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85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5-05-25
      
  • 全选
    |
  • 武超宇, 厉宝琯
    1985,8(5): 1-11.
    摘要 ( ) PDF全文 (67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废水中所含硝化纤维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做了全面的鉴定与分析,並说明了其危害性,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该文对从事硝化纤维素研究及环保研究工作的同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董存胜
    1985,8(5): 11-19.
    摘要 ( ) PDF全文 (58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包覆材料及其性质,还有包覆剂和包覆装药的试验方法,双基、复合和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包覆材料和工艺。
  • 李一苇
    1985,8(5): 20-28,19.
    摘要 ( ) PDF全文 (6584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前者研究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变化的方向、限度及其伴随的热效应,它只考虑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后者研究反应或变化的途径、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变化期间的体系组成。历来的物理化学教科书和有关这两门学科的专著都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这些区别,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最近二、三十年间,国际上有不少学者逐渐地注意到了这种关系,其中突出的代表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的S.W.Benson,他从理论上探讨了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与描述随时间变化的体系所使用的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密切关系,并由此出发首次采用“热力学动力学”(Tnermochemical Kinetics)这一术语。
  • 杨文炳, 柳景亭, 张正莉
    1985,8(5):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30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运用数理统计知识,设计枪用发射药内弹道性能(弹丸初速、膛压)标准型一次计量抽检方案,並以某厂近期生产的3/1樟普通弹膛压试验为例,论述了抽检方案的具体设计步骤和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讨论。
  • 王来芬, 邵文英
    1985,8(5): 34-43.
    摘要 ( ) PDF全文 (626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第十三届ICT国际火炸药年会于今年六月卅日至七月二日在西德卡斯鲁尔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塑性材料在火炸药中的应用。在年会上共宣读报告四十三篇,其中有关炸药方面的报告十八篇,推进剂方面的报告十九篇,其他六篇。炸药方面的报告包括研制不易受破坏的弹药,塑料粘结炸药的钝感、安全性能、爆炸作功能力、力学性能、流变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与提高炸药的安全性和弹药的生存能力有关的报告十二篇,是炸药研究的主题。
  • 刘荣海
    1985,8(5): 44-53.
    摘要 ( ) PDF全文 (6295 KB) ( ) 可视化 收藏
    第六届与火炸药安定性有关的化学问题讨论会于1982年6月14日~6月16日在瑞典哥德堡附近的Kungalv举行。讨论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本届与会代表共79人,来自23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西欧国家。日本有四位代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波兰、捷克各有一位代表,埃及、南非和阿根廷各有两位代表参加。笔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了“炸药热分解动力学及机理:多次甲基氮杂硝胺的热分解(第一报)”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及HMX-NC球药中的HMX”两篇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本次会议主席是瑞典国防研究院的J.Hansson博士。
  • 1985,8(5):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206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10号钢和紫铜材料EFP侵彻对50-mm厚603均质装甲靶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两种EFP的成型和侵彻靶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EFP侵彻性能差异存在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10号钢EFP的穿深能力小于紫铜EFP,而扩孔能力较为显著,其靶板入口尺寸约为紫铜EFP的1.5倍。认为侵彻性能的差别由材料特性、EFP形状和速度分布引起,而靶板入口大小由尾翼大小决定.
  • 1985,8(5):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1355 KB)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两种可形成复合EFP的复合药型罩装药结构,即内层等壁厚、外层变壁厚以及内层变壁厚、外层等壁厚的复合药型罩。通过数值模拟及破甲毁伤实验,对复合EFP的形成和透靶毁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装药结构都可以形成复合EFP。与内层等壁厚、外层变壁厚组成的复合药型罩相比,内层变壁厚、外层等壁厚形成的药型罩效果更好,其后效毁伤区域更大。与单层EFP相比,复合药型罩形成的EFP对目标的毁伤后效效果更好。 
  • 丁叔瀛
    1985,8(5):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13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氮化铅(LA)、斯蒂芬酸铅(LTNR)、叠氮肼镍(NHA)、硝酸肼镍(NHN)、四氮烯(Tz)和苦味酸铅(LP)为对象,研究了起爆药SCB等离子体点火能量和药剂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点火能量和药剂表观活化能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当药剂反应转化率为5%时,LTNR、NHA、Tz和LP的温度与其相应的等离子体点火能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但综合考虑6种起爆药时,其相关性则显著下降;经过修正,LA、LTNR、NHA、NHN、Tz和LP的临界温度Tc和等离子体点火能量的相关系数为0.82,表明等离子体点火能量和起爆药性能(特别是临界温度)之间有一定关系。
  • 王光碧
    1985,8(5):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4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经不同应变幅值及不同次数往复拉伸后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断面观察与往复过程中原位观察结果,分析了应变加载历史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与基体之间的脱湿程度由应变决定,往复拉伸应变幅值控制着损伤的范围,存在一个应变阈值,当往复拉伸应变幅值超出此阈值时,往复拉伸造成的损伤会影响推进剂的整体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