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基础理论

  • 夏博文;魏亚杰;饶国宁;彭金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圆柱壳在含铝炸药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AUTODYN计算了3种不同配方含铝炸药的远场冲击波特性,并将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进行对比,计算误差能够稳定在5%以内,之后结合ABAQUS程序模拟了含铝炸药冲击载荷作用下水中圆柱壳的动态响应。在30 kg药量下分析比对了圆柱壳体加速度、速度及有效塑性应变的变化规律,随后确定了各炸药致使圆柱壳结构失稳的临界药量,并以PBXW-115为例研究了临界药量作用下的圆柱壳破坏模式。结果表明,AUTODYN与ABAQUS程序的联用,能够有效地模拟圆柱壳在含铝炸药远场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含铝炸药致使圆柱壳单元达到屈曲失效所需药量普遍低于理想炸药RDX。
  • 赵娟;徐洪涛;冯晓军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自行研制的药柱撞击感度试验装置,对B炸药在不同装药尺寸、装药密度和装药状态下的撞击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装药条件对其落锤撞击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对于B炸药,在相同直径条件下,起爆阈值随着药柱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接近理论密度时,撞击感度对装药密度的变化并不敏感;撞击刺激下不同物态的响应敏感性有显著差异,药粉感度远大于药柱感度。
  • 郭帅①;李小军②;于小洁③;陈智刚①;裴思行①;付建平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内层药型罩周向对称开槽对爆炸成型弹丸(EFP)形成尾翼的影响,利用LS-DYNA显示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采用Lagrange算法,对双层药型罩聚能装药的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开槽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数值模拟最佳结果进行试验验证。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所得结论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内层药型罩周向对称开槽结构能够形成带尾翼的串联EFP。当L/Da=0.20、W/Da=0.05时(Da为装药直径,L为开槽长度、W为开槽宽度),前后EFP长径比最大,带尾翼的串联EFP的成型效果最佳。
  • 彭于怀①;黄丽媛②;曹卫国①③;郑俊杰①③;卑凤利①③;潘峰①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粒径对石松子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影响,采用GodbertGreenwald (GG)炉和20 L球爆炸装置对石松子粉尘云进行了试验,分析了粒径对爆炸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SiO2和NH4H2PO4对石松子粉的抑爆效果。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粉尘着火温度越低,潜在危险性更大;粒径小于48 μm的粉尘,在质量浓度为750 g/m3时达到最大爆炸指数22.61 MPa?m/s,其爆炸危险性为Ⅱ级,相比于粒径小于75 μm的粉尘,爆炸危险性更高;添加SiO2和NH4H2PO4后,能够显著降低石松子粉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与SiO2相比,NH4H2PO4具有更好的抑爆效果。
  • 杨雪芹①②;常双君①;赵芦奎②;刘爱传②;高玉猛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键合剂LBA-1和热塑性弹性体(TPE)对RDX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应用于CMDB推进剂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RDX包覆前后颗粒表面的变化情况,同时,分别测试了RDX包覆前后和制备的CMDB推进剂的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并且对含包覆RDX的CMDB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包覆改性后降感效果均明显,其中键合剂包覆的RDX,摩擦感度降低了68%,对应的CMDB推进剂,摩擦感度降低了37.5%。两种材料包覆改性RDX对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经热塑性弹性体包覆改性后,RDX-CMDB推进剂的抗拉强度提高了4.72 MPa,延伸率提高了19.67%;对推进剂的燃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 王辉;沈飞;袁建飞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标准圆筒试验的两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研究,并以一种PBX炸药(HMX/黏结剂:95/5)的Φ50 mm圆筒试验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得到试验圆筒的壁膨胀速度、比动能、格尼系数等参量,详细分析和对比了圆筒壁膨胀速度与位移曲线、膨胀比动能与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在圆筒膨胀早期,新处理方法比传统处理方法能更准确地描述圆筒壁膨胀速度的变化过程,而在膨胀的中后期,两种处理方法所得圆筒壁速曲线偏差较小,且所获得的格尼系数相差很小。
  • 爆炸材料

  • 高贫①②;潘峰①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了工业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测定过程中多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钢炮扩孔对有毒气体测定结果影响明显,随钢炮扩孔增大,有毒气体含量显著增大。当扩孔率为37%和95%时,有毒气体总量比新钢炮分别增大了24.5%和29.2%。起爆用雷管对低感度炸药有毒气体测定结果影响较显著,而对高感度炸药影响较小;用军用雷管起爆产生的有毒气体最少,而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起爆产生的有毒气体最多,并且膨化硝铵炸药有毒气体的增加(23.0%)大于粉状乳化炸药(10.8%)。石英砂用量对有毒气体测定结果也有明显影响。当石英砂完全覆盖药卷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石英砂用量导致有毒气体含量增大;当钢炮扩孔相当大时,增大石英砂用量使钢炮口全部覆盖严实,有毒气体含量减少。
  • 爆破技术

  • 葛亚庆;许田田;杨君龙;成一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量热法、热电偶测温法、红外测温法、排水法、气相色谱法、烟气分析法,测定了不同氧平衡状态的5-氨基四唑/氧化铜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性能,即燃烧热、燃烧温度、产气量、主要气体成分、有害气体成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平衡的5氨基四唑/氧化铜气体发生剂整体上燃烧热低(913~1166 J/g),燃烧温度低(395~697 ℃),零氧平衡附近时有害气体较少。
  • 陈文基;陈姗姗;周桂松;杜华善;徐秀焕;朱根华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硅系延期药进行了高温热冲击、高温高湿、贮存稳定性、补充部分氧化剂、调控球磨时间等方面的试验,然后分别对延期药中的铅丹质量分数及延期时间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单独对延期药进行高温热冲击试验,不会改变延期药中铅丹的质量分数;但将延期药置于高温高湿敞开环境下,铅丹质量分数却会显著降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续,延期药中的铅丹质量分数会逐步降低,降低至一定程度后,会引起延期雷管瞎火;在延期药原配比中补充部分氧化剂,并没有对延期药的性能产生较大的改变;在一定的范围内延长球磨时间,会导致延期药中的铅丹质量分数明显降低,但却显著提高了延期药的延期精度。
  • NULL

  • 周方毅①;詹发民①;吴晓鸿②;商海铭①;马蒙蒙①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代舰船抗爆炸与冲击能力的日益提升,提出了一种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聚能战斗部在鱼雷上的应用,建立了该战斗部水中接触爆炸钢质靶板的力学物理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性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16种不同参数的圆锥球缺聚能战斗部的结构,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战斗部的最佳结构,为高效聚能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尚杰;李必红;赵云涛;李万全;周明;常梦倩;王喜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油气井下作业后射孔弹壳体破片对井筒的污染等负面影响,文中对射孔弹壳体爆炸后形成大尺寸破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壳体厚度、材料、外部刻槽参数,进而改变壳体破裂后的破片尺寸,增加破片回收率。结果表明:壳体厚度为6.0 mm、材料为20#钢、壳体外表面刻4条槽、槽宽为3.0 mm、槽深为4.0 mm时,通过单发射孔弹破片收集试验可得尺寸≥9.53 mm的破片,回收率可达83.1%,使得大部分壳体破片滞留在射孔枪体内,有效减少壳体破片对井筒的污染,降低射孔作业卡枪事故发生的风险。
  • 史兴隆①②;王呼和①②;佟铮①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河凌汛期采用爆破法破冰防凌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高能破冰弹水下破冰动态响应模型,对高能破冰弹在侵彻冰盖瞬间弹体各部位的应力分布、弹体引信延期时间以及弹体在水下爆炸破碎冰盖过程等主要破冰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黄河破冰防凌现场进行了相同当量药包的模拟破冰试验。模拟试验显示药包放置在水下4.5 m左右对冰盖破碎范围最大。研究结果可为高能破冰弹弹体的优化设计与利用迫击炮发射高能破冰弹进行黄河爆破法破冰排凌作业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