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编:魏 卫

    ISSN 1007-7812

     
  • 主办: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共同

    出版:《火炸药学报》 编辑部

    CN 61-1310/TJ

过刊目录

  • 1978年, 第1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1978-02-25
      
  • 全选
    |
  • 邓汉成
    1978,1(2-3): 1-15.
    摘要 ( ) PDF全文 (8887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一九八○年八月出版的J.Hazardous materials vol.4 NO.1选登了1979年5月15—17日在美国桑地亚研究所召开的第四届塑料和其它材料与炸药的相容性及炸药加工会议上发表的部分论文,该刊二○四所已有收藏并正在翻译中,现将篇名介绍如下: 1.粉状炸药、推进剂、烟火药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工艺。A. J. Tulis(Chicago,IL,U.S.A.) 2.维泊尔分布统计法在估计推进剂与聚合材料长期相容性时的应用。
  • 吕晶
    1978,1(2-3): 15-34.
    摘要 ( ) PDF全文 (1237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国防部的全套现行军用技术标准资料(截止1980年一季度以前出版的最新标准),已于1930年引进,九月下旬到货。全套技术标准包括军用规范、军用标准、联帮规范、联帮标准等等,共四万三千多个标准,57万多页。今后我国还将陆续引进美国每年出版的新标准。标准的分类从10类至99类,其中直接与火炸药专业有关的类别主要有: 13类—弹药和炸药,14类—导弹,68类—化学药品及化学制品,80类—油漆、密封材料和胶粘剂,91类—燃料、润滑剂、油类及蜡。
  • 1978,1(2-3): 34-43.
    摘要 ( ) PDF全文 (6911 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和发展燃料—空气炸药(FAE)及其武器,必须从气相爆轰入手。另外,液体发动机的不稳定性燃烧;油轮相撞、油罐泄漏导致爆燃或爆轰,矿井和谷仓发生爆炸等事故亦属此类爆轰。因而,对如何合理利用能量,认识和防止这类爆炸事故,都必须对两相爆轰和多相爆轰加以研究。为有助于该项研究工作的开展,二○四所有关同志根据国内外资料,系统归纳整理编成"云雾爆轰的液滴雾化"专集。
  • 张振亚
    1978,1(2-3): 43-53.
    摘要 ( ) PDF全文 (66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促进奥托金炸药的研制工作,五机部科研局于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西安召开了DADN法制备奥托金炸药科研工作协调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二○四研究所、五二五厂、第五设计院、化工部化肥研究所等单位,会议总结了两年来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讨论了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开展DADN法制备奥托金炸药的工艺技术开发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提供设计依据,加速研制质量可靠、工艺可行、经济效果好的新工艺。
  • 李补安, 李一苇
    1978,1(2-3):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49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用质子磁共振观察了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生成DAPT[1,5-二乙酰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APT生成TAT(1,3,5,7-四乙酰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以及乌洛托品生成TAT的反应。并利用脉冲付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激发时间短、贮存信息快的特点,研究了DAPT生成TAT的反应历程,测定了反应速度常数。
  • 包昌火
    1978,1(2-3): 59-69.
    摘要 ( ) PDF全文 (81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单一DTA曲线的特征温度,计算得到化学反应的三个动力学参数(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本方法较Yang和Steinberg方法简单。Mg(OH)2和NaHCO3的吸热分解、CaC2O4·H2O的脱水吸热反应、CaC2O4、KMnO4、RDX、PETN、HMX和Tetryl的放热分解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有较好的符合。
  • 张建中
    1978,1(2-3): 70-76.
    摘要 ( ) PDF全文 (4641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化合物的生成热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之一。尤其对于火炸药研制工作者来说,选择合成新材料,估计、预测火炸药的其他性能,如爆热、爆温、爆速都是必不可少的。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工作。如文献分别对各类化合物提出过计算方法。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热是实验测定的数据,而由燃烧热又能很方便地按盍斯定律计算出生成热,这就为理论计算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带来很多方便。因此,许多作者又转而研究燃烧热。如文献提出的不同计算方法。
  • 1978,1(2-3): 76-76117.
    摘要 ( ) PDF全文 (1244 KB)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弹药生产逐步进入了连续自动化的新阶段,为了适应连续自动化工艺的需要,在安全技术方面也相应采用了一些新的安全装置或新的安全措施,出现了超高速灭火装置,防止燃烧转为爆炸的开孔排气装置,以及将爆炸危害局限在一个很小范围内的爆炸抑制装置。
  • 恽寿榕, 蒋宝利, 耿双喜
    1978,1(2-3): 77-89.
    摘要 ( ) PDF全文 (7943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工作测试了662、TNT、特屈儿、RDX四种炸药的电火花感度,着火判断采用"爆燃一爆炸"直观方法,数据测试及处理采用up—and—dow法(Bruceton法),根据实测结果算出了50%着火几率的电容充电电压和相应能量值,并给出了95%可靠性区间范围。
  • 钱仁涛
    1978,1(2-3): 90-91,92.
    摘要 ( ) PDF全文 (2062 KB)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在研究火药燃烧规律时,常常想观察火药燃烧的中间状态。火炮发射药中止燃烧试验装置可以达到此目的。用它通常可以开展以下试验:1、观察火炮发射药着火的瞬时性和同时性;2、观察火药包复层在不同压力下燃烧时的包复效果;3、观察各种形状火药(如多孔、长管状及特殊形状火药)燃烧时是否遵从几何烧燃定律;4、观察由于药粒在膛内运动撞击弹底或由于低温等原因引起强度降低所造成的机械破坏效果。由此可见,这种试验装置是开展火炮药装药设计和内弹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 陈驹, 袁忠智
    1978,1(2-3): 92-110.
    摘要 ( ) PDF全文 (11546 KB)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导的是用较特征聚合物标样对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柱校正的一般方法的评述。对于很宽分子量范围的聚合物及各类型聚合物来说,依据聚苯乙烯标样进行Q因子法和通用校正法的试验,后者显得更准确。而且看出,在通用校正法中,用宽分子量分布的第二类标样确定校正参数,比用第二类标样直接做校正曲线要好。
  • 李顺生, 钟一鹏
    1978,1(2-3):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3201 KB)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法国国防委员会库塞莱(Courcelette)防卫研究中心研制的混合炸药,用它代替B炸药或者以TNT为基的炸药装填某些弹丸。这类可浇注的混合炸药主要是由黑索今和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为基的弹性粘结剂构成的。它固化以及渗出时不形成空心,比以TNT为基的炸药优越得多。另外,这类炸药摩擦感度低、对金属粘附性好、抗机械冲击的性能好、既不能重新熔化也不易破碎。本报告叙述其制备工艺,给出了机械性能和爆炸性能的典型数值以及各种感度的试验结果。
  • 本刊通讯员
    1978,1(2-3):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1232 KB) ( ) 可视化 收藏
    全国每年有大量发射药因变质而报废,大部分予以烧毁。由于废发射药仍是一种高能物质,经处理可作为爆破用的炸药。粒状、管状发射药不经处理,起爆困难,传爆不良,必须经过处理方能利用。本文着重介绍各种废发射药作为爆破用炸药的工艺技术及废发射药混合炸药的性能。
  • 李顺生
    1978,1(2-3): 117-117.
    摘要 ( ) PDF全文 (600 KB) ( ) 可视化 收藏
    炸药在工业上的应用,使人们利用了廉价而威力巨大的能源,代替笨重的体力劳动,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本文拟就谈一谈粗浅的看法。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炸药行业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有必要探讨我国工业炸药的发展方向问题。
  • 《火炸药》编辑部
    1978,1(2-3): 118-118.
    摘要 ( ) PDF全文 (564 KB) ( ) 可视化 收藏
    西德ICT(Fraunhofer—Institut für Treib-und Explosivstoffe)于今年7月1~3日召开第十二届例行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