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2001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04-25
      
  • 全选
    |
  • 李笑江, 覃光明, 樊学忠, 安芳延, 王大安, 李凤生
    2001,24(4): 1-3.
    摘要 ( ) PDF全文 (2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二十年关于臭氧介质二氧化氮硝化技术的研究成果,该技术的实验室探索性研究已证明其可用于几乎所有芳烃的环上硝化,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混酸硝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并且认为臭氧介质二氧化氮载体硝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 沙恒, 李凤生, 宋洪昌, 陈舒林
    2001,24(4): 4-7.
    摘要 ( ) PDF全文 (3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JOB-9003炸药试样的热冲击试验和热冲击前后的超声波特性参量检测试验,观察并检测到试样在热冲击试验的不同阶段出现损伤破坏及超声波特性参量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变化。试验初步表明,初始损伤或裂纹对炸药的力学性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超声波特征参量对炸药的损伤及破坏进一步表现出一些可识别的特征。
  • 廖昕, 黄振亚, 杨文宝, 王泽山
    2001,24(4): 8-9.
    摘要 ( ) PDF全文 (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压力可控式T形燃烧室及实时脉冲微粒取样系统,结合微粒粒度分析技术,分析了在无铝双基推进剂中原始添加剂Al2O3在燃烧过程中随燃烧室压强变化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燃气微粒呈单峰分布,燃烧室压强升高,趋于使推进剂燃烧产物微粒之间发生凝聚,但是燃气微粒与>原始粒径基本相符,未发生明显的凝聚现象。
  • 熊立斌, 应三九, 罗付生
    2001,24(4):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2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微热电偶测温和燃烧火焰单幅照相技术测得NEPE推进剂在稳态燃烧条件下的燃烧波温度分布及火焰结构,研究了该推进剂中主要组分对燃烧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观测了熄火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规律。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NEPE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为该类推进剂燃烧物理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李玉斌, 聂福德, 孙杰, 郝莹, 温茂萍
    2001,24(4):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2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火炮烧蚀机理,自行设计了数十种缓蚀剂新配方,并利用半密闭爆发器进行了筛选试验,最后确定了两种最佳配方及配比
  • 徐容, 左玉芬, 刘春, 王丽彦
    2001,24(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2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以丙酮为溶剂的超临界CO2-GAS重结晶制细过程温度对HMX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GAS重结晶HMX过程与常规的重结晶过程相似,温度对HMX晶型起控制作用,而对颗粒尺寸影响不大;当局部操作温度大于50℃时,结晶颗粒中会有α型HMX生成;当整体温度大于60℃时,产品中α型HMX占主要部分。本文就GAS重结晶过程温度对HMX晶型影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流体压缩和结晶放热引起的局部过热是产生α型HMX的主要原因..
  • 周贵忠, 潘朝蓬, 王纲, 罗运军, 谭惠民
    2001,24(4):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2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均四嗪分子及其5种衍 生物分子的热分解轨迹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它们的各种热分解途径及其难易程度。用密度泛涵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了各稳定点和过渡态的几何结构和能量,得到了各反应途径的能垒高度,从能量的角度对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不含取代基的均四嗪分子的热分解机理,即协同的三键断裂,与其光分解机理一致。此外,还得 到了5种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对四嗪环的开环方式、稳定性以及对四嗪类高氮化合物热分解机 理的影响规律。当取代基的稳定性高于四嗪环的稳定性时,该化合物首先发生开环反应;反之,则首先发生取代基反应。另外还获得了分子间反应对四嗪类高氮化合物热分解机理影 响的一些较新的结论。
  • 李健生, 郝艳霞, 王连军, 赵宝昌, 翁霁
    2001,24(4):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29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装药壳体材料对爆炸威力的影响,对不同壳体装药 在空气和混凝土靶中的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药 情况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对D6A钢壳体装药的高。因碳纤 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时不产生破片,所以对远距离目标不造成破坏,而D6A钢壳体装 药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对远距离目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从混凝土靶的爆炸破坏效应来看, 碳 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在阻抗匹配方面要比D6A钢壳体装药好,更利于爆炸冲击波的传播。 在同样装药的情况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对靶体爆炸驱动有效能量大于 D6A钢壳体装药。静爆试验证明了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 殷永霞, 杨荣杰, 李建民
    2001,24(4):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2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从品种繁多、特性各异的燃料中选择较佳的燃料配方,以提高固相一次起爆型FAE的威力,利用一次起爆型燃料空气炸药 比两次起爆型燃料空气炸药的燃料选择和云爆技术联系更紧密的特点,建立了燃料优化设计系统模型。新模型的建立为选择较佳的燃料配方提供了可能。
  • 罗世凯, 罗顺火, 傅依备, 黄奕刚, 龙新平, 王新峰, 梁霞
    2001,24(4):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2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红外热成像仪分别测量了不同质量的温压药剂和TNT 爆炸火球的表面温度。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并拟合出温压药剂爆炸 火球的直径、持续时间与装药量的关系式。依据炸药的爆炸特性,确定了热毁伤准则,结合 Baker火球模型,对温压药剂和TNT爆炸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热毁伤半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温压药剂具有较好的热毁伤效应,用作用区面积评价法可获得温压药剂的TNT当量比为3.89。
  • 丁国芳, 罗顺火, 王建华, 徐瑞娟
    2001,24(4):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2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1,4-丁二醇为引发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 ,环氧氯丙烷发生开环聚合得到环氧氯丙烷均聚物(PECH)。采用磺酸酯法,首先PECH与对 甲苯磺酰氯在吡啶介质中反应形成端磺酸酯基氯化聚醚中间体(TsPECH),然后中间体经叠氮化作用形成端基为叠氮基的叠氮缩水甘油醚聚合物(ATGAP)。用红外、核磁、碳谱研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目标聚合物,ATGA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3 ℃,热分解温度为252.7℃,黏度小,可以作为含能增塑剂使用。
  • 魏学涛, 赵颖, 李乃勤, 胡章斌
    2001,24(4):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1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的催化燃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HNIW单元推进剂的燃烧速度是HMX单元推进剂燃烧速度的2倍左右,HNIW单元推进剂的燃烧速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直线增加,其燃速压力指数为0.846,通过加入金属氧化物可使HNIW单元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发生变化,但对其燃速压力指数影响不大。
  • 廖昕, 杨文宝, 黄摄亚, 王泽山
    2001,24(4):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2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将绿色硝化方法应用于一硝基氯苯的制备,获得了氧气流量、二氧化氮的初始浓度及氯苯的初始浓度对一硝基氯苯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硝化过程具有一个明显的诱导期,反应时间过长将导致一硝基氯苯的收率下降。
  • 马忠亮, 姚爱琴, 刘幼平, 肖忠良
    2001,24(4):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2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苄胺、甲醛、乙二醛的缩合反应以及亚甲基二乙酰胺与乙二醛之间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两取代的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研究认为在通常的反应条件下,其硝解不会得到双环HMX。文中提出了一种合成双环HMX的可能途径。
  • 陈网桦, 冯伟, 彭金华, 胡毅亭, 王正宏, 刘荣海
    2001,24(4):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过期钝化RDX的资源化再利用方法,采用水悬浮煮洗工艺,通过加入特殊表面活性剂添加剂,使钝化RDX表面的钝感剂剔除。同时利用该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物理特性,对废水中的钝感剂和添加剂进行回收。结果表明,采用水悬浮煮洗分离方法,RDX的回收率为89.27%,回收的RDX纯度可达99.52%,煮洗废水处理方便,废水中的钝感剂和外加添加剂98%以上得到回收。回收物作为粉状工业炸药的油相得到了再利用。
  • 刘志建, 张正., 张宽虎
    2001,24(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2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炸药爆炸产物的热毁伤作用,根据塞贝克(Seebeck) 效应和传热学原理,利用WRe5/26热电偶对TNT爆炸产物进行了温度响应测试,包括自由场实验 和半密闭空间实验,获得了相应的温度曲线,分析了影响热电偶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WRe5 /26热电偶能够反映爆炸产物的热输出特性,热电偶的指示温度与爆炸产物温度之间存在迟滞 ,热流密 度是评价热毁伤威力的重要参数。
  • 司马天龙, 燕吉胜
    2001,24(4):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2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亚微米级TATB,探讨了工艺条件 对亚微米级TATB粒径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产品细化前后的能量输出变化。结果表明,影响TATB粒径的主要因素为溶液的质量浓度、溶液与水的温度差、搅拌速率、溶液滴加速率、干燥方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3.6g/100mL,温度差70℃,搅拌速率1600 r/min,滴加速率为0.75mL/s,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的粒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溶液与水的温度差。细化TATB的能量输出较原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刘云飞, 安红梅, 杨荣杰, 芮久后
    2001,24(4):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22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聚奥炸药造型粉和产品在不同的贮存条件和不同状态机械感度的研究,分析了炸药药柱经老化后感度数据增高的原因;分析了由解剖药柱经不同工艺方法制备成的试样,其机械感度也不同的原因;对该炸药的安全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 陆殿林, 樊学忠, 孙育坤, 李笑江, 李旭利
    2001,24(4):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25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大型撞击加载装置对不同直径的炸药装药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了撞击作用下药柱直径对其敏感性影响,为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模拟药柱尺寸。
  • 王来芬, 万学仁, 伊芳, 肖圣敏
    2001,24(4):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29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TNT在HMX和RDX两种不同介质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HMX和RDX中加入少量HNS后都能降低TNT的过冷度 ,消除结晶过程的自加热。利用Avrami方程得到TNT在不同介质中的结晶动力学的指数n分别为2.76和2.86。通过Avrami-Ozawa方程获得了两种体系结晶过程的Ozawa指数m以 及反映结晶速率快慢的温度函数F(T)。同时,用Ozawa方程和Kissinger方程计算了结晶 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nA,并与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胡瑜, 万学仁, 肖圣敏
    2001,24(4):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2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CL-20原料胺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在芳香醛存在下,苄基氯与氨水反应生成苄基胺,加入芳香醛可有效地抑制副产物二苄胺、三苄胺的生成,苄基胺的产率达到70%以上;反应物采用浓氨水可使反应体系体积缩小,提高生产能力,此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采用密闭操作,防止空气污染,产率高,成本低,对降低CL-20的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
  • 舒远杰, DUBIKHINVV, NAZINGM等
    2001,24(4):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240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HNIW)的超细化制备工艺。通过改变溶剂与非溶剂的体积比、溶液温度、进料速度、超声 波振荡频率等影响因素,研究了超细ε-HNIW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溶剂为乙酸乙酯,非溶剂为石油醚,溶剂与非溶剂的体积比为1∶5,50 ℃下的ε -HNIW饱和溶液体系,超声波振动频率为60kHz,所得ε-HNIW的粒度约1μm。
  • 赵凤起, 覃光明, 蔡炳源
    2001,24(4):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247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筛分法,将127型石油射孔弹药型罩中的铜粉进行颗粒分级,并与其他金属粉进行粒度级配,通过粒度分布分析及射孔弹侵彻钢靶试验,研究了粉末药型罩中金属颗粒的粒度级配及分布对聚能射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药型罩进行了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射孔弹药型罩中铜粉的粒度对聚能射流性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金属粒度级配及分布能提高射孔弹侵彻钢靶的能力。粉末药型罩经热处理后,可提高药型罩 的致密性和强度,能有效地改善聚能射流性能。优化后的药型罩使127型石油射孔弹侵彻钢 靶深度提高11.6%。
  • 江劲勇, 路桂娥, 陈明华, 刘礼斌, 姜培学
    2001,24(4):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2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2,2-二硝基-1,3-丙二醇与乙二胺进行曼尼希缩合反应,生成3,3,7,7-四硝基-1,5-二氮杂双环[3.3.2]癸烷(Ⅰ),该中间体Ⅰ用硝酸-五氧化二磷混合物硝化,得到1,4,6,6-四硝基-1,4-二氮杂环庚烷(Ⅱ)。对Ⅱ的物理性质、热稳定性及爆炸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王振宇, 郭惠丽
    2001,24(4):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2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Brookhaven 90 Plus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超细PETN 样品的粒度及粒度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测试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得出测试样品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悬浮载体,六偏磷酸钠为最佳分散剂,最优间隔振荡时间80 s,最适合的质量浓度是220~300 μg/mL。将最佳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与样品的SEM照片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较好。此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超细炸药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