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2002年, 第2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4-25
      
  • 全选
    |
  • 冯长根, 王海亮, 金龙, 王丽琼
    2002,25(4): 1-4.
    摘要 ( ) PDF全文 (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将爆炸衬砌简化为轴对称问题.应用DYNA-2D有限元程序,对爆炸衬砌过程中砂浆、土壤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爆炸衬砌可以使砂浆和土壤形成稳定的衬砌结构,自由面是影响砌体形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 梁慧敏, 张奇, 白春华
    2002,25(4): 5-7.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FAE战斗部要适应一定的使用温度范围,壳体内装填的混合燃料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需要在战斗部内留有一定空间间隙,间隙大小需要综合考虑燃料的温度系数、战斗部壳体强度及战斗部质量偏心等因素.本文推导出能够满足战斗部安全要求和发射精度要求的壳体内预留间隙计算方法.
  • 郭学永, 惠君明
    2002,25(4): 8-10.
    摘要 ( ) PDF全文 (23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选定其他装置参数在一定的优化范围内,通过试验研究了长径比对FAE云雾形态的影响,在所做的试验条件范围内,得出长径比大小(1.0~5.0)不是FAE云雾最终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的云雾形态与装填的燃料量有关.
  • 刘玉存, 王作山, 王建华, 苏艳明
    2002,25(4):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2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试验并运用爆炸冲击动力学理论对NK-EH500调质钢爆炸硬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材料存在硬化极限,调整炸药组成改变爆炸硬化可以满足不同金属材料的硬化要求,隔离式爆炸硬化有利于保护硬化工件外观的完整性.本研究对拓展爆炸硬化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马贵春, 张景林, 谭迎新, 张小春
    2002,25(4):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1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测定矿井瓦斯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值的测试和测试装置,并测出了矿井瓦斯的安全间隙值.利用所测数据制造的电气设备隔爆外壳能有效地防止瓦斯爆炸灾害的发生,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冯长根, 柯加山, 陈朗
    2002,25(4):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1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固体炸药样品的装药尺寸对其冲击起爆的特性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本文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JO-9159炸药冲击起爆过程,分析了炸药冲击起爆过程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JO-9159炸药的起爆压力阈值随装药直径和装药长度的增大而减小.
  • 曹端林, 徐春彦, 郑志花, 轩春雷, 陈树森
    2002,25(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丙酮-乙酸乙酯溶剂中,加入醋酐法生产的粗品α-HMX,根据结晶、转晶原理,通过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和恰当的操作方式,使α-HMX全部转化为β-HMX,同时直接制备出A、C、D、F四个不同粒度级别的产品.
  • 徐容, 陈松林, 周建华, 田野
    2002,25(4):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35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CL-20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和热分析研究结果.根据90~140℃下真空等温热分解实验数据及相应曲线,导出了在不同温度下分解0.1%所需时间的经验公式,求得CL-20表观活化能Ea=187.6 kJ/mol,指前因子A=6.9×1023,测得CL-20相变温度163.7 ℃,分解热2957 J/g,5 s 爆发点282.2 ℃,1000 s临界温度为224 ℃.
  • 庞思平, 于永忠, 赵信岐
    2002,25(4):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2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硝酸(65%)/亚硝酸钠体系对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氧化产物一乙酰基三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3)、二乙酰基二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4)和三乙酰基一苯甲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5)进行亚硝解,成功脱去了上述三种化合物上剩余的两个苄基,将苄基转换为亚硝基,得到了一乙酰基三苯甲酰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6)、二乙酰基二苯甲酰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7)和三乙酰基一苯甲酰基二亚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8).
  • 陈联忠, 方涛, 郭晓红, 赵信岐
    2002,25(4):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2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使用溴甲苯(o,m,p-混合物)代替文献所使用溴苯等在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一次氢解中为溴源物质,其结果提高了氢解收率,降低了溴源物质的用量和毒性,溴甲苯制备简单,有利于放大制备.
  • 毕卫宇, 刘愆, 张志忠, 王伯周, 姬月萍, 朱春华
    2002,25(4):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2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硝基甲烷法,经五步反应合成了TNAZ,总收率在40%以上,并对其中关键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臧涛成, 胡焕性
    2002,25(4):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23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爆炸复合原理,对复合板运动进行了初步讨论,最后对复合板的特性(密度,弹性模量和应力)进行了分析.
  • 王晓峰, 郝仲璋
    2002,25(4):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1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炸药科学在高能量密度化合物、金属化炸药、复合炸药、新型高分子粘结剂应用、反应性材料和纳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进展,总结了目前炸药研究和应用中采用的一些新思路,并对我国炸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袁凤英, 秦清风
    2002,25(4):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2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欧美克LS-800型激光粒度测定仪测试了HNS细化的两种产品,结果表明,工艺中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在粒度分布范围方面及颗粒度方面都优于未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另外对表面活性剂在细化工艺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对表面活性剂在亚微米级炸药技术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丁黎, 李英勃
    2002,25(4):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3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含有偕二硝基的四元环硝胺炸药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TNAZ)在合成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TNAZ的物理化学性能参数,证实了这种高能量密度材料易损性低于其他硝胺炸药,适于用作熔铸炸药和增塑剂.
  • 费继友, 俞炳丰, 夏学礼, 张杰, 高强
    2002,25(4):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35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耦合显式格式的MacCormack的时间推进预测-校正两步有限差分格式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化学反应采用17种组分、12个反应的有限速率的化学反应模型.得到了流场参数在燃烧室中的分布情况.其结果同理论分析相一致,最后用实验验证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及可信性.研究结果对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性能预测、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 蔚红建, 张丽涵, 刘小刚, 樊学忠, 张双健
    2002,25(4):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2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PVAM(醋酸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与CAB(醋酸丁纤维素)对RDX进行包覆,并测试了含有包覆球的推进剂力学性能数据.结果表明PVAM包覆的RDX与键合剂的匹配使用可以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 郑玉梅, 邓敏智, 赵凤起, 袁潮
    2002,25(4):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吡啶出发经过多步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制得了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物的铅、铜盐,并通过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确定.经DSC及TG的分析表明,该类化合物对RDX、AP及NC+NG等的热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且使其产生出更多的分解热,表现出良好的含能催化剂的特征.
  • 谢剑宏, 崔瑞禧, 焦继革, 胡昭志, 邹霄泓
    2002,25(4):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耦合显式格式的MacCormack的时间推进预测-校正两步有限差分格式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化学反应采用17种组分、12个反应的有限速率的化学反应模型.得到了流场参数在燃烧室中的分布情况.其结果同理论分析相一致,最后用实验验证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及可信性.研究结果对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性能预测、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 李凤生, 杨毅, 罗付生, 刘宏芸
    2002,25(4):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PVAM(醋酸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与CAB(醋酸丁纤维素)对RDX进行包覆,并测试了含有包覆球的推进剂力学性能数据.结果表明PVAM包覆的RDX与键合剂的匹配使用可以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 高潮, 甘孝贤, 邱少君
    2002,25(4):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吡啶出发经过多步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制得了4-羟基-3,5-二硝基吡啶氮氧化物的铅、铜盐,并通过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确定.经DSC及TG的分析表明,该类化合物对RDX、AP及NC+NG等的热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且使其产生出更多的分解热,表现出良好的含能催化剂的特征.
  • 任晓莉, 刘有智
    2002,25(4):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3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配酸及其热交换是硝化棉生产工艺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针对配酸及其热交换的基本原理,详细地论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综合介绍了用VB6.0的实现过程.
  • 第五旬宁, 林秉章
    2002,25(4):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2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高能改性单基药用的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和能量理论计算,结合性能测试结果,初步确定了以NC为主体,加入高能添填加剂,含能增塑剂等组分所组成的高能改性单基药配方类型,试验证明,该组成采用溶剂法螺压成型的生产工艺是安全可行的.
  • 余斌
    2002,25(4):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2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刚性组合装药的点传火技术进行了一些基础性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建立了自然环境下刚性组合装药的点传火试验系统,并对多种点传火方案进行了模拟试验,获得了点传火系统在自然环境下的重要性能参数.
  • 柴涛, 张景林
    2002,25(4):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2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喷射细化的方法,将HMX细化、重结晶为1~2 μm、20~30 μm的粒径,研究了混合传爆药的压药密度随主体炸药HMX不同粒度级配配比变化而呈现的规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两者的关系.
  • 万学仁, 王来芬, 肖圣敏, 伊芳
    2002,25(4):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2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弹药性能试验回归建模,普遍存在自变量的多重相关性,为克服自变量多重相关性的缺点,选取较好的回归方法是关键的技术途径.实践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 范夕萍, 刘子如, 孙莉霞, 李生慧, 白锦芳
    2002,25(4): 75-77.
    摘要 ( ) PDF全文 (29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ANA发射药为例研究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定动态力学性能预估破坏(极限)抗压强度σb和极限压缩率λb的方法.应用与动态模量叠合主曲线相同的水平位移因子,极限抗压强度和压缩率的数据分别与动态储能模量和储能柔量主曲线有很好的叠合.结果表明,σb和λb的预估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均在测试误差范围内.
  • 刘玉海, 刘士林
    2002,25(4): 78-79.
    摘要 ( ) PDF全文 (2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无烟烟花药剂用作喷花药剂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研究了复合型无烟烟花药剂粒度及组分中氧化剂、黑火药、燃料1、燃料2对喷花燃放效果的影响,为无烟烟花药剂的配方设计打下了实验基础.
  • 刘玉海, 刘士林
    2002,25(4):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3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dp/dt)max是小型密闭压力容器法(MCPVT)中用来表征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的物理量.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推导出了X(样品容器容积V、升温速率R及样品质量m)与(dp/dt)max的数学关系式,已知X0时的(dp/dt)max0,就可求得任意X下的(dp/dt)max,与实测值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关系式计算的结果较为可靠.从而为MCPVT最终成为国际上评价自反应物质受热分解反应激烈程度标准方法奠定了基础.
  • 栾志杰, 李树兴, 王德元, 李孝玉
    2002,25(4): 83-83.
    摘要 ( ) PDF全文 (1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多型号火药样品处理设备的研制,解决了原有手工处理火药样品简陋、落后的问题,提高了火药分析工作效率.其设备对比分析结果满足火药测定分析要求.
  • 田宏远, 葛彦平, 秦朝美, 赵铁柱, 宁艳利
    2002,25(4): 84-84.
    摘要 ( ) PDF全文 (2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0~350 μg的蔗糖八醋酸酯(下文以SO代替)与显色剂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在620 nm处的吸光度遵循朗伯比耳定律,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含能材料中该组分的测定[1].
  • 刘祥萱, 王煊军, 刘振玉, 朱明, 李游
    2002,25(4):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2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沉淀法、硬脂酸法、聚乙二醇法、柠檬酸法和柠檬酸铁快速燃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铁晶体,研究了这5种制备方法对粉体晶型、平均粒径、磁性、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得粒径为8.5 nm的α-Fe2O3,柠檬酸铁快速燃烧获得的是Fe3O4的纳米晶,而采用3种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是α-Fe2O3与γ-Fe2O3的混合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