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2004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1-25
      
  • 全选
    |
  • 陈朗, 伍俊英, 方青, 柯加山, 冯长根
    2004,27(1): 1-4.
    摘要 ( ) PDF全文 (27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固体炸药冲击起爆特性,对JO-9159炸药进行了隔板冲击加载实验,用高速摄影方法记录炸药冲击起爆过程;用解析计算方法分析了有机玻璃隔板的临界厚度值;建立了炸药冲击起爆模型,对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炸药在冲击作用下的压力历史,分析了JO-9159炸药起爆压力阈值和爆轰成长距离.
  • 杨国满, 胡晓棉
    2004,27(1): 5-8.
    摘要 ( ) PDF全文 (3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时间温度叠加原理分析已有的塑料粘结炸药实验数据,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不同塑料粘结炸药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时间温度叠加原理在研究塑料粘结炸药力学性能方面的应用.
  • 庞思平, 于永忠, 赵信岐
    2004,27(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用氧化方法合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无氢解合成路线.采用70%的HNO3/AN体系水解硝化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中间氧化产物,以21%的收率得到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讨论了六氮杂异伍兹烷母体环上苯甲酰基的硝解机理.
  • 曹端林, 曹明保, 李永祥
    2004,27(1):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2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乌洛托品、脲为原料,在新型硝化剂N2O5-HNO3溶液中合成RDX酮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该工艺条件下,RDX酮的得率达120%以上.与其它硝化剂相比,采用N2O5-HNO3作为硝化剂,工艺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产品得率高,反应过程基本做到无污染.
  • 周霖, 刘鸿明, 徐更光
    2004,27(1):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3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含锌材料的热起爆机理,建立了在激光作用下炸药点火过程的三维(二维轴对称)有限差分模型,运用此模型对RDX、PETN、HMX和改性B炸药在激光作用下的温度成长过程、温度场分布及点火延迟时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维模型延迟时间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符合;药柱温度增长主要是在激光照射面上很薄一层药剂内发生;激光的光斑直径、脉宽和炸药的激光吸收系数对点火能量阈值有较大的影响.
  • 魏田玉, 王纪明, 冉军鹏, 赵瑞先
    2004,27(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2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传爆药柱用粗品太安降低酸值进行了试验室摸索试验、生产线小型和中型试验.试验数据表明,粗品太安经除酸剂溶液煮洗后,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合同规定,产品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可利用工厂现有设备进行批量生产.
  • 孙建, 胡焕性
    2004,27(1):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3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1]Joseph Carleone. Tactical Missile Warhead[J]. AIAA, 1993.[2]胡焕性.破甲战斗部精密装药基础及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1999,22(1).[3]胡焕性.不对称因素及药型罩材料性质对射流特性和破甲效能影响[A].破甲文集(中国兵工学会弹药学会)[C].1984,(4).[4]孙建,胡焕性,王利霞.聚能射流形态与破甲性能研究[J].弹箭制导学报,2002,(1).
  • 李晋庆, 胡焕性
    2004,27(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3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战斗部所产生的几种不同形状的破片对不同模拟战斗部的作用,研究了模拟战斗部在不同的打击动能和冲击波超压条件下的毁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仅靠冲击波超压几乎不能毁伤如巡航导弹这样的战斗部,常规战斗部也很难引爆巡航导弹战斗部.反导导弹战斗部工程设计要从破片初速、密度和质量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有效击毁巡航导弹.
  • 郝忠, 林大超, 白春华
    2004,27(1):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为鹏, 赵省向, 张亦安
    2004,27(1):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18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氯化物对硝酸铵水溶液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用量气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有氯化物的酸性硝酸铵(AN)溶液中,AN的分解速率与硝酸浓度的平方成正比,分解速率的倒数与氯离子浓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水强烈阻碍该反应.讨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 邵自强, 王文俊, 王飞俊, 谌凡更, 谭惠民
    2004,27(1):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3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压蒸汽闪爆处理后的Novel纤维素为原料,经过碱化、醚化、硝化和叠氮化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高能粘合剂--硝化纤维素叠氮甘油醚,并采用元素分析、DSC、FIT红外光谱和X-射线等对其含氮量、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新型高能粘合剂同时含有-ONO2和-N3基团,其含氮量可达到15%~21%, 结晶性下降,在204 ℃分解,有较大的放热峰,在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很好.
  • 史爱娟, 王吉贵
    2004,27(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3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极限氧指数、TG-DTA分析、红外分析及元素组成分析,探讨了两种含磷阻燃剂磷酸酯1#(P1#)和TCP在异氰脲酸酯改性聚氨酯弹性体(IMPUE)中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P1#和TCP阻燃IMPUE,既有气相阻燃机理和凝聚相阻燃机理,又有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三者协同发挥阻燃作用.其中P1#以气相阻燃和中断热交换阻燃为主,凝聚相阻燃为辅;TCP以凝聚相阻燃和中断热交换阻燃为主,气相阻燃为辅.
  • 郝海霞, 李春喜
    2004,27(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2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推进剂燃烧CARS(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测温中烟尘及其产生的碎片C2基和激光强度对测温的影响,探讨了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对推进剂燃烧测温的重要性,表明研究推进剂火焰烟尘对CARS测温精确度影响的必要性,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重要性.
  • 张海燕
    2004,27(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2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所使用的几种新型或改型弹药,主要对美军所采用的固体推进剂配方和战斗部类型进行了技术分析,指出美军现装备弹药型号上使用的主要是HTPB推进剂和侵彻战斗部.
  • 魏卫, 王宁飞
    2004,27(1):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30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动力学有限元软件对轴向高过载状态下固体推进剂小变形时结构完整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最大轴向应力及应变均发生在固体推进剂和发动机接触区,周向及径向应力较小,但周向应变却相当可观.
  • 陈宝喜, 李建军, 苗彩琴
    2004,27(1):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2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夹层法研究了丁腈橡胶含量对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剂抗硝化甘油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三元乙丙橡胶包覆剂中丁腈橡胶的含量不同,其抗硝化甘油迁移性能不同;丁腈橡胶含量为20%~25%时,抗硝化甘油迁移性能最佳.
  • 黄凤良, 余永刚
    2004,27(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2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立软测量模型以及给出相应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采用软测量的方法对爆发器温度测试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给出的软测量模型以及解法可以实现爆发器内壁温度的测量;获得的内壁温度曲线在峰值之前的部分具有很好的光滑性,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峰值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廖昕, 黄振亚, 杨文宝, 王泽山
    2004,27(1):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2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密闭爆发器试验手段,对低易损性发射药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硝胺颗粒的形状、颗粒度对发射药燃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化学重结晶处理的硝胺呈针状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不利于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改善;球磨处理的硝胺呈鹅卵石状,有利于发射药燃烧性能.在配方组成及工艺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硝胺颗粒度越大,燃速越大,而且燃速压力指数也高;颗粒度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燃烧性能,但颗粒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引起了高燃速压力指数的现象.用表面活性剂对细颗粒硝胺处理后,可以达到改善燃烧性能的目的.
  • 杨丽侠, 蒋树君, 李丽, 杨雁
    2004,27(1):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2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30mm短管炮内弹道试验和点火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钝感与包覆两种不同表面处理工艺的叠氮硝胺发射药膛内起始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叠氮硝胺与未经表面处理的叠氮硝胺发射药相比,起始负压差(-ΔPi)大大降低,膛内压力波强度变小,膛内起始燃烧性能获得改善.结果还指出了两种表面处理对起始燃烧过程影响的本质区别.
  • 赵凤起, 胡荣祖, 陈沛, 罗阳, 宋纪蓉, 高胜利, 陈三平, 史启祯
    2004,27(1): 68-73.
    摘要 ( ) PDF全文 (3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DSC研究了1,1′-二甲基-5,5′-偶氮四唑一水合物的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表明该反应的微分形式的经验动力学模式函数,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1-α)-1.53, 114.1 kJ/mol和108.72 s-1.该化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为215.45 ℃.
  • 欧育湘, 叶玲, 王建龙, 陈博仁
    2004,27(1):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2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DSC法测定了两种新型链状多叠氮磷酸酯--三(β-叠氮乙基)磷酸酯(TAEP)与2,2-二(氯甲基)-1,3-亚丙基四(β-叠氮乙基)双磷酸酯(MPAEDP)及两种新型双环叠氮磷酸酯--1-氧代-4-(β-叠氮乙氧羰基)(或(β,β′-二叠氮异丙氧羰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AEPEPA及AIPEPA)的热安定性,并求得了它们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a、Aa及ka),讨论了可能热分解机理.
  • 贾林
    2004,27(1):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31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在酸性环境中水杨酸根离子和铁离子起显色反应,提出测定火药中的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盐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99.76%(n=11),实验标准偏差为2.10%.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