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88年, 第1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8-02-25
      
  • 全选
    |
  • 王新华, 刘忠良, 杨其善
    1988,11(2): 1-5.
    摘要 ( ) PDF全文 (32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小口径模拟装置(57-30MH)的结构及模拟的基本原理.通过53-30 MH对57mm高炮发射装药的模拟对比试验,对两种装置所得主要弹道指标(pmvo)作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对膛内p-t曲线进行统计处理,对特征参量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口径模拟装置模拟57mm高炮,预测发射装药弹道性能是可行的.
  • 徐文娟
    1988,11(2): 6-10.
    摘要 ( ) PDF全文 (31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硝基脲与甲醛在酸催化下生成亚甲基二硝基脲的反应.发现硝基脲可以作为胺组分进行醛胺缩合反应.当催化酸为硫酸时,因硫酸浓度变化而得到不同产物.
  • 王鸿珍, 沈鸿基
    1988,11(2): 11-13,5.
    摘要 ( ) PDF全文 (23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高能量密度材料,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在美国国防部1991年20项关键技术中重新提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本文全面介绍了其发展背景,直到下世纪初关键课题研究目标、效益及进度.指出美国在推进剂与炸药领域应用成功与突破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进行了分析评估.文中还就国内现状及如何加速合成与应用开发提出了新的建议.
  • 李生慧
    1988,11(2): 14-18,23.
    摘要 ( ) PDF全文 (39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国外火炸药研究的一些技术领域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了高能量密度材料,程序开裂棒状发射药、单元模块装药、随行装药及高推重比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材料、结构及性能等具体技术问题.
  • 徐更光, 段明
    1988,11(2):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3999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二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并有很多报道,但对硝胺火炸药的分析报道甚少.本文主要讨论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吸光度加合定律同时测定炸药黑索今即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和硝基胍(NGU)的含量.两组分不需预先分离即可直接进行测定,与经典的分光光度法相比,省去了解联立方程的大量工作,使测量得以简化.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尚可,该方法可用于混合炸药的分析测定.
  • 魏运洋
    1988,11(2):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406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气相色谱法已成为火药化学安定性检验中的一种试行的检测方法,为了使该方法更完善,我们对色谱分析中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归一化法优于目前所用的外标法.
  • 周激, 任燕
    1988,11(2):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19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硝酸酯[季戊四三硝酸酯(PETN)和硝化棉(NC)]在加热期间的化学发光(CL)是在惰性气体中,温度为40~90℃的条件下测定的.结果表明,从凝固相以稳态方式发射弱光.此新发现意味着硝酸酯的热分解伴随有一些氧化反应.CL的光谱分析表明,发光物质首先是可发光的含羰基的三联产物和单个的氧.用阿累尼乌斯定律表述所观察到的PETN和NC的低温CL现象,产生的活化能为63kJ/mol(15kcal/mol).对CL的动态分析表明:硝酸酯键(RO-NO2)的初级产物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基原子团
  • 杨秀霞, 黄志芳
    1988,11(2): 35-39,34.
    摘要 ( ) PDF全文 (390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可靠性失效物理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迫击炮弹发射装药的贮存可靠性进行了研究,依据试验结果,采用可靠性置信区间估计法,计算某追击炮弹发射装药贮存可靠度,并为保证迫击炮弹发射装药贮存可靠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 顾汉泉, 刘永亮, 袁忠智
    1988,11(2): 40-46,50.
    摘要 ( ) PDF全文 (49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国内导弹战斗部研制工作状况,系统阐述了美、苏、西德、法国等的各种型号导弹战斗部的性能和装药水平,并与我国相关技术作了对比,提出了发展建议.
  • 任川荣
    1988,11(2):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270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国内外对黑索今进行的毒性试验概况.通过对哺乳动物和水生生物进行的一系列急性、亚急性、慢性和“三致”试验,表明黑索今具有中等毒性.它会引起动物体内胆碱酯酶活性的减弱,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14C-RDX示踪试验显示动物对黑索今有较强的代谢作用,不易在动物体内蓄积.低剂量时(≤0.5mg/kg)无明显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对农作物进行的毒性试验证实黑索今能引起光合作用器官的损伤而危害作物的正常生长.通过对黑索今污灌区生态状况的初步调查,发现环境对黑索今有较强的自净能
  • 肖士
    1988,11(2): 51-58.
    摘要 ( ) PDF全文 (49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发射药及推进剂在能源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发射药和推进剂在油井中进行压裂的技术原理和装药设计技术,并展示了部分油井的压裂效果.并就该技术研究目前所达到的水平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 肖连阶, 刘振怀
    1988,11(2):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58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空军航空弹药技术勤务研究所研究的“退役双基药的利用”课题于1990年12月19日通过技术鉴定.该所成功地采用浇铸TNT包覆退役双基药的工艺,并以压装TNT和雷管直接起爆的方法,制成了石油地质勘探用震源药柱.先后经胜利、南阳、安徽省石油勘探公司等油田试用,反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