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99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04-25
      
  • 全选
    |
  • 张跃军
    1999,22(4): 1-4.
    摘要 ( ) PDF全文 (2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SETARAM C80微热量热仪研究了298.15K时斯蒂芬酸碳酰肼锰([Mn2(CHZ)2(TNR)2(H2O)4n)、斯蒂芬酸碳酰肼镍([Ni(CHZ)3(TNR)]n)和斯蒂芬酸碳酰肼铅([Pb2(CHZ)2(TNR)2(H2O)2n)在DMF中的溶解过程、热化学性质及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在DMF中的溶解过程均为放热反应,但放热峰明显不同,这是由于溶质分子的结构和极性不同而导致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项式拟合,推导得到三种配合物的溶解焓(ΔsolH)、相对表观摩尔焓(ФLi)、相对偏摩尔焓(Li)和稀释焓(ΔdilH1,2)经验公式,并计算出其标准摩尔溶解焓(ΔsolHθm)分别为-17.75[KG-*9]kJ·mol-1,-29.76kJ·mol-1和-15.35kJ·mol-1。由其动力学方程,获得了溶解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级数(n)。
  • 赵凤起, 杨栋, 李上文, 宋洪昌, 李凤生
    1999,22(4): 5-8.
    摘要 ( ) PDF全文 (1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热重 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N-氧化3′3-偶氮双(6-氨基-1,2,4,5-四嗪)(DAATO3.5)在不同压强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DAATO3.5的热分解特性对压强比较敏感。常压下,DAATO3.5在240~257℃内有一个剧烈的放热分解过程,对应一个尖锐的放热分解峰,峰温为250℃,分解放热量为3088J/g;压强至3MPa时,DAATO3.5的分解峰温显著提前至240.5℃;继续增加压强,DAATO3.5的分解峰温呈降低的趋势,但降幅变小,分解放热量则在5[KG-*9]MPa达到最大而后减小。比较不同压强下DAATO3.5的分解区间发现,压强对DAATO3.5的分解区间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 张海波, 白春华, 丁儆, 郝保田
    1999,22(4): 9-13.
    摘要 ( ) PDF全文 (2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预聚体法,通过3,3-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与4,4′-二环已基甲烷基二异氰酸酯(HMDI)合成了PBT基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用DSC对其玻璃化转变进行了表征。用TG、TG-FTIR-MS研究了ETPUE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含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软段和硬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s和Tgh都向高温方向移动,其热分解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的分解活化能不同。第一阶段对应-N3键的断裂,然后诱发主链分解。
  • 成新法, 王丽琼, 冯长根
    1999,22(4):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1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二硝基呋咱为原料,经水解、中和及醚化三步合成了3,4-双(3-氰基呋咱-4-氧基)呋咱(FOF-12),产率47.4%。在5/2-石油醚/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培养出了FOF-12单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TG-DTG研究了FOF-12 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FOF-12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1)2(1)2(1),晶体学参数:a=0.7804(16) nm,b=0.8611(18) nm,c=1.736(3) nm,V=1.1670(4) nm3,Z=4,Dc=1.640g/cm3,μ=0.141 mm-1, F(000)=576,R1=0.0360,wR2=0.0940。在10℃/min下,其熔点为68.5℃,在120~210℃有明显的挥发现象。
  • 白晓涓, 徐赛龙, 肖忠良, 张续柱, 吴晓青
    1999,22(4):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1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时DSC-TG-MS 连用技术和热分解原位快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3-硝基邻苯二甲酸铅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在热分解过程中,羧基首先在299.9℃左右从3-硝基邻苯二甲酸铅上脱去,产生PbO、CO2 和硝基芳香酮基;而后在312.8℃左右时,酮从硝基芳香酮基上脱去,产生CO和硝基芳香基;接着,硝基芳香基发生C-NO2的均裂和硝基的重排反应,产生NO、苯基和苯酚基;最后,苯基和苯酚基热分解产生CO2、CO、C和其他残留物。
  • 胡荣祖, 吴善祥, 蔡炳源
    1999,22(4):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12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蠀对固体含能材料的均相反应,用反应物质的转变分数代替反应物密度并引入了绝热升温速率方程。建立了计算绝热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热惰性因子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双基发射药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绝热分解温度和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温升速率、压力上升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φ较大时双基发射药发生缓慢的分解反应,起始分解温度较高;φ较小时则发生快速的燃烧反应,放热量却大大增加。用速率常数法计算得到了不同φ时双基发射药绝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 赵省向, 张亦安, 胡焕性, 吕春绪
    1999,22(4):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1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DSC、TG-DTG研究了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四氢环戊二烯三聚体、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的热分解性能。通过TG-DSC-MS确认了五环[5.4.0.02,60.3,10.05,9]十一烷的热分解产物。结果表明,高密度碳氢化合物的分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压力增大,分解吸热量增加;裂解产物为C1~C5的炔烃、烯烃和烷烃等小分子化合物,推测高密度碳氢化合物可用作吸热型碳氢燃料组分。
  • 杜成中, 杨雁
    1999,22(4):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1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RD496-2000型微热量仪测定了常压和298.15K下3-硝基-1,2,4-三唑-5-酮(NTO)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溶解焓。从NTO在DMSO和NMP中的溶解过程实验数据得到了溶解焓(ΔdissH)、相对偏摩尔焓(ΔdissHpartial)和表观摩尔焓(ΔdissHapparent)与溶液浓度的经验式及NTO在DMSO中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dα/dt=10-3.78(1-α)0.98和在NMP中溶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dα/dt=10-3.74(1-α)1.06
  • 谭惠民, 罗运军, 多英全
    1999,22(4):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1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防止RDX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采用自行设计的临界爆温测试装置测试了RDX溶液的临界爆温。结果表明,0.4g RDX在较高温度下加热时只发生分解反应而不会发生爆炸;RDX质量分数为4%~8%时,RDX溶液在193.0℃左右迅速分解并发生爆炸,从而得出丙酮对RDX溶液热分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在RDX溶液质量分数为4%~8%时,浓度变化对RDX溶液的临界爆温影响较小;当RDX溶液质量分数低于4%时,RDX溶液不发生爆炸。
  • 周培毅, 徐更光, 张景云, 王廷增
    1999,22(4):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1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SnCl4·5H2O和Pb(NO3)2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超细PbSnO3粉体,用XRD、SEM和EDS对其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DSC和TG研究了超细PbSnO3对HMX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PbSnO3粉体后,HMX的初始分解温度和分解峰温分别下降10.5℃和12.2℃,分解放热由1350J/g提高至1573J/g;采用非等温法和等温法研究了超细PbSnO3催化HMX热分解动力学,得到了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相应的分解动力学方程。
  • 肖正刚, 周伟良, 应三九, 施杰
    1999,22(4):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1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理论,用热重法(TG)研究了改黑铜推进剂在不同升温速率(2.5、5、7.5、10K/min)下的热分解过程。采用Ozawa法、KSA法和Coats Redfern法计算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改黑铜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Ⅰ反应阶段反应机理服从一级Mample法则,动力学参数为E=83.5kJ/mol,A=108.46s-1,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8.46(1-α)exp(1.00×104/T);第Ⅱ反应阶段反应机理服从四级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为E=219.6kJ/mol,A=1020.07s-1,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20.07(1-α)4exp(2.66×104/T)。
  • 俞朝晖, 丁庆雨, 张余清, 孙维哲
    1999,22(4):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信赖域算法,由不同升温速率(β)条件下硝化棉(NC,14.14 % N)的DSC曲线数据得到了NC的n级自催化分解反应(CnB)和表观经验级数自催化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动力学方程。并由计算得到的β→0时的onset温度(Te0),热爆炸临界温度(Tb),相应于Tb时的转化率(αb)和动力学参数值获得了NC的热爆炸临界温升速率值。结果表明,在非等温DSC条件下NC分解反应可用表观经验级数自催化反应速率方程dα/dt=1015.76exp(-170830/RT)(1-α)0.95+1015.76exp(-159070/RTα1.81(1-α)1.16描述。NC由自催化分解转向热爆炸时的热爆炸临界温升速率值为0.060K/s。
  • 张香文, 米镇涛, 李家玲
    1999,22(4):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1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火炸药的发明引起了兵器划时代的变化,即从刀枪等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火炮等热兵器的时代;现代兵器的发展又进一步发挥了火炸药的作用。但是应该指出的在现代化战争中,如果没有火炸药,则好多现代兵器将变成一堆不能动弹的废钢铁。
  • 薛艳, 欧育湘
    1999,22(4):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15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硝化甘油生产现行的连续工艺,主要由喷射硝化、离心分离、塔式洗涤三部分组成。见图一。当开工生产时,既要把甘油,硝化酸、碱液等原材料准备好,还要按规定的次序去按动或转动廾几个按钮或阀门。这不仅操怍繁杂,而且易容产生差错。
  • 程丽萍, 王秀维, 孙满信, 高林虎
    1999,22(4):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1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热风干燥新工艺已应用于混合炸药生产。现经进一步完善,又已成功地应用于钝化黑索金炸药的生产。钝化黑索金采用热风干燥方式,因系直接传热,其热效率较其空干燥柜为高。
  • 王军波, 文健, 许路铁
    1999,22(4):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123 KB) ( ) 可视化 收藏
    螺压机是双基药成型加工的主工设备之一。如何提高其世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斗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螺压理论的研究,进行药料性质的研究。
  • 许正, 夏连胜, 刘晓春
    1999,22(4):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1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引进了BKW状态方程及其FORTRAN程序,在国产108乙型电子计算机上实现了炸药爆炸参数的计算,所得计算结果与美国加福尼亚大学LOsAlamOs科学实验室在美国大型电子计算机CDC6600上所作的计算相符。
  • 杨理明
    1999,22(4):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1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应用最小自由能原理计算火药能量示性数的方法和步骤。该工作已于七○年在国产的108乙机上,采用"算法语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实际使用表明:对于含有多种元素的复杂系统,都能自动地、迅速地完成大量的配方计算。同时,计算结果和国外文献中的理论值相符合。七一年初,又将最小自由能原理推广应用于定容的炮药示性数计算,给出了定压——定容修改公式和计算方法。并得到理想的结果。对于火药能量示性数的计算,编制了通用程序,为配方设计和理论性研究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
  • 王雪, 潘功配, 李毅
    1999,22(4):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13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文献介绍简便法的基础上,用回归分析方法导出了计算高能固体推进剂理论此冲(260~285秒的一种快速简便公式,首次将推进剂配方的能量(比冲)与配方中氢、碳、氧、氮、铝等元素的克原子数及生成热值直接联系起来,建立了定最关系;公式简单,计算迅速、方便,此哈坡(Happer)法快五倍,计算精度相当。还导出了一个不用生成热,更为简便地计算此冲的公式,并可计算新化合物在配方中的能量贡献,进而指导配方设计。
  • 丁军, 甄宗远, 刘志扬, 赵秀超, 孙栓柱
    1999,22(4):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1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四氮杂环辛烷类型化合物的结构以及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1,3,3,5,7,7,-六硝基-1,5,-二氮杂环辛烷(简称HDC)这类八元二氮杂化合物的结构在文献上还很少见。
  • 伊芳, 李奇志
    1999,22(4):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12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利用自由表面法测量炸药爆轰波压力的新方法。它杀用了激光多普勒效应、高分辨率的法布里—泊罗干涉仪和电子摄像机三种新技术。可以测得自由表面的瞬时速度对时间的函数,避免了以往用测量平均速度方法所带来的含混问题。该测量装置用密度为1.56克/厘米3的TNT炸药进行标定,测得的爆压值为165.1千巴。
  • 马绍东, 苏艳明, 杜青
    1999,22(4):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1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讲为第一部分。简述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沿革及国内进展概况。着重讲述了它的基本原理。对于核磁共振光谱参数:化学位移、偶合常数、谱线强度等有关名词作了介绍。结余已有工作初步闸明,核磁共振是炸药研究的一种有力的分析手段。
  • 黄裕龙
    1999,22(4):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检测亚硝酸离子的显色试验来测定硝化甘油安定性的连续方法。方法是将生色剂、例如含有(1)磺胺酸;(2)1—萘胺,1—萘胺草酸盐或N-(1-萘基)乙撑二胺二盐的格林试剂,加入硝酸酯中,然后测定颜色的变化。
  • 闫玉章, 曹胜义
    1999,22(4):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8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宏观的边缘学科。它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形成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发展也是令人注目的。当代由于人们对于化学产品的大量需求,相应于它的新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可能性的问题也逐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