拉伸模量为3.18GPa,弯曲强度为148.9MPa,冲击强度为40.2kJ·m2,该体系的热变形温度为110 ℃,玻璃转化温度为113.37℃;得到了和E-51/TA-70体系作胶黏剂时粘接件的拉伸和剪切强度数据.
Select
变燃速发射药的低温感性能
贺增弟, 刘幼平, 马忠亮, 吕秉峰, 萧忠良
2006,29(1):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2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初始空隙率随机变化对弹道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冯德成, 翁春生, 白桥栋, 韦伟
2006,29(1):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1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推导了局部装填床两种特殊装药结构下初始空隙率随位置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把初始空隙率随位置变化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结合内弹道过程的一维两相流模型,用Monte-Carlo方法对这一随机现象进行了模拟,从理论上探讨了初始空隙率随机变化对弹道性能影响的统计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填条件下,装药结构对压力波的影响最为明显,对最大膛压和初速的影响则较小.
Select
火药爆热热量计检定用标准物质的研制
赵宏立, 李强
2006,29(1): 72-74.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一种新型高能点火药的配方设计及性能
田春雷, 高俊国, 杜仕国, 韩其文
2006,29(1):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2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铝粉、镁粉、硝酸钾和硫磺为主要成分,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组成16种点火药配方,并通过使用Real软件,模拟计算出各种点火药的能量参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点火药配方中Al和Mg的含量范围,优选出最佳点火药配方.按照最佳配方制成点火药饼,用Bruceton升降法测定其点火效率,并在同等条件下与黑火药的点火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点火药的点火性能优于黑火药,能可靠点燃试验中的铝热剂.
Select
RDX和HMX的大气压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张敏
2006,29(1):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2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液相色谱-大气压电喷雾电离-质谱(LC-ESI-MS)联用技术分离检测RDX和HMX混合物.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柱上分离了RDX和HMX,检测在225nm处进行,流动相为甲醇/水(V(甲醇):V(水)=50:50),流速为0.2mL/min.分析了影响结果的因素,研究了通过诱导碰撞裂解(CID)电压调节RDX和HMX特征碎片离子的毛细管出口(CapEx)电压、pH值、电离方式和干燥气体温度等对其质谱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负离子检测模式,当北CapEx电压为-100V、pH值为8时,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质谱图,可观察到RDX和HMX分子离子峰[M-H]-、加合离子[M-H+H2O]-、[M-H+2H2O]-、[M-H+NO2]-、[M-H+62]-和其他特征碎片离子.根据CID技术得到的RDX和HMX的分子离子,加合离子和特征碎片离子,易确定RDX和HMX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