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84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4-03-25
      
  • 全选
    |
  • 李春喜, 贾朝林, 申成
    1984,7(3): 1-5.
    摘要 ( ) PDF全文 (15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二○四所最近编制了MNUP计算程序,利用DJS—6电子计算机编制出《硝基化合物元素组成表》。该表包括“分子量、不饱和度和元素含量表”、“分子离子质量索引”和“碳、氢、氮元素百分含量索引”三部分,共150页。
  • 张廷理
    1984,7(3): 5-11.
    摘要 ( ) PDF全文 (18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影响弱棉安定性的主要矛盾入手,以工艺理论为指导,依据大量实验结果,提出U形管高温酸煮,加碱中和直接细断的快速安定处理新工艺,系统地总结了高温连续酸煮的规律,对弱棉安定处理实现全盘连续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李大方
    1984,7(3): 12-20.
    摘要 ( ) PDF全文 (31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研究中心传火管点传火性能的模拟试验装置,可以模拟真实火炮密闭的膛内环境条件下,点火传火初期的各项静态试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装置中测定的中心传火管的静态性能参数与原先在大气测定的参数有明显的不同。故使用该装置能获得更接近于传火管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性能数据。
  • 徐复铭
    1984,7(3):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316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新建更多更好的新矿井,要求矿井建设高速度高质量。在目前的矿井建设中除了采用大型钻井机和巷道掘进机外(费用高、设备笨重、刀具磨损快),主要是钻眼爆破。近年来在许多地下工程和有关控制爆破中采用了新的爆破技术,如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这些新技术的本身来说还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为了保持井壁围岩的完整性,必须要多打眼、打大眼。这对井下作业来说,工人劳动强度大、噪音大、粉尘污染厉害,严重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并且打眼费用高。
  • 陈深坤
    1984,7(3):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118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炸药爆轰参数与破甲威力的关系。主要根据文献报道的破甲试验结果,通过作图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了炸药爆轰参数与破甲威力关系的基本规律:破甲深度与炸药爆压成线性关系。破甲深度与炸药的能量密度成线性关系。这一规律对单质炸药的合成和混合炸药的配制以及空心装药的设计均有参考价值。
  • 黎留鑫
    1984,7(3): 27-34,26.
    摘要 ( ) PDF全文 (6319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述了美国陆军、海军和轻武器发射药装备情况,并按照各类武器对其发射药的要求,论述了各类发射药发展简况及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涉及了美国对当前自身装备发射药的看法和今后的发展打算。
  • 殷海权
    1984,7(3): 35-38,24.
    摘要 ( ) PDF全文 (34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密闭爆发器中散热修正的新观点。它利用了电路模拟方法引入一个压强时变信号的“传递函数”概念,用以表述各种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密闭爆发器的特征。通过一个“传递函数”补偿滤波器来复原无散热理想情况下的压强时变信号,可望对发射药在密闭爆发器中燃烧时气体生成与压力增长关系有更准确的表述。这种概念还可能进一步推广到火炮膛内气体变容而作功的情况,从而提供新的火炮弹道解法。
  • Robert J. Spear, Willian S. Wilson, 宁培毅
    1984,7(3): 39-66.
    摘要 ( ) PDF全文 (17307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利用炸药爆轰释放的能量来加速一定质量的金属片,已普遍地被视为炸药在特定条件下能量衡量手段之一。炸药研究工作者在设计新炸药时,最关心并期望能预估新炸药的能量,以便作为论证的依据。一维的金属片加速的经验计算较式多,但他们只注意于对个别实测数据的近似拟合,无法反映加速过程,及流动场诸参数的变化。虽然波动计算加速是复杂的,但确能全面地反映加速过程及流动场诸参数,从而可加深对炸药爆轰时释放能量的认识。
  • 史常联
    1984,7(3):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4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同一种物质能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无论在无机物或有机物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成千上万的有机物,包括长-椅式的脂肪化合物,都可能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晶型。作为单质炸药也不例外,常见的一些单质炸药差不多都有同质多晶现象(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