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基础理论

  • 沈龙生;代骥;叶迎华;胡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微装药方法及设计合适的含能油墨配方,将喷墨打印装药和湿法压装两种装药方法结合起来,发现装药密度得到明显提高,装药均一性较好。采用激光点火方式,结合高速摄影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微孔燃烧过程及其燃烧产物进行分析,获得了含能油墨中载体种类、纳米Al/CuO含量和Φ值对微孔燃烧的影响规律。发现硝化棉(NC)不但有很好的油墨性能、装药性能,而且点火燃烧性能良好。得到以下结论:载体为NC且质量分数为7.5%,Al/CuO的Φ值为1.6,初步测得最优配方下平均冲量约为145 μN?s。
  • 席鹏;王晓峰;李媛媛;南海;杨建刚;谯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消除高聚物黏结炸药(PBX)中的低密度缺陷,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分析法设计了工艺试验,研究了捏合时间、捏合温度、转速、药浆静置时间4个混合工艺参数对热塑性高聚物黏结炸药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结剂分布不均匀,在CT检测中表现为低密度点,在剖面试验中表现为黏结剂胶团,胶团与炸药之间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界面;药浆静置时间是影响黏结剂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捏合机转速;当温度80~90 ℃、捏合时间60~180 min时,捏合温度和捏合时间是次要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捏合温度85 ℃,捏合时间120 min,转速30 r/min,静置时间60~120 min,试验验证了参数的有效性。
  • 胡宏伟①;鲁忠宝②;杨睿②;宋浦①;吕汝信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奥托-Ⅱ[m(1,2丙二醇二硝酸酯)/m(癸二酸二丁酯)/m(邻二硝基二苯胺):76.0/23.5/0.5)]推进剂的安全性和能量输出特性,利用大隔板试验和空中爆炸压力测试系统分别测试了奥托Ⅱ推进剂的冲击波感度和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奥托-Ⅱ推进剂的临界隔板厚度(L50)为17.5 mm,临界起爆压力约为11.03 GPa,与铸装TNT接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1.0 kg A-IX-I[m(RDX)/m(钝感剂):95.0/5.0)]炸药相比,1.0 kg的A-IX-I和1.96 kg的奥托-Ⅱ推进剂耦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和冲量分别提高了62.8%和25.9%,主发装药和推进剂的耦合爆炸是提高鱼雷爆炸威力的一种新型设计思路。
  • 郑亚峰;南海;席鹏;李昆;陈春燕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不同比例Al-RDX混合炸药的热分解过程,分别获得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峰温。根据Kissinger方程计算了不同比例Al-RDX混合炸药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研究了不同比例Al-RDX对其混合炸药热分解表观活化能E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RDX比例的逐渐变化,热分解活化能Ea先下降后升高。从理论上导出了符合试验结果描述的热分解活化能Ea与Al-RDX比例的关系式。同时,发现不同比例Al-RDX混合炸药的热分解活化能Ea与指前因子的对数lnA之间存在着动力学补偿效应。
  • 程龙①;李杰①;官震①;余福山②;朱朋①;叶迎华①;李永坚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和光刻技术制备出成膜质量良好的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并将其应用于热电池中,替代传统热电池中的锆加热剂作为热电池的热源组件。结果表明:采用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作为热电池中的加热剂材料能够提升热电池性能;利用末端加热工艺可有效减少热电池的热损失;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激发,激活时间与输出电流密度成正比,工作时间和峰值电压与输出电流密度成反比。
  • 张玉磊;翟红波;李芝绒;蒋海燕;闫潇敏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了TNT和温压炸药爆炸后的火球表面温度场,得到了2种炸药的爆炸火球表面最高温度、持续时间、火球尺寸和火球温度变化速率等参数,并对温压炸药后燃烧对火球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压炸药爆炸火球的不同时刻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都大于TNT,温压炸药火球体积较大,且更为扁平,温压炸药和TNT爆炸火球的温度变化速率曲线分别呈“V”和“L”型,强烈的后燃烧使得温压炸药爆炸火球温度衰减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 爆炸材料

  • 程扬帆①;颜事龙①;汪泉①;郭子如①;沈兆武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动压减敏装置在乳化炸药动压减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传统动压减敏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改进后动压减敏装置的结构、功能以及试验方法,并利用该装置研究了玻璃微球型和NaNO2型乳化炸药的抗动压减敏性能,从而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乳化炸药动压减敏装置能够很好地满足延迟爆破模拟试验的要求,可为后续乳化炸药动压减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吴彩洪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乳化炸药的专用复合脂,是以废弃动植物油脂(地沟油及煎炸老油)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物理工艺处理,辅之以高热值并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对其改性制备而得。其物理性能指标为:针入度(0.1 mm)58,运动黏度7.38 mm2/s,含油量(质量分数)30.2%,滴熔点56 ℃,用其制备的乳化炸药的爆速为4 980 m/s,殉爆距离为5 cm,猛度为18.5 mm,且成本低、理化性能合适,能够满足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同时,使我国问题繁多的“地沟油”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 爆破技术

  • 孟丽娟①②;颜事龙①;丹慧勇②;王永华②;江元源②;刘兴远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了一种新型燃爆药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分析讨论了燃爆药剂的起爆机理,利用LGS-1型毫秒雷管计时仪测定了无起爆药雷管的各项指标和延期时间,并研究了燃爆药剂的装药密度对雷管秒量精度的影响,以及装药密度和装药量对雷管轴向输出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爆药剂的无起爆药雷管的秒量精度明显优于起爆药,在一定范围内,密度越大,无起爆药雷管的起爆能力越大,秒量精度越高,合适的燃爆药剂装药量为0.18~0.22 g;装药密度最佳范围为1.4~1.5 g/cm3。
  • 朱维璐;安国庆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雷管生产过程中传统的人工装管过程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的状况,研制了雷管装管机。该装置在机械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以装管机中的主要变量装管速度、传送带速度和推模速度为被控对象,通过模糊推理、离散计算和在线查表的模糊控制方法,以PLC控制步进电机的装管速度作为基本控制依据,以PLC控制推模速度,同时控制变频器频率,进而调节传送带的速度为被控参数,使装管机的各部分工作协调一致,并保持在最佳状态。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但性能可靠,而且还操作方便。
  • 安全与测试

  • 余德运①;刘殿书①;何成龙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原经典DDA程序在研究岩石动力学问题时不考虑岩石的应变率效应,在DDA程序中引入与岩石应变率相关的动态强度表达式,将块体间接触弹簧破坏准则发展为动态破坏准则,进而完善DDA程序对岩石动力学破坏问题的处理能力。用原DDA程序和改进DDA程序对动载作用下岩石单轴拉、压破坏实验进行模拟,两者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作用下,原DDA程序得到的失效应力和破坏形式基本没有变化,这与实验结果不相符。但是,在不同的加载速率作用下,改进的DDA程序得到破坏形式能与实验结果相符,且能体现动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的强度特性。
  • 谢兴博①;钟明寿①;陈勇①②;郭涛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爆破振动加速度、工程爆破安全控制标准采用振动速度的不一致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试验对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的等效换算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可通过公式进行等效换算,换算系数与最大单段药量、爆心距、起爆方式等影响因素相关。
  • NULL

  • 王利侠①;周涛①;贺海民①;周玲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Φ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程序数值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侵彻及冲击引爆屏蔽B炸药作用过程,得到了射流穿过50~75 mm不同厚度屏蔽钢板的速度、直径以及侵入炸药界面的射流能量值,得到引爆B炸药的临界屏蔽板厚度,计算获得该聚能射流临界起爆速度。最后通过试验对数值计算的B炸药起爆特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符合较好。研究证明,Φ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临界引爆屏蔽板厚度为70 mm,可用于反导战斗部毁伤目标。
  • 葛瑞荣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微孔聚合物中的应用,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高能迫击炮附加药盒材料。为保证附加药盒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采用耐热性炸药RDX为含能组分,惰性聚合物为黏结剂,对材料内部形貌特征、能量、燃尽性、燃烧速度、耐热性和吸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发泡的附加药盒材料内部为疏松多孔结构,微孔尺寸小于1 μm;高RDX含量的附加药盒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含70%(质量分数)RDX的附加药盒材料火药力达到750 J/g; RDX质量分数为50%时,有少量无害残渣,而RDX质量分数为60%以上时,附加药盒材料洁净燃烧;由于疏松多孔结构,微孔附加药盒材料的燃烧速度较传统发射药高;并且附加药盒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防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