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6年, 第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4-06-14
      
  • 全选
    |
  • 张领科;王中原;郭文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同一火炮武器系统配备的多弹种通常要求通用射表,检验两弹是否能够通用射表一般采用弹道一致性检验判据,弹道一致性检验判据是配对样本均值t检验法的工程应用。实际用来检验的样本容量往往比较少,此时若配对样本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或存在异常值,原检验方法已不是最优。为了充分利用试验样本,准确全面提取试验数据信息,考虑弹道一致性的定义和射击理论,在原判据的基础上采用稳健估计理论,对样本均值和方差进行估计,增强原判据的稳健性和广泛适用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 姚养无;张海燕;徐礼;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水下枪械发射时内弹道的技术特点,以弹丸和弹丸前枪管内的水柱为受力体建立了水下内弹道的简化模型,导出了水下内弹道基本方程组。以某单基药为发射药对箭形弹进行的内弹道特征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水下枪械的pt曲线变化规律与大气中枪械相似,但压力上升的速度较快。pt仿真曲线与实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张月峰;萧元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对不同类和同类压制火炮的火力压制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方便地计算某一炮兵部队的火力压制能力总指数,在分析影响压制火炮系统火力压制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幂指数法建立了压制火炮系统火力压制能力的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示例。利用幂指数法导出的压制火炮系统火力压制能力指数计算模型,便于对不同类火炮系统的火力压制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某一战斗单位的火力压制能力总指数;该模型仅适合在静态条件下计算和对比分析。
  • 靳树昌;艾云平;邱超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气象站配置位置合适与否将对远程火箭炮发射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射击效果。通过对气象准备误差,即探测与计算误差、探测时间与发射时间不同所引起的误差、探测地点与发射地点不同所引起的误差进行计算,分析了在远程火箭炮发射过程中气象站的最佳配置位置,并对气象站位置的配置提出了建议。进行气象准备时,气象站应设置在炮阵地与目标之间的某一位置上。在距离上最好配置在弹道中点上,才能更好地反应整个弹道上的气压、气温和弹道风等偏差量。
  • 王瑜;邓钦;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定量地综合评价信息化高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假设武器系统具有一定可用度和可信度条件下,对系统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未确知理论的评价模型。结合信息化高炮武器系统的特点,应用未确知理论研究了评价其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的一种武器评价识别模型,用实例分析了测度可以量化的单因素测度函数,介绍了指标评价等级测度计算方法。该模型克服了以往用模糊评价法的不足,可定量地综合评价信息化高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
  • 王永存;梁世瑞;张勇;卢婷;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导气式供弹机驱动器,弹簧储能驱动器可将能量形式转化后储能,从而缓冲供弹机中各工作构件的撞击,改善其受力状况。同时,它又起到过载安全保护作用。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把火药燃气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大的动量转换成作用时间较长、作用力较小的动量,输出给供弹机,实现供弹动作的平稳性和可靠性。通过凸轮与凸轮轴,储能驱动器将火药燃气的能量通过扭簧输出。扭簧是一个储能件,它总保持不小于70N.m的力矩。安装有该驱动器的导气式供弹机能保证供弹及时、平稳和可靠。
  • 赵俊利;何行;尹航;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独立轻便式辅助推炮装置利用小功率发动机为动力源,通过高效超大传速比减速,低速大扭矩输出动力直接驱动火炮车轮达到推炮的目的。采用分离式车轮连接装置,通过活动爪和固定爪先将其可靠地连接到火炮车轮的轮辋上,然后再将辅助推炮装置的主体部分套入连接装置的空心轴上。并使齿圈与主减速器上的小齿轮啮合,拿去辅助支撑架,启动发动机便可实现推炮行走。较好地解决了大口径牵引火炮进出阵地操炮困难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使用和操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高跃飞;杨建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自行火炮系统内的机电设备,依据冲击缓冲和隔振的要求,进行了抗冲击隔振装置的设计与分析。建立了碟簧和金属丝网隔冲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对其缓冲和减振性能进行分析计算。计算表明,缓冲隔振系统达到了减小车载机电设备所受的强烈冲击振动、提高机电设备工作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 许镇寰;王媛;王建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行高炮炮塔空调对改善武器系统人机环境,提高武器系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能有重要作用。炮塔空调的控制要适合炮塔内乘员的操作。控制面板上除制冷、风扇、风扇速度等控制开关外,还应有工作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炮塔空调设计应考虑到电磁兼容性、三防、抗冲击振动、高温、凝露等特殊工况及控制系统的保护等问题。针对某自行高炮战技指标要求,对其安装的ZJWL20A炮塔空调进行了设计计算,指出了炮塔空调总体设计与使用中存在的难点与改进方法。
  • 朱国晖;戴跃伟;王执铨;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火炮综合电子系统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在受到攻击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是网络生存性探讨的核心。介绍了通信网络生存性的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几种可能代替1553B总线的网络技术的生存性,分析了不同网络的性能及网络故障发生时如何保持业务不间断的方法,并且指出了将1553B(或CAN)与某种高速网络的结合使用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
  • 毛征;王欢;王天成;罗海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自行高炮模拟训练系统。通过以太网内互联的多台PC机实现系统的不同功能,并采用UDP网络通信协议完成各计算机间数据的实时交换,在PC平台上实现了整个自行高炮训练系统的模拟仿真。详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过程、各子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及其之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 胥勇清;杨臻;王自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ADAMS仿真分析软件,建立受力和运动都与实际样机基本一致的仿真模型。将所建立的某外能源转管机枪三维实体模型转换为Parasolid格式并导入ADAMS软件。根据加工零件时所用材料设定模型中各实体的材质,并将模型中相对静止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新的实体,从而进一步简化模型,最后根据机枪实际传动和受力关系,在模型中添加约束和力,设置相关参数,建立用于仿真分析的动力学模型。经过对比可知仿真结果与射击试验实测值十分接近,证明仿真分析结果是可信的。根据分析结果对机头限位方式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样机存在的开锁故障问题。
  • 李鹏;李永建;王瑞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某型大口径狙击步枪自动机运动的Simulink仿真模型。模型利用两个积分模块Integrator来实现速度v和时间t的求解,利用一个If模块实现对行程x的判断,利用多个IfAction模块将不同运动阶段的被积函数指定给Integrator模块,并运用均匀设计法分析了不同的结构方案。仿真运算结果表明优选后的自动机参数组合的最大后坐速度约为10m.s-1,后坐和复进到位速度约为5m.s-1,能够较好地满足自动机运动平稳要求,同时又能保证抽壳、抛壳和推弹等动作可靠。其结果对于进一步改进自动机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维兴;蒋里强;张振友;王权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可靠性分配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将系统可靠性指标由上到下层层分解,使各级设计人员都明确其相应的可靠性设计要求,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满足这一要求。可靠性分配的关键在于要确定一定的准则及相应的方法,通过它能得到全部的可靠性分配值或有限个数值解。在系统各单元为串联结构时,在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体积等约束条件下,对可靠性分配进行了分析。
  • 刘烈锋;赵颂军;苏克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使数字系统与传统武器的机电式同步机实现数据传送,提出了一种数字式同步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为适应对同步机数量要求的不同,将系统设计成积木式结构,即主板总线插板的结构形式。数字式同步机系统从串口获取数据,经过数模转换、50Hz交流基准调制和高压大功率放大,输出与机电式同步机相同的三相交流调制信号。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同步精度较高,静态与动态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 史跃东;焦自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舰炮齿轮箱故障的BP网络诊断方法。齿轮箱故障中约有60%是由齿轮故障导致的。采取经典的“频域”分析方法对齿轮箱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建立相应的BP网络模型,克服了以往各种诊断方法的不足,较好地完成了对舰炮齿轮箱的故障诊断任务,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质量。
  • 白永强;刘志勇;孙常胜;陈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S3C2410ARM9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对阵地手持终端机进行了设计。该系统由核心处理器板、电源管理电路、LCD、触摸屏、按键、锂电池等组成。采用裁减后的Linux作为操作系统,采用MINIGUI开发用户操作界面。软件设计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包括编制BootLoader程序启动并加载Linux内核,编译Linux内核和与之配套的根文件系统等。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接口功能丰富的ARM处理器和开放性好、运行稳定的Linux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软件与硬件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可扩充性与可维护性。
  • 王学军;潘志刚;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保证近程防御武器对诸如导弹这类高速高机动目标的毁伤概率,应提高对目标命中点的预测精度;提高弹丸初速以减小提前量;提高火炮发射率或以多门、多管火炮集火射击来增加射弹密度。意大利海军的“万发”(MYRAID)舰载近程反导系统模型采用新的“未来空域窗射击体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足够多的弹丸来饱和射击区域——未来空域窗,期望目标穿越该窗口时即遭毁伤。拦截超高速导弹的有效途径是在导弹航路上形成“弹丸饱和空间”并使其与导弹相遇。在提高火炮发射率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弹药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