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93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3-03-25
      
  • 全选
    |
  • 姚志敏, 姚树国, 李涛, 张文尧, 杨朝卿
    1993,16(3): 1-4.
    摘要 ( ) PDF全文 (2466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烟箱法枪口烟雾测试系统,研究了钝感剂种类和用量对枪口烟雾的影响。结果发现发射药中引入钝感剂是产生枪口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发射药中钝感剂用量,采用分子中含氧量高、不含苯环的新型钝感剂,可以显著降低枪口烟雾。
  • 高立龙
    1993,16(3): 5-9.
    摘要 ( ) PDF全文 (287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比压、温度、压制次数、保压时间对JB9014e炸药装药密度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工艺参数。
  • 董润安, 肖连阶, 姜德珍
    1993,16(3):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175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炸药精密注装技术,它是以压滤工艺为主,综合利用了炸药颗粒级配、真空振动、装药自动程控冷却等工艺组合而成。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到模拟轻弹破甲弹的装药配方及装药工艺中,使装药的固相含量>88%,相对密度>98%,密度均匀性好,装药无裂纹、无缩孔、无缩松,爆速达到8666±16m/s(ρ=1.83g/cm3)。
  • 李陶琦, 邹若松, 陆晋喜
    1993,16(3):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178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炸药精密注装技术,它是以压滤工艺为主,综合利用了炸药颗粒级配、真空振动、装药自动程控冷却等工艺组合而成。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到模拟轻弹破甲弹的装药配方及装药工艺中,使装药的固相含量>88%,相对密度>98%,密度均匀性好,装药无裂纹、无缩孔、无缩松,爆速达到8666±16m/s(ρ=1.83g/cm3)。
  • 刘镇元
    1993,16(3):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407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合成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对N-(对-甲苯磺酰基)-氮杂环丁-3-酮肟的硝化反应机理。
  • 常海, 高仁孝, 蔡晓宏, 顾汉泉, 徐成东
    1993,16(3): 22-30,12.
    摘要 ( ) PDF全文 (77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2,2,2-三硝基乙基)缩甲醛为原料,经脱硝反应、Henry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含偕二硝基的羧酸酯,即2,14-二氧代-5,5,11,11-四硝基-3,7,9,13-四氧杂十五烷(DTT)。其密度为1.57g/cm3,熔点为60.5~61.0℃,撞击感度低,热分解放热峰高达266.3℃,可望作为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含能添加剂.
  • 温刚
    1993,16(3):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12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1-氧代-4-(p-硝基苯氧)酰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化合物(Ⅲ),并用I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
  • 曹欣茂
    1993,16(3): 33-35,21.
    摘要 ( ) PDF全文 (25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以1-氯-4-硝基苯为原料合成标准物质N-甲基对硝基苯胺的方法,并且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得到的标准物质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定值。
  • 刘志全, 张双利, 马悦红
    1993,16(3):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18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结晶液中表面加入活性剂及超声波处理的方法细化六硝基芪,粒径小于1μm的微粒可达55%以上。
  • 张艳, 王新华, 赵风起
    1993,16(3):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317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一种弹用耐热包覆材料的性能与耐热性、吸水性、附着力这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包覆材料的性能配方,达到增大附着力,提高耐热性和防水性的目的。
  • 何颖, 王国强
    1993,16(3):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1838 KB) ( ) 可视化 收藏
    硝酸羟胺中微量硝酸铵的测定,国外采用蒸馏比色法。文中提出直接比色法测定,即在硫酸介质中加热硝酸羟胺,再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直接比色法的标准差为0.014%,变异系数为7.8%。
  • 殷海权
    1993,16(3):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6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一种测定NG向包覆层迁移量的方法——浸渍法(又叫液体吸收法),介绍了测定原理、适用范围、测试条件及NG迁移量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