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基础理论

  • 吉飞;沈瑞琪;叶迎华;胡艳;朱朋;吴立志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多孔硅(PS)类含能材料的输出性能,对填充高氯酸钠的多孔硅复合含能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能量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采用扭摆推力测试平台对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物在不同点火电压下的反应冲量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硅薄膜表面平整、无龟裂,表面粗糙度仅为2.7 nm,厚度达到25 μm。填充的高氯酸钠带有结晶水,可以稳定存在于多孔硅孔隙中。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物在大约494.7 ℃时开始反应,反应放热量达到689.5 J/g。冲量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含能材料反应的冲量在微牛顿秒级,冲量值随着点火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 唐祥斌;朱顺官;张琳;陶培培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碳酸胍和HClO4为原料制备了高氯酸胍。利用XRD、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分析、SEM、TG和DSC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形貌、热分解性和热安定性研究,并测定了感度和主要爆炸性能。碳酸胍和HClO4投料摩尔比为1∶2或1∶4时,产物的红外光谱和XRD图像峰型几乎完全相同,结合元素分析结果说明为同一物质,均为CH6O4N3Cl。加入铝粉后,高氯酸胍流散性显著增加。观察纯品和加入5%铝粉(质量分数)的高氯酸胍的形貌发现:相对纯品,加入铝粉后颗粒表面变得光滑。高氯酸胍的感度明显低于SY和PETN,是一种比较钝感的炸药。不同密度下,纯品和加入铝粉的高氯酸胍的爆速为5 500 m/s左右,加入5%铝粉对爆速的影响较小。
  • 刘强;张玉成;张江波;陈亦斌;刘毅;周敬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等离子体点火是发射药燃烧的一种新型点火方式,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会影响等离子体的输出效果。为了实现发射药高效的等离子体点火作用而研究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输出性能。通过调整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部关键参量,分析了发生器输出特性影响规律,优化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部结构参数,并在30 mm火炮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发生器效率和输出电压及等离子体射流压强随毛细管孔径增加而下降,但随放电通道长度增加而增加;增加脉冲功率源的充电电压能够提高等离子体射流动能和压强峰值;聚乙烯(PE)和聚四氟乙烯(PTFE)两种材质对等离子体发生器输出特性影响不显著;经优选后的底喷式等离子体发生器能够在火炮装置中有效地点燃发射药。
  • 丁伟兴①;胡小玲②;董波②;吴秋洁②③;钱华②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硝硫混酸硝解-转晶两步法制备ε-HNIW的现状,本文采用绿色硝化剂N2O5/HNO3硝解 2,6,8,12-四乙酰基-2,4,6,8,10,12-六氮杂四环-[5,5,0,03,11,05,9]十二烷(TAIW)一步法直接制备ε-HNIW,并采用NMR、MS、XRD对其结构及晶型进行鉴定。ε-HNIW得率82.72%,纯度98.24%。该方法不仅避免硫酸的使用,减轻了废酸污染,而且在硝化液中直接转晶,简化了工艺路线,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施群荣①;刘祖亮①;成健①;赵凤起②;徐司雨②;沈盼盼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合成了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Pb(Ⅱ)含能配合物,采用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分析了其结构,该含能盐分子式为Pb(C4H2N6O5)。 测试了LLM-105 Pb(Ⅱ)含能配合物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感度值分别为102 cm和18%。采用TG-DTG和DSC技术研究了LLM-105 Pb(Ⅱ)含能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配合物有一个分解放热峰,峰温为240.7 ℃,热分解剩余残渣量为56.2%。采用TG-DTG和DSC技术研究了LLM-105 Pb(Ⅱ)含能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LLM-105 Pb(Ⅱ)含能配合物可使AP热分解速度加快,高温分解峰温提前63.8 ℃,对AP的热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 爆炸材料

  • 宋力骞;叶志文;徐乾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上分析了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的合成,并通过变量法试验对影响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考察。用得到的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制备乳胶基质,测试乳胶基质的储存稳定性,以此得到优良的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合成条件。结果表明:采用醚化温度155 ℃、醚化时间90 min、醚化催化剂磷酸(质量分数0.5 %)、酯化温度205 ℃、酯化时间4 h、酯化催化剂NaOH(质量分数0.3 %)为合成条件时,能够得到优良的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用其制备的乳胶基质在高低温循环测试中,循环次数可达20次。
  • 李敏①;陈相②;谭柳①;魏亚杰①;徐森①;刘大斌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加速度量热仪(ARC)和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VPT),考察了尺度效应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硝酸铵在DSC试验中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77.45 ℃,在ARC试验中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45.62 ℃,且在245.62~261.16 ℃之间,反应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在MVPT试验中,硝酸铵在120 ℃左右就会发生显著热分解,在250 ℃左右会发生剧烈反应。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 李仕洪;李建设;肖师宇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强化工业炸药生产线在线药量的监控管理,提升炸药生产线的本质安全水平,设计了一套炸药生产线在线药量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制药生产控制系统中的炸药各组分流量参数和工房内炸药输出、输入信息后,经过计算机程序编译、运算和比较,使之能够适时显示炸药生产线工房的在线药量,当工房内在线药量达到临界量时语音自动提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超量时报警并实现生产线连锁联动停机。整个系统监控信息自动记录,异地备份,通过网络传输可以实现生产车间、企业管理中心、地方监管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全方位监控管理。
  • 爆破技术

  • 张朝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塑料导爆管生产过程中由于导爆药下药时易黏附在机针底部,导致机针堵塞或药粉在管内壁分布不均、爆速值不稳定的现象,本文通过增加气路装置、利用微气流吹扫药粉,抑制药粉的积聚。试验表明:微气流吹扫条件下,导爆药的下药均匀性和爆速均一性得到明显提高;药粉与导爆管内壁的黏附性亦大幅度增加,药粉脱落堆积现象减少,导爆管的使用可靠性得到提高;此外,机针经气流吹扫后表面温度降低近20 ℃,大大提高了导爆药的热安定性以及生产的本质安全性。
  • 张新华;葛瑞荣;薛淑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串联战斗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毫秒级延时起爆装置替代引信起爆串联战斗部二级装药。毫秒级延时起爆装置使用硼/硝酸钾点火药实现毫秒级延期时间,利用钝黑5炸药的燃烧转爆轰特性实现稳定的爆轰输出;该装置在攻坚弹、反飞机跑道弹药、爆破炸坑器等串联战斗部弹药中使用,可简化弹药结构设计,提高弹药作用可靠性;具有使用安全、作用可靠、性能稳定等特点。
  • 安全与测试

  • 李春军①;吴立②;付海涛①;彭亚雄②;李红勇①;舒利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水下爆破设计参数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Fuzzy)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下爆破设计方案优选模型。权重计算可以反映各个准则及指标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为克服权重赋值过程的主观性,该模型采用判断矩阵对权值进行分配。将该模型运用于嘉陵江航道整治三期工程的爆破设计优选,经计算方案1#为最优方案。采用方案1#进行爆破施工,爆区临近桥梁的振速得到很好的控制,岩碴块度达到要求,清碴效果良好。
  • 杨建军;黄磊;蔡伟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定向控制爆破对复杂环境的非对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进行拆除,以11层蒙城永青大楼爆破拆除为实例,对爆破方案确定、预处理部分、爆破切口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选择以及爆破安全校核等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爆破结果表明:爆破方案保证了非对称结构定向倒塌的准确性及充分解体,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参考。
  • 薛震;陈智刚;侯秀成;付建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S-DYNA软件对带偏角环形聚能装药射流的二次汇聚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汇聚射流的质量和环形药型罩的锥角对射流汇聚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带偏角环形聚能装药可提高药型罩材料转化为射流的转化率,增大射流的连续拉伸长度和头部速度,增强射流的稳定性;二次汇聚射流头部速度随着药型罩锥角的增大而减小,头部直径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偏角为15°的药型罩,当锥角为40°时产生的汇聚射流头部空腔较小,破甲能力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环形聚能装药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NULL

  • 满海涛①②;罗兴柏①;丁玉奎①;刘国庆①;甄建伟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验证水力空化技术在报废弹药倒空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并确定相关倒药参数,以某型照明炬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水力空化倒空系统,研究了喷嘴入口压力、喷距和冲蚀时间对照明炬冲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空化系统可以倒空照明炬;冲蚀效果随着喷嘴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喷距影响冲蚀效果,且存在最佳喷距;随着冲蚀时间的增长,冲蚀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之后趋于平稳。这为弹丸装药倒空探索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