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基础理论

  • 王娟;刘大斌;周新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为原料经酯化和叠氮化两步反应合成了1,4-二(叠氮乙酰氧基)-2,3-二(叠氮乙酰氧甲基)-2,3-二硝基丁烷(BDAA),总收率为68.8%。采用1H NMR和IR对目标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甲苯和二甲苯两种溶剂进行酯化反应,发现二甲苯为该反应的较优溶剂;通过对催化剂硫酸﹑磷酸和对甲苯磺酸的比较,得出对甲苯磺酸为该酯化反应的较优催化剂;通过对叠氮化反应的讨论,确定了四丁基溴化铵为该反应较优相转移催化剂。DSC分析表明,BDAA的分解峰温为206.44℃。TG分析表明,BDAA的热分解可能分两步进行,在500℃时,尚未分解完全。
  • 李鸿宾;王建灵;张为鹏;严家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IPN作为含能液体组分,LiF作为惰性填充物质,利用FLQT—4、FLQ56和FLQ355A 3种牌号铝粉,配备了15种浆状温压炸药。在一半密闭爆炸室中进行空中爆炸实验,从冲击波超压和冲量两个方面讨论了铝粉比表面积和质量分数对实验装药冲击波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粉比表面积增大,冲击波峰值超压和冲量减小,铝粉质量分数增大,超压减小,冲量增大;对于只含有IPN和FLQ355A铝的配方,加入60%铝粉,冲击波峰值超压达到最大值,铝粉质量分数在40%~80%之间时,冲量随着铝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 董岩①;刘祖亮①;苏强②;郝尧刚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5,7-二氨基-4,6-二硝基苯并氧化呋咱(DADNBF)的合成与精制。以邻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氧化、硝化、VNS胺化3步反应得到5,7-二氨基-4,6-二硝基苯并氧化呋咱,3步总收率46%,讨论了硝化反应和VNS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合成DADNBF的最佳反应条件:适宜硝化温度为30℃,VNS胺化反应时间为3h,酸化使用盐酸的浓度为1 mol/L。设计了由DADNBF钾盐重结晶,再酸化制备DADNBF的精制工艺,研究了重结晶溶剂对DADNBF钾盐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确定水为最佳溶剂,重结晶产率为92%,酸化后DADNBF的纯度≥98.8%。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 王宇新;李晓杰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线性装药聚能药柱起爆后能产生高速射流,为了研究线性装药聚能药柱的爆轰和射流的形成过程,该文应用无网格MPM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显式算法对爆轰产物和射流的速度、密度以及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无网格MPM法与有限元和其他无网格法相比,能获得比较好的模拟结果,而且在数值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 徐森①;张兴明①;潘峰①;张建新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测试方法对工业炸药能量测试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爆热、铅壔法和水下爆炸法测量了几种典型工业炸药样品的能量。结果表明:3种测试方法都能用于评价炸药的能量水平,其中爆热和水下爆炸法能直接得到样品的能量值,水下爆炸法适用于大药量样品的能量测试要求。水下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参比TNT药柱的总能量为3.410mJ/kg,粉状乳化炸药的总能量为3.758mJ/kg,1号和2号岩石乳化炸药的总能量分别为3.411mJ/kg和3.182mJ/kg,二级和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总能量分别为3.021mJ/kg和2.947mJ/kg,这5种工业炸药的TNT当量分别为1.10、1.00、0.933、0.886和0.864。水下爆炸测得的5种工业炸药能量为爆热测量值的76.1%~78.8%。
  • 爆炸材料

  • 赵洁①;俞珍权②;于永华①;张凯铭②;陈静①;秦卫国①;倪欧琪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乳化震源药柱作功能力低、耐压性能差、低温起爆感度低等问题,研究了耐压高威力乳化震源药柱的配方和工艺,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乳化震源药柱克服了现有乳化震源药柱的不足,作功能力可达380 mL,在0.3 MPa的水压条件下,或在-40℃的低温条件下均能够正常起爆,显著拓宽了乳化炸药的应用范围。
  • 爆破技术

  • 钱华①②;刘大斌①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无法定量评价塑料导爆管与药粉粘附性能的现状,设计出一种定量测定导爆管药粉粘附性的方法。该方法将20 m导爆管截成160根等长小段,捆扎后垂直放入震动试验机中震动5 min,利用震动前后导爆管的质量差及药粉总标称质量即可计算出药粉的脱落率。利用此方法分别测定了由塑料牌号Q281、N210和1I2A制备的导爆管的药粉粘附性能。结果表明:Q281的药粉脱落率为36.2%~37.5%,总体标准偏差为0.48;N210的药粉脱落率为33.5%~34.4%,总体标准偏差为0.47;1I2A的药粉脱落率为26.3%~27.6%,总体标准偏差为0.70。
  • 杨培杰;谭志良;谢鹏浩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对炮射导弹的耦合途径,利用传输线矩阵法(TLM)研究了强电磁脉冲对导弹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导弹的实体模型,仿真得到了电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时,导弹内部发射电点火具位置的电场分布。建立了电点火具天线模型,仿真得到了该电点火具在敏感频率下的天线增益,进一步计算了发射电点火具在内部场的作用下耦合得到的最大接收功率,其值为3.05×10-6W,远小于该电点火具的最大不发火功率。
  • 王高宏①;蔺庆元①;任流润①;郭新春①;刘大维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起爆具的基本配方与制造工艺,在熔化TNT后的混制工序中将废弹药拆分所得猛炸药和熔化TNT混合,经搅拌制备成混合炸药,浇注入放置传爆药柱的壳体中,制成起爆具。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废弹药所配制的混合炸药性能优越,进而制成的起爆具完全能满足用户需求。这种拆分废弹药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处理成本,又改善了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 安全与测试

  • 毛益松①;王升②;单志国②;汪庆桃①;李晓阳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长为382 m的张家界市鹭鸶湾板肋石拱桥的深孔爆破拆除方案、参数设计论证和爆破危害控制措施。针对板肋石拱桥的主要承重部位桥墩立柱直径为3~5m且钢筋密集的特点,在桥墩立柱钻孔中,采用地质钻机配套合金岩芯钻头抽取盖梁钢筋混凝土,待穿过盖梁层后,再改用履带式潜孔钻机完成桥墩立柱钻孔,解决了因桥墩盖梁钢筋密集不易钻孔和桥墩立柱高水位无法侧向钻孔的难题。采用深孔爆破技术,经安全校核计算后,v=1.430cm/s,pm=0.013MPa,对周边建(构)筑物和下游水电站基础没有影响。
  • 张南;方向;范磊;丁凯;华中民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不同起爆顺序对爆破振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测点对大量的微差爆破进行了振动监测。监测数据回归及小波包分析发现:不同的起爆顺序下,爆破抛掷方向不同,爆破抛掷反方向的振动强度最大。不同方向上的爆破地震波主频大小以及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均具有规律性;爆破抛掷反方向15Hz以内频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向,反方向上产生的爆破地震波对周围结构危害相对较大。
  • 马安鹏;饶国宁;彭金华;唐文龙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爆炸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设计了一套小尺寸的爆炸成形试验装置,以TNT为能量来源,分别以沙和水为传能介质,1060H24铝板及Q235B钢板作为坯料,进行了封头爆炸成形试验。对比了不同传能介质对成形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对比距离h/m1/3与成形件中心挠度的关系,以便寻求该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水的传能效率明显优于沙,对比距离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成形效果,试验所得的最佳对比距离约为0.26 m/kg1/3,在此条件下爆炸成形的椭圆封头表面光洁度良好,无明显缺陷。
  • NULL

  • 朱绪强①②;成一①;李德才②;脱金奎②;高堂正②;张焱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大炸高下破甲弹对装甲目标的侵彻情况,运用AUTODYN-2D软件对大炸高下破甲弹均质靶和单层间隔穿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仿真结果与均质靶、单层间隔靶实验吻合较好,证明使用仿真模拟方法可以指导破甲弹设计。单层间隔靶、多层间隔靶试验表明,1.78m以上炸高下破甲弹侵彻深度波动变大,在距离轻型装甲目标5 m内作用,小口径破甲弹能对目标产生足够威胁。
  • 孟丽珍①②;王海亮①;李亚军③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响爆响药为研究对象,分别保持高氯酸钾、硝酸钾、铝粉和硫磺4种组分的质量不变,改变铝镁合金粉的质量分数,共得到20组配方。使用双通道声学分析仪,测定不同配方的声级值。定量研究了双响爆响药燃放声级随其混合物中铝镁合金粉质量分数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响爆响药配方中铝镁合金粉的质量分数在20%~45%范围内能达到较好的燃放效果,铝镁合金粉的质量分数为35%时,爆响药燃放后的声级最大。
  • 王玉蓉①;刘正俭②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喷射真空泵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喷射真空泵结构及在膨化硝铵炸药生产中的研究应用发展状况。针对传统的射流真空泵和新研制的喷射真空泵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改变传统设计思路,提高喷射泵效率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同射流泵相比,喷射真空泵抽气速率从462m3/h升至653m3/h,噪音从96dB降至88dB,能耗降低40.5%。