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83年, 第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3-01-25
      
  • 全选
    |
  • 周发歧
    1983,6(1): 1-1.
    摘要 ( ) PDF全文 (132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在相同的条件下,HMX和TATB以及由HMX和TATB混合体系所构成的塑料粘结炸药的尺寸稳定性。实践表明几种炸药都具有明显的不可逆长大,尤其以TATB为最甚。但是不同的粘结剂对这种不可逆长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以"JAZ"为最明显,它可以比较有效地抑制HMX-TATB混合物所构成的塑料粘结炸药的不可逆长大。
  • 肖淦
    1983,6(1): 2-3.
    摘要 ( ) PDF全文 (14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战斗部主要分为核战斗部和常规化爆战斗部两种。本文只讲常规战斗部所涉及应用爆压问题。根据战斗部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以金属为载能体的战斗部,如地对空或空对空战斗部是以方形破片或杆式破片杀伤飞机;又如以聚能罩形成金属超高速射流的反坦克导弹战斗部或自锻成型的翻转罩反坦克破甲弹或反舰艇战斗部,以及以爆破为目的的地对舰或地对地战斗部。
  • 赵宝昌, 马桂兰, 何秀英, 杨国清
    1983,6(1): 3-9.
    摘要 ( ) PDF全文 (529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与改性双基推进剂晶析问题的关系。利用Small的基团克分子吸引常数及本文反算出的若干基团克分子吸引常数,计算了大量推进剂中常用化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值。并结合这些化合物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使用时出现的晶析情况,提出了一个为防止晶析而选用推进剂组分的准则。利用此准则也可预估一个化合物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是否会出现晶析现象。
  • 韩敦信
    1983,6(1): 9-13.
    摘要 ( ) PDF全文 (32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动态分离(即离心分离)用于TNT制造的两相分离,在国外是六十年代开始的,动态分离的特点是设备体积小,分离效率高。TNT生产采用动态分离,可减少工房存药量,不易高温,有利于安全生产,同时可减少工房之间的距离,使工厂占地面积小。因此TNT动态分离技术很快被许多国家采用。1974年国内开始研制TNT动态分离器。
  • 方银高
    1983,6(1):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25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美军对硝化甘油废水的毒理研究,在六十年代的中后期处于初级阶段,进展缓慢,认识肤浅。如:1965年,美国的Friedland总结了硝化甘油对人的急性中毒症状。他认为,人接触或吸入硝化甘油之后,其症状是头痛和血压下降。另有人在亚急性和慢性毒效应研究中,认为硝化甘油比较无毒,它在人体或动物体内可被活性硝基还原酶很快代谢为无毒的CO2,因而弹药废水中的硝化甘油及其代谢产物或分解产物实际上是无害的。
  • 董海山
    1983,6(1): 17-23.
    摘要 ( ) PDF全文 (4975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有12个工人在一个汽车厂,用液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其他拼料就地从事制造聚氨酯泡沫防震垫。最初接触周期大约三周,用"杜邦法"估计,人接触空气中TDI的浓度不超过0.01ppm,这种方法是由热卜(Eapp)描述过的栾塔(Ranta)法。在此期间劳动者中没有不适或有疾病症状。
  • 刘振环, 石秀发
    1983,6(1):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432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了一种在45±3℃下制备HMX的三步法。第一步,在醋酐和醋酸中,BF3为催化剂用硝酸铵-硝酸混合物将六胺硝化成DPT(1,5-甲撑-3,7-二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第二步,用过量的硝酸和醋酐进一步处理DPT及反应混合物。第三步,用硝酸铵-硝酸混合物和醋酐将所得产物转化为HMX。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铵、硝酸和醋酐对最后一步HMX产量的影响。
  • 李顺生, 李一苇, 张杏芬
    1983,6(1): 29-31,28.
    摘要 ( ) PDF全文 (247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刑事调查实验室分析爆炸现场收集到的大块炸药或者爆炸碎片,由此确定炸药的来源。对于有机炸药,如硝化甘油(NG)、三硝基甲苯(TNT),许多法庭分析实验室通常使用高压液体色谱(HPLC)和气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然而,对于无机炸药来说,大多数法庭分析实验室使用化学点滴试验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我们业已发现这类分析无机炸药的传统方法,在分析新型炸药时带有颇大的局限性。
  • 史春起
    1983,6(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2491 KB) ( ) 可视化 收藏
    1984年4月24~28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固体火箭推进剂专业组"成立会议、国家科委、航天、兵器、航空工业部、石化、有色金属总公司及有关单位代表共63人出席了会议。国防科工委科技委秘书长李庄和刘柏罗委员到会作了讲话。会议听取了有关国内外固体火箭推进剂发展动态和研制、生产情况的十一篇专题报告。
  • 潘德恒
    1983,6(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209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含铝粉的HTPB推进剂中AP粒度对推进剂燃烧速度和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P粒度越小,推进剂燃烧速度就越高、燃速压力指数亦随之增加,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公式.本文应用Summerfield粒状扩散火焰模型对AP粒度与HTPB推进剂燃烧特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陆安舫
    1983,6(1): 39-45.
    摘要 ( ) PDF全文 (4608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用发烟硫酸作脱水剂制备黑索今,研究了发烟硫酸浓度、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黑索今得率的影响.
  • 秦元生
    1983,6(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2830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差热分析(DTA)法初步探讨了催化剂CuCr2O4、Fe2O3、CuO、CuS及CuCO3·Cu(OH)2·xH2O对推进剂(AP/HTPB)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催化剂均使推进剂活化能有所下降,加入CuCr2O4、Fe2O3、CuO的推进剂随其活化能的降低,推进剂药条燃速有升高的趋势.
  • 徐仕端
    1983,6(1):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220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众所周知,火药的发展与新材料研制成就密切相关.火药发展史深刻表明,由单基火药发展到双基火药,进一步发展改性双基、交链改性双基、复合双基火药等,都是新材料的引入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研究新材料,探索新材料发展的方向,对于火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白汝岩
    1983,6(1): 51-57.
    摘要 ( ) PDF全文 (469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自由基是分子在外加因素激发下产生的不带电的处于介稳状态的原子或原子团.自由基外电子层的电子数为奇数,它的化学反应能力极强,极易引起链反应和支化反应.自由基在炸药的钝感、敏化和增能方面能起重要的作用.
  • 黄九华, 刘培德
    1983,6(1):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346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实际生产中发射药难以成型的问题,揭示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二号硝化棉的含氮量,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内在原因.
  • 松本荣, 田中雅, 廖明清, 聂森林
    1983,6(1):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3427 KB) ( ) 可视化 收藏
    水雷是一种古老的水中兵器,在现代战争中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常规武器.世界各国对水雷的研究工作一直都是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下静悄悄地紧张地进行着.我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域、众多的岛屿、漫长的海岸线,为了防止敌人从海上来,加强我们的海防,保卫“四化”建设,我们应该认真地抓好水雷的研究工作.
  • 胡福莉
    1983,6(1):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13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六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双基挤压小粒药,是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胶化机中将吸收药进行塑化.塑化后的吸收药称为胶化药,胶化药通过螺旋挤压机和拧在机头上的多孔药模挤成药条,并在一种非溶剂的胶水中被高速转动下的切刀切成药粒.药粒连同胶水一起进入蒸溶器,在高温条件下,把药粒内的溶剂驱赶出去,硬化而成符合一定厚度要求的小粒药.硬化后的小粒药还需进行药水分离、水洗(枪药需经湿药钝感)、烘干、光泽、筛选等工序的处理.
  • E. E. Gilbert, 范允宋
    1983,6(1):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3949 KB) ( ) 可视化 收藏
    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配方中使用了TDI,ZaPP讨论了聚氨酯泡沫制造中异氰酸酯的有害性,研究了其毒性,并相信,其它异氰酸酯也有毒.
  • 李东升
    1983,6(1): 72-72.
    摘要 ( ) PDF全文 (751 KB) ( ) 可视化 收藏
    能诊断人体内部病变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装置”在美国已探索用于核电站金属装备的探伤和煤燃烧的研究、在日本也探索用于木材组织情况的研究、我国在1982年已开始用于检测高分子材料内部疵病的研究.用这种装置检测成型炸药和推进剂内部的气泡、夹杂和密度或成分的不均匀性是值得加以探索的.
  • 徐明海
    1983,6(1):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131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弹药的易损性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注意.贮存在装甲车辆中的弹药发火是导致武器和人员(灾难性的杀伤)损失的主要因素.含硝化棉(NC)、硝化甘油(NC)和硝基胍(NQ)的常规单基、双基和三基发射药是高易损性发射药,它们易由破片和高速撞击而发火.因此,陆军和海军联台制订了一项计划,着手迅速发展发火感度比标准硝酸酯发射药明显减少的低易损性发射药.
  • 本刊编辑部
    1983,6(1): 74-74.
    摘要 ( ) PDF全文 (62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欢度了伟大祖国建国35周年之后,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改革之年—1985年。值此新年之际,谨向国内火炸药界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我国的火炸药事业,在近几年,经历了调整、整顿后,在科研、生产和教育等领域亦已有新的起步。但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目前的水平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仍需要我们作出极大的努力。
  • 本刊编辑部
    1983,6(1): 75-75.
    摘要 ( ) PDF全文 (6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收率高达73%,再现性好的制备DPT(二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的新方法。此法在多聚甲醛、硝酸铵、乌洛托品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酐生成DPT,简称硝酸盐法。分离并鉴定了中间物为乌洛托品二硝酸盐。利用拉曼光谱观察了DPT生成过程,推断溶液中同样存在乌洛托品二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