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94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4-04-25
      
  • 全选
    |
  • 陈广兴, 陈龙, 强皆兵, 安芳延
    1994,17(4): 1-8.
    摘要 ( ) PDF全文 (48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棒状药可以用无溶剂工艺和自动化工艺生产,用于榴弹和坦克炮弹发射装药。棒状发射药具有更加平稳的内弹道性能,由于棒状药通过轴向排列产生自然的气流通道,可防止产生局部压力,它提高了装填密度,如六棱19孔棒状药能使装填密度提高近20%,较小的7孔棒状药也能提高近10%。棒状药易产生扭曲弯曲,尤其是小横截面的棒状药。
  • 胡栋, 孙珠妹
    1994,17(4): 9-11.
    摘要 ( ) PDF全文 (203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导弹推进剂的一种复合包覆层,对包覆层的选型依据、内外包覆层的组分、作用机理和粘结机理进行了探讨。
  • 陆安舫
    1994,17(4):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34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树立"发展兵器高新技术的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发射药科研和生产技术水乎,使安全和质量得到改善,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增长;并对发射药装药技术与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贡雪东, 张晓武, 肖鹤鸣
    1994,17(4): 18-22,17.
    摘要 ( ) PDF全文 (34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NTO的Li、Na、K、Mg、Ca、Sr、Ba、Mn、Co、Ni、Pr、Nd和Sm盐,提出了这十一种NTO金属盐的热分解机理。
  • 李生慧, 杨超, 王天佑
    1994,17(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168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新的合成烷氧基氰基联苯类液晶的方法。以对经基联苯为原料,先磺酞化,再在4一位上进行碘代,碘代物经水解后再进行烷基化,最后氛化,得到目的产物。此方法反应简单,原料易得,后处理简便,总得率高,工艺成熟为制备烷氧基氰基联苯类液晶提供了一条新的合成途径。
  • 杨栋, 宋洪昌, 李上文, 赵凤起
    1994,17(4):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41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204所承担的国家"八五"重点预研课题"高能低烧蚀发射药研究"于1992年10月在204研究所通过了配方设计评审。
  • 张南江
    1994,17(4):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13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8月下旬,某化工厂汽油库罐里刚加满的汽油,保管员发现明显的减少,需进罐查找原因。保管员放去剩余的汽油,请了民工载着过滤式防护面具下罐查看。结果下罐的民工昏到罐内窒息身亡。
  • 陈志平
    1994,17(4):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229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运载火箭的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要在预定的工作时间内连续发生推力,把有效载荷(弹头、飞行舱等)加速到一定的最大速度,或运送到一定的距离。推力的产生依靠高速喷射气流的反作用。这就需要能源,还要有实现能量转换、形成喷射质量流的工质。固体推进剂既是发动机的能源,又产生工质。它在发动机的工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推进剂的性能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一个基本因素。
  • 柯遵成
    1994,17(4): 39-42,8.
    摘要 ( ) PDF全文 (3110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三十年来,固体推进剂在性能提高、品种扩大、工艺改进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它成功地被应用于各种火箭武器直至宇宙飞行器之中。综观这些进展的取得,可见推进剂理论研究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我国固体推进剂研制的现状是:数量不少,但在技术上的差距仍相当大。我认为要在技术上判断一种推进剂的优劣,必须从"质量、效率、经济、安全"四个方面耒全面地加以考虑。
  • 沙恒, 任务正
    1994,17(4): 43-45,38.
    摘要 ( ) PDF全文 (20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国外关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的报导较多。本文仅就下面三个方面的情况作一扼要的介绍:线性声不稳定性的予计、非线性声不稳定的理论分析和推进剂燃烧响应的研究。这三方面的研究,最终是要发展一种予计或评定发动机和推进剂燃烧不稳定性的有效技术。依靠此种技术,能够在正式投入研制或试验之前予先对发动机设计方案或推进剂配方进行筛选,以避免在资金、时间和人力上的巨大浪费。
  • 高仁孝, 蔡晓宏, 顾汉泉, 徐澍, 常海, 徐成东, 邱刚, 李晓宇
    1994,17(4):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30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激光化学是七十年代随着激光技术迅速发展而出现的崭新的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极为重要的突破。予示着在化学领域中将发生一场革命。激光以其高度的单色性、高强度和极短的脉冲等特性,迅速地进入到化学的各个领域。我们已看到与经典光谱完全不同的激光光谱学的出现,借助于激光,对物质的精细结构和化学反应历程的快速跟踪,也就是微观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推进,时间的分辨率已达到了10-15秒(一千万亿分之一秒)。
  • 本刊通讯员
    1994,17(4):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6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剂的燃速和比冲一样是火箭发动机设计上最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对于固体推进剂来说,燃烧的中止和再点火等有关燃烧特性的控制是困难的,所以,在进行推进剂设计时,进行推力——燃烧时间的程序设计很必要。在这种条件下,要求推进剂具有高燃速或低燃速,即扩大燃速的范围,使推进剂的方案设计较为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