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80年, 第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1980-01-25
      
  • 全选
    |
  • 孙维申
    1980,3(1-2): 1-17.
    摘要 ( ) PDF全文 (10933 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醋酸铜、硫酸铜、氯化铜和硝酸铜等4种不同铜源,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草酸铜前驱体。通过焙烧草酸铜前躯体,得到相应宏观结构由纳米晶构筑的氧化铜样品。用TG、SEM、XR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的微观结构、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醋酸铜较适合作为铜源,所得氧化铜样品由纳米晶构筑且具有多孔结构。所制备的氧化铜对碱性条件双氧水的分解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 李上文
    1980,3(1-2): 17-28.
    摘要 ( ) PDF全文 (8568 KB)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军用混合炸药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纳米含能材料等新材料在混合炸药中的应用情况,提出金属化炸药中的金属燃料与环境中的氧反应是提高能量的重要途径,尤其强调了炸药在战斗部和弹药中的应用技术对于提高毁伤威力的重要意义。附参考文献19篇。
  • 张豪侠
    1980,3(1-2): 29-40.
    摘要 ( ) PDF全文 (8026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的钾盐K(FOX-7)·H2O和硝酸铜在氨水体系中合成了Cu(NH3)2(FOX7)2并培养得到了单晶。该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68818(7)nm, b=0.73083(8)nm, c=1.31966(14)nm, β=95.986°, V=0.66009(12)nm,Dc=1.972g/cm,u=0.862mm,F(000)=199,Z=2,R1=0.0344 ,wR2= 0.0989。利用DSC研究了Cu(NH3)2(FOX-7)2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Cu(NH3)2(FOX-7)2第一放热分解过程的放热焓、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分别为-439.0J/g,140.2kJ/mol和14.78s-1,热爆炸的临界温度为152.86℃,热稳定性低于FOX-7。
  • 花平寰
    1980,3(1-2): 41-50.
    摘要 ( ) PDF全文 (53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和B3PW91方法分别在6-31G*和6-31G** 水平下对1,5-二氨基四唑取代的环三磷腈类化合物进行了分子设计和计算,得到该化合物的两种同分异构体,通过对其进行构型优化、振动分析、自然键轨道分析和Mulliken布居分析,得到两种构型都能稳定存在。由分子能量和前线轨道能级差判断得到顺式结构的稳定性要强于反式结构。同时对其生成热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两种结构均具有较高的正生成热,且含氮量较高,有望用于新型含能材料领域。
  • H. Hornberg, 张银亮
    1980,3(1-2): 51-64.
    摘要 ( ) PDF全文 (8325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尿素、甲醛和叔丁胺为原料,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制备出5-叔丁基-1,3,5-三嗪-2-酮(TBT),再经硝酸 乙酸酐硝化合成出1,3,5-三硝基-六氢化-1,3,5-三嗪-2-酮(Keto-RDX),用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等对TBT和Keto-RDX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TBT环化反应历程,确定了制备TBT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尿素):n(甲醛): n(叔丁胺)=1∶2∶1,尿素和甲醛的反应时间5min,叔丁胺的加料时间5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8h,最高产率为62.0%。在n(硝酸):n(乙酸酐)=1∶1的硝化体系中,n(硝酸):n(TBT)=20∶1、硝化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h时,Keto RDX的产率为48.0%,纯度高达98.8%,不含RDX。
  • Louis Avrami, Henry J. Jackson, 付志文
    1980,3(1-2): 64-75.
    摘要 ( ) PDF全文 (70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了细粒度ε-CL-20,分析了加料方式、晶体生长控制剂种类等因素在结晶细化过程中对CL-20微晶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几种因素对细粒度CL-20的形貌、粒径及聚集状态均有较大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可明显改善CL-20的晶体形貌和防止晶体团聚,显著降低产品的机械感度,所制备的ε-CL-20平均粒径为(16±1)μm、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分别为84%和55.1J,明显优于原料。
  • 李钟敏, 倪基华
    1980,3(1-2): 75-95.
    摘要 ( ) PDF全文 (116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EM、ESEM及元素分析对25~600nm的铝粉进行了表征,用FastStone软件对TEM照片进行了处理,提出了纳米铝粉氧化层厚度计算公式,结合实验条件,分析了该公式的合理性与通用性。结果表明,纳米铝粉的氧化层厚度存在一个下限值,当铝粉粒径不小于70nm时,铝粉的氧化层厚度与粒径呈二项指数增加关系。
  • 薛幸福
    1980,3(1-2):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1369 KB)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厚度挠性炸药加载不同基底材料接触爆炸产生的冲量加载进行了一维数值模拟计算。采用自行研制的直线运动式冲量探头对一种0.4mm厚度的挠性炸药接触爆炸产生的冲量载荷进行了测量,得出该厚度炸药的比冲量为1234Pa·s,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挠性炸药的加载冲量与其厚度成比例增加关系;相同厚度的挠性炸药在不同波阻抗表面爆炸产生的冲量载荷不同,波阻抗越大,传入的冲量越大。
  • 1980,3(1-2):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1936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用高压法合成了前体化合物4-甲基-3-氨基呋咱(AMF),在盐酸催化下使AMF与甲醛反应得到亚甲基 双-(3-氨基-4-甲基呋咱) (MBAMF),对MBAMF硝化得到目标化合物亚甲基-双-(3-硝氨基-4-甲基呋咱) (MBNMF)。用DSC-TG研究了MBNMF的热分解特性,测定了MBNMF的感度和燃烧热。结果表明,与HMX相比,MBNMF的机械感度和静电感度低,热分解峰温为149.7℃,密度1.63g/cm3燃烧热18628.8kJ/kg,生成焓达1694.4kJ/mol,表明MBNMF是一种新型高能物质。
  • 1980,3(1-2):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1367 KB)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铝套筒和TATB基PBX,应用霍普金森压杆被动围压试验方法,研究了PBX在围压下的动态力学响应,得到了该PBX不同应变率下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屈服强度有所提高;围压状态下PBX承受的应力远高于无围压状态,变形从脆性向塑性转变,样品未发生明显的破坏。
  • 通讯员
    1980,3(1-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131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前级聚能装药对钢筋混凝土目标的侵彻威力,增加预损伤的穿孔孔径大小和深度,满足后级弹丸侵入目标内部爆炸的需求,提出了3种前级装药杆式聚能侵彻体设计方案。采用三维程序ANSYS/LS-DYNA3D计算了3种药型罩形状、铜和铝两种罩材料、装药不同起爆方式等条件变化对前级聚能侵彻体形成的影响,选出了变壁厚球缺罩和K型药型罩的聚能装药结构,开展了不同侵彻体对钢筋混凝土靶破孔试验,得出铜、铝不同罩结构杆式聚能侵彻体对钢筋混凝土目标穿孔及破坏效应规律,所得到的杆式聚能装药结构可满足串联侵彻战斗部对前级装药穿孔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