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全选
    |
  • 胡炳成, 吕春绪, 刘祖亮
    2000,23(2): 1-3.
    摘要 ( 3 ) PDF全文 (225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了一种地下油水井损伤套管补贴加固器用低燃速复合火药,通过实验确定了该复合火药的两种配方,并在复合火药中加入惰性辅助增塑剂降低推进剂的燃速和燃温,测试了复合火药的燃速、感度、耐热性及热安定性。抽样实验和上千次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复合火药性能的适用性。计算出解卡锚定力与最小火药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复合火药完全满足加固器的性能要求。
  • 宋时育, 王泽山
    2000,23(2): 4-7.
    摘要 ( 5 ) PDF全文 (322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高压脉冲气相放电处理TNT废水过程中,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pH值等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TNT降解效率随着脉冲峰值电压和脉冲频率的增加而提高;初始pH值对TNT降解有一定的影响,pH值 为6.8的条件下效果最好。在脉冲峰值电压为9.8kV、脉冲频率为125〖KG-*9〗Hz 的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为30mg/L的TNT溶液处理60min后,降解率达到 66.1%。通过添加叔丁醇的实验证实TNT降解以·OH作用为主。IC和GC/MS降解产物分析表明,受·OH 攻击,TNT生成2,4,6-三硝基苯甲酸,后者被氧化成1,3,5-三硝 基苯,经过开环最终生成甲酸、NO-2和NO-3等。
  • 杜志明, 冯长根
    2000,23(2): 8-10.
    摘要 ( 3 ) PDF全文 (294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老化对GI-920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分析了GI-92 0炸药加速老化的机理和效应,根据推导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计算了GI-920炸药在70℃和75℃加速老化至不同反应深度时的密度、组成和生成热,进而通过VLWR爆轰程序计算GI-920炸药加速老化后的爆轰参数。结果表明,经过加速老化后,GI-920炸 药的密度、爆速和爆压均有所降低。
  • 陈树森, 邱文革, 于永忠
    2000,23(2): 11-12.
    摘要 ( 3 ) PDF全文 (177 KB) ( 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半连续化超临界水氧化装置处理HMX炸药废水,在反应 釜温度450~590℃,压力23MPa,过氧量3倍废物量条件下研究超临界水氧化HMX。实验结果表明,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只有在较高温度(大于590℃)的超临界条件下,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才能达99%以上,而在450~590℃、0~20s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HMX去除率及COD去除率的的影响较显著。在450~590℃、23MPa 、过氧量300%的条件下,HMX的反应级数为2.24,反应活化能为5.727×104J/mo l,准频率因子为2.348×105。 
  • 马凤国, 季树田, 吴文辉, 谭惠民
    2000,23(2): 13-15.
    摘要 ( 4 ) PDF全文 (290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SC法研究了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 Ⅲ)(BNCP)的热分解性能,并与苯并三氧化呋咱(BTF)和超细六硝基氐(HNS-Ⅳ )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比较,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得到了BNCP、BTF、HNSⅣ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BNCP的分解峰温为289.6℃,比BT F高25.4℃,其分解热焓在3者中最大。VST、TG研究表明,BNCP在100℃ 以下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Kissinger法得到的BNCP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78.3kJ/mo l,比BTF和HNSⅣ分别低46.4kJ/mol和43.1kJ/mol;而用Ozawa法得 到的BNCP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87.5kJ/mol,比BTF和HNSⅣ分别低约33.8、32.8kJ/mol。
  • 惠君明
    2000,23(2): 16-19.
    摘要 ( 11 ) PDF全文 (241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研究变燃速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密闭爆发器实验数据描述发射药能量释放规律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密闭爆发器实验,研 究了一种中心开孔式双层硝胺变燃速发射药试样的燃烧渐增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物理模型可以用来定量地判断发射药燃烧的渐增性强弱;所研制的硝胺发射药显示出了渐增性燃烧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配方和药型尺寸,达到调节控制其燃烧渐增性的效果。
  • 魏晓安, 王泽山
    2000,23(2): 20-22.
    摘要 ( 5 ) PDF全文 (295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从建立发射药及装药易损性响应评价方法的角度,研究了在快速和慢速烤燃条件下,典型发射装药的易损性响应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其热响应 的机理。结果表明,单基药在热刺激下的易损性响应最为剧烈,发射药慢烤时的反应温度与 其配方的热感度(5s爆发点)表现出了一致的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单基、太根和双基药,发射药的高压DSC活化能越高,其热刺激下的易损性响应越强。
  • 李平, 陈强, 李旭利, 甘孝贤, 蔚红建
    2000,23(2): 23-25.
    摘要 ( 3 ) PDF全文 (392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DSC、TG-DTG程序升温法研究了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共聚物(BAMO-AMMO)的热行为,并采用DSC法和真空安定 性法考察了BAMO-AMMO与含能组分RDX、HMX、DNTF、CL-20、AP、Al、NG、DIANP的相容性 。结果表明,BAMO-AMMO的热分解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解峰温为260.3 ℃,较硝化棉的分解峰温高51℃,热稳定性好;第二阶段分解峰温为401.7℃;BAMO-AMMO与RDX、HMX、CL-20、AP、Al、NG、DIANP均相容,可与上述物质混合应用于火药。
  • 王琼林
    2000,23(2): 29-31.
    摘要 ( 7 ) PDF全文 (290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修正的Williams 硼颗粒燃烧模型对固体推进剂燃烧环境条件下的硼颗粒点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环境温度、气相氧化剂种类和分压、颗粒初始半径及氧化层厚度对硼颗粒点火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可以缩短硼颗粒点火延 迟时间和点火时间;环境中氧分压过大会延长点火延迟时间;水蒸气分压越大,点火时间 越短;硼颗粒半径增大会导致氧化层厚度增大进而延长点火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
  • 叶玲, 吴玉忠, 李志华
    2000,23(2): 32-33.
    摘要 ( 5 ) PDF全文 (194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随行装药内弹道研究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开发了随行装药内弹道数据库系统。该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Access 作为后台数据平台实现。系统包括:系统用户管理、火药参数管理、实验信息管理、数值模 拟管理、研究资料管理和帮助6大模块。着重介绍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实验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该软件的编制对于随行装药内弹道的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张小兵, 袁亚雄, 余斌, 翁春生
    2000,23(2): 34-36.
    摘要 ( 3 ) PDF全文 (255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经典内弹道学理论,建立了序列装药的内弹道数学模 型。用MATLAB语言编写了模拟程序,以某小口径武器为对象,模拟分析了不同装药量、喷孔 直径和点火时间差对p-tv-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药室的装药量存在一理想值,此时附加药室火药的利用率最高;喷孔直径存在一域值,大于或小于该值,初速都将变小;点火时间差为某一值时,最大膛压不变且作功能力最强。合理选择附加药室装药量、喷孔 直径和控制能量补充时间是能否在最大压力处实现压力平台的关键。
  • 李东林, 王吉贵, 牛西江
    2000,23(2): 37-39.
    摘要 ( 3 ) PDF全文 (288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炸药爆炸能量的水中测试方法,对TNT和3种新设计的含铝炸药进行了水中爆炸的实验研究,比较了各炸药的爆炸性能。结果表明,发现冲击波峰值超压、冲量和冲击波能流密度等参数较好地符合爆炸相似律,得到了新配方各参数的爆 炸相似律系数。计算了炸药的冲击波能和气泡能,并提出了计算爆炸总能量的方法。把实验 测得的炸药的总能量与KHTR程序计算的爆热进行对比,二者符合得较好,说明了KHTR程序可用。
  • 宋浦, 张成伟, 张亦安, 肖云涛
    2000,23(2): 40-41.
    摘要 ( 4 ) PDF全文 (259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5种硝基苯胺炸药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 和频率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无虚频,是势能面上的局部极小值,为稳定结构。计算了描述其芳香性的HOMA(harmonic oscillator model of aromaticity)和NICS(Nucleus independent chemical shifts)数值,研究了芳香性与撞击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芳香性增大,撞击感度增大,两者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提出用芳香性定量数据HOMA和NICS 来表征炸药撞击感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胡庆贤
    2000,23(2): 42-44.
    摘要 ( 6 ) PDF全文 (322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经验公式分析及模拟实验研究,对炸药装药空中与水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换算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比例距离r=R /W1/3的取值范围在1.5~2.5时,炸药装药空中与水中爆炸冲击波超压有定量的换算关系,并拟合出确定的换算公式。通过理论和经验数据分析,得出其他装药水中冲击波超压TNT当量的换算方法,冲击波参数TNT当量应根据炸药水中爆炸的冲击波能进行换算。通过对比,证明根据冲击波参数TNT当量修正后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设计使用。
  • 阎飞, 李玉栋, 牟敬海
    2000,23(2): 45-47.
    摘要 ( 7 ) PDF全文 (289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同时解决炸药的能量输出和力学强度问题,研发了一种以RDX为基的新型复合炸药KD-1,用水下爆炸压力测试系统研究了KD-1炸药的 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KD-1炸药的冲击波压力峰值和冲击波比能都比RDX有所提高,冲击波压力峰值是RDX的1.1倍,爆热是RDX的1.3倍。用万能实验机测试了KD-1的抗压力学性能,得出其抗压强度为6.82MPa,破坏应变为4.3%。
  • 路桂娥, 江劲勇, 陈明华
    2000,23(2): 48-49.
    摘要 ( 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采用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法合成了3-炔丙基-5,5-二甲基海因(PDMH),反应条件为:n(5,5-二甲基海 因):n(溴丙炔):n(KOH的醇溶液)=1∶1∶1,水为溶剂,温度为65 ℃,反应时间为3h,产率为50%。通过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X射线 衍射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物,熔点为170~171℃,初始分解温度为185.5℃,目标物有望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 关洪军, 曹传新, 宋洪昌
    2000,23(2): 52-55.
    摘要 ( 3 ) PDF全文 (186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预膨胀压力、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取样停留时间及其他因素对制备HMX超细微粒粒度和晶体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超细HMX微粒平均粒径在350 nm以下,一部分微粒粒度小于100nm。结果表明,预膨胀压力对HMX颗粒尺寸的影响较大,压力增加,HMX平均粒度变小,粒度分布变窄;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对HM X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有很大影响,初始浓度越小平均粒径就变小,粒度分布变窄。 停留时间及喷嘴尺寸对颗粒粒度、粒度分布及其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邵江东, 余永刚
    2000,23(2): 56-59.
    摘要 ( 5 ) PDF全文 (351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粉状改性铵油炸药在性能上真正代替铵锑炸药,了解硝酸铵粒度与炸药机械感度的关系,参照GJB772A-97标准对不同粒度的改性硝酸铵的机械感度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改性硝酸铵的粒度对其机械感度有明显影响,在一定粒度范围内,随着改性硝酸铵粒度的增大,机械感度有所增大;当粒度继续增大时,机械感度随着粒度的增大而下降。从理论上分析了改性硝酸铵粒度变化对机械感度影响的机理。
  • 欧育湘, 徐永江
    2000,23(2): 60-61.
    摘要 ( 3 ) PDF全文 (240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开发用于乳化炸药的新型复合乳化剂,利用化学改性后的大豆磷脂与Span80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复合乳化剂。研究了改性磷脂的乳化力与分散力,采用DSC分析了复合乳化剂与硝酸铵的相容性,并通过单滴法和高低温循环等试验考察了乳化体系的油膜强度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力和分散力,与硝酸铵的相容性较好,复合乳化剂的界面吸附膜强度增加,乳胶的稳定性提高。 用复合乳化 剂制备的乳化炸药爆速达3300m/s,猛度为12.5mm,殉爆距离 超过3cm,各项性能均符合GB18095-2000的要求。
  • 高海燕, 张韫宏, 殷鹏刚
    2000,23(2): 62-63.
    摘要 ( 3 ) PDF全文 (268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测定了RDX的比热容,得到了二次方温度方程,298.15K时RDX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251.17J·mol-1 ·K-1。运用Gaussian 03W程序的DFT-RB3LYP/6-311++G**方法对RDX在280~350K的温区内进行比热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低于实测值 ,偏差在12.72%~15.94%。用测得的比热容方程计算了298.15K为基础的RDX的 热力学函数,并得到了绝热至爆时间为3.10~3.19s。
  • 蔡雪刁, 许同利
    2000,23(2): 64-64.
    摘要 ( 6 ) PDF全文 (139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用亚微米单质炸药CL-20和亚微米CL-20/配位键合剂60 3(LBA-603)混合炸药的撞击感度试验研究了LBA-603对亚微米CL-20/LBA-603体系撞击 感度的影响,并对LBA-603在混合炸药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LBA-603 与CL-20分子的-NO2基团形成诱导效应,LBA-603在亚微米CL-20表面形成一层黏附层, 对亚微米CL-20起到包覆作用,包覆层具有能量缓冲、吸热、表面修饰的作用;亚微米CL- 20/LBA-603混合炸药的撞击感度随LBA-603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单质炸药亚微米CL-2 0相比,添加质量分数10%的LBA-603后,混合炸药的特性落高(H50)提高了10. 96cm。
  • 李小敏, 孙亦周, 应三九, 罗元香, 华万森
    2000,23(2): 65-66.
    摘要 ( 2 ) PDF全文 (258 KB) ( 1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影响HMX熔点的因素,采用毛细管数字熔点仪和 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了纯品RDX和HMX试样的熔点实验。通过在丙酮中重结晶的方式,制备了含有RDX的HMX试样,并不断增大RDX含量,测试了该系列重结晶试样的熔点。结果表明,影响熔点的主要因素是试样中的有机杂质含量和重结晶情况。RDX在HMX中的质量分数为0~25% 和94%~100%时,有机杂质含量与相应的熔点呈线性关系,说明根据熔点可大致判断HMX中杂质RDX的含量。
  • 马文莉
    2000,23(2): 67-68.
    摘要 ( 7 ) PDF全文 (217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微量热法和温度扫描法研究FAE混合燃料的内相容性, 选用微热量热仪器C80Ⅱ作为实验仪器,得到了混合燃料各单组分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如初始分解温度、表观活化能等。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具有良好的内相容性;混合燃料中烷烃A和敏化燃料B比较稳定,在60~300℃范围内不发生热分解,但分别在120℃和140℃时与空气发生反应;敏化剂C在150℃开始发生热分解,放热峰温为170.96℃。用Freeman-Car roll法对温度扫描试验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也表明该混合燃料具有良好的内相容性。
  • 刘沣东, 王彩玲
    2000,23(2): 71-72.
    摘要 ( 3 ) PDF全文 (259 KB) ( 0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对人的损伤与防护问题,分析了爆炸防护人员损伤的阈值问题,并以“Jose Henrych”经验式为计算模型,探讨了标准TNT炸药在不同当量条件下、在空气自由场中点爆炸时冲击波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装药量时的鼓膜损伤和不同死亡率下的安全距离,经验证,所得结果是准确、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