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95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3-25
      
  • 全选
    |
  • 卢福志, 谢邦锦
    1995,18(3): 1-5.
    摘要 ( ) PDF全文 (27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梯恩梯样品渗油性和样品组成的测定,找到了控制梯恩梯渗油性的主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梯恩梯渗油性是可行的。
  • 董存胜, 张珊珊
    1995,18(3): 6-12.
    摘要 ( ) PDF全文 (434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邻苯二甲酞亚胺钾盐可用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的合成,特别是高纯度伯胺的制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传统制备方法是用大量的氢氧化钾的甲醇、乙醇溶液.金属钾的乙醇或戊醇反应液,或采用氯化钾的肼溶液与邻苯二甲酰亚胺在DMF中进行反应,工艺处理麻烦,收率低,成本高,三废处理量大,不适于工业生产。
  • 彭新华, 吕春绪
    1995,18(3): 13-14,5.
    摘要 ( ) PDF全文 (17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双基推进剂的能量提高与力学性能降低的矛盾,阐述了RDX、HMX等环硝胺的脱湿现象,键合剂的选择与设计的难度,键合剂的分子设计及其相关技术,键合剂的合成探索等问题。
  • 王乃兴, 王凤琴
    1995,18(3): 15-16,25.
    摘要 ( ) PDF全文 (17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报导的氧化塘生物降解TNT的几种不同途径。提出了废水中TNT生物降解的新途径:即TNT首先转变为3-A,2-A,2,2-DA,2,4-DA,再转变为邻苯二甲酸酯类、酚类,以后转变成直链酯类,最后TNT完全被降解。
  • 丁邦伟, 吴书爱, 许同利
    1995,18(3): 17-18,29.
    摘要 ( ) PDF全文 (12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不同堆积密度的RDX的分布图形进行分析,阐述了RDX堆积密度和粒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原理和结晶原理说明RDX的粒度分布是一个正态分布和一个F分布构成的联合分布曲线。并对不同堆积密度的RDX进行了粒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 刘恒春, 刘志阳, 丁军
    1995,18(3):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25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预估固体推进剂贮存寿命的五种方法:高温老化法、活化能法、凝胶含量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动态粘弹分析法。
  • 苏艳玲
    1995,18(3):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184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工业电视图象处理系统,主要是依靠X射线穿透物质后的衰减,把光信号变成图象,用计算机对图象进行处理。它在固体推进剂的无损检测中刚开始应用。图象处理比单纯的X光照象方法灵敏度要高得多。
  • 汪长栓, 陈晖, 王刚合, 龚新华
    1995,18(3):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243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在反红外探测药剂方面的研究概况,简单介绍了反红外探测药剂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张海燕
    1995,18(3):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30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非爆炸性破裂材料是利用某些混合物化学作用,产生强大膨胀力来达到破裂岩石和矿物、拆毁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目的。采用这种非爆炸性破裂材料与炸药比较有以下优点:比较安全,不需专门配制,在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和设备的疏散和防护要求不严;成本也比较低。
  • David M. Northrop, Danil E. Martire, Willian A. Maccrehan
    1995,18(3): 35-40.
    摘要 ( ) PDF全文 (35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并合成了5个新苯并噻唑偶氮苯甲酸型显色剂,用现代物理手段对试剂的结构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试剂的性质及6-Me-BTAMB与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
  • 易雪枫, 郑远洋, 陈驹, 王绍芳
    1995,18(3): 41-44,34.
    摘要 ( ) PDF全文 (28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位滴定法对非水相酸碱滴定中所用的溶剂和终点误差进行改进,避免了缓冲体系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
  • 张玉祥, 卢先明, 姬月萍, 杨春盛
    1995,18(3):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184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四唑类、三唑类、咪唑和吡唑类、嗪类和硝基苯类以及非芳香类钝感高能含能离子盐的合成及熔点、热分解温度、密度、生成焓、撞击感度、爆压和爆速等性能。重点讨论了可作为RDX替代物的钝感高能含能离子盐的结构,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附参考文献65篇。
  • 徐明
    1995,18(3): 47-47.
    摘要 ( ) PDF全文 (5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3,4-二氨基呋咱为原料,经缩合、氯化、肟化、成环合成了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DFP)。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质谱对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改进了呋咱成环合成方法,最佳条件为:n(尿素)∶n(DOFP)=3∶1,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120℃,收率81.3%,纯度不小于98.0%(HPLC)。用DSC和TGDTG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呋咱并吡嗪类化合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 孟子晖, 薛幸福
    1995,18(3): 48-48.
    摘要 ( ) PDF全文 (57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乙二醛、硝基胍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含能稠环化合物6-硝亚氨基咪唑烷并[4,5-e]呋咱并[3,4-b]哌嗪(化合物4),并优化了其合成条件,总收率52.2%(文献值29.4%)。以乙二醛、尿素为原料,经两步环化反应合成了稠环化合物5-硝亚氨基咪唑烷并[4,5-d]咪唑烷酮(化合物5)。以乙二醛和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为原料,通过两步环化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含能稠环化合物6-偕二硝基乙烯基咪唑烷并[4,5-e]呋咱并[3,4-b]哌嗪化合物(化合物6)。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对3种稠环和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基于化合物4、5、6设计了3种新型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结构。用Gaussian 98 程序和VLW方程计算了3种稠环的理化性能和爆轰性能。结果表明,3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计算密度分别为2.03、 2.08、2.07g/cm3,理论爆速分别为9928、9672、101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