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96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6-01-25
      
  • 全选
    |
  • 陈广兴, 安芳延, 强皆兵, 陈龙, 吴向民
    1996,19(1): 1-4.
    摘要 ( ) PDF全文 (26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列举了基辛格方程的理论分析和发展,认为1957年提出的基辛格方程仅适用于滠级反应。经过Xiang Gao 、 David Dollimore等的工作,Kissinger方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无模式微分动力学方程。对于大多数反应模式,当E/RT>10.7时活化能的相对误差小于或等于5%,但是指前因子不能由Kissinger直线的截距求出。以Ozawa法所求得的活化能作真值,用Kissinger法求得的硝基胍热分解活化能的相对误差为0.66%,小于5%。
  • 陆明, 刘祖亮, 吕春绪, 惠君明, 陈天云
    1996,19(1): 5-8.
    摘要 ( ) PDF全文 (25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催化固体推进剂组分、调节推进剂燃烧性能等方面综述了轻质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富勒烯、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碳材料及其复合物对推进剂组分热分解的不同催化效果及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作用。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石墨等在推进剂制造、废旧推进剂处理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轻质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附参考文献40篇。
  • 彭新华, 吕春绪
    1996,19(1): 9-11.
    摘要 ( ) PDF全文 (185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计算研究了在NPT系综和不同温度(195、245、295、345、395K)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ε-CL-20的(2×3×3)超晶胞及其沿(001)晶面的模型切割。结果表明,室温下所得晶胞参数与实验值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引发键(N-NO2)最大键长(Lmax)递增、引发键连双原子作用能(EN-N)和内聚能密度递减,与体系热和撞击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事实相一致,表明Lmax、E N-N和内聚能密度可作含能化合物热感度和撞击感度相对大小的理论判据。获得了5个温度下ε-CL-20的力学性能,从理论上揭示了其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递变的规律。
  • 王云
    1996,19(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187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为原料,合成了3,6-二氨基-1,2,4,5-四嗪(DATz),产率为98.7% ,合成量为500g/批。采用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N-甲基吡咯烷酮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DATz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采用DSC、TG-DTG和固体原位反应池/FT-IR联用等分析方法研究了DATz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该晶体为正交晶系,属Cmcm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0.9431(4)nm,b=0.7850(3)nm,c=0. 6267(3)nm,V=0.464(3)nm3,Z=8,Dc=1.605g/cm3,μ=0.123mm-1,F(000)=232,R1=0.0407,wR2=0.1278。DATz的放热分解峰温度为342.17℃,热稳定性较好,可能的热分解机理为先发生四嗪环的开环反应,后进行取代基氨基的分解反应。
  • 吕月仙, 常志红
    1996,19(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26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合肼、硝酸胍以及硝基胍为原料, 制备了3,6-二胍基-1,2,4,5-四嗪二硝基胍盐并优化了反应条件。用DSC 和TG-DTG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理论水平下预估了其爆轰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50℃的优化合成条件下,目标化合物产率最高为82.2%。该化合物在260℃左右剧烈分解,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用Born-Haber循环求得该化合物的生成热为294.9kJ/mol。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该化合物的理论密度为1.69g/cm3。用Kamlet-Jacobs公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爆速为7.67km/s, 爆压为25.04GPa,表明3,6-二胍基-1,2,4,5-四嗪二硝基胍盐具有优越的爆轰性能。
  • 黄裕龙
    1996,19(1): 19-20,18.
    摘要 ( ) PDF全文 (1918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BDT)为原料,通过肼基取代反应得到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优化了3,6-二肼基-1,2,4,5-四嗪的合成条件,得到纯度为98.5%的DHT,收率为92%(文献收率77%)。为了改善DHT的应用性能,合成了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硝酸盐(DHTN)和高氯酸盐(DHTP),并测试了其部分性能。改进了DHTN的合成工艺和合成过程的安全性, 收率为91%。结果表明, DHTN的密度为1.708g/cm3,放热分解峰温为104.5℃,爆速为8541.3m/s,H50为38cm,摩擦感度为4%;DHTP的密度为 1.765g/cm3,放热分解峰温为197.4℃,爆速为8882m/s,H50为8cm,摩擦感度为100%。
  • 殷海权, 王国良, 贡桂红, 杜风沛
    1996,19(1):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348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2,6-二甲氧基吡嗪为原料,在3种不同硝化体系(包括混酸体系、发烟硫酸 硝酸体系、发烟硫酸 硝酸钾体系)下,研究了2,6-二甲氧基-3,5-二硝基吡嗪合成的硝化反应工艺,考察了混酸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硝化反应产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硝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20%发烟硫酸 硝酸钾体系(摩尔比为1∶3.5),底物2,6-二甲氧基吡嗪用量0.1mol,硝酸钾过量100%,此时产率可达67.8%。
  • 王江宁, 张庆丰, 孟燮铨
    1996,19(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20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炸药烤燃过程的三维计算模型,采用Frank-Kamenetskii模型描述炸药自热反应的放热过程,编写了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用户子程序HETVAL,模拟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装药尺寸和壳体厚度等条件下PBX炸药的烤燃过程,分析了点火位置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的增加和装药长径比的减小,点火位置从PBX炸药内部移向边缘;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炸药的点火时间显著缩短;装药尺寸和壳体厚度对PBX炸药点火时间和点火温度的影响较小。
  • 王秀维, 赵崇信, 孙满信
    1996,19(1):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17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起爆方式对线性成型装药爆炸威力的影响,根据线性成型装药的爆轰机理,设计了5种起爆方式,得到不同起爆方式下线性成型装药的侵彻威力。结果表明,对线性成型装药,端面起爆可以形成偏向的线性爆炸成型弹丸(EFP);上端面中心点起爆和上端面中心线多点起爆可以形成正向线性EFP;两端同时起爆可以形成大威力EFP;上端面两棱多点对碰起爆可以通过控制横向和轴向的起爆时差形成散点EFP。起爆误差是多点起爆下影响线性成型装药侵彻威力的主要因素。
  • 陈荣盛, 郑剑, 熊中年
    1996,19(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195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得到线性爆炸成型弹丸(LEFP)的预期形状,运用灰度理论和二次规划算法优化了线性装药战斗部的几何结构,建立了针对线性装药结构优化的灰度理论与二次规划算法组合模型。将线性装药视为装配体,药型罩、外壳以及炸药为具有相互配合关系的组件,用灰度理论对每个组件以及每个组件的几何特征进行权重计算,通过二次规划算法构建包含所有组件的目标函数。以某小型几何特征线性装药为例,用灰度理论与二次优化的组合模型所得的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优化线性装药几何结构的有效性。
  • 陈荣盛, 郑剑, 熊中年
    1996,19(1): 35-42.
    摘要 ( ) PDF全文 (49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恒温式量热计测定了3种含铝炸药在不同环境中的爆热,研究了其能量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含铝炸药在真空、空气和纯氧环境中的爆热逐渐增高,固体爆轰产物存在一定差异。3种含铝炸药在纯氧中的爆热基本相当,说明发生了完全燃烧反应。在真空和空气环境中,含细铝粉(中位径12.43μm)的含铝炸药爆热均低于含粗铝粉(中位径74.14μm)的炸药。两种粒度铝粉级配后的含铝炸药,在真空和空气环境中的爆热处于铝粉未级配的炸药爆热之间,原因是没有达到细铝粉先反应、粗铝粉后反应的理想状态。
  • 李金山
    1996,19(1): 43-46,42.
    摘要 ( ) PDF全文 (281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Fenton氧化技术研究了降解HMX废水中有机物的工艺及氧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适宜的降解工艺条件为:H2O2投加量2mol/L,H2O2与Fe2+ 摩尔比为40∶1,pH值为3,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5h。在上述条件下HMX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8.5%。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用Fenton氧化法降解HMX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7.03kJ/mol 和0.0677min-1
  • 陈世武
    1996,19(1): 47-52,25.
    摘要 ( ) PDF全文 (50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上进行的被动围压试验研究了RDX基PBX炸药的力学性能,获取了不同应变率(830~1850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围压—轴压之间的关系,计算了该炸药的动态力学性能参量。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处的应力和应变均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围压状态下RDX基PBX炸药承受的压力远高于无围压状态;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动态屈服强度明显提高,而动态泊松比和动态杨氏模量则基本保持不变。
  • 陈红
    1996,19(1): 53-54,4.
    摘要 ( ) PDF全文 (17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氟化物包覆纳米铝粉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燃料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浇注法制备了含氟化物包覆纳米铝粉和不含添加物的两种HTPB燃料,并测试了在氧气流中的燃烧性能。利用NASA-CEA程序计算了两种燃料的理论比冲和绝热火焰温度。结果表明,两种燃料的退移速率都随着氧气质量密流的增加而增大,两种燃料的退移速率与氧气的质量密流关系均满足幂函数,幂函数指数分别为0.704±0.003和0.688±0.002;氟化物包覆纳米铝粉对燃料的退移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不随氧化剂质量密流的变化而变化;在氧化剂质量密流研究范围内,含氟化物包覆纳米铝粉燃料的退移速率比不含添加物的燃料的退移速率高13%左右。氧气与燃料的质量比为2.0时,两种燃料在真空中的理论比冲和绝热火焰温度都达到最大值;氧气与燃料的质量比为0.4~8时,铝粉未能显著提高真空中HTPB燃料的比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